通真宫的厚重殿门隔绝了外界的最后一丝喧嚣,也仿佛将方才西偏殿那场充对峙彻底封存。
殿内只余金水河活水在石渠中流淌的细微潺潺,以及愈发浓郁的檀香清冷。
林灵素已褪去那身象征无上荣宠的黄绶金纹鹤氅法服,换上了一件更为素净的玄色云纹道袍。
他盘坐于玉台蒲团之上,双目微阖,手掐子午诀,气息悠长沉静,仿佛已神游太虚,方才的一切纷扰不过是过眼云烟。
张如晦侍立在下首,身姿挺拔,面容沉静。他垂着眼睑,目光落在身前光洁如镜的青石地板上,那里映着他模糊的倒影,也映着他心中无法平息的波澜。
那份被野蛮威胁的屈辱,对刘然狂悖行径的愤怒,以及对师尊今日“退让”的深深不解,都盘旋在着他的心腑。
但他深知师尊的脾性,最厌恶的便是浮躁与失态。
他唯有将翻腾的情绪压入丹田深处,只余下刻意的沉稳与恭谨。
殿内静默了许久,只有林灵素悠长而细微的呼吸声。
终于,张如晦抬起了头,目光落在林灵素那仿佛超然物外的脸上。
他斟酌着词句:“师尊,弟子……心有惑,恳请师尊开释。”
林灵素依旧闭目,只那掐着子午诀的手指,极其细微地动了一下,示意他继续。
张如晦深吸一口气,语速放得更缓,力求不参杂情绪:“刘然此人,位不过一指挥使,形同微末。其今日行径,悖逆狂狷,已近藐视天威。师尊法驾尊崇,纵是王公贵胄,亦趋奉唯谨,礼敬有加。与此人相较,实乃云泥之别。弟子……实不解,师尊何以……允其所请?”
林灵素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的目光清澈平和,带着洞悉世情的淡然。
他没有看张如晦,而是望向殿内供奉的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随后才开口道:“如晦,你只见其位卑,只见其狂悖。却不见……此子边军的身份,他是当今天子开疆拓土之宏图中,一枚……合用的棋子。”
“棋子?”张如晦微微蹙眉。
“正是。”林灵素的目光终于转向张如晦,“当今天子,承天景命,志在恢弘。北伐燕云,西复故土,此乃不世之功业。欲成此功业,需何物?需爪牙,需鹰犬,需能撕开敌阵、饮血沙场的……利刃。”
他顿了顿,指尖在蒲团边缘轻轻划过,动作舒缓优雅。
“刘然此子,恰是一柄新淬的利刃。其锋锐,已在湟州试过锋芒;其凶性,正合边塞搏命之用。天子……此刻正需此等利刃。”林灵素继续道:“只要其尚能为天子宏图染血开疆,些许狂悖,于那位眼中,即使性情桀骜,也不过是疥癣之疾,无伤大雅。此乃……时势所需。”
张如晦沉默片刻,消化着师尊的话。
他承认师尊所言有理,但心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除。他再次开口,声音依旧沉稳,却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师尊明鉴。然……弟子观此子,桀骜难驯,野性未除。其心性,恐非易控之辈。今日他敢以军牌相挟,明日焉知不会反噬我等?此等不受控之利刃,用之不慎,恐伤己身。弟子……深以为忧。”
这才是张如晦最深的顾虑。
对于刘然此人,那份敢于威胁他们,以以命相搏的决绝,都让他感到一种本能的危险。
这不像一把听话的刀,更像一头随时可能挣脱锁链的猛兽。
林灵素静静地听着,脸上那抹超然的平静没有丝毫变化。直到张如晦说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了几分,带着一种洞察幽微的笃定: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如晦,你可知,”林灵素带着近乎追忆般的玩味道:“方才在偏殿之中,此子所言所行,字字句句,皆为肺腑。其眼中,无丝毫作伪,无半分退路。那‘是敌是友’之问,绝非虚言恫吓,而是……生死之诺。”
张如晦闻言,心头猛地一跳!
他霍然抬眼看向师尊,即使极力维持着沉稳,眼底深处也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悸。他虽也感受到刘然的凶悍,但从未敢想,此人竟真敢在玄天观深处,对师尊动手!
林灵素似乎看穿了弟子的心思,嘴角竟勾起一丝转瞬即逝的微笑。
“不错。”林灵素的声音恢复了古井无波的平静,“若本座当时……拒其所请。那么此刻,这通真宫的地板上,溅落的恐怕就不只是檀香的灰烬了。”
他的话语轻描淡写,却如同寒冰,瞬间冻结了张如晦的四肢百骸。
一股冰冷的后怕感,顺着脊椎爬升,让他几乎控制不住身体的微颤。
他这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先前在听雷阁的处境何其凶险!那刘然,竟是一头披着人皮的、随时可能暴起噬人的凶兽!
看着弟子眼中那强自压抑的惊骇,林灵素微微颔首,仿佛只是确认了一个微不足道的事实。
他端起旁边小几上一杯早已温凉的清茶,指尖感受着瓷壁的温度,语气陡然一转,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睥睨:“然,放心。”
他轻轻啜了一口凉茶,动作依旧从容不迫。
“此子以为,仗着一身匹夫之勇,几滴边塞沾染的戾血,便能逼得本座就范,左右这玄天观乃至神霄派之意志?”林灵素放下茶盏,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嗤,那声音里蕴含着一种深入骨髓的傲慢与掌控一切的自信,“未免……太小觑了这汴京的水深,也小觑了本座的手段。”
他抬起眼帘,目光如古潭深水,投向殿宇深处那片幽暗,仿佛在凝视着某个无形的猎物。
“此等凶兽,野性难驯,锋芒毕露。可用,却不可轻信,更不可……不加以约束。”林灵素的语气恢复了那种智珠在握的淡然,“他有无资格为我神霄所用,尚需一番……打磨与考验。”
“考验?”张如晦忍不住追问,眉头微蹙。他捕捉到了师尊话语中那份冰冷的算计。
林灵素却不再言语。
他重新闭上了双眼,手掐子午诀,气息沉入丹田,仿佛瞬间隔绝了尘世的一切纷扰。
那清癯超然的面容上,只剩下一种遗世独立的仙家气韵。方才谈论的凶险、算计、考验,都如同拂过他道袍的微风,不留一丝痕迹。
殿内再次陷入一片沉寂。
只有檀香袅袅,金水潺潺。
张如晦站在原地,看着师尊那已然入定的身影,心中却是波涛翻涌。
师尊的“退让”,原来并非怯懦,而是更深层次的掌控。那“允其所请”的背后,是洞悉一切的冷静,是对天子需求的迎合,更是对一头凶兽设下的无形牢笼与考验。
张如晦明白了,师尊从未真正将刘然视为对等的存在。
在师尊眼中,刘然依旧只是一件工具,一件需要“打磨”才能确定是否堪用的凶器。今日的“应允”,不过是给这凶器套上第一道枷锁,并在其颈项悬上名为“考验”的绞索。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将所有的震惊、后怕与尚未完全消解的疑虑,再次强行压入心底最深处。他对着师尊入定的身影,无比恭谨地、无声地行了一个道礼,然后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退出了通真宫,融入了殿外长廊的阴影之中。
殿门合拢的轻响,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只漾起一圈微不可察的涟漪。
林灵素依旧盘坐于蒲团之上,气息悠长。
仿佛一切从未发生。
只有那香炉中升腾的青烟,袅袅婷婷,变幻着莫测的形状,在寂静的大殿中无声地流淌。
殿内只余金水河活水在石渠中流淌的细微潺潺,以及愈发浓郁的檀香清冷。
林灵素已褪去那身象征无上荣宠的黄绶金纹鹤氅法服,换上了一件更为素净的玄色云纹道袍。
他盘坐于玉台蒲团之上,双目微阖,手掐子午诀,气息悠长沉静,仿佛已神游太虚,方才的一切纷扰不过是过眼云烟。
张如晦侍立在下首,身姿挺拔,面容沉静。他垂着眼睑,目光落在身前光洁如镜的青石地板上,那里映着他模糊的倒影,也映着他心中无法平息的波澜。
那份被野蛮威胁的屈辱,对刘然狂悖行径的愤怒,以及对师尊今日“退让”的深深不解,都盘旋在着他的心腑。
但他深知师尊的脾性,最厌恶的便是浮躁与失态。
他唯有将翻腾的情绪压入丹田深处,只余下刻意的沉稳与恭谨。
殿内静默了许久,只有林灵素悠长而细微的呼吸声。
终于,张如晦抬起了头,目光落在林灵素那仿佛超然物外的脸上。
他斟酌着词句:“师尊,弟子……心有惑,恳请师尊开释。”
林灵素依旧闭目,只那掐着子午诀的手指,极其细微地动了一下,示意他继续。
张如晦深吸一口气,语速放得更缓,力求不参杂情绪:“刘然此人,位不过一指挥使,形同微末。其今日行径,悖逆狂狷,已近藐视天威。师尊法驾尊崇,纵是王公贵胄,亦趋奉唯谨,礼敬有加。与此人相较,实乃云泥之别。弟子……实不解,师尊何以……允其所请?”
林灵素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的目光清澈平和,带着洞悉世情的淡然。
他没有看张如晦,而是望向殿内供奉的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随后才开口道:“如晦,你只见其位卑,只见其狂悖。却不见……此子边军的身份,他是当今天子开疆拓土之宏图中,一枚……合用的棋子。”
“棋子?”张如晦微微蹙眉。
“正是。”林灵素的目光终于转向张如晦,“当今天子,承天景命,志在恢弘。北伐燕云,西复故土,此乃不世之功业。欲成此功业,需何物?需爪牙,需鹰犬,需能撕开敌阵、饮血沙场的……利刃。”
他顿了顿,指尖在蒲团边缘轻轻划过,动作舒缓优雅。
“刘然此子,恰是一柄新淬的利刃。其锋锐,已在湟州试过锋芒;其凶性,正合边塞搏命之用。天子……此刻正需此等利刃。”林灵素继续道:“只要其尚能为天子宏图染血开疆,些许狂悖,于那位眼中,即使性情桀骜,也不过是疥癣之疾,无伤大雅。此乃……时势所需。”
张如晦沉默片刻,消化着师尊的话。
他承认师尊所言有理,但心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除。他再次开口,声音依旧沉稳,却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师尊明鉴。然……弟子观此子,桀骜难驯,野性未除。其心性,恐非易控之辈。今日他敢以军牌相挟,明日焉知不会反噬我等?此等不受控之利刃,用之不慎,恐伤己身。弟子……深以为忧。”
这才是张如晦最深的顾虑。
对于刘然此人,那份敢于威胁他们,以以命相搏的决绝,都让他感到一种本能的危险。
这不像一把听话的刀,更像一头随时可能挣脱锁链的猛兽。
林灵素静静地听着,脸上那抹超然的平静没有丝毫变化。直到张如晦说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了几分,带着一种洞察幽微的笃定: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如晦,你可知,”林灵素带着近乎追忆般的玩味道:“方才在偏殿之中,此子所言所行,字字句句,皆为肺腑。其眼中,无丝毫作伪,无半分退路。那‘是敌是友’之问,绝非虚言恫吓,而是……生死之诺。”
张如晦闻言,心头猛地一跳!
他霍然抬眼看向师尊,即使极力维持着沉稳,眼底深处也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悸。他虽也感受到刘然的凶悍,但从未敢想,此人竟真敢在玄天观深处,对师尊动手!
林灵素似乎看穿了弟子的心思,嘴角竟勾起一丝转瞬即逝的微笑。
“不错。”林灵素的声音恢复了古井无波的平静,“若本座当时……拒其所请。那么此刻,这通真宫的地板上,溅落的恐怕就不只是檀香的灰烬了。”
他的话语轻描淡写,却如同寒冰,瞬间冻结了张如晦的四肢百骸。
一股冰冷的后怕感,顺着脊椎爬升,让他几乎控制不住身体的微颤。
他这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先前在听雷阁的处境何其凶险!那刘然,竟是一头披着人皮的、随时可能暴起噬人的凶兽!
看着弟子眼中那强自压抑的惊骇,林灵素微微颔首,仿佛只是确认了一个微不足道的事实。
他端起旁边小几上一杯早已温凉的清茶,指尖感受着瓷壁的温度,语气陡然一转,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睥睨:“然,放心。”
他轻轻啜了一口凉茶,动作依旧从容不迫。
“此子以为,仗着一身匹夫之勇,几滴边塞沾染的戾血,便能逼得本座就范,左右这玄天观乃至神霄派之意志?”林灵素放下茶盏,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嗤,那声音里蕴含着一种深入骨髓的傲慢与掌控一切的自信,“未免……太小觑了这汴京的水深,也小觑了本座的手段。”
他抬起眼帘,目光如古潭深水,投向殿宇深处那片幽暗,仿佛在凝视着某个无形的猎物。
“此等凶兽,野性难驯,锋芒毕露。可用,却不可轻信,更不可……不加以约束。”林灵素的语气恢复了那种智珠在握的淡然,“他有无资格为我神霄所用,尚需一番……打磨与考验。”
“考验?”张如晦忍不住追问,眉头微蹙。他捕捉到了师尊话语中那份冰冷的算计。
林灵素却不再言语。
他重新闭上了双眼,手掐子午诀,气息沉入丹田,仿佛瞬间隔绝了尘世的一切纷扰。
那清癯超然的面容上,只剩下一种遗世独立的仙家气韵。方才谈论的凶险、算计、考验,都如同拂过他道袍的微风,不留一丝痕迹。
殿内再次陷入一片沉寂。
只有檀香袅袅,金水潺潺。
张如晦站在原地,看着师尊那已然入定的身影,心中却是波涛翻涌。
师尊的“退让”,原来并非怯懦,而是更深层次的掌控。那“允其所请”的背后,是洞悉一切的冷静,是对天子需求的迎合,更是对一头凶兽设下的无形牢笼与考验。
张如晦明白了,师尊从未真正将刘然视为对等的存在。
在师尊眼中,刘然依旧只是一件工具,一件需要“打磨”才能确定是否堪用的凶器。今日的“应允”,不过是给这凶器套上第一道枷锁,并在其颈项悬上名为“考验”的绞索。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将所有的震惊、后怕与尚未完全消解的疑虑,再次强行压入心底最深处。他对着师尊入定的身影,无比恭谨地、无声地行了一个道礼,然后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退出了通真宫,融入了殿外长廊的阴影之中。
殿门合拢的轻响,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只漾起一圈微不可察的涟漪。
林灵素依旧盘坐于蒲团之上,气息悠长。
仿佛一切从未发生。
只有那香炉中升腾的青烟,袅袅婷婷,变幻着莫测的形状,在寂静的大殿中无声地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