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清炖猪脚汤-《大导演从跟影后离婚开始》

  在制片厂忙了好些天,下午片子剪完后,李茂森难得下了个早班。

  回到四合院时,巩丽还没回家,在推掉张大导演新电影角色后,她开始到其他剧组试镜。

  根据巩丽的反馈,这几日的试镜不太顺利。

  一方面她比较挑剔,不接太烂的剧本,也不想演太普通的角色,而目前内地影视行业处于变革期,每年出片数量有限,适合她的角色更少。

  另一方面《红高粱》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后,她在圈里有了一定知名度,起点比较高,不适合演小角色。

  李茂森不会做饭,也懒得做饭,他在屋里看会儿书后,到东棉花胡同餐馆里点了一锅清炖莲藕猪脚汤和四个芝麻烧饼带回家。

  回来时正好遇到巩丽,巩丽手里还提着刚买回来的新鲜蔬菜。

  “你又去饭馆花钱了?顿顿下馆子,这日子还过不过?”

  大概试镜又没成功,巩丽情绪不太好,气鼓鼓地瞪着他。

  “哪有顿顿下馆子,以前不都是你做饭吗,这几天我看你跑来跑去挺累的,下午就别做饭了,我们吃清炖猪蹄,你闻,特别香。”

  李茂森打开食盒盖子,把浓郁的香味释放出来。

  “行了行了!就你嘴馋。”

  巩丽接过食盒,拎着袋子去了厨房,一会儿又做了一份凉拌黄瓜出来。

  两人在院子里吃着芝麻烧饼,喝着香喷喷的猪脚汤,把口腹之欲暂且满足。

  “你多吃点猪脚汤,多吃猪脚就能演主角。”

  李茂森又给巩丽盛了一碗浓汤。

  巩丽白他一眼,把猪脚夹到他碗里,只留下浓汤和花生米。

  “你片子剪完了?”

  “剪完了,开始做音效插曲。”

  “上次你说要参加威尼斯电影节,大概赶不上了。”

  “差不多赶得上,要是赶不上就参加明年的柏林电影节,争取也拿一座金熊奖。”

  李茂森笑道。

  “你又在说大话。”

  巩丽用筷子指他,“你是新人导演,第一部作品能顺利拍出来就算成功了,不用把目标订得太高大,一步登天的事人人都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但这种事发生的概率太小,我们还是脚踏实地点好。”

  李茂森轻轻一笑,没有反驳她的话,吃了一口芝麻烧饼,

  “今天试镜怎么样?”

  “《安丽小姐》剧组举办试镜会,我过了第一轮,第二轮被刷下来,他们说我长得不够洋气,不适合演都市女郎。李茂森,你看着我,说实话,我不洋气吗?”

  巩丽挺直身体,偏头看着他。

  “洋气!你最洋气了。”

  李茂森昧着良心说,实际上剧组的意见没错,巩丽的脸型和五官比较传统,身材丰腴不够骨感,穿上时装也不洋气,她适合拍古装和乡村戏。

  “哼,你就会骗人。”

  巩丽微微一笑,端起碗喝汤。

  李茂森笑道,“我今天看到一篇小说,叫《万家诉讼》,讲的是农村妇女秋菊的丈夫被村长踢伤,秋菊为了讨个说法,逐级上告的故事,女性题材电影,比较适合改编成电影。等《一个都不能少》上映后,要是那篇小说版权没有卖掉,我就把它改编出来,拍成电影。”

  “故事很精彩?”

  “很有戏剧性,内涵深刻,也反映了乡土社会存在的矛盾,很适合改编成电影。”

  “那我要看看。”

  吃完饭,李茂森把小说交给巩丽,巩丽看后觉得很不错,但认为改编难度大,不认为他能拍出来。

  李茂森没有多解释,这也是他说的在《一个都不能少》上映后再谈论电影改编的事。

  《一个都不能少》就是他在圈里的名片,这部电影拍的好了,大家知道他的实力,也会乐意跟他合作。

  要是电影不好,作者不一定乐意把小说交给他来改编,北影厂也不会继续投资他的电影。

  所以《一个都不能少》对他很重要。

  由于它太重要,导致他这段时间有点焦灼。

  起初拍电影时,他有信心把这部电影拍好,保证不比原版差。

  可在电影拍完后,人闲下来,他开始胡思乱想。

  想着电影与原版有明显差别,会不会导致电影质量下降?

  后期插曲没做好怎么办?

  电影提前十年上映,大家审美没有跟上怎么办?

  电影上映后票房惨败怎么办?

  每天想这想那的,做别的事也没心思。

  “现在知道急了?”

  办公室里,汪厂长端着大茶缸,笑呵呵地说,“我早告诉过你,你还年轻,别急着当导演,先在剧组里历练几年,多积攒一些经验。可你偏不听,还大言不惭地说我北影无人,哈哈,现在知道导演不好做了吧。”

  李茂森喝了口凉茶败败火气。

  “我着急的不是我电影没拍好,而是对你们这边的工作人员没有信心。

  他们虽说一个都是高级技术工,有过几十年经验,大师级人物,但也正因为这样,一个个都变得骄傲、顽固,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

  哎,早知道我就找西影合作,他们那边的人思想比较开放,容易接纳新人新东西。可惜现在后悔也迟了。”

  汪厂长听着他的话,老脸缓缓沉下来。

  这个死小子真特么不会说话,当着他北影厂厂长的面吐槽厂里的人不行,夸赞对手西影牛逼,还说后悔没跟西影合作。

  这跟当面打脸有什么区别?

  汪厂长冷哼一声,指着李茂森鼻子,“你小子别找借口,我们厂里的师傅们个个都是精英,对工作认真负责,就算他们对你有意见,在干活时也会尽心尽力把手里工作做好,你最好不要胡乱指责别人,我告诉你,就算这部电影拍砸了,也会是你的问题,而不是我们厂里的问题。”

  李茂森笑了笑,“希望您老是对的。”

  叮铃铃!

  桌上电话响了。

  是杨制片的电话,《一个都不能少》片头片尾和字幕制作好了,问他要不要来看看。

  “我马上来。”

  李茂森起身往外走,却看到汪厂长在慢悠悠地喝茶,“厂长,你不去?”

  “急什么,我没到,他们谁敢先看。”

  汪厂长气定神闲地喝了口茶。

  “对对对,您老请!”

  李茂森礼貌地伸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