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是蜃楼启航的日子。
黎明时分,桑海港已被晨雾笼罩。蜃楼巨大的轮廓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头蛰伏的洪荒巨兽。港口码头上人头攒动,黑压压的百姓挤满了沿岸的每一个角落,所有人都仰着头,望向这艘即将远航的庞然大物。
"咚——咚——咚——"
三声震天的鼓响穿透晨雾。蜃楼甲板上,两千名精锐水师齐声呐喊,声浪震得海鸥四散飞逃。
嬴政站在观礼高台上,玄色龙袍被海风掀起凌厉的弧度。他身侧站着扶苏,后方是方铭。伏念等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艘即将改变历史的巨舰上。
"吉时已到——"
礼官的高喊声中,最后一根缆绳被解开。蜃楼船首的青铜龙睛突然亮起幽蓝光芒,三层甲板上的风帆同时升起,绘着玄鸟纹样的巨帆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方铭站在指挥台上,远远望见嬴政抬手示意。他深吸一口气,高喊道:"启航!"
"呜——"
蒸汽汽笛的长鸣震碎了海面的平静。巨大的船桨开始划动,蜃楼缓缓离开港口,在碧蓝的海面上划开一道雪白的浪痕。
岸上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百姓们挥舞着手中的布条,有人甚至跪地叩拜。嬴政负手而立,冕旒下的目光深邃如海。
蜃楼渐行渐远,甲板上的身影已模糊不清。但方铭仍能看到,那个站在高台上的玄色身影始终未动,仿佛要目送他们直到海天尽头。
他望着渐行渐远的蜃楼,突然开口:"方铭,依你之见——"声音里罕见地带着一丝犹疑,"他们真能找到那些...土豆?红薯?"
方铭站在帝王身侧,目光同样追随着远去的巨舰:"陛下,这一路..."他顿了顿,"没有现成的海图,没有中途补给,全凭阴阳家的星象指引和道家的望气之术。"
港口的风突然变得猛烈,卷起两人的衣袍。方铭按住被吹乱的发带,继续道:"海上风暴、迷航、疾病...每一样都可能让他们有去无回。"
嬴政的指尖在剑柄上轻轻敲击,冕旒垂下的玉珠遮住了他的眼神:"所以你给的航海图上,标注的那些岛屿..."
"都是臣根据...某些古籍推测的。只能是个大概,但是陛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方铭谨慎地回答,没有提及这些"古籍"其实来自两千年后的地理课本。
一阵沉默。海鸥的鸣叫声显得格外刺耳。
"不过——"方铭突然提高声音,转身对嬴政郑重一礼,"臣坚信天佑大秦!"
他直起身,眼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光芒:"不管是半年、一年,还是两载...蜃楼一定会满载而归!那些能让百姓再无饥馑的神种,那些能改变大秦命运的宝物..."
海风骤急,吹得嬴政的玄色龙袍猎猎作响。他听完方铭"天佑大秦"的说辞,嘴角勾起一抹凌厉的弧度。
"天佑?"帝王冷哼一声,冕旒玉珠碰撞出清脆的声响,"大秦的江山,是寡人与万千将士一剑一戟打下来的。"他抬手遥指正在远去的蜃楼,"那艘船上的每一根铆钉,都是工匠们日夜锤炼而成。"
方铭怔住了。嬴政突然转身,太阿剑的剑穗在海风中狂舞:"占城稻是百越将士用血换来的,直道是囚徒们用命铺就的,长城是三十万边军顶着风雪筑起的——"他的目光如炬,几乎要灼穿晨雾,"与天道何干?"
"他们一定会回来。"嬴政斩钉截铁地说,手指向蜃楼甲板上列阵的黑甲水师,"因为那是朕的兵!"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就像当初去百越取稻种的将士,就像北伐匈奴的骑兵——"
方铭望着嬴政的侧脸,忽然明白了为何东皇太一会说这位帝王"逆天改命"。在这个男人眼里,从来没有什么天命所归,有的只是——"人定胜天"!
“啊,我这迷人的老祖宗啊。”
"陛下圣明。"方铭深深一揖,再抬头时眼中已燃起同样的火焰,"是我迂腐了。"
嬴政的銮驾缓缓驶离港口,车轮碾过青石路面发出沉闷的声响。方铭骑马随行在侧,海风仍裹挟着咸湿的气息扑在脸上。
"回到咸阳后,"嬴政的声音突然从銮驾中传出,"你该准备婚事了。"
方铭猛地勒住缰绳,马蹄在石板路上踏出清脆的声响。他这才惊觉——按照鬼谷子的要求,距离他与嬴阴嫚、惊鲵大婚的日子,竟已不足两月。
"三年了..."他喃喃自语。
"怎么?"嬴政掀开车帘,冕旒下的目光带着几分揶揄,"莫非还想逃婚?"
方铭摇头失笑。在这个时代,十八岁确实已算"晚婚"。王贲这个年纪时,长子都已能挽弓射雁。
车轮碾过官道的声响里,方铭的声音带着几分恍惚:"臣只是有些感慨,转眼间来大秦已三年了。"
晨光透过车帘的缝隙,在嬴政的冕旒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帝王闻言,突然放声大笑,笑声震得拉车的骏马都竖起了耳朵。
"哈哈哈!"嬴政掀开车帘,玄色衣袖扫过窗棂,"你这三年——"他屈指数来,"献占城稻、建新学宫、造蜃楼巨舰..."冕旒玉珠随着马车晃动叮咚作响,"怕是比寡人当年亲政前三年的功绩还要耀眼!"
方铭被说得耳根发热。惊鲵在一旁默默策马,秀发下的嘴角微不可察地翘了翘。
"不过..."嬴政忽然敛了笑意,目光如炬地望来,"你可知寡人为何总纵容你那些逾矩之举?"
道旁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像是在替方铭回答。
"因为你看这大秦的眼神..."嬴政的手指轻叩车辕,"不像臣子看君王,倒像匠人看自己烧制的陶器。"他突然用了方铭曾经说过的比喻,"既怕它不够完美,又怕火候太过。"
方铭心头一震。他从未想过,自己那些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不经意流露,竟被这位帝王看得如此透彻。
黎明时分,桑海港已被晨雾笼罩。蜃楼巨大的轮廓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头蛰伏的洪荒巨兽。港口码头上人头攒动,黑压压的百姓挤满了沿岸的每一个角落,所有人都仰着头,望向这艘即将远航的庞然大物。
"咚——咚——咚——"
三声震天的鼓响穿透晨雾。蜃楼甲板上,两千名精锐水师齐声呐喊,声浪震得海鸥四散飞逃。
嬴政站在观礼高台上,玄色龙袍被海风掀起凌厉的弧度。他身侧站着扶苏,后方是方铭。伏念等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艘即将改变历史的巨舰上。
"吉时已到——"
礼官的高喊声中,最后一根缆绳被解开。蜃楼船首的青铜龙睛突然亮起幽蓝光芒,三层甲板上的风帆同时升起,绘着玄鸟纹样的巨帆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方铭站在指挥台上,远远望见嬴政抬手示意。他深吸一口气,高喊道:"启航!"
"呜——"
蒸汽汽笛的长鸣震碎了海面的平静。巨大的船桨开始划动,蜃楼缓缓离开港口,在碧蓝的海面上划开一道雪白的浪痕。
岸上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百姓们挥舞着手中的布条,有人甚至跪地叩拜。嬴政负手而立,冕旒下的目光深邃如海。
蜃楼渐行渐远,甲板上的身影已模糊不清。但方铭仍能看到,那个站在高台上的玄色身影始终未动,仿佛要目送他们直到海天尽头。
他望着渐行渐远的蜃楼,突然开口:"方铭,依你之见——"声音里罕见地带着一丝犹疑,"他们真能找到那些...土豆?红薯?"
方铭站在帝王身侧,目光同样追随着远去的巨舰:"陛下,这一路..."他顿了顿,"没有现成的海图,没有中途补给,全凭阴阳家的星象指引和道家的望气之术。"
港口的风突然变得猛烈,卷起两人的衣袍。方铭按住被吹乱的发带,继续道:"海上风暴、迷航、疾病...每一样都可能让他们有去无回。"
嬴政的指尖在剑柄上轻轻敲击,冕旒垂下的玉珠遮住了他的眼神:"所以你给的航海图上,标注的那些岛屿..."
"都是臣根据...某些古籍推测的。只能是个大概,但是陛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方铭谨慎地回答,没有提及这些"古籍"其实来自两千年后的地理课本。
一阵沉默。海鸥的鸣叫声显得格外刺耳。
"不过——"方铭突然提高声音,转身对嬴政郑重一礼,"臣坚信天佑大秦!"
他直起身,眼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光芒:"不管是半年、一年,还是两载...蜃楼一定会满载而归!那些能让百姓再无饥馑的神种,那些能改变大秦命运的宝物..."
海风骤急,吹得嬴政的玄色龙袍猎猎作响。他听完方铭"天佑大秦"的说辞,嘴角勾起一抹凌厉的弧度。
"天佑?"帝王冷哼一声,冕旒玉珠碰撞出清脆的声响,"大秦的江山,是寡人与万千将士一剑一戟打下来的。"他抬手遥指正在远去的蜃楼,"那艘船上的每一根铆钉,都是工匠们日夜锤炼而成。"
方铭怔住了。嬴政突然转身,太阿剑的剑穗在海风中狂舞:"占城稻是百越将士用血换来的,直道是囚徒们用命铺就的,长城是三十万边军顶着风雪筑起的——"他的目光如炬,几乎要灼穿晨雾,"与天道何干?"
"他们一定会回来。"嬴政斩钉截铁地说,手指向蜃楼甲板上列阵的黑甲水师,"因为那是朕的兵!"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就像当初去百越取稻种的将士,就像北伐匈奴的骑兵——"
方铭望着嬴政的侧脸,忽然明白了为何东皇太一会说这位帝王"逆天改命"。在这个男人眼里,从来没有什么天命所归,有的只是——"人定胜天"!
“啊,我这迷人的老祖宗啊。”
"陛下圣明。"方铭深深一揖,再抬头时眼中已燃起同样的火焰,"是我迂腐了。"
嬴政的銮驾缓缓驶离港口,车轮碾过青石路面发出沉闷的声响。方铭骑马随行在侧,海风仍裹挟着咸湿的气息扑在脸上。
"回到咸阳后,"嬴政的声音突然从銮驾中传出,"你该准备婚事了。"
方铭猛地勒住缰绳,马蹄在石板路上踏出清脆的声响。他这才惊觉——按照鬼谷子的要求,距离他与嬴阴嫚、惊鲵大婚的日子,竟已不足两月。
"三年了..."他喃喃自语。
"怎么?"嬴政掀开车帘,冕旒下的目光带着几分揶揄,"莫非还想逃婚?"
方铭摇头失笑。在这个时代,十八岁确实已算"晚婚"。王贲这个年纪时,长子都已能挽弓射雁。
车轮碾过官道的声响里,方铭的声音带着几分恍惚:"臣只是有些感慨,转眼间来大秦已三年了。"
晨光透过车帘的缝隙,在嬴政的冕旒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帝王闻言,突然放声大笑,笑声震得拉车的骏马都竖起了耳朵。
"哈哈哈!"嬴政掀开车帘,玄色衣袖扫过窗棂,"你这三年——"他屈指数来,"献占城稻、建新学宫、造蜃楼巨舰..."冕旒玉珠随着马车晃动叮咚作响,"怕是比寡人当年亲政前三年的功绩还要耀眼!"
方铭被说得耳根发热。惊鲵在一旁默默策马,秀发下的嘴角微不可察地翘了翘。
"不过..."嬴政忽然敛了笑意,目光如炬地望来,"你可知寡人为何总纵容你那些逾矩之举?"
道旁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像是在替方铭回答。
"因为你看这大秦的眼神..."嬴政的手指轻叩车辕,"不像臣子看君王,倒像匠人看自己烧制的陶器。"他突然用了方铭曾经说过的比喻,"既怕它不够完美,又怕火候太过。"
方铭心头一震。他从未想过,自己那些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不经意流露,竟被这位帝王看得如此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