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分两头,就在方铭在蜃楼溜达的时候,小圣贤庄内开始了议事。
此时的小圣贤庄正厅内,沉香袅袅。嬴政端坐主位,玄色龙袍上的金线龙纹在烛光下若隐若现。
"咯吱——"
嬴政指尖轻叩案几的声音让所有人屏息。他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在场众人:"蜃楼即将启航。"
简单的五个字,却让厅内气压骤降。朱家的面具微微转动,发出细微的"咔咔"声。
"此行所系,非止五谷。"嬴政从扶苏手中接过竹简,却未展开,"阴阳家测天象,道家观气运,农家辨草木......而且诸位都是当世高人,想必都知晓那些...预言。”
烛火突然摇曳,将帝王的身影投在墙上,宛如一条蓄势待发的黑龙。伏念的茶盏在案几上微微颤动,泛起一圈圈细小的波纹。
月神的面纱无风自动,紫藤纹路在衣袂间流转:"临行前,东皇阁下已有嘱托。"她的声音空灵得不似凡人,"阴阳家上下,必当竭力。"
赤松子的拂尘突然自行飞起,在虚空中划出道家符咒:"《玄都密藏》第三卷确有记载——荧惑守心之日,九鼎移位之时。"老道的声音带着金石之音,"贫道此番登船,自当详查天机。"
嬴政凌厉的眉宇舒展开来,话锋一转:"说起荀卿,在学宫倒是如鱼得水。"
厅内紧绷的气氛顿时为之一松。赤松子的拂尘落回臂弯,朱家面具"咔"地转成"好奇"表情。
"前日朕去巡视,正撞见他举着戒尺追胡亥。"嬴政指尖轻叩案几,竟带着几分罕见的笑意,"那小子绕着银杏树跑得飞快,嘴里还嚷着'夫子饶命'。"
伏念刚入口的茶险些喷出,连忙用袖子掩住。颜路低头研墨的手微微发抖,墨汁溅出砚台都未察觉。
"十八公子他..."伏念强忍笑意,"确实活泼了些。"
"后来荀卿用戒尺抽了他十下手心。"嬴政摩挲着剑柄,"现在见着夫子就鞠躬,乖得像只鹌鹑。"
伏念终于忍不住轻笑出声:"方大人有句话倒是精辟——'这种孩子就是打得轻'。"
"确实。"嬴政难得地颔首赞同,"朕当年若有这样的老师..."话到此处突然止住,眼中闪过一丝晦暗。
伏念敏锐地察觉,立即正色行礼:"陛下胸襟似海。胡亥公子天潢贵胄,荀师能以寻常学子待之,全赖陛下圣明。"
嬴政摆摆手:"师徒伦常,本该如此。"他望向学宫方向,语气罕见地温和,"倒是朕该谢他。"
这时颜路温润的声音在厅内响起,他执礼恭敬道:"臣要恭贺陛下,得鬼谷文道传人辅佐。自方大人入朝以来,大秦气象日新,百姓生活可谓翻天覆地。"
伏念微微颔首,接过师弟的话头:"占城稻亩产翻倍,新式农具普及乡野,学宫有教无类之制更是开千古先河。"
嬴政指尖轻轻摩挲着天问剑柄,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那小子..."语气里带着罕见的亲近,"虽然整日懒散,动辄躲清闲,但对大秦...确实尽心。"
扶苏忽然向前半步,年轻的面庞泛起崇敬的光彩:"老师学究天人。儿臣随他修习经世之道,常感穷尽一生也难以企及。"
月神的紫纱无风自动,轻声道:"天命者,自非常人。"
赤松子的拂尘在空中划出玄妙轨迹:"老道观其气象,有圣贤之姿。"
"哦?"嬴政忽然挑眉,"朕倒觉得,他更像..."话到嘴边却化作一声轻笑,"罢了。"
嬴政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蜃楼的轮廓:"其实..."玄色龙袍上的金线龙纹在夕照中熠熠生辉,"朕该谢他。"
这句话说得极轻,却让厅内众人心头一震。能让这位横扫六合的帝王说出"谢"字,方铭在嬴政心中的分量,显然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重。
嬴政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案几边缘,目光落在窗外摇曳的竹影上:"说来也怪..."他的声音罕见地带着几分困惑,"方铭对朕的信任,近乎盲目。"
厅内烛火忽然一暗,仿佛连火焰都在屏息聆听这位帝王的心声。
"他不似寻常朝臣。"嬴政嘴角微扬,"不懂结党营私,不知明哲保身,朝堂权术一窍不通。"玄色衣袖拂过案几,"十天半月不上朝是常事,有事却敢直闯章台宫。"
伏念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顿,茶水泛起细小的涟漪。这些大逆不道的行为,从帝王口中说出竟带着几分纵容的意味。
"最可笑的是..."嬴政突然轻笑出声,"他缺钱时,理直气壮来找朕讨要的样子。"帝王模仿着方铭理直气壮的语气,"'陛下,臣又没钱了'——仿佛朕是他的钱庄掌柜。"
月神的紫纱微微飘动:"这样的人,确实...独特。"
"朕时常在想..."嬴政的目光变得深远,"若是满朝文武都如他这般..."
扶苏突然接话:"那父皇的案几怕是要被讨钱的奏章淹没了。"
这句玩笑让严肃的气氛为之一松。嬴政难得地大笑起来,笑声震得梁上尘埃簌簌落下。
笑罢,帝王的眼神却渐渐沉静:"可惜,这世上..."他轻抚腰间天问剑,"只有一个方铭。"
厅内陷入奇异的沉默。烛光将嬴政的影子投在墙上,那孤高的轮廓仿佛在诉说一个帝王最深的孤独——得遇国士,却终究只是孤例。
远在蜃楼上的方铭突然打了个喷嚏,惊鲵立刻递上披风。他揉着鼻子嘟囔:"肯定是阴嫚又在念叨我..."
当嬴政从小圣贤庄出来后,已经是晚上了,嬴政的銮驾缓缓驶入桑海行宫。这座临海而筑的宫苑灯火通明,黑甲卫士如雕塑般矗立在回廊两侧,青铜灯树上的烛火在海风中摇曳,将斑驳的光影投映在青石地面上。
"陛下,寝殿已备妥热水。"赵高躬身迎驾,猩红的衣摆扫过台阶。
"都退下。"
随着帝王一声令下,侍从们如潮水般退出殿外。嬴政独自站在窗前,望着远处海面上蜃楼的灯火。那星星点点的光芒在夜色中明灭不定,如同他此刻的思绪。
此时的小圣贤庄正厅内,沉香袅袅。嬴政端坐主位,玄色龙袍上的金线龙纹在烛光下若隐若现。
"咯吱——"
嬴政指尖轻叩案几的声音让所有人屏息。他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在场众人:"蜃楼即将启航。"
简单的五个字,却让厅内气压骤降。朱家的面具微微转动,发出细微的"咔咔"声。
"此行所系,非止五谷。"嬴政从扶苏手中接过竹简,却未展开,"阴阳家测天象,道家观气运,农家辨草木......而且诸位都是当世高人,想必都知晓那些...预言。”
烛火突然摇曳,将帝王的身影投在墙上,宛如一条蓄势待发的黑龙。伏念的茶盏在案几上微微颤动,泛起一圈圈细小的波纹。
月神的面纱无风自动,紫藤纹路在衣袂间流转:"临行前,东皇阁下已有嘱托。"她的声音空灵得不似凡人,"阴阳家上下,必当竭力。"
赤松子的拂尘突然自行飞起,在虚空中划出道家符咒:"《玄都密藏》第三卷确有记载——荧惑守心之日,九鼎移位之时。"老道的声音带着金石之音,"贫道此番登船,自当详查天机。"
嬴政凌厉的眉宇舒展开来,话锋一转:"说起荀卿,在学宫倒是如鱼得水。"
厅内紧绷的气氛顿时为之一松。赤松子的拂尘落回臂弯,朱家面具"咔"地转成"好奇"表情。
"前日朕去巡视,正撞见他举着戒尺追胡亥。"嬴政指尖轻叩案几,竟带着几分罕见的笑意,"那小子绕着银杏树跑得飞快,嘴里还嚷着'夫子饶命'。"
伏念刚入口的茶险些喷出,连忙用袖子掩住。颜路低头研墨的手微微发抖,墨汁溅出砚台都未察觉。
"十八公子他..."伏念强忍笑意,"确实活泼了些。"
"后来荀卿用戒尺抽了他十下手心。"嬴政摩挲着剑柄,"现在见着夫子就鞠躬,乖得像只鹌鹑。"
伏念终于忍不住轻笑出声:"方大人有句话倒是精辟——'这种孩子就是打得轻'。"
"确实。"嬴政难得地颔首赞同,"朕当年若有这样的老师..."话到此处突然止住,眼中闪过一丝晦暗。
伏念敏锐地察觉,立即正色行礼:"陛下胸襟似海。胡亥公子天潢贵胄,荀师能以寻常学子待之,全赖陛下圣明。"
嬴政摆摆手:"师徒伦常,本该如此。"他望向学宫方向,语气罕见地温和,"倒是朕该谢他。"
这时颜路温润的声音在厅内响起,他执礼恭敬道:"臣要恭贺陛下,得鬼谷文道传人辅佐。自方大人入朝以来,大秦气象日新,百姓生活可谓翻天覆地。"
伏念微微颔首,接过师弟的话头:"占城稻亩产翻倍,新式农具普及乡野,学宫有教无类之制更是开千古先河。"
嬴政指尖轻轻摩挲着天问剑柄,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那小子..."语气里带着罕见的亲近,"虽然整日懒散,动辄躲清闲,但对大秦...确实尽心。"
扶苏忽然向前半步,年轻的面庞泛起崇敬的光彩:"老师学究天人。儿臣随他修习经世之道,常感穷尽一生也难以企及。"
月神的紫纱无风自动,轻声道:"天命者,自非常人。"
赤松子的拂尘在空中划出玄妙轨迹:"老道观其气象,有圣贤之姿。"
"哦?"嬴政忽然挑眉,"朕倒觉得,他更像..."话到嘴边却化作一声轻笑,"罢了。"
嬴政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蜃楼的轮廓:"其实..."玄色龙袍上的金线龙纹在夕照中熠熠生辉,"朕该谢他。"
这句话说得极轻,却让厅内众人心头一震。能让这位横扫六合的帝王说出"谢"字,方铭在嬴政心中的分量,显然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重。
嬴政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案几边缘,目光落在窗外摇曳的竹影上:"说来也怪..."他的声音罕见地带着几分困惑,"方铭对朕的信任,近乎盲目。"
厅内烛火忽然一暗,仿佛连火焰都在屏息聆听这位帝王的心声。
"他不似寻常朝臣。"嬴政嘴角微扬,"不懂结党营私,不知明哲保身,朝堂权术一窍不通。"玄色衣袖拂过案几,"十天半月不上朝是常事,有事却敢直闯章台宫。"
伏念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顿,茶水泛起细小的涟漪。这些大逆不道的行为,从帝王口中说出竟带着几分纵容的意味。
"最可笑的是..."嬴政突然轻笑出声,"他缺钱时,理直气壮来找朕讨要的样子。"帝王模仿着方铭理直气壮的语气,"'陛下,臣又没钱了'——仿佛朕是他的钱庄掌柜。"
月神的紫纱微微飘动:"这样的人,确实...独特。"
"朕时常在想..."嬴政的目光变得深远,"若是满朝文武都如他这般..."
扶苏突然接话:"那父皇的案几怕是要被讨钱的奏章淹没了。"
这句玩笑让严肃的气氛为之一松。嬴政难得地大笑起来,笑声震得梁上尘埃簌簌落下。
笑罢,帝王的眼神却渐渐沉静:"可惜,这世上..."他轻抚腰间天问剑,"只有一个方铭。"
厅内陷入奇异的沉默。烛光将嬴政的影子投在墙上,那孤高的轮廓仿佛在诉说一个帝王最深的孤独——得遇国士,却终究只是孤例。
远在蜃楼上的方铭突然打了个喷嚏,惊鲵立刻递上披风。他揉着鼻子嘟囔:"肯定是阴嫚又在念叨我..."
当嬴政从小圣贤庄出来后,已经是晚上了,嬴政的銮驾缓缓驶入桑海行宫。这座临海而筑的宫苑灯火通明,黑甲卫士如雕塑般矗立在回廊两侧,青铜灯树上的烛火在海风中摇曳,将斑驳的光影投映在青石地面上。
"陛下,寝殿已备妥热水。"赵高躬身迎驾,猩红的衣摆扫过台阶。
"都退下。"
随着帝王一声令下,侍从们如潮水般退出殿外。嬴政独自站在窗前,望着远处海面上蜃楼的灯火。那星星点点的光芒在夜色中明灭不定,如同他此刻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