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留郡,陈留县城外天子行在
刘辩阅览着吕布的战报,一时之间倒也不知该为具装甲骑的犀利而喜悦,还是该为吕布的勇武而喜。
但这倒的确是这段时日以来,少有的好消息。
这段时间以来,刘辩几乎每天都要杀人。
尽管不是亲手处置,但看着许多触目惊心的数据,还是让刘辩心情颇为压抑,吕布的捷报倒是成了一剂良药。
阅览完战报的典韦几乎羡慕得直流口水,他也很想亲自上阵与敌军厮杀,如吕布这般率领数百铁骑陷阵,而后斩将、夺旗、
但作为天子的两名亲卫将军之一,这种机会也许一辈子都难得一回。
不过典韦虽然羡慕,却也不会因此而抱怨。
固然有未能将勇武昭彰于世人的遗憾,但天子对于他这种出身卑贱的鄙陋之人的知遇之恩,是他穷尽一生也无法回报的。
他甘愿为了天子的安危而放弃虚名!
然而,阅览完战报后,亦有人对于吕布的行为有所指摘。
“国家,骁骑将军勇则勇矣,但率数百铁骑亲赴战阵,终归是弄险之举,若是马失前蹄,则骁骑营危矣,更是会影响大军士气乃至整个战局。”
开口的是审配,刘辩微微侧目瞥向他,却并没有申饬他。
审配的谏言并没有什么问题。
作为一名秩真二千石的骁骑将军,确实不该以身犯险,许多旧时冲锋陷阵的习惯应该逐渐被取缔。
后汉多是打防御战和小规模作战,故而个人的勇武往往能左右战局的发展,往往一名悍将领数百骑便能击溃敌军的本阵,枭其首、夺其大纛而还。
但随着刘辩主政后,不论是军队的规模还是战争的烈度都在逐渐提升,个人的勇武能起到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于吕布这位骁骑将军而言,指挥具装甲骑撕烂并击溃叛军的军阵便足矣,亲率三百骑陷阵并斩将、夺旗,不过是锦上添花。
但仗打赢了,许多事也不必苛责,这不是正确的君臣相处方式。
“孔明,为朕研磨。”
刘辩对着一旁的胡昭唤了一声,准备写一封私人书信寄给吕布,而私人书信自然是不能令旁人代笔的。
胡昭并未多言,只是缓缓跪坐在天子身旁。
“朕闻卿奉先大捷,亲率三百骁骑陷阵摧锋,斩将搴旗,凛然有虓虎之威。然刀兵凶险,不知卿体无恙否?若有微恙,当静心调治,勿以疥瘰之疾而轻忽。陈国群丑何足挂齿,纵以全陈易卿一髮,朕亦所不取也,惟望善自珍摄。
许县之役,骁骑营斩首万八千级,俘八千众,而麾下六千骁骑仅损百人、失马三百,足见卿训卒有方,统兵得法。昔颍阴懿侯(灌婴)将骑纵横天下,今观卿之风采,恍若颍阴懿侯再世,朕心甚悦。
然古之名将,不惟恃勇,更贵谋略。然朕所望于卿者,非必效颍阴侯出将入相之才,惟愿卿深研韬略,多习战阵。临阵摧敌固佳,亲冒矢石终非长久之计。昔昔项籍虽勇武盖世,亦未尝每战先登。卿若能从朕言,精修兵策,则社稷幸甚,朕亦欣甚。勉之哉,勉之哉!”
在旁侍候的高望却是瞧得明白,在所有人都关注吕布的战果时,唯有天子关切吕布的身体,并表示即便是整个陈国攻克都比不上他的安危,最后再以颍阴懿侯的例子来劝说吕布。
尽管这封书信言必称“朕”,但这措辞和口吻,分明是将吕布当作好友对待,哪里有半分天子对待臣子的意味。
天子的驭下之道,愈发娴熟了。
当然,刘辩愿意如此对待吕布,更多也是吕布自身的原因。
这一世的吕布心思格外淳朴,甚至至今都未曾纳妾。
作为朝廷的真二千石骁骑将军,天子的爱将,食邑千户的万寿亭侯,朝野不知有多少人巴不得将自家的嫡女送到吕布的床榻上,哪怕仅仅只是得到一个妾室的名分,只要能与吕布成为姻亲也在所不惜。
但吕布却始终保持着那颗初心,没有被雒阳的花花世界迷了眼。
他并不是要求吕布不许纳妾,只是对于吕布没有因为富贵而抛弃患难与共的妻子,更没有贪恋于美色而广纳美妾,这种不忘旧人的执着和深情以及不为繁华而乱心的表现,才是刘辩始终保持着对于吕布信任的重要原因。
不过吕布的事情只是个小插曲,陈留郡的事情才是刘辩目下最为关注的要事。
“公玙。”
刘辩看向坐于右侧中席处的一名文士,轻唤了一声。
而闻听天子呼唤,宣璠当即放下手中的狼毫笔,也不顾匆忙之下从狼毫笔上滴落的墨渍废弃了他书写了许久的公文,起身离席,俯身行礼后道:“臣在!”
刘辩看向宣璠,眼神示意高望,高望当即递过去一封文书,道:“公则举荐了你这位廷尉曹史随侍朕左右,为朕顾问司法。公则是朕的腹心之人,故而朕也愿信任你,你可能为朕分忧?”
而宣璠的先祖是汉初开国功臣第一百一十二位、土军武侯宣义,宣义也是大汉帝国的第二任廷尉,故而宣氏历代以司法传家。
宣璠的职位,是廷尉曹史,秩三百石,负责辅助廷尉审理案件。
廷尉署若有案情需上奏天子,则由廷尉曹史负责梳理案情,整理材料,并代廷尉前往地方,和郡守一同审理地方上的重要案件。
如今郭图以廷尉正监行廷尉事,宣璠自然便是辅助郭图。
能成为郭图的得力干将,宣璠自然也是标准的酷吏模板,但今年三十五岁的宣璠相貌堂堂,外表儒雅,就连说话声都格外温和,全然瞧不出他是廷尉府的四把手,更遑论酷吏呢?
但历史上的宣璠,最后是担任了廷尉,而且是由董卓任命的廷尉。
他也没有干什么大事,不过就是在上任之初董卓谋划迁都长安之时,受董卓之命以灾异为由,上奏请求罢免司徒杨彪和太尉黄琬。
然后再顺道灭了汝南袁氏在京的族人,收捕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及袁绍、袁术在京的家眷,母及姊妹婴孩以上五十余人下狱死。
算不得什么大事。
待宣璠站着翻开高望递去的文书后,宣璠面色一滞,旋即胀得通红,一怒之下险些没忍住将文书掷于地,怒道:“彼辈安敢如此?”
文书里也没什么内容,只不过是发觉陈留郡的几个家族,在盐铁收归官营后,还有些许没有上奏的私矿在运转,并且将铜铁器物贩卖至陈国境内。
自汉兴元年,刘辩便下令不许任何输出矿石、金属以及刀剑弓弩至陈国,但陈留郡却有不少世家豪门阳奉阴违。
其中以陈留圈氏、浚仪皮氏、长垣稽氏等世代二千石的家族为首,律法禁止直接贩卖金属和矿石以及金属武器,那么他们就贩卖农具、金属器皿,以各种非武器的形式将金属贩卖至陈国。
宣璠表现得格外积极,并没有等待天子发令,以他在郭图身边了解到的天子形象,揣测圣意,主动道:“臣请国家令臣查办此案,定要将此等叛贼收监夷三族!”
刘辩微怔,输出农具等金属器物确实不在律法条文的限制内,故而这些世家豪门钻了空子,朝廷也并无名正言顺的理由处置他们。
不过刘辩要的也只是处死他们,而非要求他们必须以什么罪行被处死。
因此他只是准备令兖州的绣衣直指配合宣璠,从其他方面入手为这些世家豪门定下足以处死的罪名,却不想这厮竟直接将这些家族打成意图谋逆的叛贼,将刘辩预期的诛杀恶首越过满门抄斩上升至了夷三族。
宣璠的举止,令在场的不少人联想到了一位同僚。
廷尉府的官员,难不成都如郭公则一般媚主弑杀?
刘辩阅览着吕布的战报,一时之间倒也不知该为具装甲骑的犀利而喜悦,还是该为吕布的勇武而喜。
但这倒的确是这段时日以来,少有的好消息。
这段时间以来,刘辩几乎每天都要杀人。
尽管不是亲手处置,但看着许多触目惊心的数据,还是让刘辩心情颇为压抑,吕布的捷报倒是成了一剂良药。
阅览完战报的典韦几乎羡慕得直流口水,他也很想亲自上阵与敌军厮杀,如吕布这般率领数百铁骑陷阵,而后斩将、夺旗、
但作为天子的两名亲卫将军之一,这种机会也许一辈子都难得一回。
不过典韦虽然羡慕,却也不会因此而抱怨。
固然有未能将勇武昭彰于世人的遗憾,但天子对于他这种出身卑贱的鄙陋之人的知遇之恩,是他穷尽一生也无法回报的。
他甘愿为了天子的安危而放弃虚名!
然而,阅览完战报后,亦有人对于吕布的行为有所指摘。
“国家,骁骑将军勇则勇矣,但率数百铁骑亲赴战阵,终归是弄险之举,若是马失前蹄,则骁骑营危矣,更是会影响大军士气乃至整个战局。”
开口的是审配,刘辩微微侧目瞥向他,却并没有申饬他。
审配的谏言并没有什么问题。
作为一名秩真二千石的骁骑将军,确实不该以身犯险,许多旧时冲锋陷阵的习惯应该逐渐被取缔。
后汉多是打防御战和小规模作战,故而个人的勇武往往能左右战局的发展,往往一名悍将领数百骑便能击溃敌军的本阵,枭其首、夺其大纛而还。
但随着刘辩主政后,不论是军队的规模还是战争的烈度都在逐渐提升,个人的勇武能起到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于吕布这位骁骑将军而言,指挥具装甲骑撕烂并击溃叛军的军阵便足矣,亲率三百骑陷阵并斩将、夺旗,不过是锦上添花。
但仗打赢了,许多事也不必苛责,这不是正确的君臣相处方式。
“孔明,为朕研磨。”
刘辩对着一旁的胡昭唤了一声,准备写一封私人书信寄给吕布,而私人书信自然是不能令旁人代笔的。
胡昭并未多言,只是缓缓跪坐在天子身旁。
“朕闻卿奉先大捷,亲率三百骁骑陷阵摧锋,斩将搴旗,凛然有虓虎之威。然刀兵凶险,不知卿体无恙否?若有微恙,当静心调治,勿以疥瘰之疾而轻忽。陈国群丑何足挂齿,纵以全陈易卿一髮,朕亦所不取也,惟望善自珍摄。
许县之役,骁骑营斩首万八千级,俘八千众,而麾下六千骁骑仅损百人、失马三百,足见卿训卒有方,统兵得法。昔颍阴懿侯(灌婴)将骑纵横天下,今观卿之风采,恍若颍阴懿侯再世,朕心甚悦。
然古之名将,不惟恃勇,更贵谋略。然朕所望于卿者,非必效颍阴侯出将入相之才,惟愿卿深研韬略,多习战阵。临阵摧敌固佳,亲冒矢石终非长久之计。昔昔项籍虽勇武盖世,亦未尝每战先登。卿若能从朕言,精修兵策,则社稷幸甚,朕亦欣甚。勉之哉,勉之哉!”
在旁侍候的高望却是瞧得明白,在所有人都关注吕布的战果时,唯有天子关切吕布的身体,并表示即便是整个陈国攻克都比不上他的安危,最后再以颍阴懿侯的例子来劝说吕布。
尽管这封书信言必称“朕”,但这措辞和口吻,分明是将吕布当作好友对待,哪里有半分天子对待臣子的意味。
天子的驭下之道,愈发娴熟了。
当然,刘辩愿意如此对待吕布,更多也是吕布自身的原因。
这一世的吕布心思格外淳朴,甚至至今都未曾纳妾。
作为朝廷的真二千石骁骑将军,天子的爱将,食邑千户的万寿亭侯,朝野不知有多少人巴不得将自家的嫡女送到吕布的床榻上,哪怕仅仅只是得到一个妾室的名分,只要能与吕布成为姻亲也在所不惜。
但吕布却始终保持着那颗初心,没有被雒阳的花花世界迷了眼。
他并不是要求吕布不许纳妾,只是对于吕布没有因为富贵而抛弃患难与共的妻子,更没有贪恋于美色而广纳美妾,这种不忘旧人的执着和深情以及不为繁华而乱心的表现,才是刘辩始终保持着对于吕布信任的重要原因。
不过吕布的事情只是个小插曲,陈留郡的事情才是刘辩目下最为关注的要事。
“公玙。”
刘辩看向坐于右侧中席处的一名文士,轻唤了一声。
而闻听天子呼唤,宣璠当即放下手中的狼毫笔,也不顾匆忙之下从狼毫笔上滴落的墨渍废弃了他书写了许久的公文,起身离席,俯身行礼后道:“臣在!”
刘辩看向宣璠,眼神示意高望,高望当即递过去一封文书,道:“公则举荐了你这位廷尉曹史随侍朕左右,为朕顾问司法。公则是朕的腹心之人,故而朕也愿信任你,你可能为朕分忧?”
而宣璠的先祖是汉初开国功臣第一百一十二位、土军武侯宣义,宣义也是大汉帝国的第二任廷尉,故而宣氏历代以司法传家。
宣璠的职位,是廷尉曹史,秩三百石,负责辅助廷尉审理案件。
廷尉署若有案情需上奏天子,则由廷尉曹史负责梳理案情,整理材料,并代廷尉前往地方,和郡守一同审理地方上的重要案件。
如今郭图以廷尉正监行廷尉事,宣璠自然便是辅助郭图。
能成为郭图的得力干将,宣璠自然也是标准的酷吏模板,但今年三十五岁的宣璠相貌堂堂,外表儒雅,就连说话声都格外温和,全然瞧不出他是廷尉府的四把手,更遑论酷吏呢?
但历史上的宣璠,最后是担任了廷尉,而且是由董卓任命的廷尉。
他也没有干什么大事,不过就是在上任之初董卓谋划迁都长安之时,受董卓之命以灾异为由,上奏请求罢免司徒杨彪和太尉黄琬。
然后再顺道灭了汝南袁氏在京的族人,收捕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及袁绍、袁术在京的家眷,母及姊妹婴孩以上五十余人下狱死。
算不得什么大事。
待宣璠站着翻开高望递去的文书后,宣璠面色一滞,旋即胀得通红,一怒之下险些没忍住将文书掷于地,怒道:“彼辈安敢如此?”
文书里也没什么内容,只不过是发觉陈留郡的几个家族,在盐铁收归官营后,还有些许没有上奏的私矿在运转,并且将铜铁器物贩卖至陈国境内。
自汉兴元年,刘辩便下令不许任何输出矿石、金属以及刀剑弓弩至陈国,但陈留郡却有不少世家豪门阳奉阴违。
其中以陈留圈氏、浚仪皮氏、长垣稽氏等世代二千石的家族为首,律法禁止直接贩卖金属和矿石以及金属武器,那么他们就贩卖农具、金属器皿,以各种非武器的形式将金属贩卖至陈国。
宣璠表现得格外积极,并没有等待天子发令,以他在郭图身边了解到的天子形象,揣测圣意,主动道:“臣请国家令臣查办此案,定要将此等叛贼收监夷三族!”
刘辩微怔,输出农具等金属器物确实不在律法条文的限制内,故而这些世家豪门钻了空子,朝廷也并无名正言顺的理由处置他们。
不过刘辩要的也只是处死他们,而非要求他们必须以什么罪行被处死。
因此他只是准备令兖州的绣衣直指配合宣璠,从其他方面入手为这些世家豪门定下足以处死的罪名,却不想这厮竟直接将这些家族打成意图谋逆的叛贼,将刘辩预期的诛杀恶首越过满门抄斩上升至了夷三族。
宣璠的举止,令在场的不少人联想到了一位同僚。
廷尉府的官员,难不成都如郭公则一般媚主弑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