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聊着村里的新鲜事,从谁家的庄稼长得最旺,说到谁家的新媳妇最能干,不知不觉间,窗外的天色已经完全黑透了。
屋里的灯泡亮堂堂的,把每样东西都照得清清楚楚,周益民看了看窗外,一拍大腿:“今晚我们就打火锅吧!热热闹闹的,正好天冷,吃着暖和。”
“好啊!”周大福第一个响应,眼睛都亮了。
“打火锅痛快,我这就去把赵刚和小梅叫过来!”
周大忠也点头应和:“我看行,人多热闹。那我就在家拾掇拾掇,把锅碗瓢盆都准备好。”
周益民站起身:“我先回家一趟,拿些肉和食材过来,我那儿还有昨天天从村里带来的腊肉和丸子,正好适合打火锅。”
说干就干,三人立刻分工行动。
周益民揣上钥匙快步出门,晚风带着点凉意吹在脸上,他紧了紧领口,脚步轻快地往自己家赶。
家里的布包里还有些没送完的年货,两斤腊肉、一兜冻丸子,还有些干菜,都是打火锅的好材料。
他翻出一口小铁锅,又找了些葱姜蒜,一股脑儿装进篮子里,拎着就往周大忠家赶。
另一边,周大福哼着小曲往赵刚家走。
他敲了敲赵家的门,里面传来赵刚的声音:“谁啊?”
“刚子,是我,大福!”周大福扬声喊道。
“十六叔叫咱们去吃火锅,快带着小梅一起过来!”
门“吱呀”一声开了,赵刚探出头来,脸上带着笑意:“哟,这么好的事?等着,我们这就来!”
他转身回屋叫小梅,没一会儿,两人就跟着周大福走,小梅手里还拎着一些糖果,这些都是过年的时候,赵刚给她买的。
说是要给周益民尝尝。
周大忠在屋里也没闲着,他把桌子搬到屋子中间,擦得干干净净,又找出火锅用的炭炉,往里面添了些炭火,用火柴点着,橘红色的火苗“噼啪”地舔着炭块,很快就旺了起来。
他把锅架在炭炉上,往里面倒了些清水,又扔了几片姜和葱段,等着水烧开。
接着,他开始洗菜,菠菜、白菜、萝卜,洗得干干净净,码在盘子里,整整齐齐地摆在桌上。
周益民拎着篮子回来时,正好撞见周大福带着赵刚和小梅进门。
“周大哥!”小梅笑着打招呼,把手里的糖果递了过去。
“这是过年的时候,哥哥给我买的,好甜。”
虽然周益民不怎么喜欢吃甜食,不过小梅都已经开口,他也不能拒绝,便从中挑选了一个,吃了下去。
“好甜。”
小梅听见后,露出得意的笑容,然后也跟着吃了一个。
周益民将带来的东西,递给周大忠,“大忠,把这些都洗一下。”
他自己则打开篮子,把腊肉切成薄片,冻丸子倒进盘子里,干菜也泡在水里发着。
赵刚凑过来看了看,笑着说:“周大哥,你这腊肉看着就香,肯定好吃。”
“那是,这是我奶亲手腌的,在乡下挂了一冬天,味道绝了。”
周益民得意地说,“等会儿煮在锅里,保证你们吃了还想吃。”
周大福在一旁打趣道:“刚子,你可别跟我抢啊,我早就惦记着十六叔家的腊肉了。”
“去你的,谁跟你抢了。”赵刚笑着推了他一把,屋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不一会儿,周大忠把所有的菜都洗好了,满满当当地摆了一桌子。
锅里的水也烧开了,“咕嘟咕嘟”地冒着泡,热气腾腾的,把屋里的寒意都驱散了。
周益民把腊肉和丸子倒进锅里,又放了些干菜,盖上锅盖,等着锅里的美食煮熟。
大家围坐在桌子旁,看着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的热气,闻着渐渐飘出来的香味,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周大福搓了搓手:“真香啊,我都快饿坏了。”
“快了,再等一会儿就好了。”周益民笑着说,给每个人都倒了杯热水。
“先喝点水暖暖胃。”
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屋里的炭炉烧得正旺,火锅里的香味越来越浓郁,夹杂着大家的说笑声,整个屋子都充满了温暖和热闹的气息。
小梅闻着香味,口水都要流出来的样子。
“差不多了,能吃了!”周益民掀开锅盖,一股白烟“腾”地冒了出来,裹着腊肉的咸香和丸子的肉香,直冲鼻腔。
锅里的腊肉片卷着边,油花在汤里浮浮沉沉,冻丸子吸饱了汤汁,圆滚滚的泛着油光,干菜也舒展开来,在汤里轻轻晃悠。
周大忠早已把碗筷摆好,每人面前放着个粗瓷碗,里面盛着点酱油醋。
“快,快夹菜!”
他拿起筷子,先给小梅夹了个丸子:“小梅,尝尝这个。”
小梅笑着接过来,咬了一小口,滚烫的汤汁在嘴里爆开,鲜得她眼睛都眯了起来:“嗯!好吃!肉特别紧实,还有股香油味呢。”
赵刚也没闲着,筷子一伸就夹了片腊肉,吹了吹塞进嘴里,肥的部分油而不腻,瘦的部分越嚼越香,他含糊不清地说:“周大哥,你带来的腊肉真绝了!是我吃过最好的腊肉。”
“那是自然。”周益民得意地扬了扬下巴,给大家每人都夹了片腊肉。
“我奶腌肉的时候,得用柏树枝熏三天,再挂在房梁上晾着,风雨不侵,才能有这味道。”
周大福手快,捞了一大筷子干菜,就着米饭扒拉着:“这干菜也好吃,吸了肉汤,比新鲜菜还够味。”
他嘴里塞得满满的,说话都含糊不清,眼睛却一直盯着锅里,生怕慢了一步,好吃的就被别人抢光了。
周益民往锅里添了些白菜和菠菜,绿叶菜遇热就软了下来,在汤里打着旋。
“多吃点青菜,解解腻。”
他给每个人碗里都拨了些,“刚从地里摘的就是不一样,看着就水灵。”
小梅夹起一筷子菠菜,翠绿的叶子上还挂着汤汁,她小口吃着,笑着说:“好吃,大白菜吃了那么多顿,早就想换换口味。”
锅里的汤“咕嘟咕嘟”地冒着泡,不断有热气往上冒,把每个人的脸都熏得红扑扑的。
炭炉里的火还在“噼啪”地响,时不时爆出点火星,映在大家笑盈盈的脸上。
赵刚端起桌上的酒杯,朝周益民举了举:“十六叔,我敬你一杯,今天这火锅太对味了!”
“少喝点,一会儿吃菜都没味道了。”周益民笑着跟他碰了碰杯,抿了一小口,酒的辛辣混着火锅的鲜香,在喉咙里烧出一股暖烘烘的热流。
周大福也跟着端起酒杯:“我也敬十六叔一杯,谢谢十六叔请我们吃火锅!”
“谢啥,都是自家人。”周益民摆了摆手,又往锅里下了些萝卜片。
“萝卜耐煮,多煮会儿更入味。”
大家边吃边聊,从村里的事说到城里的新鲜见闻,周益民和周大忠在一旁听着,时不时搭句话,屋里的笑声此起彼伏,跟锅里的汤沸声混在一起,热闹得像是在办喜事。
不知不觉间,一桌子菜下去了大半,每个人的肚子都吃得圆滚滚的。
周大福打了个饱嗝,拍了拍肚子:“太撑了,十六叔,你家这腊肉太下饭了,我都吃了三碗米饭了。”
“撑了就多坐会儿,消化消化。”周益民笑着说,把最后几片萝卜夹给大家。
“这萝卜煮得差不多了,赶紧吃,不然就煮烂了。”
赵刚夹起萝卜片,咬了一口,软糯的萝卜吸足了肉汤,入口即化,他满足地叹了口气:“这火锅吃得太舒坦了,比在饭馆里吃的还香。”
小梅也点了点头:“是啊,主要是大家在一起吃,热闹,吃着就香。”
锅里的汤渐渐少了,炭炉里的火也小了些,屋里的热气却一点没减。
大家坐在桌旁,脸上还带着笑意,嘴里回味着火锅的鲜香,心里也暖烘烘的,像是揣了个小太阳。
窗外的夜色更深了,四合院静悄悄的,只有这间屋里还亮着暖黄的灯,飘着淡淡的肉香和酒香,藏着满屋子的欢声笑语。
周益民摸了摸圆滚滚的肚子,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时针已经指向十点。
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碎屑:“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去了,你们也早点歇着。”
“不再坐会儿?”周大忠也跟着站起来,“刚吃了饭,多消化消化。”
“不了,回去晚了怕吵着邻居。”周益民摆了摆手,从兜里掏出两个红包,走到赵刚和小梅面前。
“来,刚子,小梅,这是给你们的压岁钱,拿着。”
赵刚连忙摆手推辞:“周大哥,这可不行,我们都多大了,哪能再要您的红包。再说,我现在能过上这么安稳的日子,全靠您帮忙,心里已经够感激了,哪还能收您的东西。”
他说得诚恳,眼里满是真切的谢意。
小梅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周大哥,我们真不能要。”
周益民把红包往他们手里一塞,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强硬:“让你们拿着就拿着,跟我还客气啥。”
“这是过年的规矩,图个吉利,又不是啥贵重东西。再说,刚子你跟小梅踏实肯干,日子过得红火,我看着也高兴。”
他按住赵刚还要推回来的手,继续说:“别推辞了,再推就见外了。你们要是不收,就是不把我当自家人。”
赵刚看着周益民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手里的红包,红纸上印着烫金的“福”字,沉甸甸的。
他知道周益民的脾气,说一不二,再推辞就真的不合适了,只好拉着小梅一起收下,感激地说:“那……谢谢周大哥了。”
“谢啥,应该的。”周益民笑了笑,又跟周大忠和周大福打了声招呼,“我走了啊。”
“我送送你。”周大忠说着就要往外走。
“不用不用,院里路熟,我自己走就行。”周益民拦着他,拉开门走了出去。
“还有就是明天就要上班,你们也早点休息吧!”
周大福他们听到周益民的话后,顿时一愣,没有想到时间过得如此之快,一转眼,几天就过完了。
夜晚的四合院格外安静,只有脚下的石板路发出轻微的声响。
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周益民裹紧了棉袄,快步往自己家走去,心里想着今天这趟拜年,虽然跑了不少地方,却热热闹闹的,心里暖烘烘的。
走到自家门口,他掏出钥匙打开门,屋里静悄悄的。
他脱了外套挂在墙上,倒了杯热水喝,看着窗外的月光,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这年过得,可真踏实。
刚把水杯放在桌上,周益民脑子里忽然“咯噔”一下,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撞了一下。
他拍了拍额头,眉头瞬间拧了起来,明天就要上班了,可自己的摩托车还在村里停着呢!
这档子事怎么就忘了呢?他懊恼地抓了抓头发,过年这几天走亲访友忙得脚不沾地,竟把这么重要的事抛到了脑后。
摩托车已经用习惯,要是让周益民用自行车顶几天的话,肯定是受不了。
现在倒好,车还在村里老院的棚子底下锁着,自己手里只有一把拖拉机的钥匙。
他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漆黑的夜空,心里盘算着。
要是明天早上再想办法,一来一回肯定耽误上班,虽然说自己是领导,就算耽误了一点,也不会有人说。
但是周益民担心,按照正常的流程,明天是开工第一天,所有领导都要开个会。
最怕到时候没有去,又有人找自己,那就不太好。
最重要的就是,周益民开惯了摩托车,拖拉机实在是有点难受。
再说,村里也是需要用到拖拉机,虽然拖拉机是公社奖励自己,不过自己又用不上,就留给村里用。
“看来只能早点起了。”周益民喃喃自语,心里有了主意。
明天天不亮就动身,先开着拖拉机回村里,把摩托车骑回来,这样既能赶在上班前回到城里,也不耽误事。
为了明天能顺利起来,周益民连忙把灯给关上,连澡都顾不上,直接就躺在床上。
屋里的灯泡亮堂堂的,把每样东西都照得清清楚楚,周益民看了看窗外,一拍大腿:“今晚我们就打火锅吧!热热闹闹的,正好天冷,吃着暖和。”
“好啊!”周大福第一个响应,眼睛都亮了。
“打火锅痛快,我这就去把赵刚和小梅叫过来!”
周大忠也点头应和:“我看行,人多热闹。那我就在家拾掇拾掇,把锅碗瓢盆都准备好。”
周益民站起身:“我先回家一趟,拿些肉和食材过来,我那儿还有昨天天从村里带来的腊肉和丸子,正好适合打火锅。”
说干就干,三人立刻分工行动。
周益民揣上钥匙快步出门,晚风带着点凉意吹在脸上,他紧了紧领口,脚步轻快地往自己家赶。
家里的布包里还有些没送完的年货,两斤腊肉、一兜冻丸子,还有些干菜,都是打火锅的好材料。
他翻出一口小铁锅,又找了些葱姜蒜,一股脑儿装进篮子里,拎着就往周大忠家赶。
另一边,周大福哼着小曲往赵刚家走。
他敲了敲赵家的门,里面传来赵刚的声音:“谁啊?”
“刚子,是我,大福!”周大福扬声喊道。
“十六叔叫咱们去吃火锅,快带着小梅一起过来!”
门“吱呀”一声开了,赵刚探出头来,脸上带着笑意:“哟,这么好的事?等着,我们这就来!”
他转身回屋叫小梅,没一会儿,两人就跟着周大福走,小梅手里还拎着一些糖果,这些都是过年的时候,赵刚给她买的。
说是要给周益民尝尝。
周大忠在屋里也没闲着,他把桌子搬到屋子中间,擦得干干净净,又找出火锅用的炭炉,往里面添了些炭火,用火柴点着,橘红色的火苗“噼啪”地舔着炭块,很快就旺了起来。
他把锅架在炭炉上,往里面倒了些清水,又扔了几片姜和葱段,等着水烧开。
接着,他开始洗菜,菠菜、白菜、萝卜,洗得干干净净,码在盘子里,整整齐齐地摆在桌上。
周益民拎着篮子回来时,正好撞见周大福带着赵刚和小梅进门。
“周大哥!”小梅笑着打招呼,把手里的糖果递了过去。
“这是过年的时候,哥哥给我买的,好甜。”
虽然周益民不怎么喜欢吃甜食,不过小梅都已经开口,他也不能拒绝,便从中挑选了一个,吃了下去。
“好甜。”
小梅听见后,露出得意的笑容,然后也跟着吃了一个。
周益民将带来的东西,递给周大忠,“大忠,把这些都洗一下。”
他自己则打开篮子,把腊肉切成薄片,冻丸子倒进盘子里,干菜也泡在水里发着。
赵刚凑过来看了看,笑着说:“周大哥,你这腊肉看着就香,肯定好吃。”
“那是,这是我奶亲手腌的,在乡下挂了一冬天,味道绝了。”
周益民得意地说,“等会儿煮在锅里,保证你们吃了还想吃。”
周大福在一旁打趣道:“刚子,你可别跟我抢啊,我早就惦记着十六叔家的腊肉了。”
“去你的,谁跟你抢了。”赵刚笑着推了他一把,屋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不一会儿,周大忠把所有的菜都洗好了,满满当当地摆了一桌子。
锅里的水也烧开了,“咕嘟咕嘟”地冒着泡,热气腾腾的,把屋里的寒意都驱散了。
周益民把腊肉和丸子倒进锅里,又放了些干菜,盖上锅盖,等着锅里的美食煮熟。
大家围坐在桌子旁,看着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的热气,闻着渐渐飘出来的香味,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周大福搓了搓手:“真香啊,我都快饿坏了。”
“快了,再等一会儿就好了。”周益民笑着说,给每个人都倒了杯热水。
“先喝点水暖暖胃。”
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屋里的炭炉烧得正旺,火锅里的香味越来越浓郁,夹杂着大家的说笑声,整个屋子都充满了温暖和热闹的气息。
小梅闻着香味,口水都要流出来的样子。
“差不多了,能吃了!”周益民掀开锅盖,一股白烟“腾”地冒了出来,裹着腊肉的咸香和丸子的肉香,直冲鼻腔。
锅里的腊肉片卷着边,油花在汤里浮浮沉沉,冻丸子吸饱了汤汁,圆滚滚的泛着油光,干菜也舒展开来,在汤里轻轻晃悠。
周大忠早已把碗筷摆好,每人面前放着个粗瓷碗,里面盛着点酱油醋。
“快,快夹菜!”
他拿起筷子,先给小梅夹了个丸子:“小梅,尝尝这个。”
小梅笑着接过来,咬了一小口,滚烫的汤汁在嘴里爆开,鲜得她眼睛都眯了起来:“嗯!好吃!肉特别紧实,还有股香油味呢。”
赵刚也没闲着,筷子一伸就夹了片腊肉,吹了吹塞进嘴里,肥的部分油而不腻,瘦的部分越嚼越香,他含糊不清地说:“周大哥,你带来的腊肉真绝了!是我吃过最好的腊肉。”
“那是自然。”周益民得意地扬了扬下巴,给大家每人都夹了片腊肉。
“我奶腌肉的时候,得用柏树枝熏三天,再挂在房梁上晾着,风雨不侵,才能有这味道。”
周大福手快,捞了一大筷子干菜,就着米饭扒拉着:“这干菜也好吃,吸了肉汤,比新鲜菜还够味。”
他嘴里塞得满满的,说话都含糊不清,眼睛却一直盯着锅里,生怕慢了一步,好吃的就被别人抢光了。
周益民往锅里添了些白菜和菠菜,绿叶菜遇热就软了下来,在汤里打着旋。
“多吃点青菜,解解腻。”
他给每个人碗里都拨了些,“刚从地里摘的就是不一样,看着就水灵。”
小梅夹起一筷子菠菜,翠绿的叶子上还挂着汤汁,她小口吃着,笑着说:“好吃,大白菜吃了那么多顿,早就想换换口味。”
锅里的汤“咕嘟咕嘟”地冒着泡,不断有热气往上冒,把每个人的脸都熏得红扑扑的。
炭炉里的火还在“噼啪”地响,时不时爆出点火星,映在大家笑盈盈的脸上。
赵刚端起桌上的酒杯,朝周益民举了举:“十六叔,我敬你一杯,今天这火锅太对味了!”
“少喝点,一会儿吃菜都没味道了。”周益民笑着跟他碰了碰杯,抿了一小口,酒的辛辣混着火锅的鲜香,在喉咙里烧出一股暖烘烘的热流。
周大福也跟着端起酒杯:“我也敬十六叔一杯,谢谢十六叔请我们吃火锅!”
“谢啥,都是自家人。”周益民摆了摆手,又往锅里下了些萝卜片。
“萝卜耐煮,多煮会儿更入味。”
大家边吃边聊,从村里的事说到城里的新鲜见闻,周益民和周大忠在一旁听着,时不时搭句话,屋里的笑声此起彼伏,跟锅里的汤沸声混在一起,热闹得像是在办喜事。
不知不觉间,一桌子菜下去了大半,每个人的肚子都吃得圆滚滚的。
周大福打了个饱嗝,拍了拍肚子:“太撑了,十六叔,你家这腊肉太下饭了,我都吃了三碗米饭了。”
“撑了就多坐会儿,消化消化。”周益民笑着说,把最后几片萝卜夹给大家。
“这萝卜煮得差不多了,赶紧吃,不然就煮烂了。”
赵刚夹起萝卜片,咬了一口,软糯的萝卜吸足了肉汤,入口即化,他满足地叹了口气:“这火锅吃得太舒坦了,比在饭馆里吃的还香。”
小梅也点了点头:“是啊,主要是大家在一起吃,热闹,吃着就香。”
锅里的汤渐渐少了,炭炉里的火也小了些,屋里的热气却一点没减。
大家坐在桌旁,脸上还带着笑意,嘴里回味着火锅的鲜香,心里也暖烘烘的,像是揣了个小太阳。
窗外的夜色更深了,四合院静悄悄的,只有这间屋里还亮着暖黄的灯,飘着淡淡的肉香和酒香,藏着满屋子的欢声笑语。
周益民摸了摸圆滚滚的肚子,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时针已经指向十点。
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碎屑:“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去了,你们也早点歇着。”
“不再坐会儿?”周大忠也跟着站起来,“刚吃了饭,多消化消化。”
“不了,回去晚了怕吵着邻居。”周益民摆了摆手,从兜里掏出两个红包,走到赵刚和小梅面前。
“来,刚子,小梅,这是给你们的压岁钱,拿着。”
赵刚连忙摆手推辞:“周大哥,这可不行,我们都多大了,哪能再要您的红包。再说,我现在能过上这么安稳的日子,全靠您帮忙,心里已经够感激了,哪还能收您的东西。”
他说得诚恳,眼里满是真切的谢意。
小梅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周大哥,我们真不能要。”
周益民把红包往他们手里一塞,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强硬:“让你们拿着就拿着,跟我还客气啥。”
“这是过年的规矩,图个吉利,又不是啥贵重东西。再说,刚子你跟小梅踏实肯干,日子过得红火,我看着也高兴。”
他按住赵刚还要推回来的手,继续说:“别推辞了,再推就见外了。你们要是不收,就是不把我当自家人。”
赵刚看着周益民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手里的红包,红纸上印着烫金的“福”字,沉甸甸的。
他知道周益民的脾气,说一不二,再推辞就真的不合适了,只好拉着小梅一起收下,感激地说:“那……谢谢周大哥了。”
“谢啥,应该的。”周益民笑了笑,又跟周大忠和周大福打了声招呼,“我走了啊。”
“我送送你。”周大忠说着就要往外走。
“不用不用,院里路熟,我自己走就行。”周益民拦着他,拉开门走了出去。
“还有就是明天就要上班,你们也早点休息吧!”
周大福他们听到周益民的话后,顿时一愣,没有想到时间过得如此之快,一转眼,几天就过完了。
夜晚的四合院格外安静,只有脚下的石板路发出轻微的声响。
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周益民裹紧了棉袄,快步往自己家走去,心里想着今天这趟拜年,虽然跑了不少地方,却热热闹闹的,心里暖烘烘的。
走到自家门口,他掏出钥匙打开门,屋里静悄悄的。
他脱了外套挂在墙上,倒了杯热水喝,看着窗外的月光,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这年过得,可真踏实。
刚把水杯放在桌上,周益民脑子里忽然“咯噔”一下,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撞了一下。
他拍了拍额头,眉头瞬间拧了起来,明天就要上班了,可自己的摩托车还在村里停着呢!
这档子事怎么就忘了呢?他懊恼地抓了抓头发,过年这几天走亲访友忙得脚不沾地,竟把这么重要的事抛到了脑后。
摩托车已经用习惯,要是让周益民用自行车顶几天的话,肯定是受不了。
现在倒好,车还在村里老院的棚子底下锁着,自己手里只有一把拖拉机的钥匙。
他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漆黑的夜空,心里盘算着。
要是明天早上再想办法,一来一回肯定耽误上班,虽然说自己是领导,就算耽误了一点,也不会有人说。
但是周益民担心,按照正常的流程,明天是开工第一天,所有领导都要开个会。
最怕到时候没有去,又有人找自己,那就不太好。
最重要的就是,周益民开惯了摩托车,拖拉机实在是有点难受。
再说,村里也是需要用到拖拉机,虽然拖拉机是公社奖励自己,不过自己又用不上,就留给村里用。
“看来只能早点起了。”周益民喃喃自语,心里有了主意。
明天天不亮就动身,先开着拖拉机回村里,把摩托车骑回来,这样既能赶在上班前回到城里,也不耽误事。
为了明天能顺利起来,周益民连忙把灯给关上,连澡都顾不上,直接就躺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