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深夜送人-《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两人“狼狈”的模样,回到家后,让众人都人忍不住大笑起来。

  张燕急忙上前关心:“益民哥,你跟璐璐是摔倒了吗?”

  周益民没有办法,只能解释:“没有,刚刚跟璐璐去跟村里的孩子,打了一场雪仗,就变成现在的样子。”

  张燕听到这里,才放心下来,而且她刚刚仔细检查了一下,张璐和周益民,的确是没有什么伤痕。

  张婶看见张璐棉衣变成现在这个样子,顿时就心痛不已,要知道这件棉衣,还是年前才做出来,不过在周益民家里,也不好意思多说什么。

  不过在心里“默默”记下,等回到家里,张璐就知道“味道”。

  张璐突然打了一个冷颤,后背发凉,不过并没有当回事,单纯觉得冷而已。

  周益民看见张璐打冷颤,还以为是张璐冷,连忙就将家来多余的棉衣拿了出来。

  “璐璐,把湿的棉衣给换了,不然这样的天气感冒就麻烦!”

  现在可不像是后世那样,医疗技术那么好,现在一个小小的感冒都有可能会死人。

  张璐点了点头,然后走进房间去,把湿的衣服给换掉。

  张建设看了看手表,发现时候不早,要是现在不回去的话,可能今晚就要留在这里过夜。

  “老爷子,现在时候不早,我们就先回去了。”

  老爷子连忙挽留:“建设,吃过晚饭再回去吧!”

  “不行,今晚留在这里住,也行。”

  这里是农村,并不是城里,还是有多余的房间,不像是城里,一家人只能蜗居在二三十平的空间里。

  张建设摆了摆手:“老爷子,明天还有事情要忙!而且现在走夜路不安全。”

  如果是自己一个人还没有多大所谓,但是自己一家老小都在这里,真的遇到一些什么情况的话,想跑都跑不了。

  老爷子也明白,现在的世道,白天还好,到了晚上,的确是不太安全。

  周益民这时候开口:“张叔,不然就在这里吃过晚饭再回去,我到时候用拖拉机送你们回去?”

  没有办法,周益民也想用摩托车送他们回去,摩托车勉强能坐这么多人,但是张建设他们过来,还骑了一辆自行车过来。

  张建设听到周益民的建议后,思考了一下,最后还是答应下来。

  “好吧!”

  老爷子高兴的笑了笑:“老婆子,赶紧去做饭。”

  周益民奶奶点了点头,便走进厨房去。

  张燕看见后,连忙跟着进去帮忙。

  周益民也没有闲着,也进去帮忙。

  三人开始分工明确。

  张燕已经把菠菜洗得干干净净,正蹲在案板前切土豆。

  她切得慢,土豆块大小不一,却透着股认真劲儿,额前的碎发垂下来,差点扫到刀刃上。

  “我来切吧。”周益民拿起菜刀,手腕轻转,土豆就在案板上变成均匀的滚刀块,“你去烧火?”

  “我来烧火。”奶奶抢着往灶前挪。

  “你们俩年轻人在一块儿,多说说话。”

  她往灶膛里看了看,火舌舔着锅底,映得她眼里都是笑:“今晚做个土豆炖粉条,再炒个菠菜,够咱几个吃了。”

  张燕没说话,只是把切好的葱花放进碗里,又往油罐里舀了勺猪油。

  周益民往锅里倒了油,油热后放进葱花,滋啦一声响,香味立刻漫开来。

  他眼角的余光瞥见张燕正盯着自己的手,便笑着说:“等回头教你颠勺,比切菜容易。”

  张燕的脸微微发烫,低头去看灶膛里的火:“我笨手笨脚的,怕是学不会。”

  “不难。”奶奶在一旁帮腔,往锅里扔了把干辣椒:“益民这手艺,还是跟他娘学的呢,他娘在世时,做菜才叫香……”

  话说到一半,她忽然停住,往张燕碗里夹了块刚蒸好的红薯,“吃块红薯暖暖,甜着呢。”

  晚饭的菜简单却热乎。土豆炖粉条黏糊糊的,裹着浓郁的汤汁,五花肉炖得入口即化。

  清炒菠菜带着点脆劲,撒了把芝麻,香得人直咂嘴。

  张璐被饭菜香熏醒了,揉着眼睛坐起来,刚端起碗就喊着要吃肉,引得满桌人笑。

  老爷子喝了两盅酒,话也多了起来,跟周益民聊起明天要去给村西头的老槐树烧香——那树是村里的风水树,每年开春都要去拜拜。

  张燕安静地听着,时不时给奶奶夹菜,又给张璐剥鸡蛋,自己碗里的饭却没动多少。

  “多吃点。”周益民往她碗里夹了块五花肉,“下午打雪仗耗力气,得补补。”

  张璐开口道谢:“谢谢姐夫。”。

  慢慢嚼着肉,张燕看见周益民对于自己妹妹这么好,心里还是挺开心,不用担心了.

  奶奶看在眼里,悄悄往周益民碗里塞了个煮鸡蛋,挤了挤眼睛,祖孙俩的默契藏都藏不住。

  吃完饭,张燕抢着收拾碗筷,周益民也跟着进了厨房。

  两人一个洗碗,一个擦桌子,胳膊时不时碰到一起,像有小电流窜过。

  奶奶坐在灶前烤火,看着他们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幅贴在灶边的年画,心里的甜比锅里的红薯还浓。

  “天不早了,该回城了。”张建设看了看窗外的天色,星星已经稀稀拉拉挂在天上。

  周益民擦着手从厨房出来:“叔,婶,我送你们回去,开拖拉机快。”

  他转身往村里停放拖拉机的地方走去:“我去把拖拉机开出来。”

  说话间,周益民已经把拖拉机开了过来,车头的大灯在雪地上照出两道光柱。

  他又转身进屋,抱出一床厚厚的棉被——那是奶奶陪嫁时的棉被,棉花絮得厚实,蓝布被面洗得发白却干干净净。

  “路上冷,盖上暖和。”

  张燕看着那床棉被,心里暖烘烘的。

  周益民把棉被铺在拖拉机的车斗里,又搬来几个草垛当坐垫,拍了拍说:“上来吧,坐着舒服点。”

  张建设先爬上驾驶座,张婶抱着已经困得睁不开眼的张璐坐进车斗,张燕刚要抬腿,周益民伸手扶了她一把:“慢点,雪滑。”

  车斗里铺着棉被,软乎乎的像棉花堆。

  张燕把张璐搂在怀里,盖好棉被,只露出个小脑袋。

  然后再把张建设早上骑过来的自行车固定在拖拉机上,终于大功告成。

  周益民发动拖拉机,“突突突”的声响打破了夜的宁静,车头的灯光在雪地上劈开一条路,车轮碾过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冷不冷?”周益民回头问,声音被拖拉机的轰鸣盖得有些模糊。

  张燕摇摇头,往棉被里缩了缩。

  车斗里很暖和,棉被把寒风都挡在了外面,她能闻到棉被上淡淡的太阳味,混着周益民身上的皂角香,心里踏实得很。

  拖拉机在雪路上颠簸着前进,张璐在张燕怀里睡得更香了,小嘴巴还砸吧着,像是在做梦。

  张建设和周益民聊着天,说的都是些家常话,声音随着拖拉机的颠簸忽高忽低。

  张燕靠在车斗壁上,看着窗外掠过的树影,心里像揣了个热乎的红薯,甜丝丝的。

  快到城门口时,张建设本来想让周益民先回去,现在时候不早,不过周益民说道:“也不差这点时间。”

  坚持要送到家里去,张建设也没有多说,只能点了点头。

  周益民把拖拉机停了下来。“到了。”

  他跳下车,伸手把张燕扶下来,又接过张婶怀里的张璐。

  张建设夫妇也下了车,张婶把棉被迭好递还给周益民:“谢谢你啊益民,还让你送这么远。”

  “应该的。”周益民把张璐递给张燕,“路上慢点,到家了捎个信。”

  “你也早点回去,路上小心。”张燕抱着张璐,看着他被灯光拉长的身影,心里有些不舍。

  “知道了。”周益民发动拖拉机,又回头看了一眼,“过两天我去看你们。”

  拖拉机的灯光渐渐远去,“突突突”的声响越来越小。

  张燕抱着张璐站在城门口,手里还残留着刚才被周益民扶过的温度。

  她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星星,觉得这个冬夜似乎没那么冷了,连空气里都带着点甜丝丝的味道。

  张建设拍了拍她的肩膀:“走吧,回家了。”

  张燕点了点头,跟着父母往家走。怀里的张璐咂了咂嘴,像是在梦里吃到了什么好吃的,嘴角还带着笑。

  张燕低头看着女儿的睡颜,也忍不住笑了,脚步轻快地跟着父母走进了家门去。

  送走张建设一家,周益民站在城门口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

  夜风吹过光秃秃的树梢,发出呜呜的声响,他抬头望了望通往周家庄的方向,路两旁的白杨树像沉默的哨兵,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

  “回村怕是得后半夜了。”周益民喃喃自语,心里忽然冒出个念头。

  他拍了拍拖拉机的方向盘,金属的凉意透过手套传来,“正好趁着这时候,去四合院给几个老熟人拜个年。”

  周益民觉得这主意不错,调转拖拉机头,朝着四合院的方向驶去。

  拖拉机在空荡的街道上行驶,“突突突”的声音在夜里格外清晰。

  街道两旁的店铺都落了锁,门板上贴着的春联在月光下泛着暗红的光,偶尔有窗棂透出微弱的烛火,却听不到半点人声,整个城像沉在冰水里的石头,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如果不是周益民习惯了这个时期的生活,换做是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估计要被吓得不轻。

  放在后世的话,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到处都灯火通明,不像现在,连个路灯都没有。

  如果是拍恐怖片,可以直接过来取景就行,连布置场景的钱都省下来。

  到了四合院门口,周益民把拖拉机停在老槐树下,摸出钥匙打开大门。

  “回来了?”住在隔壁的张大爷披着衣服出来倒夜壶,看见周益民,愣了一下,随即笑了。

  “这时候才回?是不是在乡下玩疯了?”

  “张大爷还没睡啊。”周益民笑着递过去一支烟。

  “刚送亲戚回去,想着来四合院住,明天给您和院里的老少爷们拜个年。”

  “有心了。”张大爷接过烟,点着抽了一口,“快进屋歇着吧,天儿冷。”

  周益民应着,把拖拉机上的东西卸下来,带回家里去。

  他锁好大门,提着东西往自己家走,脚步踩在院子的石板路上,发出哒哒的声响。

  推开自家房门,一股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是灰尘混合着旧木头的气息。

  周益民摸黑打开灯,昏黄的灯泡照亮了不大的房间,墙上还贴着去年的春联,边角已经有些卷翘。

  他简单收拾了一下,把礼物放在桌上,又倒了盆热水洗了洗脸,冰凉的水让他清醒了不少。

  折腾了一天,周益民早已累得骨头都快散架了。他脱了外套往床上一躺,弹簧床发出“吱呀”的声响,他翻了个身,把自己裹进被子里。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拖拉机的“突突”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周益民在心里默默规划着,眼皮却越来越沉,没一会儿就发出了均匀的鼾声。

  夜渐渐深了,四合院沉浸在一片寂静中,只有周益民房间的灯泡还亮着,像一颗昏黄的星星,在这寒冷的冬夜里,散发着微弱而温暖的光。

  很快就到了第二天,由于昨天晚上,很晚才睡,导致周益民还没有起床。

  不过院里的孩子早早就起来,有一些小孩子,拿着压岁钱,去购买鞭炮玩。

  不一会,院子就响起了炮仗的声音,把周益民给吵醒。

  周益民睁开紧闭的双眼,一脸无奈的起床,如果是在周家庄的话,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不过也不能多说什么,这个是自己的问题。

  起床之后,周益民就打开商店,将今天的秒杀产品给全部拿下。

  看见这四样东西,周益民还是挺开心,看来今天拜年的礼品就有了。

  有一百斤的苹果、一百斤糖果、一百斤猪肉、一百斤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