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李卫跟随胤禛、胤祥一起到堤坝现场。趁胤禛和一众官员说话之际,胤祥带着李卫找了个借口悄悄离开了现场。
出来以后,胤祥示意李卫与他分头行动。
不一会儿,李卫就凭借曾经要饭熟悉的地势,找到了附近巡防最薄弱的地方,大声喊道:
“我家主子在河堤丢了重要的贴身物件,乃是御赐之物,诸位赶紧扒开周边表层找一找,万一混入泥中,我们可都要被牵连死罪!”
众河工一听御赐之物丢失,不敢怠慢,当下便纷纷卖力“寻找”,把附近的土质表层都翻动查找了一遍。
这举动不一会就惊动了巡防的官兵,带头的看河堤表层已被挖开,又看了看李卫着实眼生,不由分说就要把李卫抓起来带回去审问。
“谁敢!”
李卫掏出令牌,说自己是奉十三阿哥之命,找寻丢失的御赐之物。
带头的官兵一听牵涉皇子,只能安排一兄弟先行回去上报,并要安排众人把表层填实,李卫自然坚决不让。
双方不好动手,只能陷入言语之间的僵持。偏偏李卫年龄虽小,之前随父乞讨走南闯北各色人群见识很多,社会经验却很充足,一时以少对多竟也不落下风。
恰逢此时,胤禛带着一众官员巡视路过:“发生了何事?”
“参见四爷,奴才跟十三爷……”
李卫跪下正要禀报,忽然听到另一边爽朗的声音传来。
“哎呦,诸位对不住!”
胤祥微微拱手,笑道:“四哥,爷昨天巡视回去发现皇阿玛御赐的玉佩丢失了,想着是不是在河堤这里,这不一早到了就带着李卫分头寻找,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
胤祥边说边拿出沾了土的玉佩,又侧身看向李卫的方位。
“我说狗儿,你也太实诚了,爷再晚来一会你是不是把大堤都得拆了?”
边说边上前几步,弯腰扶李卫时,似不经意间用手抓了把表层的土质。
“咦,四哥,这料不对啊!”
胤禛闻言,也走上前用手抓了把表层的土质查看。
“土层疏松、夯基不实!负责该段接到的同知何在?”
张弼浑身一凛,颤颤巍巍跪下道“下……下官在。”
“你可知罪?!”
胤禛负手而立,疾言厉色,目光如炬,身上散发的冷意让周边的官员不自觉低下了头。
谁都不敢出声,更不敢求情,生怕下一个就是自己。
“王谦何在?”
“下官……在……在。”
王谦心跳如鼓,汗如雨下。
“你给本差解释一下,这一万根桩都用在了哪里?这相差的用料之银又去了何处!……”
每一句询问都掷地有声,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力量,胤禛深邃而严厉的眼神如利剑般看穿众人的内心。
“下臣……臣……”
王谦大脑一片空白,突然倒地,吓晕了过去。
“来人!”
胤禛轻喝一声:“把这两人带下去,关入大牢,听候圣裁!任何人不得探视!”
周围的人看到张弼、王谦的下场,不知谁先吓得腿软跪下,结果连带着众位官员刷刷跟着跪倒一片。
“至于你们中间,谁从中私吞了经费、贪墨了财物,本差限两日之内以不记名捐募名义退还府库!
若惦念自己的那点良心和颜面,就限期内主动归还,爷可给改过机会,不予追究。若仍心存侥幸、执迷不悟,等被查出来,就别怪爷不留情面,上达圣听!”
“嗻。”
众人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这位冷面阿哥,当真不好应付。
不到两日,府库银房多了三十多万两的修河堤款,都是官吏的不记名募捐。
珈宁听小李卫绘声绘色描述当日这番情景时不由感慨,胤禛是真的厉害,如此恩威并济又连带恐吓,硬是给河堤修建多抠出三十多万的银子!(☉_☉)
也不怪乎他继位以后,那些官员背后称他为抄家皇帝。
想到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和百姓,心中不由闪过几分心疼和敬重。
于是当晚,珈宁在胤禛回府衙之前亲手熬制了莲子羹,又跟厨房师父学做了几道小菜,端给胤禛。
饭后,还主动给胤禛按揉头部穴位松乏神经,引得大领导诧异揣测了许久,暗自思忖珈宁突然这般殷勤主动所求为何。
如此又过了十日,京城快马加鞭传来了康熙的几道旨意:
其一:革去王谦、张弼职务,赐死,两人家产一应充公;
其二:训斥河道总督张鹏翮用人听事流于表面,放纵下属,着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其三:采纳四阿哥建议推行“现场追责”模式,同时将“河工绩效”纳入地方督府考核,规定“如堤坝溃决,相应督抚一并议处”。
传旨小太监还私下告诉胤禛,康熙夸他此次差事办得好,此次所提的几点建议都很不错。
还告诉胤禛,“地方官与河官连坐”的制度,康熙已命人整理写入《河工处分则例》。
另外老爷子还颁布了一道旨意,让胤禛在附近盐道再筹集一些修河银两……
胤禛闻言,不动声色道:“多谢公公传旨,这修河银两筹集,可有期限?”
“虽说皇上没有明言,但私以为肯定是越快越好,四爷您看呢?”小太监恭敬回道。
送走传旨太监,胤禛便叫来胤祥一起商讨对策,珈宁给他们茶水续了一壶又一壶……
直到她都困得在侧厅睡着了,醒来发现天已鱼肚白,到正厅一看,两人还在聊,竟是通宵未睡。
不由感叹,这两位自我驱动力可是够强的!当真是工作狂啊,这么内卷下去,可不就是一个四十多,一个五十多就仙去了么(⊙_◎)
“四爷、十三爷,公务可以慢慢做,人可不是铁打的,您二位可要休息一会?”珈宁轻声劝道。
“不必了,十三弟,就按咱们说得计策行事。你现下去找张鹏翮,让他马上给我们准备一艘大船,我们这就由黄河转向淮河盐道,等上船后,在路上歇吧。”
见胤祥领命出发,他转身看向珈宁,柔声道:“珈宁,等船备好我们就走,你帮爷把东西都收拾一下。”
“好。”
“机要账册也都带上。”
“是”
出来以后,胤祥示意李卫与他分头行动。
不一会儿,李卫就凭借曾经要饭熟悉的地势,找到了附近巡防最薄弱的地方,大声喊道:
“我家主子在河堤丢了重要的贴身物件,乃是御赐之物,诸位赶紧扒开周边表层找一找,万一混入泥中,我们可都要被牵连死罪!”
众河工一听御赐之物丢失,不敢怠慢,当下便纷纷卖力“寻找”,把附近的土质表层都翻动查找了一遍。
这举动不一会就惊动了巡防的官兵,带头的看河堤表层已被挖开,又看了看李卫着实眼生,不由分说就要把李卫抓起来带回去审问。
“谁敢!”
李卫掏出令牌,说自己是奉十三阿哥之命,找寻丢失的御赐之物。
带头的官兵一听牵涉皇子,只能安排一兄弟先行回去上报,并要安排众人把表层填实,李卫自然坚决不让。
双方不好动手,只能陷入言语之间的僵持。偏偏李卫年龄虽小,之前随父乞讨走南闯北各色人群见识很多,社会经验却很充足,一时以少对多竟也不落下风。
恰逢此时,胤禛带着一众官员巡视路过:“发生了何事?”
“参见四爷,奴才跟十三爷……”
李卫跪下正要禀报,忽然听到另一边爽朗的声音传来。
“哎呦,诸位对不住!”
胤祥微微拱手,笑道:“四哥,爷昨天巡视回去发现皇阿玛御赐的玉佩丢失了,想着是不是在河堤这里,这不一早到了就带着李卫分头寻找,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
胤祥边说边拿出沾了土的玉佩,又侧身看向李卫的方位。
“我说狗儿,你也太实诚了,爷再晚来一会你是不是把大堤都得拆了?”
边说边上前几步,弯腰扶李卫时,似不经意间用手抓了把表层的土质。
“咦,四哥,这料不对啊!”
胤禛闻言,也走上前用手抓了把表层的土质查看。
“土层疏松、夯基不实!负责该段接到的同知何在?”
张弼浑身一凛,颤颤巍巍跪下道“下……下官在。”
“你可知罪?!”
胤禛负手而立,疾言厉色,目光如炬,身上散发的冷意让周边的官员不自觉低下了头。
谁都不敢出声,更不敢求情,生怕下一个就是自己。
“王谦何在?”
“下官……在……在。”
王谦心跳如鼓,汗如雨下。
“你给本差解释一下,这一万根桩都用在了哪里?这相差的用料之银又去了何处!……”
每一句询问都掷地有声,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力量,胤禛深邃而严厉的眼神如利剑般看穿众人的内心。
“下臣……臣……”
王谦大脑一片空白,突然倒地,吓晕了过去。
“来人!”
胤禛轻喝一声:“把这两人带下去,关入大牢,听候圣裁!任何人不得探视!”
周围的人看到张弼、王谦的下场,不知谁先吓得腿软跪下,结果连带着众位官员刷刷跟着跪倒一片。
“至于你们中间,谁从中私吞了经费、贪墨了财物,本差限两日之内以不记名捐募名义退还府库!
若惦念自己的那点良心和颜面,就限期内主动归还,爷可给改过机会,不予追究。若仍心存侥幸、执迷不悟,等被查出来,就别怪爷不留情面,上达圣听!”
“嗻。”
众人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这位冷面阿哥,当真不好应付。
不到两日,府库银房多了三十多万两的修河堤款,都是官吏的不记名募捐。
珈宁听小李卫绘声绘色描述当日这番情景时不由感慨,胤禛是真的厉害,如此恩威并济又连带恐吓,硬是给河堤修建多抠出三十多万的银子!(☉_☉)
也不怪乎他继位以后,那些官员背后称他为抄家皇帝。
想到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和百姓,心中不由闪过几分心疼和敬重。
于是当晚,珈宁在胤禛回府衙之前亲手熬制了莲子羹,又跟厨房师父学做了几道小菜,端给胤禛。
饭后,还主动给胤禛按揉头部穴位松乏神经,引得大领导诧异揣测了许久,暗自思忖珈宁突然这般殷勤主动所求为何。
如此又过了十日,京城快马加鞭传来了康熙的几道旨意:
其一:革去王谦、张弼职务,赐死,两人家产一应充公;
其二:训斥河道总督张鹏翮用人听事流于表面,放纵下属,着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其三:采纳四阿哥建议推行“现场追责”模式,同时将“河工绩效”纳入地方督府考核,规定“如堤坝溃决,相应督抚一并议处”。
传旨小太监还私下告诉胤禛,康熙夸他此次差事办得好,此次所提的几点建议都很不错。
还告诉胤禛,“地方官与河官连坐”的制度,康熙已命人整理写入《河工处分则例》。
另外老爷子还颁布了一道旨意,让胤禛在附近盐道再筹集一些修河银两……
胤禛闻言,不动声色道:“多谢公公传旨,这修河银两筹集,可有期限?”
“虽说皇上没有明言,但私以为肯定是越快越好,四爷您看呢?”小太监恭敬回道。
送走传旨太监,胤禛便叫来胤祥一起商讨对策,珈宁给他们茶水续了一壶又一壶……
直到她都困得在侧厅睡着了,醒来发现天已鱼肚白,到正厅一看,两人还在聊,竟是通宵未睡。
不由感叹,这两位自我驱动力可是够强的!当真是工作狂啊,这么内卷下去,可不就是一个四十多,一个五十多就仙去了么(⊙_◎)
“四爷、十三爷,公务可以慢慢做,人可不是铁打的,您二位可要休息一会?”珈宁轻声劝道。
“不必了,十三弟,就按咱们说得计策行事。你现下去找张鹏翮,让他马上给我们准备一艘大船,我们这就由黄河转向淮河盐道,等上船后,在路上歇吧。”
见胤祥领命出发,他转身看向珈宁,柔声道:“珈宁,等船备好我们就走,你帮爷把东西都收拾一下。”
“好。”
“机要账册也都带上。”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