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骂名朕担着-《清穿复仇,大佬助我谋禛心》

  “皇阿玛!”

  沅芷从珈宁怀里挣扎出来,跑进了明黄身影的怀抱里。

  “朕的沅芷又重了,再长大些,阿玛可就抱不动你了。”

  “那阿玛多多吃饭,增长力气,力气长大了就抱得动沅芷啦!”

  沅芷说完还对着胤禛的脸颊亲了一口,直哄得威严的雍正皇帝一脸温柔得意,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送给这个可爱的女儿。

  陪珈宁和沅芷用过午膳,胤禛让青鸾和秦嬷嬷带着沅芷下去休息,屋内只剩下他和珈宁两人。

  珈宁把金牌还给胤禛,低叹一声:“皇上真是用心良苦。”

  胤禛接过金牌,把珈宁拉进怀里:“朕原本不想让你费心,但想到曾经你对朕言想要亲手处置……珈儿对朕这份惊喜可还满意?”

  “皇上,珈宁心结已解,谢谢你。”

  珈宁偎依在胤禛怀里,真诚道:“这么多年,臣妾总算是参悟了圆觉法师那句‘且随姻缘流去,当下便是菩提。’的真正含义。”

  “哦?”胤禛挑眉,示意珈宁继续说下去。

  珈宁却只是淡淡笑道:“胤禛,三生有幸遇见你。”

  “嗯,知道了。”

  胤禛平静地几个字让珈宁有些无语,虽然不指望直男大OSS对自己的“表白”有什么回应,但这也太敷衍了吧。

  她当即就要挣扎起身,却听耳边传来低沉的笑意:“朕亦如是。”

  知道他刚才在故意戏弄自己,珈宁脸色微红:“都是皇上了还这么像小孩子一样耍人。”

  “朕可只对你如此,别人可得不来朕亲自送的造化。”

  听出他的一语双关,珈宁噗嗤一笑:“哦?珈宁怎么听说,万岁爷让怡亲王先挑了一只?”

  胤禛挑眉:“十三弟这些日子办差辛苦,朕赏给的他,珈儿莫不是连十三弟的醋也吃?”

  “这臣妾可不敢,皇上可不要诬陷我。”

  见珈宁嘟嘴,胤禛揽着她的手紧了紧:

  “等会儿随朕去养心殿吧,十三弟下午过来议事,结束了咱们一同用的家宴。朕前日送他一枚御制鼻烟壶,他居然嫌弃难看,你嘴皮子利索,可要帮朕好好说他。”

  “臣妾晚会儿再去吧,沅芷想吃绿豆糕,我给她做些,到时候也带点送去养心殿给您如何?”

  “甚好,那珈儿速做,朕就先过去了。”

  “臣妾恭送皇上。”

  等珈宁带着青鸾来到养心殿门外的时候,透过窗子,听到胤禛隐约传来的怒声:

  “西藏的罗布藏丹津反了,但咱们国库现在连一千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全部被那帮没良心的贪官污吏贪污了……”

  高勿庸看到珈宁,小声行了个礼:“熹妃娘娘,万岁爷正在跟怡亲王单独议事,说您若是来了,可以直接进去。”

  “多谢高公公。”

  珈宁听着里面像是要事,便从青鸾手里接过糕点托盘,示意她在外等着。

  随着珈宁的前进,声音越来越清晰:

  “这些蛀虫,朕明知有弊,若不加以整顿,必加朕以懈怠不理之名,若竭力整顿,耳内外大小臣工,不能洗心革面,何以为政?难呐!”

  珈宁走进正殿,在东暖阁门前止住了脚步,只听胤禛的声音继续传来:

  “十三弟,你以为这江山是好坐的吗?从前朝到如今,可以说是积弊如山,上上下下无官不贪,他们相互勾结,形成朋党,一动百动,一惊百惊!

  皇阿玛当时是看到了这些,可是他老人家晚年已经没有力气整顿这个事了,他留下的这件事情,关乎大清江山社稷,百年基业!我们不管交给谁来管,我们不做又交给谁来做?

  所以朕年初力排众议设立了会考府,交给你来管理,朕知道这是个得罪人的差事。

  不是我这当哥哥的不心疼你,如今,四哥只信得过你,你不来给朕当帮手,还要朕去依靠谁呢?”

  允祥闻言有些动容:“四哥……你放心,得罪人的事弟弟帮你做,背后的那些非议影响不了我,不就是骂名吗,只要有利于江山社稷,这骂名我老十三担了就是!”

  “那倒不必,十三弟只管用心办差,若真有骂名,也是朕担着!反正朕在雍邸的时候就是个冷面阿哥,什么冷情冷心的刻薄名声没担过?虱子多了不怕咬,断不能让贤弟去背黑锅。”

  珈宁掀帘进去,把托盘放在御案上:“两位爷,吃点东西垫垫五脏庙再聊可好?”

  一句话让眼前的两人,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雍邸书房的时候,胤祥笑着出声道:

  “跟在四哥身边这么些年,皇嫂这脾性还跟之前一般无二。”

  胤禛拿起一块绿豆糕递给允祥:“快尝一尝,她可是知道你在这,特意做的,比御膳房的好吃。”

  珈宁闻言戏谑道:“明明是皇上心疼王爷,特意中午到景仁宫说了,让珈宁带糕点过来,怎么这会儿反倒把功劳安在了臣妾身上?”

  “哈哈哈,你们就别互推了,四哥和嫂子的情,老十三都领了。”

  允祥朗声一笑,把绿豆糕送到了嘴里:“这手艺,确实比御膳房的好吃。”

  “那王爷离宫的时候,带些给雨晴姐和孩子们。”

  允祥笑着点头言谢。

  胤禛拿着糕点,边吃边继续道:“如今你已查出了亏空账目,接下来就是如何追缴,十三弟可有何良策?”

  “一般亏空,大部分都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因公事挪用、被上级官员勒索送礼,人情往来,然后就是自己贪污。”

  允祥正色道:“不论哪个,都免不了要盘剥百姓,所以,臣弟以为,皇上该下旨言明,不准百姓代补亏空!”

  “言之有理,昔年潜邸之时,查出贪官就发现有转移、隐匿财产,然后事发自尽了事的,皇阿玛仁慈不予追究,朕却觉得不能助长这种舍命抵赖的刁恶之风。”

  “那就下旨,贪官事发被抓者,若不自杀的,只抓一个,若是自杀,就全家一起抓一同定罪。”珈宁在旁边听着忍不住出声道。

  允祥闻言一怔,随即看向胤禛,见后者脸色没什么不对,也没觉得有何不妥,遂不再说话。

  “不仅如此,还要让他们的亲戚帮着还款。”

  胤禛轻敲着桌案,沉声道:“自古以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身为贪官的亲戚享受了名利,能心安理得的接受赃款转移,就要帮着一起还账!若还不起就抄家!”

  “四哥,这……是不是有些过了?”允祥不禁出口劝道,他能理解皇上的不易,下面的官吏不一定会这么想,若逼得太过,于四哥名声不利。

  胤禛摇了摇头,眼神里满是坚定:

  “不怕,朕若抄错了,顶多祸害一家,若是纵容了他们,这些贪官污吏便会祸害一方百姓!况且,以朕多年的办差经验看,基本错不了。”

  “只是如此,皇上定会引来骂名。”珈宁眼中闪过心疼。

  胤禛起身走到御座前,声音平静却透着威严刚正之气:

  “朕宁愿他们骂朕刻薄寡恩,也不愿见百姓饿殍遍野。此事不必再议,不管是谁的亏空,都彻查到底。大鱼小鱼,一网打尽!”

  珈宁顺着胤禛的视线看去,御座背后的墙上,装裱着他新写的书法:

  “惟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

  横批是:勤政亲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