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狱的潮气裹着铁锈味钻进鼻腔,许怀安的枷板在青石板上拖出刺耳的响。
他鬓角沾着血痂,却仍梗着脖子,像株被雷劈过的老松——断了枝桠,根却还扎在泥里。
惊蛰的指尖划过牢门上的铜锁,凉意顺着指节爬进血脉。
她蹲下来,与他平视,袖中银链垂落,在两人之间晃出细碎的光:“你说‘净宫’,可你知道第一个死的宫婢,怀里还藏着半块桂花糕?”
许怀安的喉结动了动,眼尾的皱纹突然深了几分。
“是给她娘亲带的。”惊蛰的声音轻得像片落在水面的叶,“她娘在浣衣局当差,手冻得裂了口,她说等月钱发了,要给娘买桂花糖霜。”
许怀安的指甲掐进掌心,枷板撞在石墙上,发出闷响。
“她死前被人骗去香雾亭,说贵妃要赏月赐食。”惊蛰继续,“她高兴了一路,把桂花糕用帕子包了又包,生怕压碎了。结果等她的,是一碗加了药的莲子羹。”她盯着他发红的眼,“你说你是医者,可你给一个想尽孝的女儿,喂了让人乖乖赴死的毒。”
许怀安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泪水混着血沫溅在青石板上。
他低头盯着那滩暗红,声音哑得像破了的陶瓮:“若我不做……”
“自有别人动手。”惊蛰替他说完,“所以你就成了替天行道的圣手?”她站起身,银链在腰间轻响,“可你知不知道,那碗药里的梦骨香,是贵妃亲手从太医院账册里勾的数目?你当自己是刀,其实连刀鞘都算不上。”
许怀安猛地抬头,瞳孔里的光碎成星子。
他张了张嘴,最终只发出一声呜咽,像只被抽了脊骨的兽。
惊蛰转身时,牢门的铜环撞在墙上,惊得梁上的老鼠窜进墙缝。
张延禄正等在廊下,玄色内侍服的暗纹在火把下泛着冷光。
“放出风声。”惊蛰的声音裹着夜露的凉,“就说许太医已招供,指认贵妃逼其制药。”
张延禄的睫毛颤了颤,目光在她脸上停了一瞬:“娘娘的脾气,您比老奴清楚。”
“清楚。”惊蛰摸了摸腰间银链,“所以她才会亲自来收尾。”
三更的香雾亭浸在月光里,像块浸了水的玉。
惊蛰伏在柳树上,枝叶的阴影遮住她的脸。
她能听见自己的心跳,一下一下撞着胸腔——这是前世当卧底时养成的习惯,越危险,越要数清心跳的节奏。
亭门吱呀一声开了。
绿芜扶着萧贵妃的胳膊,盲眼蒙着素绢,指尖却精准地搭在青石阶上。
萧贵妃穿着月白襦裙,腕间翡翠镯子泛着幽绿的光,手里捧着只青瓷香炉,炉身刻着缠枝莲纹。
“都退下。”萧贵妃的声音像浸了蜜的丝线,“我要替她们超度。”
绿芜的手指在她腕上轻按两下,退到亭角。
萧贵妃将香炉放在石案上,取出个檀木小盒,药粉撒进炉中的刹那,甜腻的香气裹着一丝苦意漫开。
“愿你们来世,不再听命于乱臣贼子。”她闭目低语,袖底的帕子露出半角——正是那日阿萤被烫伤时,替她擦泪的旧帕。
惊蛰的指甲掐进掌心。
她摸向腰间的竹筒,那是用竹管和蜂蜡封好的药烟——与萧贵妃炉中同样的梦骨香,只是多掺了半钱朱砂。
她轻轻转动竹筒的活扣,药烟顺着预先凿好的地缝钻进亭内。
萧贵妃的呼吸渐重,睫毛在眼下投出颤动的影。
她突然踉跄两步,扶住石案:“李显……快走……他们要杀你……”
惊蛰的心脏猛地一跳。
她滑下柳树,将预先准备好的宫婢服饰套在身上,压低声音,带着几分水汽的颤:“娘娘,水好冷……为什么拉我下去?”
萧贵妃猛然回头,瞳孔涣散如蒙了雾的琉璃:“不……我不是要杀你!我是救你!你不该看见太子与突厥质子密会!那是叛国!”
惊蛰的指尖在袖中攥紧。
她想起阿萤描述的投水夜,想起桥墩下那缕青丝——原来真正的死因,是看见了不该看的事。
“那第二个呢?”她逼近一步,“她只是递了封信。”
萧贵妃的手指抚过石案上的琴,琴弦发出嗡的一声:“琴声能洗罪……我让她在音乐里安息。”
就在这时,绿芜突然转身,盲眼的素绢被夜风吹得掀起一角。
她空洞的目光直直射向惊蛰的藏身处,声音清得像山涧水:“娘娘不必赎我。”
话音未落,她的额头已撞上亭柱。血花溅在琴面,染红了半段琴弦。
惊蛰僵在原地。
她看见绿芜的手心里攥着半枚琴轸,木纹里渗出的血珠,在月光下泛着暗紫。
验尸房的炭盆烧得正旺。
仵作掀开绿芜的眼皮,用银签挑开她的唇:“胃里有梦骨香残粉,混着朱砂。”
惊蛰的指尖停在绿芜的腕间——那里有细密的针孔,从腕骨到肘弯,整整齐齐排着七道。
“她每日自服微量药粉,维持顺从假象。”她低声说,“可朱砂入脑,会让人清醒得可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仵作递来一片薄绢,是从琴案夹层里翻出的:“姑娘看这个。”
绢上的字用细笔写就,墨迹未干:“东宫危,质子连,贵妃殉道而不自知。”
惊蛰盯着那行字,突然想起绿芜抚琴时的模样——她的手指在琴弦上跳跃,像在丈量这深宫的每一寸暗。
原来最清醒的,是那个看不见的人。
次日朝议,武曌的朱笔停在奏折上。
她抬眸时,凤目里漫着薄雾:“你留了情?”
“臣留的是饵。”惊蛰跪在丹墀下,“真正要杀太子的,不会让贵妃知道。她以为自己在护正统,其实不过是别人棋盘上的香炉。”
武曌凝视她良久,忽而轻笑:“很好。那就让这炉香,继续烧着。”
退朝时,惊蛰走在回廊上。
风卷着槐花香掠过,她袖中突然坠下一物——是绿芜攥着的琴轸,木纹里刻着三个极小的字:“听猫叫”。
她驻足望向墙角。
那只总被周延喂食的黑猫正竖耳凝听,远处传来细微的铜铃声——是东宫方向。
暮色漫进玉阳殿时,有宫人来传:“陛下让姑娘去偏阁看看。”
惊蛰推开门的刹那,月光正落在那道青衣上。
萧玉娆倚着窗,腕间翡翠镯子还是绿得发沉,只是发间没了珠钗,素绢裹着盲眼,像极了绿芜最后望她的模样。
“姑娘来审我么?”她转过脸,声音轻得像片落在水面的叶。
惊蛰的银链在腕间轻响。
她望着窗外渐起的夜雾,忽然想起绿芜琴谱里的最后一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而山鸟的鸣唱,才刚刚开始。
他鬓角沾着血痂,却仍梗着脖子,像株被雷劈过的老松——断了枝桠,根却还扎在泥里。
惊蛰的指尖划过牢门上的铜锁,凉意顺着指节爬进血脉。
她蹲下来,与他平视,袖中银链垂落,在两人之间晃出细碎的光:“你说‘净宫’,可你知道第一个死的宫婢,怀里还藏着半块桂花糕?”
许怀安的喉结动了动,眼尾的皱纹突然深了几分。
“是给她娘亲带的。”惊蛰的声音轻得像片落在水面的叶,“她娘在浣衣局当差,手冻得裂了口,她说等月钱发了,要给娘买桂花糖霜。”
许怀安的指甲掐进掌心,枷板撞在石墙上,发出闷响。
“她死前被人骗去香雾亭,说贵妃要赏月赐食。”惊蛰继续,“她高兴了一路,把桂花糕用帕子包了又包,生怕压碎了。结果等她的,是一碗加了药的莲子羹。”她盯着他发红的眼,“你说你是医者,可你给一个想尽孝的女儿,喂了让人乖乖赴死的毒。”
许怀安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泪水混着血沫溅在青石板上。
他低头盯着那滩暗红,声音哑得像破了的陶瓮:“若我不做……”
“自有别人动手。”惊蛰替他说完,“所以你就成了替天行道的圣手?”她站起身,银链在腰间轻响,“可你知不知道,那碗药里的梦骨香,是贵妃亲手从太医院账册里勾的数目?你当自己是刀,其实连刀鞘都算不上。”
许怀安猛地抬头,瞳孔里的光碎成星子。
他张了张嘴,最终只发出一声呜咽,像只被抽了脊骨的兽。
惊蛰转身时,牢门的铜环撞在墙上,惊得梁上的老鼠窜进墙缝。
张延禄正等在廊下,玄色内侍服的暗纹在火把下泛着冷光。
“放出风声。”惊蛰的声音裹着夜露的凉,“就说许太医已招供,指认贵妃逼其制药。”
张延禄的睫毛颤了颤,目光在她脸上停了一瞬:“娘娘的脾气,您比老奴清楚。”
“清楚。”惊蛰摸了摸腰间银链,“所以她才会亲自来收尾。”
三更的香雾亭浸在月光里,像块浸了水的玉。
惊蛰伏在柳树上,枝叶的阴影遮住她的脸。
她能听见自己的心跳,一下一下撞着胸腔——这是前世当卧底时养成的习惯,越危险,越要数清心跳的节奏。
亭门吱呀一声开了。
绿芜扶着萧贵妃的胳膊,盲眼蒙着素绢,指尖却精准地搭在青石阶上。
萧贵妃穿着月白襦裙,腕间翡翠镯子泛着幽绿的光,手里捧着只青瓷香炉,炉身刻着缠枝莲纹。
“都退下。”萧贵妃的声音像浸了蜜的丝线,“我要替她们超度。”
绿芜的手指在她腕上轻按两下,退到亭角。
萧贵妃将香炉放在石案上,取出个檀木小盒,药粉撒进炉中的刹那,甜腻的香气裹着一丝苦意漫开。
“愿你们来世,不再听命于乱臣贼子。”她闭目低语,袖底的帕子露出半角——正是那日阿萤被烫伤时,替她擦泪的旧帕。
惊蛰的指甲掐进掌心。
她摸向腰间的竹筒,那是用竹管和蜂蜡封好的药烟——与萧贵妃炉中同样的梦骨香,只是多掺了半钱朱砂。
她轻轻转动竹筒的活扣,药烟顺着预先凿好的地缝钻进亭内。
萧贵妃的呼吸渐重,睫毛在眼下投出颤动的影。
她突然踉跄两步,扶住石案:“李显……快走……他们要杀你……”
惊蛰的心脏猛地一跳。
她滑下柳树,将预先准备好的宫婢服饰套在身上,压低声音,带着几分水汽的颤:“娘娘,水好冷……为什么拉我下去?”
萧贵妃猛然回头,瞳孔涣散如蒙了雾的琉璃:“不……我不是要杀你!我是救你!你不该看见太子与突厥质子密会!那是叛国!”
惊蛰的指尖在袖中攥紧。
她想起阿萤描述的投水夜,想起桥墩下那缕青丝——原来真正的死因,是看见了不该看的事。
“那第二个呢?”她逼近一步,“她只是递了封信。”
萧贵妃的手指抚过石案上的琴,琴弦发出嗡的一声:“琴声能洗罪……我让她在音乐里安息。”
就在这时,绿芜突然转身,盲眼的素绢被夜风吹得掀起一角。
她空洞的目光直直射向惊蛰的藏身处,声音清得像山涧水:“娘娘不必赎我。”
话音未落,她的额头已撞上亭柱。血花溅在琴面,染红了半段琴弦。
惊蛰僵在原地。
她看见绿芜的手心里攥着半枚琴轸,木纹里渗出的血珠,在月光下泛着暗紫。
验尸房的炭盆烧得正旺。
仵作掀开绿芜的眼皮,用银签挑开她的唇:“胃里有梦骨香残粉,混着朱砂。”
惊蛰的指尖停在绿芜的腕间——那里有细密的针孔,从腕骨到肘弯,整整齐齐排着七道。
“她每日自服微量药粉,维持顺从假象。”她低声说,“可朱砂入脑,会让人清醒得可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仵作递来一片薄绢,是从琴案夹层里翻出的:“姑娘看这个。”
绢上的字用细笔写就,墨迹未干:“东宫危,质子连,贵妃殉道而不自知。”
惊蛰盯着那行字,突然想起绿芜抚琴时的模样——她的手指在琴弦上跳跃,像在丈量这深宫的每一寸暗。
原来最清醒的,是那个看不见的人。
次日朝议,武曌的朱笔停在奏折上。
她抬眸时,凤目里漫着薄雾:“你留了情?”
“臣留的是饵。”惊蛰跪在丹墀下,“真正要杀太子的,不会让贵妃知道。她以为自己在护正统,其实不过是别人棋盘上的香炉。”
武曌凝视她良久,忽而轻笑:“很好。那就让这炉香,继续烧着。”
退朝时,惊蛰走在回廊上。
风卷着槐花香掠过,她袖中突然坠下一物——是绿芜攥着的琴轸,木纹里刻着三个极小的字:“听猫叫”。
她驻足望向墙角。
那只总被周延喂食的黑猫正竖耳凝听,远处传来细微的铜铃声——是东宫方向。
暮色漫进玉阳殿时,有宫人来传:“陛下让姑娘去偏阁看看。”
惊蛰推开门的刹那,月光正落在那道青衣上。
萧玉娆倚着窗,腕间翡翠镯子还是绿得发沉,只是发间没了珠钗,素绢裹着盲眼,像极了绿芜最后望她的模样。
“姑娘来审我么?”她转过脸,声音轻得像片落在水面的叶。
惊蛰的银链在腕间轻响。
她望着窗外渐起的夜雾,忽然想起绿芜琴谱里的最后一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而山鸟的鸣唱,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