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哑火的刀锋-《凰权之上:女帝武则天的贴身暗卫》

  那脚步声很轻,踩在偏殿的金砖地上,像只怕惊了猫的耗子。

  惊蛰靠在软榻上,左肩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像里面埋了把生锈的锯子。

  她没睁眼,手里正把玩着一只空茶盏,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的豁口。

  “放那儿吧。”

  “是。”

  崔明礼放下药箱,动作熟练地取出银针、纱布,还有那碗黑得发亮的汤药。

  热气腾腾,苦味瞬间填满了整个鼻腔,盖过了殿内原本清冷的檀香。

  他低着头,正要退下,手腕突然被人扣住。

  惊蛰的手指冰凉,力道却大得惊人,直接卡在了他的寸关尺上。

  “你觉得,我为什么留你的命?”

  崔明礼身子一僵,没敢挣扎,视线死死盯着地砖上的纹路:“因为……因为属下还有用。”

  “不错。”

  惊蛰松开手,接过那碗药,却没喝,只是放在鼻端嗅了嗅。

  “你现在是裴元昭安插在宫里的眼线,也是我在裴家钉下的楔子。这世道很简单,谁让你活得更久,你就替谁做事。”她抬眼,目光在那张苍白清秀的脸上刮了一圈,“但记住,崔太医,你欠我的命,不是靠这几碗苦水就能还清的。那是用我不杀你的‘沉默’换来的。”

  她从袖口抽出一张信笺,轻轻拍在案几上。

  纸是上好的澄心堂纸,但这上面一个字也没有,甚至连墨点都没沾。

  “明日早朝前,我要看到它出现在裴元昭的书房案头。”

  崔明礼双手微颤,接过那张空白的纸。

  他是个聪明人,聪明人不需要解释。

  一张出现在绝密书房的空白信笺,比一封写满威胁的血书更让人寝食难安——它意味着有人能进出相府如无人之境,且什么都没拿,只留下了一抹嘲弄。

  “属下……遵命。”

  冷香苑的雨总是比别处冷些。

  第七日了。

  负责送饭的老太监刚要把馊了的馒头从门洞塞进去,里面突然传来“哗啦”一声脆响。

  紧接着是瓷片划过皮肉的闷声。

  惊蛰推门进去的时候,那个老太监正吓得瘫坐在地上,指着墙角哆嗦。

  阿月缩在那里,脚边是一地碎瓷片。

  她用左手抓着一块锋利的碎片,在灰扑扑的墙面上刻字。

  血顺着手腕蜿蜒而下,混着墙皮的灰,写出的字也是暗红发黑的。

  ——孙伯救我爹。

  字迹歪歪扭扭,笔锋走向极怪,每一笔都像是逆着劲儿来的。

  惊蛰没喊人包扎,只是静静地走过去,靴底踩碎了地上的半个馒头。

  “别费劲了。”

  她蹲下身,视线与阿月齐平。

  这个曾经咋咋呼呼想要报仇的姑娘,如今眼里只剩下一潭死水。

  “你爹死了,孙德全也死了。这墙哪怕让你哭塌了,也不会有人听见。”

  阿月没理她,手里的瓷片还在墙上死命地划,指甲早就劈了,血肉模糊。

  惊蛰从怀里掏出一块帕子,强硬地塞进那只鲜血淋漓的左手里。

  帕子很旧,上面甚至还沾着观星台大火的一点焦糊味。

  那是从孙德全尸身上取下的残片,已经被拼凑完整。

  阿月浑浊的眼珠转动了一下,目光落在帕子的一角。

  那里有一行用同样手法绣上去的暗记,针脚极密,若是不凑近了看,只当是普通的云纹。

  ——裴三房私库藏铁甲三千。

  阿月的瞳孔骤然收缩,喉咙里发出“赫赫”的气音,像是被掐住了脖子的鸡。

  “看懂了吗?”

  惊蛰凑近她耳边,声音低得像是鬼魅的呢喃,“你父亲沈画师,连续七年上报灾情,那些数据你以为他只是在算水?他在算兵。”

  “江南堤坝之所以修不好,是因为拨下去的银子变成了铁,变成了甲,变成了藏在裴家私库里的造反本钱。”

  阿月猛地抬头,干裂的嘴唇剧烈颤抖。

  “他知道这是诛九族的大罪,也知道朝中无人敢接这个烫手山芋。所以最后那张图,他不是画给工部看的,是画给唯一能制衡裴家的人看的。孙德全把图藏起来,不是为了苟且偷生,是为了把这个秘密送到该送的人手里。”

  惊蛰伸手,一点点掰开阿月僵硬的手指,把那块沾血的帕子抽走,重新塞回自己怀里。

  “可惜,裴元昭比他快了一步。他杀你全家,不是怕贪污暴露,是怕脑袋搬家。”

  阿月眼底的那潭死水,终于像是被扔进了一块巨石,瞬间炸裂开来。

  那张空白的信笺起了效。

  次日午时,巡防营接到了“匿名举报”,说是有人在西郊私藏违禁军械。

  带队的校尉是个愣头青,拿着搜查令就冲进了那处不起眼的仓房。

  结果自然是什么都没搜到。

  除了几只受惊的老鼠,连根铁钉都没见着。

  但消息传回内卫司的时候,惊蛰正在擦刀。

  “裴相把搜查令撕了?”她问面前的暗卫。

  “撕了。”暗卫低声道,“当着几百号百姓的面,裴相骂那个校尉‘受奸人挑拨,扰乱京畿’。但他转头就回了府,半个时辰后,西郊那处并未登记在册的粮仓就走了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惊蛰动作没停,雪亮的刀锋映出她唇角的一丝冷笑。

  当然会走水。

  裴元昭这种老狐狸,哪怕只是万分之一的泄露可能,他也会把隐患烧成灰。

  他不在乎那个空仓房里有没有铁甲,他在乎的是——那个位置,除了他的心腹,谁还能指得这么准?

  “还有,”暗卫迟疑了一下,从袖中递上一张皱巴巴的纸条,“这是刚才在药渣里发现的。”

  惊蛰接过。

  纸条很窄,字迹潦草,显然是匆忙间写下的,只有八个字。

  ——药中有麻,慎饮第三煎。

  没有落款。

  惊蛰盯着那行字看了许久,直到指尖把纸条搓成了碎屑。

  崔明礼。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投诚。

  他不敢明着背叛裴元昭,因为他的把柄在裴家手里;但他又不敢真的毒死惊蛰,因为惊蛰手里捏着他的命。

  所谓“第三煎”,大概是裴元昭给他的死命令,让他在这几日的药里动手脚。

  但他用这种方式提醒了惊蛰。

  “去查崔明礼的娘。”

  惊蛰忽然开口,声音很淡,“查当年的那个案子。我要知道,那天给他娘验尸的仵作叫什么名字,后来去了哪,家里还有几口人。”

  暗卫领命而去。

  夜深了。

  惊蛰披衣走到廊下,远处裴府的方向隐约还能看见未散的烟尘。

  她手里摩挲着那一枚代表内侍监最高权限的铜牌,目光沉沉。

  想做两面派?

  这也得看能不能活过今晚。

  “来人。”

  “在。”

  “传话给太医院,就说我的伤势反复,夜里惊梦,需要崔医官……这几日都留在宫里,这偏殿旁边的静室,赏给他配药用。”

  惊蛰看着那枚铜牌,拇指轻轻弹了一下,发出一声脆响。

  既然不想选,那就别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