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引子:鸿雁来,玄鸟归。当古老的巡天者揭开身份的一角,被尘封的星海史诗便悄然浮出水面。
星璇离去已过三日,四时书屋内激荡的心绪却久久未能平复。星海知识的馈赠,“不坠之锚”价值被肯定,以及青霖那石破天惊的“远古巡天者”身份……太多信息需要消化,太多疑问亟待解答。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聚焦在青霖老者身上。这位平日里温和淡然、如同邻家老翁般的存在,此刻在众人眼中,仿佛笼罩上了一层神秘而浩瀚的星辉。
白露节气,清晨的露水凝结在草木枝叶上,晶莹剔透,带着一丝凛冽的寒意。
青霖坐在庭院的老梅树下,手持翠竹杖,目光悠远,仿佛透过眼前的景象,看到了无尽遥远的过去。他知道,是时候透露一些信息了。
“前辈,”苏砚斟酌着开口,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敬重,“‘远古巡天者’……这究竟是?”
青霖收回目光,看向围坐过来的苏砚、白露、小满(通过星辉小树传递意念),以及被允许参与核心会议的守拙老人和文澜。他轻轻摩挲着竹杖上那些天然生成的、仿佛蕴含星轨的纹路,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岁月沉淀下的沧桑:
“那是一个……早已被遗忘的称谓,一个存在于观测站体系建立之前的古老使命。”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着跨越了漫长光阴的记忆。
“在久远到连星辰都尚未定型的年代,初生的宇宙规则动荡,万象未明。有一群最早触摸到时序本源、感知到世界脉络的先驱者,他们自发地行走于星海之间,观察、记录、引导,有时也干预。我们并非统治者,也非研究者,更像是一群……‘园丁’?或者‘巡夜人’。”
“我们巡行的目的,是维护某种脆弱的‘平衡’,防止某些过于极端或危险的规则过早地吞噬掉文明的火种,也引导那些有潜力的幼苗避开致命的陷阱。我们使用的力量,并非后来发展出的、精密的时序操控术法,而是更接近于世界本源的‘生机’与‘共鸣’,就如同这竹杖之力。”他轻轻一顿翠竹杖,一股温和而磅礴的生机弥漫开来,让庭院中的草木都仿佛更加青翠。
苏砚心中震动,青霖的力量性质,确实与现今任何时序体系都迥然不同,更加古老而浑厚。
“那观测站……”守拙老人忍不住问道。
“观测站……”青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它们是后来者,是在宇宙规则相对稳定后,由某个……或者某几个发展到极致的文明联合建立的。它们的目标更‘纯粹’,也更‘冷漠’——记录一切,分析一切,完善所谓的‘大统一模型’。为了效率和秩序,它们制定了严格的公约,划分了观察区,也诞生了‘肃正’这样的清除机制。”
“我们这些‘巡天者’,在观测站体系看来,或许是过于‘感性’和‘低效’的旧时代遗民。随着时光流逝,巡天者逐渐凋零、隐退,或被纳入观测站的体系,成为了历史。”青霖的语气带着一丝淡淡的怅然,“老朽,或许是最后几位还在以古老方式活动的巡天者之一了。”
众人默然,仿佛聆听了一段被尘埃掩埋的宇宙史诗。原来在冰冷的观测站之前,还有着这样一群带着“温情”的守护者。
“那前辈您来到此界,是因为……”苏砚隐隐猜到了什么。
青霖看向苏砚,目光中带着赞赏与期许:“起初,只是循着‘时序之源’异常波动的痕迹而来,这是巡天者的本能。但后来,我看到了你们,看到了这条以‘心念’为基、以‘连接’为本的新路。它让我看到了某种……回归初心的可能性。”
他指向庭院上空那缓缓旋转的“不坠之锚”漩涡:“你们正在铸造的,不仅仅是对抗‘归墟’的武器,更是一种……全新的‘平衡’之种。它蕴含着以众生意志定义自身存在、甚至影响规则的潜力,这恰恰暗合了远古巡天者所追寻的、更具‘人性’(或者说‘灵性’)的宇宙图景。”
“所以,您选择留下,指引我们?”白露问道。
“是见证,也是投资。”青霖坦然道,“观测站的路径或许‘正确’,但未必是唯一的‘答案’。你们这条路,若能走通,或许能为这片星海,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变数。这对于一个老迈的巡天者而言,值得付出最后的时光来守护和观察。”
小满的意念带着一丝好奇传来:“青霖爷爷,那星璇说的‘远古巡天者印记’,还有您的竹杖……”
青霖微微一笑,举起手中的翠竹杖:“此杖并非凡木,乃是一段‘世界树’的初生枝桠所化,伴随老朽巡行星海无数岁月,其上自然烙印着巡天者的独特规则印记,对于观测站体系而言,这是无法伪造的、代表着某个古老权限的‘身份证’。”
他看向苏砚,语气变得严肃:“星璇的到访,以及他对老朽身份的确认,意味着你们,连同你们所代表的这条道路,已经正式进入了观测站高权限级别的视野。今后的路,会更容易引起关注,也可能会遇到更多来自观测站内部不同派系的……‘兴趣’。”
守拙老人深吸一口气,感觉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原本以为只是应对本土危机和星海威胁,没想到还牵扯到了观测站内部的古老渊源与理念分歧。
“无论如何,多谢前辈告知这一切。”苏砚郑重道,“知晓了源流,我们才能更清晰地看清自己的位置与前路。”
青霖颔首:“当前要务,依旧是提升自身。利用星海给予的知识,完善‘不坠之锚’,深化‘心念时序网’。唯有自身足够坚实,才能在未来的风浪中,掌握一丝话语权。”
他顿了顿,望向槐荫里方向:“至于那被冻结的‘归墟之眼’……它既是威胁,也未尝不是机遇。若能参透其一丝奥秘,或许对你们理解时间的‘终始’,大有裨益。”
白露的清晨,寒气渐浓。
古老的秘密如露水般显现,又随着目光的深入而蒸发,留下更深的思索。
明确了来自星海的古老渊源与期待,四时书屋的众人,在感到压力倍增的同时,前行的信念却也变得更加清晰、坚定。
他们的道路,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承载着某种回归本源、探索新路的……星火之愿。
星璇离去已过三日,四时书屋内激荡的心绪却久久未能平复。星海知识的馈赠,“不坠之锚”价值被肯定,以及青霖那石破天惊的“远古巡天者”身份……太多信息需要消化,太多疑问亟待解答。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聚焦在青霖老者身上。这位平日里温和淡然、如同邻家老翁般的存在,此刻在众人眼中,仿佛笼罩上了一层神秘而浩瀚的星辉。
白露节气,清晨的露水凝结在草木枝叶上,晶莹剔透,带着一丝凛冽的寒意。
青霖坐在庭院的老梅树下,手持翠竹杖,目光悠远,仿佛透过眼前的景象,看到了无尽遥远的过去。他知道,是时候透露一些信息了。
“前辈,”苏砚斟酌着开口,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敬重,“‘远古巡天者’……这究竟是?”
青霖收回目光,看向围坐过来的苏砚、白露、小满(通过星辉小树传递意念),以及被允许参与核心会议的守拙老人和文澜。他轻轻摩挲着竹杖上那些天然生成的、仿佛蕴含星轨的纹路,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岁月沉淀下的沧桑:
“那是一个……早已被遗忘的称谓,一个存在于观测站体系建立之前的古老使命。”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着跨越了漫长光阴的记忆。
“在久远到连星辰都尚未定型的年代,初生的宇宙规则动荡,万象未明。有一群最早触摸到时序本源、感知到世界脉络的先驱者,他们自发地行走于星海之间,观察、记录、引导,有时也干预。我们并非统治者,也非研究者,更像是一群……‘园丁’?或者‘巡夜人’。”
“我们巡行的目的,是维护某种脆弱的‘平衡’,防止某些过于极端或危险的规则过早地吞噬掉文明的火种,也引导那些有潜力的幼苗避开致命的陷阱。我们使用的力量,并非后来发展出的、精密的时序操控术法,而是更接近于世界本源的‘生机’与‘共鸣’,就如同这竹杖之力。”他轻轻一顿翠竹杖,一股温和而磅礴的生机弥漫开来,让庭院中的草木都仿佛更加青翠。
苏砚心中震动,青霖的力量性质,确实与现今任何时序体系都迥然不同,更加古老而浑厚。
“那观测站……”守拙老人忍不住问道。
“观测站……”青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它们是后来者,是在宇宙规则相对稳定后,由某个……或者某几个发展到极致的文明联合建立的。它们的目标更‘纯粹’,也更‘冷漠’——记录一切,分析一切,完善所谓的‘大统一模型’。为了效率和秩序,它们制定了严格的公约,划分了观察区,也诞生了‘肃正’这样的清除机制。”
“我们这些‘巡天者’,在观测站体系看来,或许是过于‘感性’和‘低效’的旧时代遗民。随着时光流逝,巡天者逐渐凋零、隐退,或被纳入观测站的体系,成为了历史。”青霖的语气带着一丝淡淡的怅然,“老朽,或许是最后几位还在以古老方式活动的巡天者之一了。”
众人默然,仿佛聆听了一段被尘埃掩埋的宇宙史诗。原来在冰冷的观测站之前,还有着这样一群带着“温情”的守护者。
“那前辈您来到此界,是因为……”苏砚隐隐猜到了什么。
青霖看向苏砚,目光中带着赞赏与期许:“起初,只是循着‘时序之源’异常波动的痕迹而来,这是巡天者的本能。但后来,我看到了你们,看到了这条以‘心念’为基、以‘连接’为本的新路。它让我看到了某种……回归初心的可能性。”
他指向庭院上空那缓缓旋转的“不坠之锚”漩涡:“你们正在铸造的,不仅仅是对抗‘归墟’的武器,更是一种……全新的‘平衡’之种。它蕴含着以众生意志定义自身存在、甚至影响规则的潜力,这恰恰暗合了远古巡天者所追寻的、更具‘人性’(或者说‘灵性’)的宇宙图景。”
“所以,您选择留下,指引我们?”白露问道。
“是见证,也是投资。”青霖坦然道,“观测站的路径或许‘正确’,但未必是唯一的‘答案’。你们这条路,若能走通,或许能为这片星海,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变数。这对于一个老迈的巡天者而言,值得付出最后的时光来守护和观察。”
小满的意念带着一丝好奇传来:“青霖爷爷,那星璇说的‘远古巡天者印记’,还有您的竹杖……”
青霖微微一笑,举起手中的翠竹杖:“此杖并非凡木,乃是一段‘世界树’的初生枝桠所化,伴随老朽巡行星海无数岁月,其上自然烙印着巡天者的独特规则印记,对于观测站体系而言,这是无法伪造的、代表着某个古老权限的‘身份证’。”
他看向苏砚,语气变得严肃:“星璇的到访,以及他对老朽身份的确认,意味着你们,连同你们所代表的这条道路,已经正式进入了观测站高权限级别的视野。今后的路,会更容易引起关注,也可能会遇到更多来自观测站内部不同派系的……‘兴趣’。”
守拙老人深吸一口气,感觉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原本以为只是应对本土危机和星海威胁,没想到还牵扯到了观测站内部的古老渊源与理念分歧。
“无论如何,多谢前辈告知这一切。”苏砚郑重道,“知晓了源流,我们才能更清晰地看清自己的位置与前路。”
青霖颔首:“当前要务,依旧是提升自身。利用星海给予的知识,完善‘不坠之锚’,深化‘心念时序网’。唯有自身足够坚实,才能在未来的风浪中,掌握一丝话语权。”
他顿了顿,望向槐荫里方向:“至于那被冻结的‘归墟之眼’……它既是威胁,也未尝不是机遇。若能参透其一丝奥秘,或许对你们理解时间的‘终始’,大有裨益。”
白露的清晨,寒气渐浓。
古老的秘密如露水般显现,又随着目光的深入而蒸发,留下更深的思索。
明确了来自星海的古老渊源与期待,四时书屋的众人,在感到压力倍增的同时,前行的信念却也变得更加清晰、坚定。
他们的道路,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承载着某种回归本源、探索新路的……星火之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