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引子:天地始肃,阴气渐长。当星海的使者携知识而至,封闭的视野终被撬开一丝缝隙。
苏砚的指尖,触碰到了那枚由光芒构成的、结构复杂的“信息晶核”。
没有能量的冲击,没有意识的入侵。只有一股冰冷、庞杂、却条理分明到极致的信息洪流,沿着他的指尖,瞬间涌入他的意识海!这信息并非语言,更像是一种直接的概念灌输与数据模型展示,其效率远超任何形式的阅读或传授。
刹那间,苏砚的“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浩瀚的星图,但这星图描绘的并非星辰的位置,而是关于“归墟”现象的、基于观测站漫长岁月积累的、部分基础研究结论!
【概念界定:归墟。】
信息流首先定义了核心概念。在观测站的模型中,“归墟”并非单纯的空间或地点,而是一种宇宙级的“规则倾向”或“现象”,代表着时空结构趋向于“热寂”、“信息湮灭”与“存在性坍缩”的终极状态。它可以被视为时间轴的“终点”,或者所有可能性收束的“奇点”。
【形态表现:】
信息展示了“归墟”在不同宇宙区域、不同规则环境下的多种表现形态。有的表现为吞噬一切的“虚空暗潮”;有的表现为逆转因果的“时间断崖”;而在苏砚他们这个世界,它则显现为“归墟之眼”这种相对具象化、但依旧代表着“终结”规则的“活性概念聚合体”。观测站将其标记为“碎片”,意味着它可能只是真正“归墟”本体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组成部分或投影。
【相互作用模型:】
这部分信息最为关键!它展示了“归墟”规则与常规物质、能量、时间、乃至各种形式的“信息”(包括生命意识、文明痕迹等)相互作用的简化模型。苏砚震惊地看到,常规的时序能量在接触“归墟”规则时,其“存在性”会迅速被稀释、中和,如同水滴入沙,这也是之前协会和青霖的攻击效果有限的原因。
然而,模型中也标注出了一些“异常交互案例”。其中一个案例的波形图,与苏砚之前以“心念之力”对抗“归墟”气息时的能量签名,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旁边附注着简短的解析:“特定高频‘存在确认’信息流,对低强度归墟规则具微弱抗性,原理:待深入研究(疑似涉及高维信息守恒悖论)。”
这无疑证实了苏砚和青霖的猜测!“心念之力”所代表的集体“存在意志”,确实能在规则层面与“归墟”的“终结”倾向形成某种对抗!
【已知抑制手段(非根除):】
信息流最后列出了几种观测站已知的、用于抑制或隔离“归墟”影响的方法。除了他们刚刚经历的“强制时空冻结”这种高阶应用外,还有一些相对“基础”的思路,例如:构建“逻辑闭环”将其困于悖论之中;利用某些特殊宇宙常数的不均衡性制造“规则屏障”;或者,寻找并强化与“归墟”规则天然相斥的“存在奇点”——看到这里,苏砚的目光猛地一凝,这几乎就是在描述他们正在铸造的“不坠之锚”!
所有的信息灌输在数息间完成。苏砚收回手指,那枚“信息晶核”的光芒黯淡下去,最终消散于无形。
他站在原地,闭目消化着这庞大而震撼的知识。虽然只是基础,却为他,为整个“心念时序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层次认知的大门!他们不再是盲目地摸索,而是有了一套来自星海的、相对系统的理论参照!
庭院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紧张地看着苏砚。
良久,苏砚缓缓睁开双眼,眸中仿佛有星河流转,深邃了许多。他看向依旧静立等待的星璇,郑重地行了一礼:“多谢阁下馈赠。此信息,于我等着实珍贵。”
星璇面无表情地接受了这一礼,仿佛只是完成了一次例行公事的数据传输。“信息已送达。基于现有数据,‘不坠之锚’项目具备潜在研究价值,符合‘观察保护区’良性演化预期。记录归档单元将持续关注。”
他的话语依旧冰冷,但其中透露出的意味,却让众人心思各异。“良性演化预期”?这是否意味着,观测站内部的“记录派”,在一定程度上是支持甚至乐见他们这条道路发展的?
“敢问阁下,”苏砚试探着问道,“关于槐荫里的‘时空冻结’,不知将持续多久?观测站是否有永久解决‘归墟之眼’的方案?”
星璇的瞳孔中星璇微转,似乎在检索信息:“‘时空冻结’持续时间视威胁等级及资源分配而定,无固定期限。永久解决方案存在于理论层面,涉及对宇宙底层规则的深度重构,当前执行优先级较低。”
回答得直接而残酷。对于观测站而言,冻结是最经济高效的处理方式,至于被冻结区域的“时间”和“生灵”,似乎并不在它们的优先考量范围之内。
星璇的目光再次扫过庭院,尤其是在青霖老者身上停留了一瞬,那毫无波澜的眼中,似乎极快地闪过一丝极其细微的、类似“数据校验”般的光芒,但转瞬即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信息传递完毕。我的任务已完成。”星璇微微颔首,不再多言,转身便欲离去。
“请留步。”一直沉默的青霖老者忽然开口。
星璇停下脚步,侧身看向青霖。
青霖手持竹杖,缓步上前,目光与星璇对视:“老朽青霖,曾游历星海,于‘第七扇区’之外,亦曾见过类似‘记录归档单元’的印记。不知阁下可识得此物?”
说着,青霖手中的翠竹杖轻轻一顿,一股极其隐晦、却带着某种古老苍茫意味的意念波动,如同水纹般荡漾开来,并非攻击,更像是一种……身份的展示。
星璇那古井无波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极其细微的变化!他瞳孔中的星璇旋转速度陡然加快,仿佛在进行高速运算和比对。数息之后,他眼中的星璇恢复常态,对着青霖,第一次做出了一个稍显郑重的、类似于“致敬”的微动作。
“识别到‘远古巡天者’印记。权限等级:高。数据记录更新。”星璇的声音依旧平淡,但用词却有了微妙的变化,“向巡天者致意。您的存在,已被录入档案。”
说完,不等众人反应,星璇的身影便如同融入水中的墨迹,悄无声息地淡化、消失,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只留下庭院中,面面相觑、心中掀起惊涛骇浪的众人。
“远古……巡天者?”白露看向青霖,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苏砚也震惊地看向青霖。他一直知道青霖来历神秘,见识广博,却没想到其身份竟然如此不凡,甚至能让冷漠的星海来客表现出“敬意”?
青霖抚摸着竹杖,望着星璇消失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与复杂,最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并未多言。
处暑的晚风吹过庭院,带着凉意。
星璇的到来与离去,如同投石入湖。
他带来的星海知识,为前行之路点亮了灯塔;
而他与青霖那短暂的、信息量巨大的交流,则预示着,这片看似被“观察”的土地,其水深的程度,或许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新的风暴,或许正孕育在已知与未知的交界之处。
苏砚的指尖,触碰到了那枚由光芒构成的、结构复杂的“信息晶核”。
没有能量的冲击,没有意识的入侵。只有一股冰冷、庞杂、却条理分明到极致的信息洪流,沿着他的指尖,瞬间涌入他的意识海!这信息并非语言,更像是一种直接的概念灌输与数据模型展示,其效率远超任何形式的阅读或传授。
刹那间,苏砚的“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浩瀚的星图,但这星图描绘的并非星辰的位置,而是关于“归墟”现象的、基于观测站漫长岁月积累的、部分基础研究结论!
【概念界定:归墟。】
信息流首先定义了核心概念。在观测站的模型中,“归墟”并非单纯的空间或地点,而是一种宇宙级的“规则倾向”或“现象”,代表着时空结构趋向于“热寂”、“信息湮灭”与“存在性坍缩”的终极状态。它可以被视为时间轴的“终点”,或者所有可能性收束的“奇点”。
【形态表现:】
信息展示了“归墟”在不同宇宙区域、不同规则环境下的多种表现形态。有的表现为吞噬一切的“虚空暗潮”;有的表现为逆转因果的“时间断崖”;而在苏砚他们这个世界,它则显现为“归墟之眼”这种相对具象化、但依旧代表着“终结”规则的“活性概念聚合体”。观测站将其标记为“碎片”,意味着它可能只是真正“归墟”本体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组成部分或投影。
【相互作用模型:】
这部分信息最为关键!它展示了“归墟”规则与常规物质、能量、时间、乃至各种形式的“信息”(包括生命意识、文明痕迹等)相互作用的简化模型。苏砚震惊地看到,常规的时序能量在接触“归墟”规则时,其“存在性”会迅速被稀释、中和,如同水滴入沙,这也是之前协会和青霖的攻击效果有限的原因。
然而,模型中也标注出了一些“异常交互案例”。其中一个案例的波形图,与苏砚之前以“心念之力”对抗“归墟”气息时的能量签名,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旁边附注着简短的解析:“特定高频‘存在确认’信息流,对低强度归墟规则具微弱抗性,原理:待深入研究(疑似涉及高维信息守恒悖论)。”
这无疑证实了苏砚和青霖的猜测!“心念之力”所代表的集体“存在意志”,确实能在规则层面与“归墟”的“终结”倾向形成某种对抗!
【已知抑制手段(非根除):】
信息流最后列出了几种观测站已知的、用于抑制或隔离“归墟”影响的方法。除了他们刚刚经历的“强制时空冻结”这种高阶应用外,还有一些相对“基础”的思路,例如:构建“逻辑闭环”将其困于悖论之中;利用某些特殊宇宙常数的不均衡性制造“规则屏障”;或者,寻找并强化与“归墟”规则天然相斥的“存在奇点”——看到这里,苏砚的目光猛地一凝,这几乎就是在描述他们正在铸造的“不坠之锚”!
所有的信息灌输在数息间完成。苏砚收回手指,那枚“信息晶核”的光芒黯淡下去,最终消散于无形。
他站在原地,闭目消化着这庞大而震撼的知识。虽然只是基础,却为他,为整个“心念时序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层次认知的大门!他们不再是盲目地摸索,而是有了一套来自星海的、相对系统的理论参照!
庭院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紧张地看着苏砚。
良久,苏砚缓缓睁开双眼,眸中仿佛有星河流转,深邃了许多。他看向依旧静立等待的星璇,郑重地行了一礼:“多谢阁下馈赠。此信息,于我等着实珍贵。”
星璇面无表情地接受了这一礼,仿佛只是完成了一次例行公事的数据传输。“信息已送达。基于现有数据,‘不坠之锚’项目具备潜在研究价值,符合‘观察保护区’良性演化预期。记录归档单元将持续关注。”
他的话语依旧冰冷,但其中透露出的意味,却让众人心思各异。“良性演化预期”?这是否意味着,观测站内部的“记录派”,在一定程度上是支持甚至乐见他们这条道路发展的?
“敢问阁下,”苏砚试探着问道,“关于槐荫里的‘时空冻结’,不知将持续多久?观测站是否有永久解决‘归墟之眼’的方案?”
星璇的瞳孔中星璇微转,似乎在检索信息:“‘时空冻结’持续时间视威胁等级及资源分配而定,无固定期限。永久解决方案存在于理论层面,涉及对宇宙底层规则的深度重构,当前执行优先级较低。”
回答得直接而残酷。对于观测站而言,冻结是最经济高效的处理方式,至于被冻结区域的“时间”和“生灵”,似乎并不在它们的优先考量范围之内。
星璇的目光再次扫过庭院,尤其是在青霖老者身上停留了一瞬,那毫无波澜的眼中,似乎极快地闪过一丝极其细微的、类似“数据校验”般的光芒,但转瞬即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信息传递完毕。我的任务已完成。”星璇微微颔首,不再多言,转身便欲离去。
“请留步。”一直沉默的青霖老者忽然开口。
星璇停下脚步,侧身看向青霖。
青霖手持竹杖,缓步上前,目光与星璇对视:“老朽青霖,曾游历星海,于‘第七扇区’之外,亦曾见过类似‘记录归档单元’的印记。不知阁下可识得此物?”
说着,青霖手中的翠竹杖轻轻一顿,一股极其隐晦、却带着某种古老苍茫意味的意念波动,如同水纹般荡漾开来,并非攻击,更像是一种……身份的展示。
星璇那古井无波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极其细微的变化!他瞳孔中的星璇旋转速度陡然加快,仿佛在进行高速运算和比对。数息之后,他眼中的星璇恢复常态,对着青霖,第一次做出了一个稍显郑重的、类似于“致敬”的微动作。
“识别到‘远古巡天者’印记。权限等级:高。数据记录更新。”星璇的声音依旧平淡,但用词却有了微妙的变化,“向巡天者致意。您的存在,已被录入档案。”
说完,不等众人反应,星璇的身影便如同融入水中的墨迹,悄无声息地淡化、消失,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只留下庭院中,面面相觑、心中掀起惊涛骇浪的众人。
“远古……巡天者?”白露看向青霖,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苏砚也震惊地看向青霖。他一直知道青霖来历神秘,见识广博,却没想到其身份竟然如此不凡,甚至能让冷漠的星海来客表现出“敬意”?
青霖抚摸着竹杖,望着星璇消失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与复杂,最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并未多言。
处暑的晚风吹过庭院,带着凉意。
星璇的到来与离去,如同投石入湖。
他带来的星海知识,为前行之路点亮了灯塔;
而他与青霖那短暂的、信息量巨大的交流,则预示着,这片看似被“观察”的土地,其水深的程度,或许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新的风暴,或许正孕育在已知与未知的交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