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细作暗交锋
当庞万春的前军在临安大张旗鼓地加固城防,李彪的水军在太湖上升帆列阵,雷震的神机营在杭州城外轰鸣演武时,另一条战线上的厮杀,早已在无声无息中,进行得异常惨烈,甚至更为凶险。这条战线,没有战鼓号角,没有刀光剑影,却同样关乎全局胜负。这就是阴影下的战争——细作与反细作、情报与反情报的较量。而这条战线的前沿指挥官,正是“大炎”侦察司的统领,韩冲。
韩冲的“侦察司”,设在杭州城内一处极不起眼、甚至有些破败的老宅院里。从外面看,墙皮剥落,木门紧闭,像是许久无人居住。但穿过几重暗门,进入地下,却是另一番天地。狭窄的甬道两侧点着昏暗的油灯,空气里弥漫着纸张、墨汁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味。一间间密室里,有人在对灯密写,有人在破译密码,有人在审讯俘虏,还有人在紧张地标注地图。这里,是整个“大炎”政权最敏感、最机密的中枢神经之一。
韩冲本人,此刻正站在一张巨大的东南形势图前,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种只有他自己才完全明白的符号。他年纪不大,面色苍白,身材瘦削,看起来像个文弱书生,但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仿佛能洞穿人心。他原是两浙路安抚使司下一个不得志的低级幕僚,精通刑名律例,更擅长江湖门道、三教九流,因不满上官贪腐,投了方腊,被委以组建情报机构的重任。
“甲三组有消息回来吗?”韩冲的声音低沉而沙哑,透着一股疲惫。他已经三天没合眼了。
“回统领,还没有。按约定,昨夜子时应有鸽信传到富阳中转点,但至今毫无音讯。”一个负责通讯的书吏低声回道,脸色凝重。
韩冲的指尖在“临安—富阳”之间划了一下,眼神一冷:“甲三组负责监控富春江沿岸可疑船只,失联超过六个时辰,凶多吉少。不是遭遇了对方清剿,就是……叛变了。传令给乙七组,立刻接手甲三组的区域,加倍小心。另外,查清甲三组最后接触的人是谁。”
“是!”
话音刚落,另一个密探匆匆进来,递上一小卷细如发丝的纸条:“统领,丙九组从湖州递出来的,飞鸽传书,刚解码。”
韩冲接过纸条,就着油灯仔细看去,上面只有寥寥数语:“确认,梁山军前锋‘急先锋’索超部,已抵湖州长兴县界,兵力约五千,骑兵八百。另有小股精锐,疑为‘鼓上蚤’时迁所率,活动诡秘,专事侦察、破坏。”
韩冲眼中寒光一闪:“索超来了……时迁也出动了。果然,宋江把看家的本事都亮出来了。”他立刻转身,对身旁的副手命令:“立刻将索超部兵力、动向,八百里加急,呈报大王并前敌庞总指挥。同时,警告庞总指挥,需严防时迁小队渗透、破坏粮草、水源,甚至行刺将领!”
“明白!”
副手刚要走,韩冲又叫住他:“还有,让我们在长兴附近的人,想办法摸清时迁小队的具体人数、装备、活动规律。必要时……可以设伏,抓个活的回来!我要知道梁山这帮‘夜猫子’的底细!”
“是!属下这就去安排!”
副手离去后,韩冲揉了揉发胀的的眉心。他知道,真正的对手来了。梁山军绝非寻常官军可比,其麾下奇人异士极多,尤其是这个“神行太保”戴宗和“鼓上蚤”时迁,一个来去如风,传递消息极快;一个飞檐走壁,擅长鸡鸣狗盗、刺探军情,是搞情报和破坏的顶尖高手。自己这边虽然也网络了不少江湖好手、原官府的老捕快,但面对这种级别的对手,压力巨大。
几乎就在韩冲收到消息的同时,远在数百里外,宋江军前锋大营附近,一场黑暗中的猎杀与反猎杀,也在上演。
湖州以北,一片茂密的竹林里。三个穿着夜行衣、动作矫健如狸猫的身影,正悄无声息地穿行。他们是韩冲派出的“戊二组”,精于潜伏、刺杀的好手,任务是捕捉梁山军的哨探,获取口供。
为首的小组长打了个手势,三人立刻隐入深深的竹叶阴影中,屏住呼吸。不远处,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和低语。
“……时迁头领也真是,大晚上还让咱们出来摸哨,这荒山野岭的,哪有什么像样的官兵……”一个略带抱怨的声音。
“少废话!时迁头领的本事你还不知道?他说这附近有‘钉子’,那就肯定有!仔细点,别阴沟里翻船!”另一个声音呵斥道。
是梁山军的暗哨!第二组组长心中一凛,对方警惕性很高。他悄悄拔出淬毒的短弩,对准了声音来源。
然而,就在他准备发出攻击信号的瞬间,异变陡生!
“咻咻咻!”
几声极其轻微的破空声从头顶竹梢传来!不是箭矢,是细如牛毛的飞针!
“呃!”“啊!”
戊二组其中两人闷哼一声,身体一僵,便软倒在地,咽喉处各插着一根蓝汪汪的细针。组长反应极快,一个懒驴打滚躲开,但手臂还是一麻,中了一针。他心中大骇,对方竟然早就发现了他们,还在他们头顶埋伏!
“嘿嘿,就这点道行,也敢来捋你时迁爷爷的虎须?”一个尖细狡黠的声音从竹梢顶端传来,只见一个身材矮小、形如猿猴的黑影倒挂金钩,正笑嘻嘻地看着他。
是“鼓上蚤”时迁!
组长心知不妙,中毒的手臂已开始麻木,他咬牙就想发出警报响箭。但时迁动作更快,如同鬼魅般飘落,一脚踢飞他手中的短弩,另一只手闪电般捏住了他的下巴,防止他咬舌自尽。
“想死?没那么容易。带回去,让戴宗哥哥好好审审。”时迁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牙,在月光下显得有些森然。
类似这样的暗战,在漫长的战线上,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韩冲的侦察司损失不小,但同样也给梁山军造成了麻烦。他们成功截获了戴宗派往童贯军中的信使,获取了宋江与童贯之间并非铁板一块、互相猜忌的重要情报;他们伪装成溃兵,混入梁山军后勤队伍,放火烧毁了几处粮草囤积点;他们甚至策反了一名梁山军中的低级头目,虽然很快就被戴宗清理门户,但也传递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这是一场在刀尖上跳舞的死亡游戏。比拼的是耐心、技巧、残忍,还有一丝运气。韩冲坐镇杭州中枢,根据各方汇集来的碎片化信息,像拼图一样,努力还原着北面敌军的真实意图、兵力部署和内部矛盾。每一个字的情报,都可能沾染着前方细作的鲜血。
这天深夜,韩冲收到了一份用特殊药水写就的密信,来自一个代号“灰雀”、潜伏极深的暗桩。信的内容让韩冲精神大振:戴宗因近期情报屡屡泄露,损失了几名得力手下,正受到宋江和吴用的斥责,压力巨大。而时迁的小队,似乎有向余杭方向渗透、意图破坏我军后方粮道的迹象。
韩冲立刻铺开地图,目光锐利地扫过余杭周边地形。良久,他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传令给‘影杀’小队,即刻前往余杭西郊的‘黑松林’设伏。多带绊索、陷阱、迷烟。目标——时迁。我要活的。至少,也要让他留下点‘纪念品’。”
他决定,要利用这次机会,给那位嚣张的“鼓上蚤”,一个狠狠的教训。暗战的交锋,已进入最血腥、最关键的阶段。谁能在阴影中占据上风,谁就能为即将到来的光明下的决战,赢得至关重要的先机。
当庞万春的前军在临安大张旗鼓地加固城防,李彪的水军在太湖上升帆列阵,雷震的神机营在杭州城外轰鸣演武时,另一条战线上的厮杀,早已在无声无息中,进行得异常惨烈,甚至更为凶险。这条战线,没有战鼓号角,没有刀光剑影,却同样关乎全局胜负。这就是阴影下的战争——细作与反细作、情报与反情报的较量。而这条战线的前沿指挥官,正是“大炎”侦察司的统领,韩冲。
韩冲的“侦察司”,设在杭州城内一处极不起眼、甚至有些破败的老宅院里。从外面看,墙皮剥落,木门紧闭,像是许久无人居住。但穿过几重暗门,进入地下,却是另一番天地。狭窄的甬道两侧点着昏暗的油灯,空气里弥漫着纸张、墨汁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味。一间间密室里,有人在对灯密写,有人在破译密码,有人在审讯俘虏,还有人在紧张地标注地图。这里,是整个“大炎”政权最敏感、最机密的中枢神经之一。
韩冲本人,此刻正站在一张巨大的东南形势图前,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种只有他自己才完全明白的符号。他年纪不大,面色苍白,身材瘦削,看起来像个文弱书生,但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仿佛能洞穿人心。他原是两浙路安抚使司下一个不得志的低级幕僚,精通刑名律例,更擅长江湖门道、三教九流,因不满上官贪腐,投了方腊,被委以组建情报机构的重任。
“甲三组有消息回来吗?”韩冲的声音低沉而沙哑,透着一股疲惫。他已经三天没合眼了。
“回统领,还没有。按约定,昨夜子时应有鸽信传到富阳中转点,但至今毫无音讯。”一个负责通讯的书吏低声回道,脸色凝重。
韩冲的指尖在“临安—富阳”之间划了一下,眼神一冷:“甲三组负责监控富春江沿岸可疑船只,失联超过六个时辰,凶多吉少。不是遭遇了对方清剿,就是……叛变了。传令给乙七组,立刻接手甲三组的区域,加倍小心。另外,查清甲三组最后接触的人是谁。”
“是!”
话音刚落,另一个密探匆匆进来,递上一小卷细如发丝的纸条:“统领,丙九组从湖州递出来的,飞鸽传书,刚解码。”
韩冲接过纸条,就着油灯仔细看去,上面只有寥寥数语:“确认,梁山军前锋‘急先锋’索超部,已抵湖州长兴县界,兵力约五千,骑兵八百。另有小股精锐,疑为‘鼓上蚤’时迁所率,活动诡秘,专事侦察、破坏。”
韩冲眼中寒光一闪:“索超来了……时迁也出动了。果然,宋江把看家的本事都亮出来了。”他立刻转身,对身旁的副手命令:“立刻将索超部兵力、动向,八百里加急,呈报大王并前敌庞总指挥。同时,警告庞总指挥,需严防时迁小队渗透、破坏粮草、水源,甚至行刺将领!”
“明白!”
副手刚要走,韩冲又叫住他:“还有,让我们在长兴附近的人,想办法摸清时迁小队的具体人数、装备、活动规律。必要时……可以设伏,抓个活的回来!我要知道梁山这帮‘夜猫子’的底细!”
“是!属下这就去安排!”
副手离去后,韩冲揉了揉发胀的的眉心。他知道,真正的对手来了。梁山军绝非寻常官军可比,其麾下奇人异士极多,尤其是这个“神行太保”戴宗和“鼓上蚤”时迁,一个来去如风,传递消息极快;一个飞檐走壁,擅长鸡鸣狗盗、刺探军情,是搞情报和破坏的顶尖高手。自己这边虽然也网络了不少江湖好手、原官府的老捕快,但面对这种级别的对手,压力巨大。
几乎就在韩冲收到消息的同时,远在数百里外,宋江军前锋大营附近,一场黑暗中的猎杀与反猎杀,也在上演。
湖州以北,一片茂密的竹林里。三个穿着夜行衣、动作矫健如狸猫的身影,正悄无声息地穿行。他们是韩冲派出的“戊二组”,精于潜伏、刺杀的好手,任务是捕捉梁山军的哨探,获取口供。
为首的小组长打了个手势,三人立刻隐入深深的竹叶阴影中,屏住呼吸。不远处,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和低语。
“……时迁头领也真是,大晚上还让咱们出来摸哨,这荒山野岭的,哪有什么像样的官兵……”一个略带抱怨的声音。
“少废话!时迁头领的本事你还不知道?他说这附近有‘钉子’,那就肯定有!仔细点,别阴沟里翻船!”另一个声音呵斥道。
是梁山军的暗哨!第二组组长心中一凛,对方警惕性很高。他悄悄拔出淬毒的短弩,对准了声音来源。
然而,就在他准备发出攻击信号的瞬间,异变陡生!
“咻咻咻!”
几声极其轻微的破空声从头顶竹梢传来!不是箭矢,是细如牛毛的飞针!
“呃!”“啊!”
戊二组其中两人闷哼一声,身体一僵,便软倒在地,咽喉处各插着一根蓝汪汪的细针。组长反应极快,一个懒驴打滚躲开,但手臂还是一麻,中了一针。他心中大骇,对方竟然早就发现了他们,还在他们头顶埋伏!
“嘿嘿,就这点道行,也敢来捋你时迁爷爷的虎须?”一个尖细狡黠的声音从竹梢顶端传来,只见一个身材矮小、形如猿猴的黑影倒挂金钩,正笑嘻嘻地看着他。
是“鼓上蚤”时迁!
组长心知不妙,中毒的手臂已开始麻木,他咬牙就想发出警报响箭。但时迁动作更快,如同鬼魅般飘落,一脚踢飞他手中的短弩,另一只手闪电般捏住了他的下巴,防止他咬舌自尽。
“想死?没那么容易。带回去,让戴宗哥哥好好审审。”时迁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牙,在月光下显得有些森然。
类似这样的暗战,在漫长的战线上,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韩冲的侦察司损失不小,但同样也给梁山军造成了麻烦。他们成功截获了戴宗派往童贯军中的信使,获取了宋江与童贯之间并非铁板一块、互相猜忌的重要情报;他们伪装成溃兵,混入梁山军后勤队伍,放火烧毁了几处粮草囤积点;他们甚至策反了一名梁山军中的低级头目,虽然很快就被戴宗清理门户,但也传递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这是一场在刀尖上跳舞的死亡游戏。比拼的是耐心、技巧、残忍,还有一丝运气。韩冲坐镇杭州中枢,根据各方汇集来的碎片化信息,像拼图一样,努力还原着北面敌军的真实意图、兵力部署和内部矛盾。每一个字的情报,都可能沾染着前方细作的鲜血。
这天深夜,韩冲收到了一份用特殊药水写就的密信,来自一个代号“灰雀”、潜伏极深的暗桩。信的内容让韩冲精神大振:戴宗因近期情报屡屡泄露,损失了几名得力手下,正受到宋江和吴用的斥责,压力巨大。而时迁的小队,似乎有向余杭方向渗透、意图破坏我军后方粮道的迹象。
韩冲立刻铺开地图,目光锐利地扫过余杭周边地形。良久,他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传令给‘影杀’小队,即刻前往余杭西郊的‘黑松林’设伏。多带绊索、陷阱、迷烟。目标——时迁。我要活的。至少,也要让他留下点‘纪念品’。”
他决定,要利用这次机会,给那位嚣张的“鼓上蚤”,一个狠狠的教训。暗战的交锋,已进入最血腥、最关键的阶段。谁能在阴影中占据上风,谁就能为即将到来的光明下的决战,赢得至关重要的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