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大军的兵锋,首先撞上了庞统布下的第一颗钉子——鄼县。
守将陈兰,虽非赵云、庞统那等名将,却也是久经沙场、性格刚毅之辈。他谨记赵云“迟滞消耗,不可恋战”的将令,在曹军抵达前,便已将鄼县周边坚壁清野,城墙加固,囤积了足够的守城物资。
夏侯惇率两万先锋抵达鄼县城下,见城头旗帜严整,守军肃然,并无惧色,心中也不由收起几分轻视。他命大军安营扎寨,次日拂晓,便发动了猛攻。
战鼓擂响,如雷鸣般震撼大地。曹军如潮水般涌向鄼县城墙,云梯、冲车、井阑,各种攻城器械依次排开,箭矢如同飞蝗般遮天蔽日,向城头倾泻。
“放箭!滚木礌石,给我砸!”陈兰身披重甲,亲自在城头指挥。豫州军将士依托女墙,以弓弩还击,将沉重的滚木和烧得滚烫的金汁倾泻而下。
城下瞬间变成了血肉磨坊。曹军悍勇,前仆后继,不断有士兵攀上云梯,与城头守军展开惨烈的白刃战。城墙上血迹斑斑,残肢断臂随处可见,厮杀声、惨叫声、兵刃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地狱般的图景。
夏侯惇在后方督战,见部队伤亡不小却进展缓慢,心中焦躁,独眼中凶光毕露,亲自提刀到阵前叱喝督战。曹军攻势更猛,一度有数十人突破城垛,在城头站稳脚跟。陈兰见状,亲率亲卫队扑上,血战半刻,才将这股曹军尽数歼灭,自身左臂也被砍了一刀,鲜血浸透战袍。
如此猛攻持续了三日,鄼县城墙多处破损,守军伤亡近半,疲态尽显。陈兰知道,拖延的任务已经完成,再守下去,全军覆没于此也于事无补。
是夜,他召集残部,沉声道:“我等使命已达成,庞监军之计,在于消耗,不在死守。今夜,突围!”
三更时分,陈兰率领仅存的千余将士,悄无声息打开南门,欲借夜色掩护撤离。然而,夏侯惇用兵老辣,早已防着这一手,在南门外设下伏兵。
一场惨烈的突围战爆发。陈兰身先士卒,左冲右突,身被数创,血染征袍,最终力竭,被乱箭射杀,壮烈殉国。其所部将士大多战死,仅有百余人拼死杀出重围,逃往相县方向。
鄼县失守,陈兰战死的消息传回相县,军中一片悲愤。赵云面色沉痛,亲自为陈兰设下灵位祭奠。庞统亦神色肃然,陈兰的牺牲,为主力防线争取了宝贵的三天时间,也摸清了曹军先锋的进攻路数和强悍战力。
“夏侯元让,名不虚传。”庞统叹道,“然,其性刚猛易怒,亦可为我所用。”
此时,曹操主力已进抵鄼县,听闻夏侯惇三日克城,虽满意其进展,却对未能全歼守军略有微词。他召集众将谋士,商议下一步行动。
于禁禀报道:“司空,据探马回报,赵云主力集中于相县,庞统则在竹邑,两城以泗水为纽带,互为呼应。雷绪率部驻守萧县,护卫侧翼。其摆出的乃是一副固守待援的架势。”
荀攸指着地图分析道:“相县城高池深,为沛国旧治,不易急攻。竹邑临泗水,庞统善谋,恐有诡计。我军可分兵,一路主力攻相县,牵制赵云;另遣一军,伴攻竹邑,若庞统分兵来救,或可寻机破之。”
贾诩却缓缓摇头:“分兵则力弱。赵云、庞统皆非庸才,岂会轻易中调虎离山之计?不如集中兵力,直扑其核心——相县!以泰山压顶之势,迫其决战。只要拿下相县,沛国必震,竹邑、萧县皆成孤城,可不战而下。”
曹操沉吟片刻,目光锐利。他既欣赏贾诩的稳健,也觉得荀攸的策论有其道理。最终,他做出了决定:
“妙才(夏侯渊)听令!着你率一万五千兵马,进逼竹邑,若庞统出城,则击之;若其固守,则牵制其兵力,勿使其支援相县!”
“诺!”
“其余众将,随我主力,移营相县城下!我要亲眼看着,子龙这身胆,能否挡我八万雄师!”
曹军再次动了起来,如同分开的洪流,一股涌向竹邑,主力则浩浩荡荡,直扑相县。战争的焦点,瞬间集中到了沛国这片土地之上最坚固的两座城池。
相县城下,曹军连营数十里,旌旗招展,号角连营,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曹操策马立于帅旗之下,遥望城头那道挺拔的银色身影,朗声道:“赵子龙!别来无恙!沛公(指刘邦)亦起于沛,终有天下。今我奉天子明诏,讨伐不臣,何不早降,以免生灵涂炭!”
赵云按剑立于城头,声如洪钟,传遍四野:“曹司空!汉室倾颓,皆因权臣当道!我主陆将军,兴义兵,讨国贼,扶保社稷!相县虽小,亦有忠义之魂!但有赵云在此,休想越雷池一步!”
曹操闻言,不怒反笑:“好!既然如此,那就休怪曹某无情了!攻城!”
真正的考验,来临了。比鄼县猛烈十倍的攻击,如同狂风暴雨般砸向相县城墙。曹操动用了更多的攻城器械,甚至调来了数十架投石车,巨大的石块呼啸着砸向城墙,每一次撞击都地动山摇。
赵云指挥若定,将兵力合理分配,逐次投入战场。滚木、礌石、热油、箭矢,如同死亡之雨,收割着曹军士兵的生命。城墙上下,尸积如山,护城河的水已被染成暗红色。
而在竹邑方向,战况却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平静。
夏侯渊率军抵达竹邑外围,却并未立即发动大规模进攻,只是扎下营寨,派出小股部队试探性攻击,同时多派斥候,严密监视泗水上下游,防备庞统使出什么诡计。
庞统站在竹邑城头,看着远处曹军严整的营寨,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夏侯渊用兵,果然比夏侯惇更为谨慎周全。
“夏侯妙才想牵制我,却不知,正合我意。”庞统对身旁的副将低声道,“传令下去,多备火船、渔网、铁索,沉于泗水险要处。另,选出五百敢死之士,饱食待命,听我号令。”
他望向相县方向,那里杀声震天,烽烟蔽日。
“子龙,但愿你守得固若金汤。”庞统喃喃自语,“我这只‘凤雏’,也该展一展翅膀,让曹孟德见识一下,何为水火无情,何为……奇正相生!”
守将陈兰,虽非赵云、庞统那等名将,却也是久经沙场、性格刚毅之辈。他谨记赵云“迟滞消耗,不可恋战”的将令,在曹军抵达前,便已将鄼县周边坚壁清野,城墙加固,囤积了足够的守城物资。
夏侯惇率两万先锋抵达鄼县城下,见城头旗帜严整,守军肃然,并无惧色,心中也不由收起几分轻视。他命大军安营扎寨,次日拂晓,便发动了猛攻。
战鼓擂响,如雷鸣般震撼大地。曹军如潮水般涌向鄼县城墙,云梯、冲车、井阑,各种攻城器械依次排开,箭矢如同飞蝗般遮天蔽日,向城头倾泻。
“放箭!滚木礌石,给我砸!”陈兰身披重甲,亲自在城头指挥。豫州军将士依托女墙,以弓弩还击,将沉重的滚木和烧得滚烫的金汁倾泻而下。
城下瞬间变成了血肉磨坊。曹军悍勇,前仆后继,不断有士兵攀上云梯,与城头守军展开惨烈的白刃战。城墙上血迹斑斑,残肢断臂随处可见,厮杀声、惨叫声、兵刃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地狱般的图景。
夏侯惇在后方督战,见部队伤亡不小却进展缓慢,心中焦躁,独眼中凶光毕露,亲自提刀到阵前叱喝督战。曹军攻势更猛,一度有数十人突破城垛,在城头站稳脚跟。陈兰见状,亲率亲卫队扑上,血战半刻,才将这股曹军尽数歼灭,自身左臂也被砍了一刀,鲜血浸透战袍。
如此猛攻持续了三日,鄼县城墙多处破损,守军伤亡近半,疲态尽显。陈兰知道,拖延的任务已经完成,再守下去,全军覆没于此也于事无补。
是夜,他召集残部,沉声道:“我等使命已达成,庞监军之计,在于消耗,不在死守。今夜,突围!”
三更时分,陈兰率领仅存的千余将士,悄无声息打开南门,欲借夜色掩护撤离。然而,夏侯惇用兵老辣,早已防着这一手,在南门外设下伏兵。
一场惨烈的突围战爆发。陈兰身先士卒,左冲右突,身被数创,血染征袍,最终力竭,被乱箭射杀,壮烈殉国。其所部将士大多战死,仅有百余人拼死杀出重围,逃往相县方向。
鄼县失守,陈兰战死的消息传回相县,军中一片悲愤。赵云面色沉痛,亲自为陈兰设下灵位祭奠。庞统亦神色肃然,陈兰的牺牲,为主力防线争取了宝贵的三天时间,也摸清了曹军先锋的进攻路数和强悍战力。
“夏侯元让,名不虚传。”庞统叹道,“然,其性刚猛易怒,亦可为我所用。”
此时,曹操主力已进抵鄼县,听闻夏侯惇三日克城,虽满意其进展,却对未能全歼守军略有微词。他召集众将谋士,商议下一步行动。
于禁禀报道:“司空,据探马回报,赵云主力集中于相县,庞统则在竹邑,两城以泗水为纽带,互为呼应。雷绪率部驻守萧县,护卫侧翼。其摆出的乃是一副固守待援的架势。”
荀攸指着地图分析道:“相县城高池深,为沛国旧治,不易急攻。竹邑临泗水,庞统善谋,恐有诡计。我军可分兵,一路主力攻相县,牵制赵云;另遣一军,伴攻竹邑,若庞统分兵来救,或可寻机破之。”
贾诩却缓缓摇头:“分兵则力弱。赵云、庞统皆非庸才,岂会轻易中调虎离山之计?不如集中兵力,直扑其核心——相县!以泰山压顶之势,迫其决战。只要拿下相县,沛国必震,竹邑、萧县皆成孤城,可不战而下。”
曹操沉吟片刻,目光锐利。他既欣赏贾诩的稳健,也觉得荀攸的策论有其道理。最终,他做出了决定:
“妙才(夏侯渊)听令!着你率一万五千兵马,进逼竹邑,若庞统出城,则击之;若其固守,则牵制其兵力,勿使其支援相县!”
“诺!”
“其余众将,随我主力,移营相县城下!我要亲眼看着,子龙这身胆,能否挡我八万雄师!”
曹军再次动了起来,如同分开的洪流,一股涌向竹邑,主力则浩浩荡荡,直扑相县。战争的焦点,瞬间集中到了沛国这片土地之上最坚固的两座城池。
相县城下,曹军连营数十里,旌旗招展,号角连营,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曹操策马立于帅旗之下,遥望城头那道挺拔的银色身影,朗声道:“赵子龙!别来无恙!沛公(指刘邦)亦起于沛,终有天下。今我奉天子明诏,讨伐不臣,何不早降,以免生灵涂炭!”
赵云按剑立于城头,声如洪钟,传遍四野:“曹司空!汉室倾颓,皆因权臣当道!我主陆将军,兴义兵,讨国贼,扶保社稷!相县虽小,亦有忠义之魂!但有赵云在此,休想越雷池一步!”
曹操闻言,不怒反笑:“好!既然如此,那就休怪曹某无情了!攻城!”
真正的考验,来临了。比鄼县猛烈十倍的攻击,如同狂风暴雨般砸向相县城墙。曹操动用了更多的攻城器械,甚至调来了数十架投石车,巨大的石块呼啸着砸向城墙,每一次撞击都地动山摇。
赵云指挥若定,将兵力合理分配,逐次投入战场。滚木、礌石、热油、箭矢,如同死亡之雨,收割着曹军士兵的生命。城墙上下,尸积如山,护城河的水已被染成暗红色。
而在竹邑方向,战况却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平静。
夏侯渊率军抵达竹邑外围,却并未立即发动大规模进攻,只是扎下营寨,派出小股部队试探性攻击,同时多派斥候,严密监视泗水上下游,防备庞统使出什么诡计。
庞统站在竹邑城头,看着远处曹军严整的营寨,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夏侯渊用兵,果然比夏侯惇更为谨慎周全。
“夏侯妙才想牵制我,却不知,正合我意。”庞统对身旁的副将低声道,“传令下去,多备火船、渔网、铁索,沉于泗水险要处。另,选出五百敢死之士,饱食待命,听我号令。”
他望向相县方向,那里杀声震天,烽烟蔽日。
“子龙,但愿你守得固若金汤。”庞统喃喃自语,“我这只‘凤雏’,也该展一展翅膀,让曹孟德见识一下,何为水火无情,何为……奇正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