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风起谯郡 砥柱中流-《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

  曹操亲提八万大军出许都、经陈留,浩浩荡荡直扑谯郡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了中原。战争的阴云瞬间压得人喘不过气,各方势力的目光再次聚焦于这豫、兖、徐三州交界之地。

  谯郡,顿丘城。

  于禁将风尘仆仆、身上带伤的曹休与李典迎入府中。看着曹休苍白而屈辱的脸色,以及李典沉稳面容下难以掩饰的疲惫,于禁心中也是一沉。沛国之败,不仅损兵折将,更严重挫伤了军心士气。

  “少将军,曼成,辛苦了。”于禁声音低沉,并无太多责备之意。他深知赵云、庞统组合的厉害,也明白在那种被奇袭后路的情况下,能突围而出已属不易。

  曹休猛地一拳砸在案几上,震得茶盏乱响:“悔不听李将军之言,早日弃守相县,以致有竹邑之失!庞统竖子,我必杀之!”

  李典叹了口气,劝慰道:“少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如今司空亲率大军来援,正是我等雪耻之时。当务之急,是整顿兵马,与司空大军汇合,共破强敌。”

  于禁点头,目光投向地图上的沛国方向:“司空大军不日即至。陆炎、庞统新得沛国,立足未稳,正是反击良机。然彼辈非庸才,必严加防备。我等需谨守谯郡门户,为大军前锋站稳脚跟。”

  他顿了顿,看向曹休:“少将军,你伤势未愈,暂且留在顿丘休养,与文谦(乐进)一同整编溃兵,恢复战力。曼成,你熟悉沛国地形,随我前出至鄼县,建立前哨,监视赵云动向,迎接司空大军。”

  于禁的安排老成持重,既照顾了曹休的情绪和伤势,也发挥了李典的长处。曹休虽心有不甘,但也知此刻非逞强之时,只能闷声应下。

  就在谯郡曹军紧锣密鼓准备迎接主力、意图反扑之际,沛国相县,豫州军大营内,一场关于如何应对当前危局的军议,也正在进行。

  赵云将最新收到的斥候情报传递给庞统及麾下主要将领,沉声道:“曹操亲至,先锋夏侯惇已过陈留,其兵锋直指谯郡。兵力恐数倍于我,来势汹汹。诸位,有何见解?”

  帐中一时沉默。曹操的威名与八万大军的压力,如同实质般笼罩在每个人心头。即便新获大捷,但与曹操亲自统帅的主力正面碰撞,仍是令人心悸的挑战。

  一员年轻气盛的将领抱拳道:“将军!曹军虽众,然远来疲惫,我军新胜,士气正旺!何不效仿竹邑之战,主动出击,半道而击之,挫其锐气!”

  庞统闻言,却缓缓摇头,他看向那将领,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将军勇气可嘉。然,此一时彼一时。曹操非曹休,其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岂会不防我军偷袭?夏侯惇乃沙场宿将,其统率之前锋必如铁桶一般。若我军贸然出击,无异以卵击石。”

  他站起身,再次走到地图前,竹鞭沿着泗水、涣水等河流划过:“曹操势大,不可力敌。然,我军亦有优势——新得沛国,据城而守,更有泗水、涣水可为屏障。统之意,乃 ‘依城借水,层层阻击,疲敌耗敌’!”

  “具体如何?”赵云目光炯炯。

  “其一,”庞统竹鞭点向谯郡与沛国交界处的几座城池,“于鄼县、蕲县等前沿要地,派驻精干将领,率部据守,不必死战,目的在于迟滞曹军先锋,摸清其虚实,消耗其锐气与粮草。待压力过大时,可有序撤回主防线。”

  “其二,依托相县、竹邑、萧县等核心城池,以及泗水天险,构筑坚固防线。深沟高垒,多备守城器械,弓弩礌石。将主力置于于此,与曹操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攻防战!”

  “其三,也是最关键者,”庞统的小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军需发挥机动力之长。子龙将军可亲率一支精锐骑步混合兵马,不必固守一城一池,游弋于主防线侧翼,或沿泗水机动。若曹军分兵,则寻机击其一部;若其猛攻主城,则袭扰其粮道,使其首尾不能相顾!此乃 ‘以正合,以奇胜’ 之道!”

  庞统的策略,清晰地勾勒出一幅以空间换时间,以防御消耗敌人,以机动寻找战机的蓝图。这并非怯战,而是在敌我实力仍有差距的情况下,最理性、也最具韧性的选择。

  赵云听罢,击节赞叹:“善!士元之策,老成谋国!便依此而行!”

  他当即点将:“陈兰,着你率三千兵马,前出鄼县,依城据守,探查敌情,若遇曹军主力,不可恋战,及时撤回!”

  “诺!”

  “雷绪,着你率部加固竹邑城防,确保泗水航道畅通,与相县成犄角之势!”

  “诺!”

  “其余诸将,随我坐镇相县,整军备战!我自领五千精兵,为机动策应之力!”

  “诺!”

  军令一道道传出,整个沛国豫州军如同一部精密的机器,开始高速运转起来。民夫被组织起来加固城防,打造器械;斥候如同流水般洒向西北方向;粮草物资从后方源源不断运抵前线。

  与此同时,陆炎在寿春也接到了曹操亲征的急报。他立即下令,命驻守汝南的徐盛所部向沛国方向靠拢,作为战略预备队,并全力保障沛国前线的粮草军械供应。他知道,这将是他起兵以来,最为严峻的一场考验。

  十日后,曹操主力抵达谯郡顿丘,与于禁、李典部汇合。旌旗蔽日,营寨连绵数十里,军容之盛,令人望而生畏。

  中军大帐内,曹操听取了于禁、李典关于前方敌情的汇报,以及庞统可能采取的守势。

  曹操听完,冷笑一声:“依城借水,层层阻击?庞士元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想耗我锐气,拖垮我军?”

  他看向身旁的荀攸和贾诩:“公达,文和,有何高见?”

  荀攸沉吟道:“明公,庞统此策,确是眼下豫州军最优选择。强攻难免伤亡巨大。或可遣偏师绕行,威胁其侧后,迫其分兵?”

  贾诩则慢悠悠地道:“陆炎根基在豫州,其与刘备联盟,关键亦在沛国、广陵一线。我军既挟泰山压顶之势而来,何须弄险?稳步推进,以堂堂之阵,碾碎其防线即可。沛国新附,人心未定,久守必生内乱。届时,或有机会不攻自破。”

  曹操抚掌大笑:“文和之言,深得我心!在绝对实力面前,些许奇谋,不过是螳臂当车!”

  他霍然起身,声如洪钟:“传令!夏侯惇为前部,明日兵发鄼县!我倒要看看,赵云、庞统能挡我几时!”

  “克复沛国,生擒陆文韬者,赏千金,封万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