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鳞城的初夏,气温渐升,连淮水蒸腾起的湿气都带着一股黏腻的闷热。这种闷热,不仅来自天气,更源于一种无形却日益沉重的压力,压在每一个感知到局势变化的军民心头。
满宠将出任九江太守的消息,如同投入滚油中的一滴冷水,在龙鳞城内外激起了剧烈的反应。尽管陆炎已迅速下达了军管令,试图将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但“朝廷旨意”、“天使将至”这样的字眼,依旧在部分士吏和心思浮动的百姓中悄然流传,带来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骚动与观望情绪。毕竟,在这个皇权虽衰、余威尚存的时代,“奉诏”与“抗旨”之间,横亘着一条巨大的道德与法理鸿沟。
伤兵营内,赵云敏锐地感受到了这股暗流。前来探望他的老部下,言语间偶尔会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营中医官换药时,也会不自觉地叹息一声“这世道”;甚至连一些伤势渐愈、本该振奋的士卒,眼神中也多了几分游移。赵云依旧每日巡视,用他沉稳的存在安抚人心,但他清楚,单靠个人的威望,难以完全抵消那来自许都的、名为“大义”的风暴。
这一日,庞统与鲁肃联袂而来,面色皆是不豫。
“主公,城内已有流言,言我龙鳞城抗拒天兵,形同叛逆。”庞统的小眼睛里寒光闪烁,“虽已抓了几个嚼舌根的,但其源难绝,恐是北岸细作借机生事。”
鲁肃补充道:“更麻烦的是,寿春方面,荀文若传来密信,言郡中一些原本态度暧昧的官吏乡绅,闻满宠将至,态度骤然转变,对徐文向将军的军令多有推诿,甚至暗中串联,似有迎接‘王师’之意。文若虽竭力弹压,然恐独木难支。”
局势正在向着不利于龙鳞城的方向滑落。满宠人还未到,其“朝廷大义”的招牌,已然开始显现威力,从内部侵蚀着龙鳞城本就不算绝对稳固的根基。
陆炎听着汇报,脸上并无意外之色,仿佛这一切早在他的预料之中。他站在衙署的窗前,望着外面阴沉沉、仿佛酝酿着暴雨的天空,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棂。
“知道了。”他淡淡地回应了一句,随即转身,目光扫过庞统与鲁肃,“我们之前拟定的方略,可以开始了。”
他所谓的方略,并非单纯的军事防御或内部肃清,而是一套更为系统、也更为强硬的对策。
首先,是舆论的争夺。 陆炎亲自口述,由鲁肃执笔,撰写了一份《告龙鳞军民书》。文中并未直接抨击曹操或朝廷,而是以极其凝练、充满感染力的笔触,详细回顾了曹操水淹龙鳞、生灵涂炭的惨状,历数曹军暴行,强调了龙鳞城军民如何在绝境中浴血奋战、重建家园。文章的核心论点在于:“暴政之下,唯有自强方能存活;朝廷旨意若为虎作伥,吾等岂能坐以待毙?龙鳞之存亡,不在许都一纸空文,而在吾等手中刀枪,心中血气!” 这篇文章被抄录无数份,由识字的军官、吏员在军营、街巷、田头反复宣读宣讲,务求深入人心。同时,严厉禁止任何传播“迎奉天使”、动摇军心的言论,违者以通敌论处。陆炎要用血淋淋的事实和强烈的生存危机感,来对抗那虚无缥缈的“大义”。
其次,是内部的整肃与掌控。 陆炎赋予了周仓和“夜不收”更大的权限。不仅仅是对付细作,更要严密监控城内所有官吏、有影响力的乡绅乃至军中中下层军官的动向。对于寿春方向那些蠢蠢欲动的势力,陆炎给徐盛和荀谌下达了密令:列出名单,区分首恶与胁从。对首恶分子,若证据确凿,可先行控制,必要时采取“非常手段”;对胁从者,则以警告、安抚为主,孤立极少数,争取大多数。他要赶在满宠到来之前,尽可能地将九江郡,尤其是龙鳞城周边区域,打造成铁板一块。
最后,也是陆炎最为重视的,是加快自身实力的提升。 他几乎每日都要去窑场和“夜不收”营地。水泥的实用化测试在加速,那段用水泥加固的城墙基底,经历了数场雨水的冲刷,依旧坚固如初,这让陶老和所有参与的工匠信心大增。陆炎下令,开始小批量秘密生产,并着手设计利用水泥建造永久性棱堡式防御工事的图纸。而“夜不收”则在赵虎的带领下,进行着针对性的训练——模拟渗透官员府邸、侦察特定人物、在复杂环境下传递情报等任务。陆炎在将他们打磨成一柄不仅能用于战场,更能用于政治暗战与内部维稳的尖刀。
这一日,陆炎正在检视“夜不收”的伪装渗透训练,亲卫送来了一封来自广陵的密信。信是陈登亲笔所书,除了例行通报广陵军情,还特意提及了满宠之事。
“……满伯宁性刚正,然亦酷烈,其持节南下,必携雷霆之势。陆镇东虽行军管,然名分之上,终是劣势。登愚见,或可借力打力……”信中,陈登隐晦地提出了一个建议:设法将满宠的注意力,引向他处,或者,让其与江东产生直接冲突。
陆炎看完信,沉吟良久。陈登此计,不失为一步好棋。若能挑起满宠与孙权的矛盾,龙鳞城确实可以从中渔利。但操作起来,难度极大,且风险不小。
他将信递给一旁的庞统。庞统仔细看完,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陈元龙,真毒士也!此计若成,确可解我燃眉之急。只是,如何让满宠这老狐狸去咬江东,还需仔细筹谋,一个不慎,恐引火烧身。”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跟在陆炎身边、观摩训练的赵云,忽然开口,声音虽因伤病略显低沉,却异常清晰:“主公,庞先生,云或有一策。”
陆炎和庞统同时看向他。
赵云目光平静,缓缓道:“满宠持节而来,所依仗者,无非朝廷名义与曹操兵威。其首要目标,必是主公与龙鳞城。然,江东孙氏,割据东南,不尊朝廷号令久矣。满宠既为九江太守,整顿吏治、宣示王化为其本职。江东在九江境内,可有‘不合律法’之举?譬如,凌统将军及其麾下教习,以何名义驻我龙鳞城?其船队巡弋淮水,可曾向九江郡府报备?”
他点到即止,没有再说下去。
但陆炎和庞统的眼睛同时亮了起来!赵云此言,一下子打开了新的思路!对啊,满宠要彰显权威,要“整饬吏治”,龙鳞城是硬骨头,但江东在九江郡的活动,同样是他可以插手、甚至必须插手的目标!尤其是凌统这支打着“教习”名义的军队,在法理上极为暧昧!
“子龙之见,真乃拨云见日!”庞统抚掌低笑,“我们可以‘协助’满太守,了解江东在九江的‘不法’之事嘛!比如,暗中向满宠‘举报’,江东水军越界巡弋,凌统所部有刺探军情、干涉内政之嫌……只要消息递到满宠耳边,以他的性格,绝不会坐视不理!”
陆炎嘴角也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好一个借力打力!就让满伯宁先去会会碧眼儿!我们只需在一旁,添柴加火即可。”
一条祸水东引、驱虎吞狼的计策,在赵云的提醒下,逐渐清晰起来。龙鳞城面临的危局,似乎找到了一丝破局的缝隙。
然而,无论是舆论宣传、内部整肃,还是这祸水东引之计,都需要时间运作,也都伴随着风险。满宠的车驾,此刻恐怕已离开许都,正日夜兼程南下。留给龙鳞城的时间,不多了。
天空愈发阴沉,闷雷声隐隐从远方传来。淮水之上,风浪渐起。
满宠将出任九江太守的消息,如同投入滚油中的一滴冷水,在龙鳞城内外激起了剧烈的反应。尽管陆炎已迅速下达了军管令,试图将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但“朝廷旨意”、“天使将至”这样的字眼,依旧在部分士吏和心思浮动的百姓中悄然流传,带来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骚动与观望情绪。毕竟,在这个皇权虽衰、余威尚存的时代,“奉诏”与“抗旨”之间,横亘着一条巨大的道德与法理鸿沟。
伤兵营内,赵云敏锐地感受到了这股暗流。前来探望他的老部下,言语间偶尔会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营中医官换药时,也会不自觉地叹息一声“这世道”;甚至连一些伤势渐愈、本该振奋的士卒,眼神中也多了几分游移。赵云依旧每日巡视,用他沉稳的存在安抚人心,但他清楚,单靠个人的威望,难以完全抵消那来自许都的、名为“大义”的风暴。
这一日,庞统与鲁肃联袂而来,面色皆是不豫。
“主公,城内已有流言,言我龙鳞城抗拒天兵,形同叛逆。”庞统的小眼睛里寒光闪烁,“虽已抓了几个嚼舌根的,但其源难绝,恐是北岸细作借机生事。”
鲁肃补充道:“更麻烦的是,寿春方面,荀文若传来密信,言郡中一些原本态度暧昧的官吏乡绅,闻满宠将至,态度骤然转变,对徐文向将军的军令多有推诿,甚至暗中串联,似有迎接‘王师’之意。文若虽竭力弹压,然恐独木难支。”
局势正在向着不利于龙鳞城的方向滑落。满宠人还未到,其“朝廷大义”的招牌,已然开始显现威力,从内部侵蚀着龙鳞城本就不算绝对稳固的根基。
陆炎听着汇报,脸上并无意外之色,仿佛这一切早在他的预料之中。他站在衙署的窗前,望着外面阴沉沉、仿佛酝酿着暴雨的天空,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棂。
“知道了。”他淡淡地回应了一句,随即转身,目光扫过庞统与鲁肃,“我们之前拟定的方略,可以开始了。”
他所谓的方略,并非单纯的军事防御或内部肃清,而是一套更为系统、也更为强硬的对策。
首先,是舆论的争夺。 陆炎亲自口述,由鲁肃执笔,撰写了一份《告龙鳞军民书》。文中并未直接抨击曹操或朝廷,而是以极其凝练、充满感染力的笔触,详细回顾了曹操水淹龙鳞、生灵涂炭的惨状,历数曹军暴行,强调了龙鳞城军民如何在绝境中浴血奋战、重建家园。文章的核心论点在于:“暴政之下,唯有自强方能存活;朝廷旨意若为虎作伥,吾等岂能坐以待毙?龙鳞之存亡,不在许都一纸空文,而在吾等手中刀枪,心中血气!” 这篇文章被抄录无数份,由识字的军官、吏员在军营、街巷、田头反复宣读宣讲,务求深入人心。同时,严厉禁止任何传播“迎奉天使”、动摇军心的言论,违者以通敌论处。陆炎要用血淋淋的事实和强烈的生存危机感,来对抗那虚无缥缈的“大义”。
其次,是内部的整肃与掌控。 陆炎赋予了周仓和“夜不收”更大的权限。不仅仅是对付细作,更要严密监控城内所有官吏、有影响力的乡绅乃至军中中下层军官的动向。对于寿春方向那些蠢蠢欲动的势力,陆炎给徐盛和荀谌下达了密令:列出名单,区分首恶与胁从。对首恶分子,若证据确凿,可先行控制,必要时采取“非常手段”;对胁从者,则以警告、安抚为主,孤立极少数,争取大多数。他要赶在满宠到来之前,尽可能地将九江郡,尤其是龙鳞城周边区域,打造成铁板一块。
最后,也是陆炎最为重视的,是加快自身实力的提升。 他几乎每日都要去窑场和“夜不收”营地。水泥的实用化测试在加速,那段用水泥加固的城墙基底,经历了数场雨水的冲刷,依旧坚固如初,这让陶老和所有参与的工匠信心大增。陆炎下令,开始小批量秘密生产,并着手设计利用水泥建造永久性棱堡式防御工事的图纸。而“夜不收”则在赵虎的带领下,进行着针对性的训练——模拟渗透官员府邸、侦察特定人物、在复杂环境下传递情报等任务。陆炎在将他们打磨成一柄不仅能用于战场,更能用于政治暗战与内部维稳的尖刀。
这一日,陆炎正在检视“夜不收”的伪装渗透训练,亲卫送来了一封来自广陵的密信。信是陈登亲笔所书,除了例行通报广陵军情,还特意提及了满宠之事。
“……满伯宁性刚正,然亦酷烈,其持节南下,必携雷霆之势。陆镇东虽行军管,然名分之上,终是劣势。登愚见,或可借力打力……”信中,陈登隐晦地提出了一个建议:设法将满宠的注意力,引向他处,或者,让其与江东产生直接冲突。
陆炎看完信,沉吟良久。陈登此计,不失为一步好棋。若能挑起满宠与孙权的矛盾,龙鳞城确实可以从中渔利。但操作起来,难度极大,且风险不小。
他将信递给一旁的庞统。庞统仔细看完,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陈元龙,真毒士也!此计若成,确可解我燃眉之急。只是,如何让满宠这老狐狸去咬江东,还需仔细筹谋,一个不慎,恐引火烧身。”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跟在陆炎身边、观摩训练的赵云,忽然开口,声音虽因伤病略显低沉,却异常清晰:“主公,庞先生,云或有一策。”
陆炎和庞统同时看向他。
赵云目光平静,缓缓道:“满宠持节而来,所依仗者,无非朝廷名义与曹操兵威。其首要目标,必是主公与龙鳞城。然,江东孙氏,割据东南,不尊朝廷号令久矣。满宠既为九江太守,整顿吏治、宣示王化为其本职。江东在九江境内,可有‘不合律法’之举?譬如,凌统将军及其麾下教习,以何名义驻我龙鳞城?其船队巡弋淮水,可曾向九江郡府报备?”
他点到即止,没有再说下去。
但陆炎和庞统的眼睛同时亮了起来!赵云此言,一下子打开了新的思路!对啊,满宠要彰显权威,要“整饬吏治”,龙鳞城是硬骨头,但江东在九江郡的活动,同样是他可以插手、甚至必须插手的目标!尤其是凌统这支打着“教习”名义的军队,在法理上极为暧昧!
“子龙之见,真乃拨云见日!”庞统抚掌低笑,“我们可以‘协助’满太守,了解江东在九江的‘不法’之事嘛!比如,暗中向满宠‘举报’,江东水军越界巡弋,凌统所部有刺探军情、干涉内政之嫌……只要消息递到满宠耳边,以他的性格,绝不会坐视不理!”
陆炎嘴角也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好一个借力打力!就让满伯宁先去会会碧眼儿!我们只需在一旁,添柴加火即可。”
一条祸水东引、驱虎吞狼的计策,在赵云的提醒下,逐渐清晰起来。龙鳞城面临的危局,似乎找到了一丝破局的缝隙。
然而,无论是舆论宣传、内部整肃,还是这祸水东引之计,都需要时间运作,也都伴随着风险。满宠的车驾,此刻恐怕已离开许都,正日夜兼程南下。留给龙鳞城的时间,不多了。
天空愈发阴沉,闷雷声隐隐从远方传来。淮水之上,风浪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