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进一个破旧的门洞。我似乎很疑惑,我怎么会走到这里?门洞内,大门洞开。两排大红的灯笼高高挂着,一直延伸到好远。门洞内似乎人声嘈杂。但我站在门洞外,却看不到一个人。我感觉自己像是认识这个地方,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却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来到这里。里面终于有人朝我招手。这是一个戴着面具的人。面具是青面獠牙的魔鬼形象。我知道,这只不过是一个面具而已。门洞的后面两侧却突然分别转出两个女人来,都穿着令人发怵的大红旗袍。人很胖,旗袍又太小,裹得上下凹凸有致。两个女人侧身对着我,像是同时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旗袍的衩开得很高、似乎已经到了腰际。露出的大腿,白得晃我的双眼。我用手挡了一下,两个女人已转身朝我走来。是那种正步走的姿势,脚抬得很高,(……此处略去12字)。她们朝我“嘻嘻”一笑,伸出像蛇信一般的舌头向我舔来。我想转身逃,但胳膊似乎被人拽得紧紧的,我根本无法转身……
车子终于停在了一排崭新的楼房前的空地上,我们被吆喝着赶下车来。楼房的门楼上写着监狱的大名,果然是地处竹乡的那座监狱。只是已不再是我印象中的破旧牌楼式门庭了。看来,这十年来,监狱也与时俱进了。
下车的囚徒依次走进大厅。大厅的右侧是一个铁栅栏的名副其实的笼子。我随同车的人被驱赶进了笼子,巨大的笼子瞬间便显得拥挤不堪。我这才知道,并不只是一辆装囚徒的车子来到这座监狱。在走进大厅的时候,脚镣和手铐已被打开,还没来得及感受这瞬间的自由,更立即坠落真正的铁笼子中,让我很是沮丧。同车的胖子和他们那一串人也已散开,似乎也只是在瞬间更显得很是陌生。我的注意力已放在观察环境和关注脚边的行李包上。
虽然,包中只是几件衣裤,但接下来的日子将在这里度过,哪怕是一件汗褂也弥足珍贵。笼子的对面是一条中走廊。大厅靠南的那排窗户内,有一个人正在拖地。他穿着一身灰色的衣裤。衣服胸前的口袋上有着竖着的白色条纹,与衣领下的后背上部的白色条纹相对应。长裤的两侧也各有一长溜的斑马线到底。这大概是制式的囚服了。他直起腰来朝我们这边看。
一看到他的脸,我便认出他便是小城西邻的那个县城看守所碰到的,让我帮他写法庭陈述的那个人。怎么?他也被送到这座监狱来服刑了吗?我朝他挥手,他只是茫然地朝我看了看。也许,在他的记忆中,早已没有了我这个人的存在。但是,在我的记忆中,对他的印象却仍是十分清晰。他是因生意纠纷,纠合人与人争斗,在争斗中,使对方的一个癌症晚期患者倒地死亡而被判刑的。
他曾跟我说,在他的家乡,女孩子找对象,偏偏要找坐过牢的。认为坐过牢的人吃过苦,能耐劳。“浪子回头金不换!”也不知是社会的越来越宽容,还是他的自我安慰。他的家乡是本省的那个盛产水晶玻璃制品的小县。我去过。淳朴的民风中,夹杂着生意人的狡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县城中夹杂着的那一份新兴,有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颇像一个腼腆而木讷的村姑,穿上了一件新潮的大褂;也像一个一夜暴富的土豪,穿上了一套蹩脚的西装。有着手足无措的紧张。也不知是人不配衣裳,还是衣裳不配人!这是一种很怪异的感觉。
我们被要求走出铁笼,不能带行李。一个全新的环境,已让所有人都显得十分拘谨。一行人鱼贯而出。被指引着走去那条中走廊。中走廊两侧的门上,都钉有科室的铭牌,原来是医院。队伍排在走廊上,被要求脱光了衣裤走进检查室检查。所有人似乎都没有在意面对的是穿白大褂的女医生,像娼妓一般地三下两下脱去了衣裤。脸上没有羞耻,有的只是坦然。
检查并不认真,只是例行公事一般地让女人们审视一下。女医生对这样的情形显然也早已习以为常。目光木讷而魂不守舍。给了我一种不想看又不得不看的无奈感觉。我确实很难想象,(……此处略去589字)这个大厅的布局很有些另类,左右的两条走廊并不对称。左侧的是中走廊;右侧的却是偏走廊,一边临窗;一边是墙。我不知道墙的里面是什么样的布局?但是,窗的外面却是一目了然。这是一长溜的荒地。荒地上长满了枝条高高的蒲公英。有许多黄色的小花;也有许多白色的绒球。因为是下雨的天气,并不见有蒲公英的绒球散开,像一柄一柄的降落伞一般地到处飞舞。
不过,总算是到处飞舞也没有用,不管它多么努力,恐怕也飞不出这个一边是高高的楼房;一边是同样高高的围墙的狭长空间。围墙上装有铁丝网,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这种冷冰冰的感觉,应该是我对监狱产生的第二种感觉了。这种感觉只在瞬间滑过我的脑际,并没有像第一种感觉那样在我的头脑中停留了太久,让我回味!
走廊的尽处是一扇门,一个警察在前面引路。这是通往地狱之门。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感觉突然在我的心头泛起?其实,对于每一位囚徒来说,踏进看守所的大门,便已经踏进了地狱之门。被押解到监狱,踏上囚车的那一瞬间,便已是踏上了死亡之旅。到了终点站,从囚车上下来,走进这幢大楼的玻璃大门时,便已进入了十八层地狱了。
我不知道,当我走进这扇门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联想?是因为门里面的左拐,便是一个朝下走的台阶?十几二十来级台阶,一路朝下,确实给了我走向十八层地狱的联想?只是台阶下灯光明亮,并没有给我太多的灯火飘摇、阴森恐怖的地狱印象。这颇像是铁路站台的那种地下过道。所不同的,只是这个地下过道的中间,用铁栅栏间隔出了一条甬道。如此一来,原本狭小的地下过道,变成了更加狭小的三条通道。每一条的通道上方,都明确地标志着可以踏进通道的人的身份。中间的那条通道上标注着“警察通道”;两侧的通道上方写着“罪犯通道”。
我不知道,人真正踏入地狱之门时,人和鬼是否也是殊途走向阎王大殿?如果被黑白无常的枷锁拖向阎王殿的人,一踏进地狱之门后,必须是人鬼殊途的话,还真不知道这些不情不愿的魂魄会逃散去何方呢!这种人为的设计,是不是意图在第一时间里告知每一个踏进地狱之门的人,这里等级森严?
我不知道,走出这个地下通道之后,监狱的所有地方,警察与囚徒的走道是不是都人为地分开着?但是,一走下这个朝下走的台阶时,这种感觉是确实存在着的。这应该是我对监狱产生的第三种感觉了。值得庆幸的是,走下地下通道,仍然如同走在白日底下,并没有让我产生阴森的感觉。虽然,带路的警察毫不犹疑地走进了中间的那条甬道。右手朝右侧一挥,紧随着他的囚徒赶紧走向右侧的通道。一队囚徒鱼贯而入,倒也显得秩序井然。
我知道,这条地下通道的设计,是缘于上面有一堵高高的围墙。但是,就算是围墙再高,也可以在围墙上开门洞呀,为什么非得劳民伤财?囚徒的命果然不值钱,让你爬上爬下又如何呢?但是,警察难道不是也跟着爬上又爬下了吗?而且,专门设计了这个地下通道,得花费国家多少钱财!仅仅是为了向进入这里的每一个囚徒暗示,这里的等级森严?这样的暗示有什么必要?不同的服饰,已经很清楚地告诉了每一个人的身份和将要扮演的不同角色。还需要有这样的暗示吗?
对于囚徒来说,这样的暗示,又有几个人能够看得懂?如果,将这种等级森严满不当一回事,难道仅仅凭这样的暗示就能改变得了的?走过地下通道之后,是拾级而上。这是一个向上的阶梯,阶梯之上,是一个小小的门厅。门厅的右侧,是一个用玻璃间隔出来的小间。一个警察正坐在小间里的桌子前,他木然地看着渐渐从台阶上冒出来的每一个头颅和肩掮手提的每一个包裹。这肯定是一个很杂乱的景象。也许他对这一份的杂乱早已习以为常。他木然地看着,脸上毫无表情。
这一份的木然,不仅仅针对每一个囚徒,也对着那个带队的警察。玻璃小间前的右侧墙上有一扇小小的铁门。他木然地问:
“几个?”
带队的警察也木然地答:“某个。”
他并不起身去开启那扇小铁门,带队的警官只得自己去拉开铁门上的铁栓。一阵刺耳的金属摩擦声之后,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派乡间的景象。我们鱼贯地走出门厅,朝右拐。左边是人工开挖的鱼塘,鱼塘的前面是翻垦过的垄地。地上栽有桃树;右侧是一片梨树。梨树林的尽处,是那堵高墙。梨树林边的高墙与我们刚刚从地下穿过的高墙连成一体。那个直角拐角上落座着一个岗楼,一个武警正身姿笔直地站在那儿。
桃树、梨树栽下的时间显然并不长。在左侧的路边,竖着一块牌子,很夸张地标着这块农耕地的示意图:“某某监狱油桃基地”。哦,这是油桃吗?我不禁对左侧的那些桃树多瞟了几眼。桃,我并不陌生。从我一踏上社会,便置身于桃树的环绕中。但是,那个地方的桃,是水蜜桃。有黄露和肉露之分。肉露中,还有早肉露和迟肉露之别。在我的印象中,迟肉露的味道是最甘美的。想起那一份甘美,我的口中便自然生津。我吞咽了一下,像是要将这一份甘美藏入肚腹中。
被关了一年多,这一份的甘美,实在是久违了。在我任职的那个乡镇,那里的梨很是有名,有黄花梨和吉水梨之分。黄花梨果型大,肉质细腻,水份充足,多汁而甜。与我国有名的鸭梨相比毫不逊色。成熟的梨,皮色羯红,实在是梨中的上佳之物;吉水梨也不俗,虽果实相对较小,而且,果型与苹果相仿佛,皮色永远呈浅绿色。但同样是肉质细嫩、汁多而甜。
已是秋季,无论是桃树还是梨树,叶色已是灰黄。我打量着这些灰黄的树叶,实在看不出,这些已知名的油桃和那些不知名的梨树的叶子,与我印象中的桃树和梨树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只是这些油桃树枝型较细,也没有印象中的水蜜桃树那样,为了多坐果而被人为地修剪成四平八稳的形象。梨树的树型倒是一般无二,只是枝丫较细,每一根枝条同样也是直立着向上。我无法认出这种梨是什么品种,不过,不管是什么品种,与我又有什么相干呢?
一段短路之后,又是一段台阶。右侧的一幢大楼已经露出了它的全貌,“教学楼”几个大字有一种簇新的感觉。大楼面对的是一个不大的广场。广场虽不大,倒也安置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升旗台。下雨的天气,我无法辨别大楼的朝向。不过,按照惯例,大楼应该是朝南的。但是,给我的感觉却似乎很错位。我不知道,这种错位的感觉是怎么产生的?我们被带领着穿过广场去。
走在广场上,我举目四望,广场的右侧是教学楼。然后是一排被围墙围着的低矮房屋。道路在房屋的左侧形成一个十字路口。十字路口的左侧是一个带院子的别墅式样的院落。走上那条横向的路,左侧的路延伸得很长。路的右侧是一片园圃,园圃的右侧,则是一幢又一幢的院落。路的左侧,便是广场左侧的那一片树林。树不高,显然栽种的时间并没有多长。
横向的路,朝右延伸约一百多米,便被那堵高高的围墙挡住了去路。围墙一直朝前延伸,我无法判断围墙延伸的距离到底有多长。给我的印象,监狱像是被围墙围起来的别墅群呢!我的脑海中突然跳出来一组字:“树小墙新画不古,此人必定内务府!”我没有看到画,但是,树小墙新倒是实实在在的。看来,这几年的监狱,成了名副其实的暴发户了!围墙已经将这里间隔成了世外桃源,而且,也确实有着连片的桃树。我真希望这里是我修身养性的世外桃源。虽然不是桃花盛开的时节,但与我想象中的地狱,毕竟有了天壤之别。尽管我仍然不知道我将面临着什么,但心倒确实是安定了许多。
迎接我们的,是正面对着的那座带院子的别墅式样的院落。门庭前是玻璃大门,进了玻璃大门才是朝外开启的大铁门。大铁门敞开,我们一进门,便被指引着左拐上楼。这是一幢两层楼房,二楼正对着楼梯的,是一个大厅。左侧是一个临窗的长走廊。我们被带进了大厅,沿墙一溜弯地面朝墙壁和窗户站着。带来的包裹放在各自身后的地上。在走进大厅的第一时间,一位身穿囚服,坐在桌子边登记的男子,脱口朝我说道:
“你怎么来了?”
我愣愣地看着他,努力在脑海中检索他的形象。我似乎并不认识他呀!他看出了我的疑惑,说:
“你不认识我,我却认识你!你小弟某某某,我很熟悉!”
哦!我小弟的名字,他说得正确无误。看来,他是确实认识我的!我疑惑地问:“你是?”
“哦!我是中级法院的某某某。因受贿罪被判了六年!”他说,“你被判了几年?”
我摇了摇头:“十五年呢!”
“好了!既然已经到了这里,就不要再多想了!”他安慰道,“身体好,才是最根本的。外面的事情再大,也只能放开了!”
我能放得开吗?我的内心不禁嘀咕道。我莫名其妙地摊上这档子事,任谁能够承受得了!但是,我再不能承受,又能怎么样呢?谁会来听我的诉说?就算是有人能耐下心来听我的诉说,必定也是一个于事无补的人!我朝他笑笑,算是回应了他的关心。
“在这里坐牢的人,小城来的人多了!”他说,“有几个你可能也认识的!你还没来,就有人在提你了呢!”
我问:“谁呀?”
“慢慢再说吧!慢慢再说吧!”他说。
看来,他心中有着太多的顾忌。我也再不好意思,去追根刨底。
面墙面窗站了片刻之后,我们又被要求转过身来,将自己带来的行李包打开,将包裹中的物品全部抖落在地上。这是要检查呢!并没有看到警察现身,显然,检查工作将由囚徒进行。
已经穿着囚服的那些囚徒们似乎都很卖力,每一件衣裤都拿起来抖一抖。发现有领子的衣服或带有铁扣的裤子,都被拎出来丢在一边,皮带是不可以系的;衣服上的拉链也是不可以有的。检查完了包裹中的物品之后,我们依次去门边的那个小桌旁领衣裤。这是统一的制式囚服。领了囚服后,我们仍被要求面墙或面窗户站着。(……此处略去321字)而当被查出身子中藏有毒品的女人,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检查者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这种经过这样的旅途,最后被人吸食的毒品,是否更能让人欲死欲仙?
(……此处略去1040字)
小姑看着男人逃去的背影,只得幽幽地叹了一口气。
换上了囚衣囚裤之后,那一份被关进了笼子的感觉又泛上了我的心头。我不知道,这一份感觉,是不是衣裤上的白色条纹带给我的。刚踏上小广场的那一份悠然自得已经荡然无存!什么“树小墙新画不古”、什么“世外桃源”,早已被严竣的现实所取代。人毕竟生活在现实中,任何的幻觉在现实面前,很快都会随风而去!
我们被告知,这里是入监队。在这里,必须得集训;必须得背出监规纪律!我们被要求每人拿着一只小矮凳,分成两排,面对着墙静坐。说是今天是下雨天,外面的队列训练不能进行。先在大厅里背诵监规纪律。
“坐姿要端正,不能弯腰曲背!”后面有人在喊道。
有人刚侧过身子去想轻声说话,身后即有叱责声飞来:“干什么呢?想说话?不要犯贱!你们倒说句话试试看!弄弄清楚!这里是什么地方!”
十分威吓的口气,简直比警察还警察!唬得坐着面壁的人大气不敢出!这样一动不动,僵直着腰板坐着的滋味确实不太好!没有多长时间,我已经腰酸背痛,但我只能强忍着。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呵!那位认识我的人把我叫了过去,说是要了解一下我的案情。其实,我很清楚,他是打着幌子,借机让我活动一下身子。
到了入监队,我们每一个人的档案肯定随即会转了过来。档案袋中,肯定有我的相关材料,有判决书。他要了解案情,完全可以阅览我的判决书。不管这份判决书中,判我有罪的根据是荒唐的。但毕竟是官方文件。任我再申辩,我也无法改变判决书的性质。再说,我也实在没有精力,再像祥林嫂那样地喋喋不休了!明知没有用,为什么还要去说呢?
我走去窗前,默默地朝窗外的广场注视了一会。窗外依然是微雨迷蒙的样子。远处的绿色很浓重。再远处,可以看到丘陵的那一抹黛色。广场上空无一人;教学楼那边也未见有人影晃动。偶然有一双大鸟在天空嘎叫着飞过。这是一种常在水域活动的白色大鸟。长长的喙和长长的脚。像鹭鸶一般的长腿。
这里的附近,一定有一个比较大的水域。我判断着。但我并不想去证实我的判断是否正确。没必要哦!有没有较大的水域,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不可能掮着渔竿去钓鱼,也不可能背着鸟铳去狩猎。被关在笼子里这么长时间,我常常在想,我这一生领受这么大的灾难,是不是在我的一生中,伤害的生灵太多?或者说是,在我以往的生命中,打鸟、钓鱼,在我手中生灵涂炭太多了,必然要遭受的报应?
也许,我早该遁入空门。但是,我迷恋于红尘不能自拔,所以,苍天才会假我自认为是最要好的朋友之手,来置我于死地?让我不是遁入空门,却胜似遁入空门?这样的环境,与遁入空门又有什么区别呢?戒色,是遁入空门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嘛。这里是男子监狱。不太可能见得到女人。如果有可能的话,这里的管理,很可能连一只公麻雀也飞不进来吧!进围墙之前,在女医生面前展示一下身子,看来是在女人面前的终极演出了。
第二天,天便放晴了。新来的所有囚徒都得随先来的那一拨人去广场上训练。我带了一份忐忑走向广场,我不知道,这样的训练会有什么科目?是以什么样的目的?在部队,新兵入伍,将会面临三个月的新兵训练。据说,训练很辛苦。但我想,新兵训练的日子,再辛苦也是快乐的。有那么多的年轻人在一起!年轻的身躯也经得住摔打!是为了进入部队这个大熔炉后,先淬一次火。为日后的军旅生活奠定经得起磨炼的基础。那么,进监狱后,迎面而来的训练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真还希望将这些废铜烂铁锤炼成钢?
初秋的太阳依然如火一般地燎人。尤其是雨后初晴的太阳底下,湿气正往上蒸腾,酷热从头顶直泻下来。人便如同置身于一个硕大的蒸笼中。我们被要求面朝着太阳直立着。也不做操;也不开步走。时间不长,汗水已顺着面颊流了下来。这是一种被水蒸火燎交集的感觉。我不知道孙悟空被关进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孙悟空被烟熏火燎后炼成了火眼金睛,日后能辨妖识魔。我被水蒸火燎又能炼成什么样的神奇呢?我似乎并没有要刻意去炼成火眼金睛的必要哦!
如果说,在以往的人生中,我不辨忠奸的话,那么,经过了这一场的磨难,难道我还会良莠不分吗!我闭上眼睛,想象着一股滚烫从我的头顶灌泻而入,就像是练气功一般地寄希望能将这一份阳光意守在我的丹田。丹田并没有因此隐隐发热。据说,练气功的人,在有了得气的感觉后,将气守在丹田,丹田会因此发热。人家是一股气,便能让丹田发热。我为什么直接接受了阳光,丹田还是不能发热呢?没有一丝的感觉,让我沮丧。
但是,带训的人,并没有因为我沮丧而停止了操练。带训的人也是一个囚徒,同样穿着囚服,我不明白,他的那一份踌躇满志又是从何而来?还是因为这么多同样穿着囚服的人听从他的指挥,让他终于找到了做人的感觉?
他的那种连喝带骂的口气,简直比警察还要霸道三分!我终于明白,这并不是什么训练。这只是为了磨平所有囚徒的心志,让所有来服刑的人,在今后的牢狱生涯中,能乖乖地俯首听命!这种手段,警察并不屑于做!于是,便物色了这样的同是囚徒的人来做!偏是在囚徒中还真不乏有这种甘当奴才的人!这似乎也不奇怪哦,古往今来的中国,无论在哪个社会层次,甘当奴才的人是从来也不会缺乏的。如此一想,一切似乎又都顺理成章了。
车子终于停在了一排崭新的楼房前的空地上,我们被吆喝着赶下车来。楼房的门楼上写着监狱的大名,果然是地处竹乡的那座监狱。只是已不再是我印象中的破旧牌楼式门庭了。看来,这十年来,监狱也与时俱进了。
下车的囚徒依次走进大厅。大厅的右侧是一个铁栅栏的名副其实的笼子。我随同车的人被驱赶进了笼子,巨大的笼子瞬间便显得拥挤不堪。我这才知道,并不只是一辆装囚徒的车子来到这座监狱。在走进大厅的时候,脚镣和手铐已被打开,还没来得及感受这瞬间的自由,更立即坠落真正的铁笼子中,让我很是沮丧。同车的胖子和他们那一串人也已散开,似乎也只是在瞬间更显得很是陌生。我的注意力已放在观察环境和关注脚边的行李包上。
虽然,包中只是几件衣裤,但接下来的日子将在这里度过,哪怕是一件汗褂也弥足珍贵。笼子的对面是一条中走廊。大厅靠南的那排窗户内,有一个人正在拖地。他穿着一身灰色的衣裤。衣服胸前的口袋上有着竖着的白色条纹,与衣领下的后背上部的白色条纹相对应。长裤的两侧也各有一长溜的斑马线到底。这大概是制式的囚服了。他直起腰来朝我们这边看。
一看到他的脸,我便认出他便是小城西邻的那个县城看守所碰到的,让我帮他写法庭陈述的那个人。怎么?他也被送到这座监狱来服刑了吗?我朝他挥手,他只是茫然地朝我看了看。也许,在他的记忆中,早已没有了我这个人的存在。但是,在我的记忆中,对他的印象却仍是十分清晰。他是因生意纠纷,纠合人与人争斗,在争斗中,使对方的一个癌症晚期患者倒地死亡而被判刑的。
他曾跟我说,在他的家乡,女孩子找对象,偏偏要找坐过牢的。认为坐过牢的人吃过苦,能耐劳。“浪子回头金不换!”也不知是社会的越来越宽容,还是他的自我安慰。他的家乡是本省的那个盛产水晶玻璃制品的小县。我去过。淳朴的民风中,夹杂着生意人的狡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县城中夹杂着的那一份新兴,有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颇像一个腼腆而木讷的村姑,穿上了一件新潮的大褂;也像一个一夜暴富的土豪,穿上了一套蹩脚的西装。有着手足无措的紧张。也不知是人不配衣裳,还是衣裳不配人!这是一种很怪异的感觉。
我们被要求走出铁笼,不能带行李。一个全新的环境,已让所有人都显得十分拘谨。一行人鱼贯而出。被指引着走去那条中走廊。中走廊两侧的门上,都钉有科室的铭牌,原来是医院。队伍排在走廊上,被要求脱光了衣裤走进检查室检查。所有人似乎都没有在意面对的是穿白大褂的女医生,像娼妓一般地三下两下脱去了衣裤。脸上没有羞耻,有的只是坦然。
检查并不认真,只是例行公事一般地让女人们审视一下。女医生对这样的情形显然也早已习以为常。目光木讷而魂不守舍。给了我一种不想看又不得不看的无奈感觉。我确实很难想象,(……此处略去589字)这个大厅的布局很有些另类,左右的两条走廊并不对称。左侧的是中走廊;右侧的却是偏走廊,一边临窗;一边是墙。我不知道墙的里面是什么样的布局?但是,窗的外面却是一目了然。这是一长溜的荒地。荒地上长满了枝条高高的蒲公英。有许多黄色的小花;也有许多白色的绒球。因为是下雨的天气,并不见有蒲公英的绒球散开,像一柄一柄的降落伞一般地到处飞舞。
不过,总算是到处飞舞也没有用,不管它多么努力,恐怕也飞不出这个一边是高高的楼房;一边是同样高高的围墙的狭长空间。围墙上装有铁丝网,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这种冷冰冰的感觉,应该是我对监狱产生的第二种感觉了。这种感觉只在瞬间滑过我的脑际,并没有像第一种感觉那样在我的头脑中停留了太久,让我回味!
走廊的尽处是一扇门,一个警察在前面引路。这是通往地狱之门。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感觉突然在我的心头泛起?其实,对于每一位囚徒来说,踏进看守所的大门,便已经踏进了地狱之门。被押解到监狱,踏上囚车的那一瞬间,便已是踏上了死亡之旅。到了终点站,从囚车上下来,走进这幢大楼的玻璃大门时,便已进入了十八层地狱了。
我不知道,当我走进这扇门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联想?是因为门里面的左拐,便是一个朝下走的台阶?十几二十来级台阶,一路朝下,确实给了我走向十八层地狱的联想?只是台阶下灯光明亮,并没有给我太多的灯火飘摇、阴森恐怖的地狱印象。这颇像是铁路站台的那种地下过道。所不同的,只是这个地下过道的中间,用铁栅栏间隔出了一条甬道。如此一来,原本狭小的地下过道,变成了更加狭小的三条通道。每一条的通道上方,都明确地标志着可以踏进通道的人的身份。中间的那条通道上标注着“警察通道”;两侧的通道上方写着“罪犯通道”。
我不知道,人真正踏入地狱之门时,人和鬼是否也是殊途走向阎王大殿?如果被黑白无常的枷锁拖向阎王殿的人,一踏进地狱之门后,必须是人鬼殊途的话,还真不知道这些不情不愿的魂魄会逃散去何方呢!这种人为的设计,是不是意图在第一时间里告知每一个踏进地狱之门的人,这里等级森严?
我不知道,走出这个地下通道之后,监狱的所有地方,警察与囚徒的走道是不是都人为地分开着?但是,一走下这个朝下走的台阶时,这种感觉是确实存在着的。这应该是我对监狱产生的第三种感觉了。值得庆幸的是,走下地下通道,仍然如同走在白日底下,并没有让我产生阴森的感觉。虽然,带路的警察毫不犹疑地走进了中间的那条甬道。右手朝右侧一挥,紧随着他的囚徒赶紧走向右侧的通道。一队囚徒鱼贯而入,倒也显得秩序井然。
我知道,这条地下通道的设计,是缘于上面有一堵高高的围墙。但是,就算是围墙再高,也可以在围墙上开门洞呀,为什么非得劳民伤财?囚徒的命果然不值钱,让你爬上爬下又如何呢?但是,警察难道不是也跟着爬上又爬下了吗?而且,专门设计了这个地下通道,得花费国家多少钱财!仅仅是为了向进入这里的每一个囚徒暗示,这里的等级森严?这样的暗示有什么必要?不同的服饰,已经很清楚地告诉了每一个人的身份和将要扮演的不同角色。还需要有这样的暗示吗?
对于囚徒来说,这样的暗示,又有几个人能够看得懂?如果,将这种等级森严满不当一回事,难道仅仅凭这样的暗示就能改变得了的?走过地下通道之后,是拾级而上。这是一个向上的阶梯,阶梯之上,是一个小小的门厅。门厅的右侧,是一个用玻璃间隔出来的小间。一个警察正坐在小间里的桌子前,他木然地看着渐渐从台阶上冒出来的每一个头颅和肩掮手提的每一个包裹。这肯定是一个很杂乱的景象。也许他对这一份的杂乱早已习以为常。他木然地看着,脸上毫无表情。
这一份的木然,不仅仅针对每一个囚徒,也对着那个带队的警察。玻璃小间前的右侧墙上有一扇小小的铁门。他木然地问:
“几个?”
带队的警察也木然地答:“某个。”
他并不起身去开启那扇小铁门,带队的警官只得自己去拉开铁门上的铁栓。一阵刺耳的金属摩擦声之后,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派乡间的景象。我们鱼贯地走出门厅,朝右拐。左边是人工开挖的鱼塘,鱼塘的前面是翻垦过的垄地。地上栽有桃树;右侧是一片梨树。梨树林的尽处,是那堵高墙。梨树林边的高墙与我们刚刚从地下穿过的高墙连成一体。那个直角拐角上落座着一个岗楼,一个武警正身姿笔直地站在那儿。
桃树、梨树栽下的时间显然并不长。在左侧的路边,竖着一块牌子,很夸张地标着这块农耕地的示意图:“某某监狱油桃基地”。哦,这是油桃吗?我不禁对左侧的那些桃树多瞟了几眼。桃,我并不陌生。从我一踏上社会,便置身于桃树的环绕中。但是,那个地方的桃,是水蜜桃。有黄露和肉露之分。肉露中,还有早肉露和迟肉露之别。在我的印象中,迟肉露的味道是最甘美的。想起那一份甘美,我的口中便自然生津。我吞咽了一下,像是要将这一份甘美藏入肚腹中。
被关了一年多,这一份的甘美,实在是久违了。在我任职的那个乡镇,那里的梨很是有名,有黄花梨和吉水梨之分。黄花梨果型大,肉质细腻,水份充足,多汁而甜。与我国有名的鸭梨相比毫不逊色。成熟的梨,皮色羯红,实在是梨中的上佳之物;吉水梨也不俗,虽果实相对较小,而且,果型与苹果相仿佛,皮色永远呈浅绿色。但同样是肉质细嫩、汁多而甜。
已是秋季,无论是桃树还是梨树,叶色已是灰黄。我打量着这些灰黄的树叶,实在看不出,这些已知名的油桃和那些不知名的梨树的叶子,与我印象中的桃树和梨树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只是这些油桃树枝型较细,也没有印象中的水蜜桃树那样,为了多坐果而被人为地修剪成四平八稳的形象。梨树的树型倒是一般无二,只是枝丫较细,每一根枝条同样也是直立着向上。我无法认出这种梨是什么品种,不过,不管是什么品种,与我又有什么相干呢?
一段短路之后,又是一段台阶。右侧的一幢大楼已经露出了它的全貌,“教学楼”几个大字有一种簇新的感觉。大楼面对的是一个不大的广场。广场虽不大,倒也安置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升旗台。下雨的天气,我无法辨别大楼的朝向。不过,按照惯例,大楼应该是朝南的。但是,给我的感觉却似乎很错位。我不知道,这种错位的感觉是怎么产生的?我们被带领着穿过广场去。
走在广场上,我举目四望,广场的右侧是教学楼。然后是一排被围墙围着的低矮房屋。道路在房屋的左侧形成一个十字路口。十字路口的左侧是一个带院子的别墅式样的院落。走上那条横向的路,左侧的路延伸得很长。路的右侧是一片园圃,园圃的右侧,则是一幢又一幢的院落。路的左侧,便是广场左侧的那一片树林。树不高,显然栽种的时间并没有多长。
横向的路,朝右延伸约一百多米,便被那堵高高的围墙挡住了去路。围墙一直朝前延伸,我无法判断围墙延伸的距离到底有多长。给我的印象,监狱像是被围墙围起来的别墅群呢!我的脑海中突然跳出来一组字:“树小墙新画不古,此人必定内务府!”我没有看到画,但是,树小墙新倒是实实在在的。看来,这几年的监狱,成了名副其实的暴发户了!围墙已经将这里间隔成了世外桃源,而且,也确实有着连片的桃树。我真希望这里是我修身养性的世外桃源。虽然不是桃花盛开的时节,但与我想象中的地狱,毕竟有了天壤之别。尽管我仍然不知道我将面临着什么,但心倒确实是安定了许多。
迎接我们的,是正面对着的那座带院子的别墅式样的院落。门庭前是玻璃大门,进了玻璃大门才是朝外开启的大铁门。大铁门敞开,我们一进门,便被指引着左拐上楼。这是一幢两层楼房,二楼正对着楼梯的,是一个大厅。左侧是一个临窗的长走廊。我们被带进了大厅,沿墙一溜弯地面朝墙壁和窗户站着。带来的包裹放在各自身后的地上。在走进大厅的第一时间,一位身穿囚服,坐在桌子边登记的男子,脱口朝我说道:
“你怎么来了?”
我愣愣地看着他,努力在脑海中检索他的形象。我似乎并不认识他呀!他看出了我的疑惑,说:
“你不认识我,我却认识你!你小弟某某某,我很熟悉!”
哦!我小弟的名字,他说得正确无误。看来,他是确实认识我的!我疑惑地问:“你是?”
“哦!我是中级法院的某某某。因受贿罪被判了六年!”他说,“你被判了几年?”
我摇了摇头:“十五年呢!”
“好了!既然已经到了这里,就不要再多想了!”他安慰道,“身体好,才是最根本的。外面的事情再大,也只能放开了!”
我能放得开吗?我的内心不禁嘀咕道。我莫名其妙地摊上这档子事,任谁能够承受得了!但是,我再不能承受,又能怎么样呢?谁会来听我的诉说?就算是有人能耐下心来听我的诉说,必定也是一个于事无补的人!我朝他笑笑,算是回应了他的关心。
“在这里坐牢的人,小城来的人多了!”他说,“有几个你可能也认识的!你还没来,就有人在提你了呢!”
我问:“谁呀?”
“慢慢再说吧!慢慢再说吧!”他说。
看来,他心中有着太多的顾忌。我也再不好意思,去追根刨底。
面墙面窗站了片刻之后,我们又被要求转过身来,将自己带来的行李包打开,将包裹中的物品全部抖落在地上。这是要检查呢!并没有看到警察现身,显然,检查工作将由囚徒进行。
已经穿着囚服的那些囚徒们似乎都很卖力,每一件衣裤都拿起来抖一抖。发现有领子的衣服或带有铁扣的裤子,都被拎出来丢在一边,皮带是不可以系的;衣服上的拉链也是不可以有的。检查完了包裹中的物品之后,我们依次去门边的那个小桌旁领衣裤。这是统一的制式囚服。领了囚服后,我们仍被要求面墙或面窗户站着。(……此处略去321字)而当被查出身子中藏有毒品的女人,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检查者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这种经过这样的旅途,最后被人吸食的毒品,是否更能让人欲死欲仙?
(……此处略去1040字)
小姑看着男人逃去的背影,只得幽幽地叹了一口气。
换上了囚衣囚裤之后,那一份被关进了笼子的感觉又泛上了我的心头。我不知道,这一份感觉,是不是衣裤上的白色条纹带给我的。刚踏上小广场的那一份悠然自得已经荡然无存!什么“树小墙新画不古”、什么“世外桃源”,早已被严竣的现实所取代。人毕竟生活在现实中,任何的幻觉在现实面前,很快都会随风而去!
我们被告知,这里是入监队。在这里,必须得集训;必须得背出监规纪律!我们被要求每人拿着一只小矮凳,分成两排,面对着墙静坐。说是今天是下雨天,外面的队列训练不能进行。先在大厅里背诵监规纪律。
“坐姿要端正,不能弯腰曲背!”后面有人在喊道。
有人刚侧过身子去想轻声说话,身后即有叱责声飞来:“干什么呢?想说话?不要犯贱!你们倒说句话试试看!弄弄清楚!这里是什么地方!”
十分威吓的口气,简直比警察还警察!唬得坐着面壁的人大气不敢出!这样一动不动,僵直着腰板坐着的滋味确实不太好!没有多长时间,我已经腰酸背痛,但我只能强忍着。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呵!那位认识我的人把我叫了过去,说是要了解一下我的案情。其实,我很清楚,他是打着幌子,借机让我活动一下身子。
到了入监队,我们每一个人的档案肯定随即会转了过来。档案袋中,肯定有我的相关材料,有判决书。他要了解案情,完全可以阅览我的判决书。不管这份判决书中,判我有罪的根据是荒唐的。但毕竟是官方文件。任我再申辩,我也无法改变判决书的性质。再说,我也实在没有精力,再像祥林嫂那样地喋喋不休了!明知没有用,为什么还要去说呢?
我走去窗前,默默地朝窗外的广场注视了一会。窗外依然是微雨迷蒙的样子。远处的绿色很浓重。再远处,可以看到丘陵的那一抹黛色。广场上空无一人;教学楼那边也未见有人影晃动。偶然有一双大鸟在天空嘎叫着飞过。这是一种常在水域活动的白色大鸟。长长的喙和长长的脚。像鹭鸶一般的长腿。
这里的附近,一定有一个比较大的水域。我判断着。但我并不想去证实我的判断是否正确。没必要哦!有没有较大的水域,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不可能掮着渔竿去钓鱼,也不可能背着鸟铳去狩猎。被关在笼子里这么长时间,我常常在想,我这一生领受这么大的灾难,是不是在我的一生中,伤害的生灵太多?或者说是,在我以往的生命中,打鸟、钓鱼,在我手中生灵涂炭太多了,必然要遭受的报应?
也许,我早该遁入空门。但是,我迷恋于红尘不能自拔,所以,苍天才会假我自认为是最要好的朋友之手,来置我于死地?让我不是遁入空门,却胜似遁入空门?这样的环境,与遁入空门又有什么区别呢?戒色,是遁入空门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嘛。这里是男子监狱。不太可能见得到女人。如果有可能的话,这里的管理,很可能连一只公麻雀也飞不进来吧!进围墙之前,在女医生面前展示一下身子,看来是在女人面前的终极演出了。
第二天,天便放晴了。新来的所有囚徒都得随先来的那一拨人去广场上训练。我带了一份忐忑走向广场,我不知道,这样的训练会有什么科目?是以什么样的目的?在部队,新兵入伍,将会面临三个月的新兵训练。据说,训练很辛苦。但我想,新兵训练的日子,再辛苦也是快乐的。有那么多的年轻人在一起!年轻的身躯也经得住摔打!是为了进入部队这个大熔炉后,先淬一次火。为日后的军旅生活奠定经得起磨炼的基础。那么,进监狱后,迎面而来的训练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真还希望将这些废铜烂铁锤炼成钢?
初秋的太阳依然如火一般地燎人。尤其是雨后初晴的太阳底下,湿气正往上蒸腾,酷热从头顶直泻下来。人便如同置身于一个硕大的蒸笼中。我们被要求面朝着太阳直立着。也不做操;也不开步走。时间不长,汗水已顺着面颊流了下来。这是一种被水蒸火燎交集的感觉。我不知道孙悟空被关进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孙悟空被烟熏火燎后炼成了火眼金睛,日后能辨妖识魔。我被水蒸火燎又能炼成什么样的神奇呢?我似乎并没有要刻意去炼成火眼金睛的必要哦!
如果说,在以往的人生中,我不辨忠奸的话,那么,经过了这一场的磨难,难道我还会良莠不分吗!我闭上眼睛,想象着一股滚烫从我的头顶灌泻而入,就像是练气功一般地寄希望能将这一份阳光意守在我的丹田。丹田并没有因此隐隐发热。据说,练气功的人,在有了得气的感觉后,将气守在丹田,丹田会因此发热。人家是一股气,便能让丹田发热。我为什么直接接受了阳光,丹田还是不能发热呢?没有一丝的感觉,让我沮丧。
但是,带训的人,并没有因为我沮丧而停止了操练。带训的人也是一个囚徒,同样穿着囚服,我不明白,他的那一份踌躇满志又是从何而来?还是因为这么多同样穿着囚服的人听从他的指挥,让他终于找到了做人的感觉?
他的那种连喝带骂的口气,简直比警察还要霸道三分!我终于明白,这并不是什么训练。这只是为了磨平所有囚徒的心志,让所有来服刑的人,在今后的牢狱生涯中,能乖乖地俯首听命!这种手段,警察并不屑于做!于是,便物色了这样的同是囚徒的人来做!偏是在囚徒中还真不乏有这种甘当奴才的人!这似乎也不奇怪哦,古往今来的中国,无论在哪个社会层次,甘当奴才的人是从来也不会缺乏的。如此一想,一切似乎又都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