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大举扩张-《斗战万界》

  元军兵败的消息传出,天下震动。

  元帝暴怒,下令斩杀王保保,以儆效尤。幸得丞相脱脱力谏,加上宗正七王爷从旁协助,才让元帝收回成命。改为削去王保保所有官职,以小卒之身,戴罪立功。

  当然,王保保依旧在其父汝阳王统帅的平乱大军之中任职,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各路起义军确认启明军大胜,大受鼓舞。也开始谋划启明军分地政策的可行性。尤其以明教领导下,在河南江北行省活动的刘福通、周子旺两路义军,迫切希望以分田之法,发挥出中原大地的人口潜力。

  面对汝阳王的大军镇压,两路义军已然濒临溃败。此时,任何能让他们麾下军队提升战斗力的方法,都愿意大胆尝试。

  另外,启明军的胜利,也让各地的野心之辈,看到了迅速壮大的可能性。

  于是,各路义军蜂拥而起,天下大势变得风起云涌。

  河南江北行省,安丰路中立府治所,濠州城内,义士郭子兴以数百人起义,先下毒让守军失去战斗力,又杀死城内元军官员,迅速占领濠州城。

  而后开仓放粮,招募青壮,并且大胆学习启明军的打击地主豪强、分地于民的政策,短时间内,就拉起一万大军,并向周边势力最大的刘福通义军靠拢。

  长江出海口周围地域,以方国珍为首的海盗势力,上岸劫掠,攻城掠地,来去无踪。虽然没有分田于民,却大力打击当地豪强大族,劫富济贫,间接得到浙闽一带穷苦大众支持,势力日益扩大。

  长江以南,张士诚的私盐生意,被武当打服的海沙帮和巨鲸帮蚕食,于是带着麾下人手啸聚山林。

  值此大世,张士诚不甘寂寞,下山劫掠,在朝廷势力延伸不到的乡野,控制地方宗族,暗地脱离城中大族掌控,势力范围逐渐扩张至江右行省北部全境,兵锋直指行省首府。

  徐寿辉早已在蓟水城起兵,被元军围堵,势力发展受限。此次受到启明军的启发,也在治下强取土地,分给麾下士卒及其亲族,军队凝聚力和数量大幅度提升,向北扩张至长江沿岸后,却紧守长江天险,转头南下攻取湖广行省各地。

  不过三个月,长江以南,乃至淮河以南,遍地烽烟,告急求援的奏折如雪花般飞向京城的最高权力中心长生殿。

  暴怒的元帝,连发八道圣旨,令汝阳王迅速解决当前之敌,南下平乱。

  最终,由七王爷保举,派出驻扎在河南江北行省洛阳府、嵩山脚下的五万驻军南下,再由朝中派出供奉殿的高手随行,合力剿灭启明军,力求一举建功。

  丞相脱脱见到供奉殿高手后,大喜。大笔一挥,又从中书省调一万禁卫军南下,欲以雷霆之势覆灭启明军。

  ......

  天下大势变化之大,直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秦真所统领的启明军,自然也有非同一般的发展。

  临山城之战后,短短半月,启明军以仅剩的八百种子为基,再次招募青壮,收降元军,兵力激增至一万五千。随后,常遇春、蓝玉、秦真分三路出击,一月之间,连战连捷。

  依靠身后的大别山区,建立起包含两座府城,二十余座州县在内,东西长五百里,南北近三百里的庞大根据地,拥兵五万,治下人口近百万。势力范围横跨河南江北、湖广行省,并向正西行省扩张。

  在各路义军展现出“万类霜天竟自由”的景象之时,朝廷再次派出大军进攻启明军的消息传来,秦真和常遇春秉持不动如山的方针,放缓扩张步伐,夯实根基,整军备战。

  朝廷统治范围幅员辽阔,除各大汗国,以及京师大都城直接控制下中书省地域以外,共分为十大行省。

  正北行省管辖草原,东北行省管辖苦寒之地。

  西北行省稳固边疆,正西行省连接西域。

  西南行省土官自治,川蜀行省遗世独立。

  河南江北行省统治中原,为朝廷核心统治地区,也是义军高发地带。

  江浙行省,统治沿海全境,粮食产地,税收基石。

  湖广行省,自长江以南,直至南越故地,地广人稀。

  江右行省,夹在湖广行省和江浙行省之间,物产丰富。

  此时,十大行省,其中之四已经烽烟遍地,还都是富庶之地,极大动摇了朝廷的统治力度。

  随着启明军势力的扩张,临山城的体量,已经不足以作为统治中心。于是,启明军的中心再次前移,在汝宁府城义阳扎下根基。

  义阳城地处要冲,势力范围可辐射至江淮河汉四大流域。在没有攻下足以立国建都级别的大城前,足以成为启明军的安身之所。

  而启明军奉行的以民为先政策,足以将城内的顽固势力吓跑,跑得慢的,无一例外成为启明军立威的标杆。将义阳城的资源重新公平分配后,启明军在城内得到了极大的支持。

  元军出兵的消息传到义阳城后,秦真当即召集众将议事。

  随着陆陆续续的脚步,一众启明军高层抵达,再也不是从前大小猫三两只的状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秦真坐在上首主位,常遇春和蓝莹夫妻分坐左右,蓝玉把守大门,禁止任何人接近。

  所谓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此刻的议事大厅,左手边坐着各部行政主官,右手边为高级将领和他们的副手。

  自军队扩张之后,军中将领缺口巨大,秦真将临山城之战的八百种子中的士卒加上启明村的班底,全部升为统领五十人的班长,才堪堪维持住军队的统治。

  即使如此,秦真依旧感觉军队控制起来,没那么得心应手。这也是为什么,启明军停止扩张,选择原地等待朝廷大军到来的原因之一。

  继五百人的大队长之上,两千人为一卫,设卫长,一万人为一军,设将军。秦真、常遇春、蓝莹、蓝玉,为四大将军,各自统领万人。

  至于为什么五万人的军队,只有四个将军,自然是因为常遇春统领两万人。

  常遇春的大将军封号不变,秦真的神武将军,改为神魔将军。蓝玉为血煞将军,不只是他修炼血煞战体,还因为他的作战风格血腥至极,杀气惊天,死战不退,故封号血煞。

  蓝莹,身兼巾帼将军和物资部部长之职。她的这支军队,在作战之余,还承担着物资部资源护送之责,非身家清白、意志坚定者不可入。

  原来的四大队长,在临山城之战只存活王虎一人,被秦真指派,以战后的种子为主干,发展情报队伍,负责对内监察,直接对秦真负责。

  此队伍秉持光明之心,于暗夜行事,故名为——

  夜曦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