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隆——隆——
明明不过三百人的骑兵冲阵,在常遇春的带领下,却杀出了三千人,三万人的气势。
常遇春甫至战场,就敏锐地看到身边只剩数百护卫的银甲主将王保保。手中长枪一指,带着身后的士卒,径直冲向中军大纛。
王保保,本名扩廓帖木儿,乃元朝皇族,成吉思汗铁木真后裔。年不到三十,已是元军年轻一代的军中代表人物,未来的兵马大元帅之才。深受元帝和朝中众臣器重。
他取汉民王保保,就是崇尚汉家兵法保家卫国之真意。身穿银甲,就是致敬其素来景仰的南北朝名将陈庆之。“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不仅仅是王保保的信条,更是他的毕生追求。
因此,面对冲锋而来的常遇春,王保保毫无畏惧,伸手抓过手边长枪,迎头而上。带着身边最后也是最为精锐的卫队,反向迎头冲锋。
两军正面交锋,谁也不愿后退。
启明军骑兵毕竟初战,不敌元军卫队,纷纷落马而亡。也就是仗着常遇春神勇无敌,方才勉强维持局面。
见时机成熟,蓝玉又是两发响箭升空。
数十道身影,带着一看就是新手的青壮,杀上城墙,辅助城头的启明军,将元军杀得节节败退。尤其是领头的那数十道身影,手持长剑,举手投足就是一道残肢断臂飞起,迅速肃清城头敌军。
蓝玉发完响箭,不再看身后的局势。和身边的武当四侠点点头,四道身影纵身一跃,向城下飞跃而出。
此时的元军,已经濒临崩溃。尤其是王保保被常遇春缠住,失去指挥的元军,终于出现第一个战意崩溃的士卒。
这位不知名的士卒,平素也是悍勇之辈,数次讨贼平乱中,立下大功。可他怎么也没想到,世上会真的存在这种人。
先是以不知从何处发出的惊天之声,杀伤大片友军。更是不论昼夜,在大军之中来去自如,如同鬼魅。
今日,他亲眼见到了这个人的强大。只是一人之力,声似雷震,响彻战场;力大无穷,单人单刀就劈开投石车发射而来的千斤巨石;更是步战冲阵,逼得己方大军只能围追堵截,消耗其体力,而无法造成伤害,强行击杀。
曾经,他只在话本和戏文中,听说过如此似神如魔之人。
当传说照进现实,他不得不崩溃,不得不深受打击。他累了,面对此等不可战胜之辈,在失去了获胜的可能后,全身的战意消退殆尽,颓然地放下了手中武器,坐倒在地。
有一就有二,短短半刻钟,就有大片士卒放下兵器,躺在地上,放弃反抗。
武当四侠杀入战场,专门寻找那些一看就与普通士卒不同的基层将领,数个起落之间,军中百夫长以下将官,就被取走首级,随后抽身就走,绝不停留。
随着四人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元军队伍失去指挥,军阵也开始散乱。
同时,失去王保保亲自指挥的盾阵,再也无法配合无间,秦真顺势撕开防线,脱困而出。甩开身后的大军,向着王保保所在的战场而去。
徒留身后的大军乱做一团,有的想要支援将军,有的想要击杀在军中肆虐的武当四侠,还有人想要执行将军最初的将令,围杀秦真。也有一部分人见势不妙,迅速回营,寻找战马,准备突围。
秦真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就是知道,也不在意。此时的他,已经接近双方骑兵的战场。
“吒——”
又是一道狮吼功,敌我不分,将双方的战马和人员尽数轰得愣神。
常遇春早有准备,抓住机会,向着王保保突进。
只见两军之间,一道赤红身影,身下是鲜血淋漓、已看不出是黑色还是赤色的战马,向着那道银甲身影突袭而去。
成败,在此一举。
不知是天命眷顾,还是王保保命不该绝。
常遇春身下的战马接近王保保三丈时,王保保倏然醒转,更是在间不容发之际,躲开了常遇春必杀一击。只是掉落在地的头盔,随风飞扬的长发,方才能证明王保保内心的庆幸。
差一点,就差一点!
心有余悸的王保保,迅速拉开距离。举目一扫,入目所及,是已经濒临崩溃的战局,和再次向着自己杀来的两道人影。
一人,是差点击杀自己的无名之辈。另一人,已成为他内心最深的恐惧。王保保从未想过,个人的战力,可以达到如此程度,能以一人之身,对抗大军。
看此人面相,如此年轻。此时的王保保,似乎理解历代先皇,为什么会对武当山上的那位,讳莫如深,就连提起的时候,也只是以“那位”代替。
“来将可通姓名?”
“败军之将,也敢猖狂!?”
“哼!本将扩廓帖木儿,乃成吉思汗血脉,黄金家族后裔。此番战败,非我之罪。待到朝廷高手到达,天军再至,凭尔等弱小之军,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哦,是吗?那本将现在就送你这位黄金家族后裔,去见你的先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说罢,常遇春一拍战马,再次冲锋向前。
王保保心中一凛,拍马便走。路过大营之时,数千骑兵冲出,也不恋战。不待常遇春反应,就将王保保的身形裹挟入阵中,纵马扬长而去,消失在远处。
秦真身形起落,来到常遇春身侧,也只能看着王保保扬长而去,无可奈何。
“算了,此人毕竟是一军统帅,没有这么容易击杀。我们还是收拾战场吧。”
此时,见王保保带着骑兵离去,还留在战场的元军,大部分已经放弃抵抗。少数则选择逃亡而去。
王保保的骑兵卫队,也追随着将军离去。解放出来的启明军骑兵,开始在战场上纵横。迅速分割战场,将逃跑的元军赶回。
太阳落山之前,城南来报,元军退走,城南之围已解。城西的捷豹,也紧随而至。
大战之后,到处都是躺倒在地、一动不动的士卒。若不是其微微起伏的胸膛,甚至无法分辨是死是活。
时间紧迫,常遇春和秦真商议之后,决定将元军俘虏全部收缴兵器,赶入元军大营收押,由秦真在内镇压,启明军把守各个出口。
武当各弟子,则迅速救治伤员。忙活三个日夜,才堪堪将一些伤势较轻的士卒稳住。至于伤势过重者,只能听天由命了。
这个时候,秦真才突然意识到,自家的启明军,还缺少随军处理外伤和烧伤的军医,以及擅长急救和吊命的医者。
不过,一切还不晚。
这一战,光收获的俘虏,就有一万以上,缴获的粮草军械,更是应有尽有。这些人被秦真杀破了胆,稍加整顿,就是现成的兵源。在面对朝廷的下一次围剿,可以迅速扩张战力。
更不用说,以四千之众,大败朝廷三万大军。启明军已经有了立足于世的根基。
此战之后,启明军的政策,将会不可避免地在世间流传。
打土豪、分土地的事迹,将在天下各路义军之中引起轰动。他们不一定会相信单人破军,但他们一定会相信,治下分到土地的百姓,会全心全意地支持义军发展。
世间有志之士,也会想来看看启明军的真实,甚至加入启明军。
启明军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
明明不过三百人的骑兵冲阵,在常遇春的带领下,却杀出了三千人,三万人的气势。
常遇春甫至战场,就敏锐地看到身边只剩数百护卫的银甲主将王保保。手中长枪一指,带着身后的士卒,径直冲向中军大纛。
王保保,本名扩廓帖木儿,乃元朝皇族,成吉思汗铁木真后裔。年不到三十,已是元军年轻一代的军中代表人物,未来的兵马大元帅之才。深受元帝和朝中众臣器重。
他取汉民王保保,就是崇尚汉家兵法保家卫国之真意。身穿银甲,就是致敬其素来景仰的南北朝名将陈庆之。“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不仅仅是王保保的信条,更是他的毕生追求。
因此,面对冲锋而来的常遇春,王保保毫无畏惧,伸手抓过手边长枪,迎头而上。带着身边最后也是最为精锐的卫队,反向迎头冲锋。
两军正面交锋,谁也不愿后退。
启明军骑兵毕竟初战,不敌元军卫队,纷纷落马而亡。也就是仗着常遇春神勇无敌,方才勉强维持局面。
见时机成熟,蓝玉又是两发响箭升空。
数十道身影,带着一看就是新手的青壮,杀上城墙,辅助城头的启明军,将元军杀得节节败退。尤其是领头的那数十道身影,手持长剑,举手投足就是一道残肢断臂飞起,迅速肃清城头敌军。
蓝玉发完响箭,不再看身后的局势。和身边的武当四侠点点头,四道身影纵身一跃,向城下飞跃而出。
此时的元军,已经濒临崩溃。尤其是王保保被常遇春缠住,失去指挥的元军,终于出现第一个战意崩溃的士卒。
这位不知名的士卒,平素也是悍勇之辈,数次讨贼平乱中,立下大功。可他怎么也没想到,世上会真的存在这种人。
先是以不知从何处发出的惊天之声,杀伤大片友军。更是不论昼夜,在大军之中来去自如,如同鬼魅。
今日,他亲眼见到了这个人的强大。只是一人之力,声似雷震,响彻战场;力大无穷,单人单刀就劈开投石车发射而来的千斤巨石;更是步战冲阵,逼得己方大军只能围追堵截,消耗其体力,而无法造成伤害,强行击杀。
曾经,他只在话本和戏文中,听说过如此似神如魔之人。
当传说照进现实,他不得不崩溃,不得不深受打击。他累了,面对此等不可战胜之辈,在失去了获胜的可能后,全身的战意消退殆尽,颓然地放下了手中武器,坐倒在地。
有一就有二,短短半刻钟,就有大片士卒放下兵器,躺在地上,放弃反抗。
武当四侠杀入战场,专门寻找那些一看就与普通士卒不同的基层将领,数个起落之间,军中百夫长以下将官,就被取走首级,随后抽身就走,绝不停留。
随着四人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元军队伍失去指挥,军阵也开始散乱。
同时,失去王保保亲自指挥的盾阵,再也无法配合无间,秦真顺势撕开防线,脱困而出。甩开身后的大军,向着王保保所在的战场而去。
徒留身后的大军乱做一团,有的想要支援将军,有的想要击杀在军中肆虐的武当四侠,还有人想要执行将军最初的将令,围杀秦真。也有一部分人见势不妙,迅速回营,寻找战马,准备突围。
秦真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就是知道,也不在意。此时的他,已经接近双方骑兵的战场。
“吒——”
又是一道狮吼功,敌我不分,将双方的战马和人员尽数轰得愣神。
常遇春早有准备,抓住机会,向着王保保突进。
只见两军之间,一道赤红身影,身下是鲜血淋漓、已看不出是黑色还是赤色的战马,向着那道银甲身影突袭而去。
成败,在此一举。
不知是天命眷顾,还是王保保命不该绝。
常遇春身下的战马接近王保保三丈时,王保保倏然醒转,更是在间不容发之际,躲开了常遇春必杀一击。只是掉落在地的头盔,随风飞扬的长发,方才能证明王保保内心的庆幸。
差一点,就差一点!
心有余悸的王保保,迅速拉开距离。举目一扫,入目所及,是已经濒临崩溃的战局,和再次向着自己杀来的两道人影。
一人,是差点击杀自己的无名之辈。另一人,已成为他内心最深的恐惧。王保保从未想过,个人的战力,可以达到如此程度,能以一人之身,对抗大军。
看此人面相,如此年轻。此时的王保保,似乎理解历代先皇,为什么会对武当山上的那位,讳莫如深,就连提起的时候,也只是以“那位”代替。
“来将可通姓名?”
“败军之将,也敢猖狂!?”
“哼!本将扩廓帖木儿,乃成吉思汗血脉,黄金家族后裔。此番战败,非我之罪。待到朝廷高手到达,天军再至,凭尔等弱小之军,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哦,是吗?那本将现在就送你这位黄金家族后裔,去见你的先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说罢,常遇春一拍战马,再次冲锋向前。
王保保心中一凛,拍马便走。路过大营之时,数千骑兵冲出,也不恋战。不待常遇春反应,就将王保保的身形裹挟入阵中,纵马扬长而去,消失在远处。
秦真身形起落,来到常遇春身侧,也只能看着王保保扬长而去,无可奈何。
“算了,此人毕竟是一军统帅,没有这么容易击杀。我们还是收拾战场吧。”
此时,见王保保带着骑兵离去,还留在战场的元军,大部分已经放弃抵抗。少数则选择逃亡而去。
王保保的骑兵卫队,也追随着将军离去。解放出来的启明军骑兵,开始在战场上纵横。迅速分割战场,将逃跑的元军赶回。
太阳落山之前,城南来报,元军退走,城南之围已解。城西的捷豹,也紧随而至。
大战之后,到处都是躺倒在地、一动不动的士卒。若不是其微微起伏的胸膛,甚至无法分辨是死是活。
时间紧迫,常遇春和秦真商议之后,决定将元军俘虏全部收缴兵器,赶入元军大营收押,由秦真在内镇压,启明军把守各个出口。
武当各弟子,则迅速救治伤员。忙活三个日夜,才堪堪将一些伤势较轻的士卒稳住。至于伤势过重者,只能听天由命了。
这个时候,秦真才突然意识到,自家的启明军,还缺少随军处理外伤和烧伤的军医,以及擅长急救和吊命的医者。
不过,一切还不晚。
这一战,光收获的俘虏,就有一万以上,缴获的粮草军械,更是应有尽有。这些人被秦真杀破了胆,稍加整顿,就是现成的兵源。在面对朝廷的下一次围剿,可以迅速扩张战力。
更不用说,以四千之众,大败朝廷三万大军。启明军已经有了立足于世的根基。
此战之后,启明军的政策,将会不可避免地在世间流传。
打土豪、分土地的事迹,将在天下各路义军之中引起轰动。他们不一定会相信单人破军,但他们一定会相信,治下分到土地的百姓,会全心全意地支持义军发展。
世间有志之士,也会想来看看启明军的真实,甚至加入启明军。
启明军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