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三国:我在三国支教》

  11

  “不过此事,我会如实上报主公,曹军势大,日后不可再轻敌!”

  文聘与陈到对视一眼,齐声道:“一切听凭都督安排!”

  对于这个结果,蔡瑁十分满意。

  无论是文聘还是陈到,皆被他牢牢掌控。

  这就是上位者的威势,操弄生死,掌控自由,其乐无穷!

  …………

  **颍川·昆阳**

  “报!主公,徐晃将军遣人送来军报!”

  刚刚抵达南部边界,曹操便收到了前锋部队的回报。

  他捋须笑道:“看来公明给我们带来了喜讯!”

  众人精神一振,这么快就有捷报传来,徐晃果然不凡。

  难道直接攻破了宛城?

  然而曹操看完信件后,神色却凝重起来。

  “主公,莫非……并非捷报?”

  众人的心情也随之低沉。

  曹操摇头:“非也!”

  “公明在博望遭遇荆州大将文聘拦截,文聘与陈到设下火攻埋伏,诱公明深入博望,结果被公明识破,反将计就计,火烧博望,文聘单骑逃脱,陈到率残部突围,一万荆州军葬身火海!”

  嘶——

  众人闻言,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好狠的文聘与陈到,竟想火烧徐晃,灭我两万大军!

  不过很快,众人又露出讥讽之色。

  幸好徐晃识破敌计,反将敌军伏兵烧成灰烬。

  “恭贺主公!先锋军首战告捷,我军气势如虹!”

  “徐晃将军一战灭敌一万,荆州军必闻风丧胆,对我军大为有利!”

  众人又是一番吹捧。

  曹操抬手制止:“此战虽胜,却赢得惊险,若公明未能察觉,败的便是我们!”

  “诸位谨记,南阳之战非同小可,不可轻敌,荆州并非全是庸才,务必小心应对!”

  众人齐声应道:“主公英明,我等谨记!”

  众人离去后,曹操单独留下戏志才与郭嘉。

  戏志才开口道:主上可是担心孔明下山?

  博望坡那把火,正是诸葛初试锋芒之战。

  若非徐晃知晓三国旧事,只怕已然中计。

  二人自然明白曹公留他们商议的深意。

  曹操颔首道:确有此虑。

  虽说孔明尚且年少,未至冠礼之年,但此人智近乎妖,却是事实!

  郭嘉进言:主上不必忧虑。只要我们不攻襄阳,纵使孔明求仕心切,也断不会出山!

  此话怎讲?曹操追问。

  郭嘉解释道:南阳虽为荆州门户,却非其根基所在。若动襄阳,便是毁其耕读隐居之所,届时他必出山相助刘表。

  如今我们手持大义,借道南阳西进关中,纵使水镜先生与庞德公也不敢与我们为敌!

  曹操恍然。

  原来如此。

  倒是自己多虑了。

  奉孝,元直现在何处?曹操忽然问道。

  此时徐庶已离荆州入颍川,却未前来投奔。

  郭嘉答道:元直正在许县查访,于长社等地走动,想必是要详察四州情势。

  料想不日便会前来南阳与主上会合。

  严加盯防,莫让他走脱!曹操始终存有戒心。虽未谋面,却对徐庶已有警觉。

  想到史上旧事,心中终究难消芥蒂。

  戏志才与郭嘉对视一眼,未再多言。

  ......

  数日后,曹军兵临宛城。

  曹操召来徐晃问道:

  宛城防务如何?蔡瑁此人怎样?

  徐晃禀报:回主上,宛城经多次修葺,城墙高峻,守备完善,粮草充足,兵强马壮。

  蔡瑁贪生惧死,末将屡次挑战,其始终坚守不出。

  城南沿淯水直至新野,荆州水师层层设防,我军既难从东面突破,亦无法分割包抄,扰乱其后。

  此人工于守成,虽无进取之能,却也算不得庸才。

  能得徐晃非庸才之评,足见蔡瑁确有不凡之处。

  曹操叹道:若真是个庸才,刘景升那老狐狸岂会委以荆州都督之职?

  军中裙带关系比比皆是,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皆如此。但若无真才实学,终究难堪大用。

  众人皆非庸才,各怀真才实学,若无过人之处,岂能得曹丞相委以重任。

  推诚相见,刘景升当年亦非等闲,若非如此,如何能以一人之力入主荆州,收服人心,雄踞荆襄,成就霸业。

  公明既至,可有破敌良计?曹公忽然转言相询。

  徐晃略作思量答道:宛城固若金汤,强攻绝非上策!

  以末将之见,可遣精锐骑兵分袭荆州各城,令其疲于应对。淯水虽有水师,然东进受阻,不妨转攻丹水、沔水上游,直逼樊城,使蔡瑁误判我军意在襄阳,图谋全荆!

  孟德含笑颔首:且先退下。

  末将告退。徐晃领命而去。

  曹操继而问计于戏志才、郭嘉等智囊:

  诸卿可有速取宛城之策?

  徐晃之计,不过虚张声势。

  若蔡瑁坚守不出,战事终将陷入胶着。

  故而曹操未置可否。

  满宠进言道:欲求速胜,当诱敌出城,或设伏击之!然蔡瑁若执意龟缩,确实棘手。

  程昱捻须道:蔡瑁依仗者,荆州水师也。若能先破其水师,宛城守备自溃,此乃釜底抽薪之策。

  水师在野,坚城在握,此乃蔡瑁固守之本。

  然众人苦无应对水师良方。

  中原将士惯于陆战,不谙水战,更乏精通水战之将。

  正当众人苦思之际,忽闻惊人之语:

  破水师何难?抽干河水即可!

  舟船离水,不过朽木耳!

  满座哗然。

  此计看似荒诞,却令郭嘉若有所思:孝直不妨详述。

  荀彧蹙眉道:军国大事,岂容戏言?

  众人都觉此议太过天真。

  唯有郭嘉凝视着献计之人,似有所悟。

  年轻人*傲然昂首,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

  当下深秋时节,上游水量本就有限,不如多筑堤坝调节水势,将河水引向东侧。一来可开垦荒地,疏通水道,铺设沟渠,为来年春耕早做打算。

  二则能降低淯水水位——不必彻底抽干,只要让荆州战船难以自如航行,便是大功告成!

  更何况我们还有水车与虹吸装置,就算靠人力强汲,也足以搅乱淯水局势,叫荆州水师寝食难安!

  截流蓄水。

  开渠灌溉,顺带整饬农田。

  暴力抽干河道。

  这简直——

  众人闻言怔了半晌。

  *向来剑走偏锋。

  曹操听罢亦大为震动!

  眼中精光连闪。

  诸位以为孝直此策如何?他沉声发问,指节不自觉叩击案几。

  荀攸沉吟道:主公,计策虽妙,但筑坝修渠,打造器械,件件都需时日......恐怕非速取宛城之策。

  *的谋划无懈可击,只是见效太慢。

  这虽能瓦解蔡瑁的水陆联防,却难解燃眉之急。

  见同僚纷纷附和,戏志才献策:不妨双管齐下——南阳乃膏腴之地,正该趁势垦殖,作为我军南征粮秣根基。

  可分兵五万专司此事。一则可麻痹蔡瑁,二来能破除水师封锁,更利我军斥候向东渗透。

  曹操拊掌大笑:甚善!便依志才所言。转头对*道:孝直即日起总领此事。

  待众人退下,*拦住郭嘉:奉孝方才为何沉默?

  郭嘉故作茫然地挠头:啊?我哪有什么好主意,你让我说什么呀?

  ** 盯着郭嘉佯装的表情,微微蹙眉:奉孝何必装糊涂,你肯定有锦囊妙计,只是......

  莫要胡言,休要乱猜,真没有!郭嘉连连摆手:

  先用膳!今日军议都结束了,再不饮上几杯实在说不过去!

  ** 强压下掐死郭嘉的冲动。

  这家伙绝对藏着速胜之策,为何就是不肯吐露?

  若郭祭酒真有良策,孝直以为还会用你这法子吗?

  戏志才的声音突然从帐外传来。

  他轻拍**的肩头,径自走出军帐。

  原来如此?**眼神渐深。

  郭嘉这是在维护自己?

  还是说曹操与郭嘉、戏志才早有谋划。

  故意放缓荆州战事,另有所图......

  **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图谋的恐怕不止南阳。

  曹操等人究竟在谋划什么?

  为何始终看不透!

  ......

  幽州·右北平

  报!刘备率军离开蓟县,正向渔阳进发!

  听闻刘备之名,公孙瓒双眼赤红,怒发冲冠。

  刘玄德带了多少兵马?他厉声喝问。

  恨不得即刻手刃此贼。

  约两万之众,正往渔阳城杀去。

  公孙瓒狞笑:好个织席贩履之徒,区区两万兵马也敢犯境!

  躲在刘虞羽翼下也就罢了,竟敢主动出击!

  传令!集结白马义从,随我斩杀刘备!

  刚踏出厅门,关靖等人匆忙赶来劝阻。

  主公且慢!刘备突然出兵,恐有诈谋。

  公孙瓒怒挥马鞭:此时不杀更待何时!

  严纲急道:渔阳有邹将军镇守,必无闪失。

  刘备此举恐怕意在诱敌啊!

  就凭他?公孙瓒冷笑更甚。

  不是公孙瓒小觑刘备,实在是此人带兵打仗的本事稀松平常,除却关张二将勇猛过人,麾下再无堪用之才。

  主君,刘虞帐下少说尚有六万精兵,若倾巢而出截击我军,恐成大患!关靖谏言道:

  若非早有预谋,刘虞怎会放刘备出城。

  田楷亦附议:主公,况且乌桓蛮族若趁势南侵渔阳,只怕......

  乌桓?那群跳梁小丑!公孙瓒嗤之以鼻:

  来多少杀多少,直至灭族绝种!

  见三人苦劝无果,公孙瓒铁了心要出城 ** 刘备。

  关靖只得转圜:主公执意追击刘备未尝不可,但需周密部署!

  既要提防刘虞设伏,又要戒备袁绍乘虚攻打右北平!

  提及袁绍二字,果然分散了公孙瓒的怒火。

  这位白马将军略略冷静下来。

  袁绍?此事与他有关?

  关靖分析道:袁绍觊觎幽州之心未死,刘备又是他遣来幽州的,其心叵测,不可不防!

  公孙瓒沉吟片刻:那就传令青州曹操部,命他们佯动牵制袁绍,阻其北上!

  只要青兖两州盯住袁绍,谅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言语间尽是目中无人的狂傲。

  关靖唯有苦笑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