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开拍《觉醒年代》-《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此时。

  李轩悠然转醒,是自己在片场睡着了,一滴雪就滴在鼻尖上

  有点冷,冬天的北平,还是冰冷的刺骨的,特别是下雪的时候,那种感觉就非常的强烈

  但也有暖暖的东西

  就比如说,此时枕着的大腿。

  “好暖,好白,好结实。”

  “其实结实这个不用说的。”

  “我喜欢结实的。”

  “嗯哼.”

  刘亦妃就有些脸红

  此时的李轩就呢喃道。

  “我做了一个很漫长的梦非常非常长的梦.”

  虽然对于沉浸这件事,也已习惯了。

  但《觉醒年代》所沉浸的时代。

  比《恰同学少年》更晚,更多,也更——残酷.

  但是有了《恰同学少年》这个前传的前车之鉴,再加上读了不少相关的的书籍,李轩也已经有了不少的心理准备.

  皇权,国土,这些甚至都是次要的——而的在这个时代想要作为‘人’而生存,本身就一件困难的事情,当那些人都不觉得自己是人的时候,又怎么会去保家卫国,保护家国的一切.

  贫苦,不公,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雪区的老地主们都显得有了些人性.但存在的所谓人性,也不多就是了。

  当这些准备都完全充足充分的时候,却还是有些.始料未及之处吧。

  能感觉的到,作为一个已‘觉醒’的人,处在一个蒙昧未开的时代里,所得到的,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痛感.到底是承受着怎么样的一种.疼痛。

  大部分时候,所谓的‘救国’,无非一厢情愿,化作柴薪,熊熊燃烧罢

  此时,刘亦妃就盯着李轩的眼说道。

  “我知道,昨晚三点钟的时候,你就在说了.你就一直在说.”

  “这样吗?”李轩就微微一愣,说道:“我昨晚说什么了?”

  “你昨晚三点就一直在说,教我写一个【钊】字。”

  “金刀劈黑牢的【钊】。”

  刘亦妃就用手指头,在李轩的手心,写下一个——钊字。

  此时,李轩才恍惚。

  如今,剧本的感觉,体悟,还有贯彻在心灵深处的东西。

  灵魂。

  自己已经补齐了,细致的表现——

  自己,现在什么都不缺了。

  就看自己‘那么多年’磨练出来的【技巧】,能否将作品的上限发挥了吧。

  此时,《觉醒年代》就正式开机了,演员阵容就全部到了位置上.

  “我对李轩是很有信心的,他就很擅长用情绪输出去阐述剧本,刚好这一部《觉醒年代》在情绪输出上有更好的优势.但我有一句实话,还是要说出来——他其实在掌控能力和技巧方面.又或者说细节,还是不如高欣欣的的,这个得理性的是说。”

  “李轩他是一个有着绝对天赋,是我见过天赋最妖孽的年轻导演,我还没见过比他更妖的导演和演员,我就相信,假以时日,他一定能去去问鼎的高峰的并肩张谋子他们的那种高峰。”

  刘和伟此时就在剧组里,和王劲崧聊着戏,陈独秀和蔡元培也有不少的戏要对。

  “还挺客观的”王劲崧就乐呵乐呵:“但就是这份天赋卓绝妖孽的情绪输出天赋,也已经是他人连仰望都仰望不到的强绝天赋了甚至灵感爆发的时候,也许能拍出票房和口碑甚至压制前辈的作品。”

  这也是一种客观的现象。

  王劲崧也知道,就好像马裤子还有张谋子,他们的票房就不总是冠军,但他们这名头,却还是伫立存在这里。

  拍摄的分镜技巧,个人特色,还有稳定的投资回报率.

  这些东西,都是能够影响到地位的要素。

  “其实,李轩的作品就很有性格特点了,作品的思想内核,很多东西都存在着所以说,给他时间是可以,去打磨完导演的技巧,分镜,灯光,这些技巧技术都打磨出来之后,他真的是有希望登顶的,他还有着一种,强悍的学习能力,其实看他的作品,很多导演的个人风格都能感觉的到。”

  这个是最难学,甚至学不来的东西,但李轩偏偏就能够去学来这些东西,就连王劲崧也算是见识广了,也不由得为李轩的能力感到震撼吧

  风格,技术,技巧,这些东西打磨到位之后,再来合适的剧本,到时候的李轩有多强.

  作为导演,应该就能在这文娱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了吧。

  这些东西,这种.强大。

  他差的,可能就是一些年龄带来的经验资历,这些东西喂出来的技巧了

  不过总体而言,王劲崧还是比较轻松的.

  至少,在《恰同学少年》之后,王劲崧就不会觉得,李轩能在这个题材上翻车的.就是可能‘技巧’上可能没有那些大佬那么成熟而已

  但,也仅仅是相对于大佬而已

  只是相对于大佬来说没有那么成熟而已

  用后视镜来看,李轩的技巧也很强横了。

  此时,王劲崧就微微的感叹。

  “也不知道,假以时日,他能去到什么地步啊,希望我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他的真正【巅峰】吧”

  拿到了《觉醒年代》的剧本,去看剧本里的场景,台词

  希望这一次重返演艺圈。

  不要让阿轩失望啊带着我这个老棒槌。

  此时,远在北大这边的韩平就和时任为北大校长的周凤奇说道。

  “韩平,有一句话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你讲呗的.”

  “北大的校园我可以借给你们用,学生也能借给你们拍戏当群演,让他们感受一下人文文化挺好.”

  周凤奇就顿了顿说道:“但有一句话我也要说明白一些,从编剧剧本,到导演,一个艺校生,拍这么一部作品,他.不太好吧”

  韩平就能很清晰的读到,这位北大校长周凤奇眼里的信息到底是什么。

  那是一种.很淡淡的,但也很直白的嫌弃。

  艺校生,《觉醒年代》.

  此时,韩平还是说道。

  “这个,李轩是有口碑的,当初在《恰同学少年》的时候,就已经拍摄出类似的作品来,也许技巧方面还有些生涩年轻,但实际上拍出来的故事已经有了大家之风了,当时也算是有口皆碑的.”

  周凤其顿了顿,目光落在韩平脸上,“《觉醒年代》,这段历史,太重了。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这些名字,在北大,是信仰。”

  韩平也点头:“是周校长您说得对,我们就是怀着朝圣的心来的。”

  北大的校长,韩平也不得不去给其足够尊重的面子。

  更何况,这一次借北大校园,还要借他们的学生。

  “朝圣?”周凤奇轻轻摇了摇头,“我听说,你们定的导演,是北电的?一个……并非参加九年义务教育高考,进入艺校出身的年轻人”

  韩平心中诽腹

  但还是耐心的说道。

  “周校长,李轩导演……他很有才华。《隐入尘烟》您可能也听说了,在社会上反响很大。而且他之前拍《恰同学少年》,你也是知道的这东西也是有口皆碑。”

  “才华,和底蕴,是两码事。”周凤奇的声音依然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硬,“艺术院校教的是技巧,是‘怎么拍’,但你要拍‘新青年’需要回答的,是‘为什么拍’,是拍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魂’。”

  他看着韩平:“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读过几本《新青年》的原刊?他能理解‘铁肩担道义’背后的重量吗?你们让他来拍蔡元培,拍那场‘八校联考’的恢弘气象……我不得不担忧,这会不会是一种……轻佻。”

  可以听的出来,这位校长有不满。

  甚至,韩平还知道为什么不满,可这是李轩提出来的一个要求.

  周凤奇也不打机锋了。

  “甚至,非要我们配合你艺术界的拍摄,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要我们北大的学生去配合群演恕我直言,他能配得上给北电的学生演讲吗?就算是演戏.我劝你不要有这心思了,我可以给你发通告,但他们最后要不要配合你们‘拍戏’就不是我能做到的事情,韩总.”

  “你们艺术界怎么说来着,对,没错,就是气场,当我们真正的北大学生出现的时候,你这假的李大钊,又怎么做得到去压服他们?你不压服他们,这西柚怎么出得了效果,这个道理想必你应该明白。”

  北大学生。

  他们不用演,用本色去感觉,那都是盛气凌人的惊人锋芒。

  这位李大钊,接的住真北大的气场吗?

  他们又是否会在片场。

  听得住李轩的指挥?

  这些周校长都是能百分百保证的。

  包不听的,就连北大的教授,他们的话都未必听,更别说一个导演,一个文艺圈子的人。

  韩平思索片刻后还是说。

  “总要试试,如果真的不可以的话,那我们再去找群演也为时不晚,至于现在,就先让李轩试一试吧”

  “行吧,我配合你。”

  从北大校长这里出来之后。

  此时的韩平也在摇头。

  “北大校长,多威风呀,那股子文人的傲气,都快到骨子里了。”

  旁边的江文就呵呵的说。

  “华夏第一学府清北清北,但凡沾上了第一的圈子,就没有不傲慢。”

  “那我为什么觉得李轩那么谦虚呢?”

  韩平就思索着。

  李轩确实是第一年轻同辈的第一。

  同一代和同年龄段两码事。

  陆传都快沾上第六代了

  甚至有些地方都在商榷,他到底算第六代还是第七。

  太模糊。

  但作为导演在同年龄段,李轩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年轻一代的天骄巨子,无论作为导演还是作为演员。

  他都在几乎做着跨级别挑战的事情。

  “李轩.他不一样。”

  江文此时悠悠道:“他就真的不一样。”

  “说实在的,你对觉醒年代是怎么看的?”

  “好作品,肯定是能够角逐奖项的好作品,只要他能拍出来,并且按照剧本内核拍摄,他就一定有资格去角逐这东西并且在他导演的联系之下,也能取得一个还算不错的收视成绩。”此时的韩平就说着对于觉醒年代的预期:“这是李轩还有这个题材的优势两年后的电视大奖,李轩就绝对是有优势的,我很看好”

  “看你的话,好像对收视率没什么指望.”

  江文就听着韩平的话里话外是这么觉得的。

  在李轩的影响下,能变得‘不错’。

  “现在的大学生谁混马列课不是混学分的”

  “但是现在大学生,看美剧的人,那就真的是多不胜数了.什么,《生活大爆炸》《绝命毒师》《邪恶力量》《嗜血法医》《豪斯医生》什么的他们才是如数家珍时代变了,现在的电视剧市场,也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萎靡。”

  “现在,不是武侠剧没落了,而是互联网的发展,让整个电视剧的市场都有衰退了,我仅觉得,《漫长的季节》和《潜伏》应该就是电视剧里的巅峰了.”

  韩平叹了叹气,其实对于这件事,他倒也一直有预期,也一直在引导国内市场去干涉.

  这都和导演演员的技术,演技,技巧,思想内核之类的东西不同.

  不管李轩能不能表达出,有没有表达,

  就是单纯的市场问题。

  和电影市场一样,在‘掩耳盗铃’的时候,不知不觉被侵蚀。

  “你这走商业路线的,就很清楚市场的调性是怎么样了。”韩平就对江文说道:“行路是很难的.所以能拿奖,不错的收视率,能守住一些盘子,已经是我对李轩最好的期待了.他也有这个能力,我相信。”

  “我倒和你想的不太一样。”

  江文良久片刻后,就看着窗外的雪,似是有些乐观。

  “李轩,他不一样,无论是思想内核,还是技巧,还是外部源头的挤压,都改变不了,李轩他的一个初衷。”

  韩平摸了摸下巴。

  “什么初衷?”

  江文说道。

  “他是一个,要拍‘好看’故事的人.就让我看看,他怎么将这正确的寡闷的剧本,拍的.”

  “好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