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战火中的传承-《七零穿越记》

  南嘉关上房门,确认窗户都紧闭后,从空间取出一本手写册子递给谢琦。封面上用钢笔写着《猫耳洞语·密》,边角已经微微卷边。

  七九年那场仗,越军特工能听懂普通话,甚至云贵方言。她指尖点着册子内页,上辈子前线用这套暗语,至少救了半个连的命。

  谢琦翻开发黄的纸页,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

  摆龙门阵=机枪阵地转移

  唱山歌=请求炮火支援

  =指导员(专指穿四个兜的干部)

  打牙祭=成功歼灭敌军小队

  最末页还画着简易密码表,将各地方言混编成新词汇。谢琦注意到许多暗语都带着炊事班特色:

  下饺子=遭遇三三伏击

  擀面杖=火药换发射位

  回锅肉=交替掩护撤退

  扔地瓜? 代指投掷手榴弹;

  ? 指代越军士兵;

  大休息? 表示人员阵亡;

  花生米? 统一代指子弹

  温州兵和闽南兵当通讯骨干,白族战士负责加密。南嘉抽走册子,划燃火柴将其烧成灰烬,三个月内,你得让每个排都有三五个精通这套话的。

  谢琦盯着瓷缸里蜷曲的纸灰,突然问:上辈子......用这套暗语的兄弟们,后来怎样了?

  当年通讯连有个白族姑娘...南嘉划亮火柴,火苗映出她眼角的泪光,靠山歌调传坐标,救了一整个炮兵营。

  纸页在搪瓷缸里蜷曲成灰时,谢琦突然按住她的手:那个白族姑娘...

  南嘉从五斗柜深处取出个铁盒,里面躺着枚刻有字的弹壳,旁边是半张烧焦的《战地快报》,标题依稀可辨:《通讯兵岩香兰...》

  次月密林演习中,某连炊事班的节奏突然变化。三分钟后,潜伏的蓝军特战队员被反包围——他们至死都没明白,为什么炒菜声会是摩尔斯电码。

  ——有些绝唱,注定要在战火中永生。

  ——有些传承,比番号更隐秘,比军旗更滚烫。

  南嘉的声音很轻,却像刀锋刮过骨头,冷得刺人。

  她盯着谢琦的眼睛,一字一顿:战场上,心软会害死人。

  窗外夜色沉沉,婴儿房里孩子们的呼吸声隐约可闻,而南嘉的瞳孔却像是映着另一片天空——硝烟弥漫,血火交织。

  那些人,全民皆兵。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划出几道痕迹,像是弹痕,又像是刀刻,老人、妇女、甚至孩子……他们会在你弯腰扶人的时候,用削尖的竹签捅穿你的喉咙。

  谢琦的呼吸微微凝滞。南嘉很少这样直白地提起上辈子的事,但此刻,她的语气里没有恐惧,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清醒。

  我见过被烧死的战士…… 她的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活活烧死在猫耳洞里,汽油弹灌进去,连惨叫都发不出来。

  见过被陷阱砸碎的兵…… 她的手指轻轻点了点太阳穴,一根削尖的木头从天而降,直接从钢盔贯进去。

  还有更残忍的。 她抬起眼,直视谢琦,有的战士被俘后,会被他们用匕首慢慢割喉——就因为你曾对某个心软,而他的袖子里藏着一把刀。

  谢琦的指节攥得发白,喉结滚动了一下,却没能说出话。

  南嘉站起身,走到他面前,双手捧住他的脸,强迫他看着自己的眼睛:

  谢琦,你必须记住——在战场上,仁慈不是美德,而是致命的弱点。

  你要教会战士们冷酷,教会他们警惕,教会他们在该开枪的时候……绝不犹豫。

  她的拇指轻轻擦过他的眉骨,声音终于软了下来:因为我要你活着回来……我要他们都活着回来。

  9个月后的战前动员会上,谢琦将这段话原封不动地转述给了全营。后来那场战役中,该营以零阵亡的成绩,全歼了敌军一支伪装成难民的渗透小队。)

  ——真正的仁慈,有时必须以铁血为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