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封信件,让谢依水周围的空气都冷上几度。
重言低着头欲转身而不敢,跟着女郎这段时间,女郎沉稳冷静的印象已经深入人心。
眼下大怒,信中事件的严峻程度一定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她想为女郎分忧,可如果是女郎都只能生闷气的程度,她过问也不过是让人徒增烦扰罢了。
余光里的视角范围不断往后偏,重言最后还是摆正视线,听候差遣。
桌上的信件被谢依水五指分开,拍死在桌面。
室外光线明亮,桌旁谢依水的脸被光线切割为正正好的阴阳两面。
一面居阳光下,一面于阴暗中。
将事情和证据报给南不岱,本以为能顺藤摸瓜寻出其他的异常。谁知她一走,吉州上下又恢复了原状。
胖二背后的人,以及二十四县下的其他人,范围之广,能量之大,简直令人头皮发麻。
而安萧将强行征税的人惩办,他在这里面究竟充当着一个怎样的角色?
——知情者不掺和?还是假装不知情其实真沦落。
“笔墨。”谢依水要给扈赏春写封信。
重言听到吩咐,立即出去准备。
门一关上,包厢里便只剩下谢依水一个人。她低头扶额,表情懊丧。
自青春期过后,她少有这样的颓丧时刻。即便是有,往日约上好友一起吃顿好的,再说点有的没的,能过的不能过的,也都会过去。
可身处这个时代,她再脆弱恐惧,都只能自己一个人消化。
吉州的事越挖越深,对方能做到这种程度,就说明站在她们对面的已经不是一个具象的人,而是一个准确的阶级。
这群人名利权势两手拿,两手拿不过来,拉出关系网来抓。
也只有这样,万象山的窟窿才能在一夕之间被填上——让上面的人查不出,或者说不敢查出东西。
从矿山到灾民,这些人手里的筹码是越来越多了。
脚步声靠近,谢依水收拾心神,支起身板,鹰目凝视前方。
重言的声音打破她的警惕,“女郎。”
谢依水缓了缓视线,声线较低,“进。”
门一打开,重言捧着东西的画面便出现在眼前。单手推门,单手关门,行动间不见滞涩,手上的物什也是稳稳当当。
将东西放置在桌面,原本的茶点重言顺手挪到一边。
“店家原说要为女郎找块好墨,但我观这馆子所用之物简单,轻易寻不着那东西,便自作主张先提了这普通成色的笔墨。”重言手上不停,一面观察女郎神色,“女郎看尚且合用?”
一般笔墨和耽误时间相比,重言觉得后者更严重。“不合用的话,等一等好笔墨也上来了。”
“无妨。”能写字就行,出门在外她从不讲究。
重言点头,女郎看着不好惹,其实生活中一向好说话。
只要有理有据,能说明缘由,女郎都不会轻易处置人。
谢依水提笔就写,气氛到这儿了,连书满三页纸,她心中的郁气才少了几成。
扈赏春的阳谋便是用驿站给她送信,他料定那些人不敢查她的信,所以才敢写敢寄。但光明正大也有光明正大的坏处,信一送到,很多人肯定会盯着他们的下一步行动。
不为别的,就看行动力能不能体现信里夹带的私货。
若说了其他,自会有马脚露出。
若没有旁的,吉州和利运自当一切如常。
扈赏春的主张是寄信传递消息,那些人则是放任不管,想试探他们的行动。
所有的事情各有各的考量,各有各的针对。
谢依水越深入,越觉得这些老狐狸鸡贼。
写完晾信,桌面上铺陈着谢依水的部分阳谋。其中还提到一支打元州来的商队,陈纸墨印,商队领袖莫什儿五个字格外醒目。
“莫什儿?”上吉城的守城官扫了眼他的路引,随后看向队伍庞大的商队,“这都是你队伍里的人?”
匆匆数下起码五十人,五十人可是一支数量十分可观的商队了。
车上的东西鼓鼓囊囊,守城官还想再探,莫什儿便将谢依水给的手书与名帖给出。
对方本想摆手不看,但莫什儿人高马大还强势。
打开东西就让人使劲看,京都的名头一出,还是所谓的户部侍郎之幼女、准离王妃?
守城官正色起来,接过东西仔细阅读。
手书上谢依水表明这是她的商队,让沿路各关卡适当放行,小支队伍,就是女郎们自己弄的一点小生意。
再度抬头,五十人……少???
或许对京都权贵仆从环绕来说,可能真的少。
也谁让他没去过京都,这句话守城官没有质疑。“请稍等片刻。”他要将东西拿给上司看。
多个人看到,出事儿就多个人分责。
捉金站在莫什儿身侧,他看着脚步匆匆的守城官,心下感慨,“得亏女郎得了谕旨,成了王妃,不然咱们一路走来得遇着多大的麻烦啊。”
不是没有人眼馋他们车上的货物,但只要行走于官道,那些做官的一听他们背后有人,便凭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放行。
一路南下畅通无阻,可以说除了吉州的山道绕得他们好走,他们可以称得上是顺风顺水。
莫什儿没说的是,就是谢依水成了离王妃之后,他才敢应下她提的事。
早前通书信,谢依水想让他们南下,莫什儿犹豫了很久。
户部侍郎这名头,可大可小。放在当地可行,在京都肯定不够看。
若遇上一些刁蛮的,背后有人的人一使坏,他们的货物极大可能血本无归。
而谢依水有了新的身份背景,王妃这名头,不管怎么听,都能唬住一部分人。
当时他的犹豫谢依水自然知悉,只是没多久后她便成了离王妃。最初莫什儿还会有——她是不是为了此事才有如此境况的念头,他说背景不够,她便铺了一张更大更厚的供他们使用。
念头一出还觉得有理,后来理智回笼,顿觉自己脸大。
这可是赐婚,谢依水能主张些什么。
说到最后,莫什儿觉得他们也挺有缘分的,缺啥来啥,属于命里就是会相遇的那种人。为了这江湖上的一抹缘分,也为了众人的生存,最后他应下了。
重言低着头欲转身而不敢,跟着女郎这段时间,女郎沉稳冷静的印象已经深入人心。
眼下大怒,信中事件的严峻程度一定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她想为女郎分忧,可如果是女郎都只能生闷气的程度,她过问也不过是让人徒增烦扰罢了。
余光里的视角范围不断往后偏,重言最后还是摆正视线,听候差遣。
桌上的信件被谢依水五指分开,拍死在桌面。
室外光线明亮,桌旁谢依水的脸被光线切割为正正好的阴阳两面。
一面居阳光下,一面于阴暗中。
将事情和证据报给南不岱,本以为能顺藤摸瓜寻出其他的异常。谁知她一走,吉州上下又恢复了原状。
胖二背后的人,以及二十四县下的其他人,范围之广,能量之大,简直令人头皮发麻。
而安萧将强行征税的人惩办,他在这里面究竟充当着一个怎样的角色?
——知情者不掺和?还是假装不知情其实真沦落。
“笔墨。”谢依水要给扈赏春写封信。
重言听到吩咐,立即出去准备。
门一关上,包厢里便只剩下谢依水一个人。她低头扶额,表情懊丧。
自青春期过后,她少有这样的颓丧时刻。即便是有,往日约上好友一起吃顿好的,再说点有的没的,能过的不能过的,也都会过去。
可身处这个时代,她再脆弱恐惧,都只能自己一个人消化。
吉州的事越挖越深,对方能做到这种程度,就说明站在她们对面的已经不是一个具象的人,而是一个准确的阶级。
这群人名利权势两手拿,两手拿不过来,拉出关系网来抓。
也只有这样,万象山的窟窿才能在一夕之间被填上——让上面的人查不出,或者说不敢查出东西。
从矿山到灾民,这些人手里的筹码是越来越多了。
脚步声靠近,谢依水收拾心神,支起身板,鹰目凝视前方。
重言的声音打破她的警惕,“女郎。”
谢依水缓了缓视线,声线较低,“进。”
门一打开,重言捧着东西的画面便出现在眼前。单手推门,单手关门,行动间不见滞涩,手上的物什也是稳稳当当。
将东西放置在桌面,原本的茶点重言顺手挪到一边。
“店家原说要为女郎找块好墨,但我观这馆子所用之物简单,轻易寻不着那东西,便自作主张先提了这普通成色的笔墨。”重言手上不停,一面观察女郎神色,“女郎看尚且合用?”
一般笔墨和耽误时间相比,重言觉得后者更严重。“不合用的话,等一等好笔墨也上来了。”
“无妨。”能写字就行,出门在外她从不讲究。
重言点头,女郎看着不好惹,其实生活中一向好说话。
只要有理有据,能说明缘由,女郎都不会轻易处置人。
谢依水提笔就写,气氛到这儿了,连书满三页纸,她心中的郁气才少了几成。
扈赏春的阳谋便是用驿站给她送信,他料定那些人不敢查她的信,所以才敢写敢寄。但光明正大也有光明正大的坏处,信一送到,很多人肯定会盯着他们的下一步行动。
不为别的,就看行动力能不能体现信里夹带的私货。
若说了其他,自会有马脚露出。
若没有旁的,吉州和利运自当一切如常。
扈赏春的主张是寄信传递消息,那些人则是放任不管,想试探他们的行动。
所有的事情各有各的考量,各有各的针对。
谢依水越深入,越觉得这些老狐狸鸡贼。
写完晾信,桌面上铺陈着谢依水的部分阳谋。其中还提到一支打元州来的商队,陈纸墨印,商队领袖莫什儿五个字格外醒目。
“莫什儿?”上吉城的守城官扫了眼他的路引,随后看向队伍庞大的商队,“这都是你队伍里的人?”
匆匆数下起码五十人,五十人可是一支数量十分可观的商队了。
车上的东西鼓鼓囊囊,守城官还想再探,莫什儿便将谢依水给的手书与名帖给出。
对方本想摆手不看,但莫什儿人高马大还强势。
打开东西就让人使劲看,京都的名头一出,还是所谓的户部侍郎之幼女、准离王妃?
守城官正色起来,接过东西仔细阅读。
手书上谢依水表明这是她的商队,让沿路各关卡适当放行,小支队伍,就是女郎们自己弄的一点小生意。
再度抬头,五十人……少???
或许对京都权贵仆从环绕来说,可能真的少。
也谁让他没去过京都,这句话守城官没有质疑。“请稍等片刻。”他要将东西拿给上司看。
多个人看到,出事儿就多个人分责。
捉金站在莫什儿身侧,他看着脚步匆匆的守城官,心下感慨,“得亏女郎得了谕旨,成了王妃,不然咱们一路走来得遇着多大的麻烦啊。”
不是没有人眼馋他们车上的货物,但只要行走于官道,那些做官的一听他们背后有人,便凭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放行。
一路南下畅通无阻,可以说除了吉州的山道绕得他们好走,他们可以称得上是顺风顺水。
莫什儿没说的是,就是谢依水成了离王妃之后,他才敢应下她提的事。
早前通书信,谢依水想让他们南下,莫什儿犹豫了很久。
户部侍郎这名头,可大可小。放在当地可行,在京都肯定不够看。
若遇上一些刁蛮的,背后有人的人一使坏,他们的货物极大可能血本无归。
而谢依水有了新的身份背景,王妃这名头,不管怎么听,都能唬住一部分人。
当时他的犹豫谢依水自然知悉,只是没多久后她便成了离王妃。最初莫什儿还会有——她是不是为了此事才有如此境况的念头,他说背景不够,她便铺了一张更大更厚的供他们使用。
念头一出还觉得有理,后来理智回笼,顿觉自己脸大。
这可是赐婚,谢依水能主张些什么。
说到最后,莫什儿觉得他们也挺有缘分的,缺啥来啥,属于命里就是会相遇的那种人。为了这江湖上的一抹缘分,也为了众人的生存,最后他应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