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猛地站起身,目光扫过众臣:“传咱的旨意!即刻起,成立‘清粮督饷司’,由太子朱标总领,李善长、刘基副之!持尚方宝剑,巡查各州府!给咱彻查粮仓,追缴亏空!凡有囤积居奇、阳奉阴违者,无论王公贵胄,五品以上,先斩后奏!五品以下,就地正法!咱倒要看看,是他们的脖子硬,还是咱的刀硬!”
这道杀气腾腾的旨意,让殿内温度骤降。所有人都明白,陛下这是要行雷霆手段,刮骨疗毒了!一场席卷大明控制区域的血雨腥风,即将到来。
“徐达!”
“臣在!”
“整军备战不能停!没有粮食,就给咱想办法!派出小股精锐,化整为零,向宋、汉边境‘借粮’!记住,手脚干净点,别留下把柄!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
徐达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但依旧抱拳领命:“臣……遵旨!” 这是要行劫掠之事了,虽不光彩,却是无奈之举。
“道衍!”
“贫僧在。”姚广孝悄然上前。
“你那‘辟煞粉’的研究,关乎国运,所需物料,优先供给!但给咱记住,绝不可用活人试验,更不可沾染邪术!若让咱发现你有违此令,休怪咱不讲情面!”朱元璋的目光锐利如刀,直刺姚广孝心底。
姚广孝心中一凛,连忙躬身:“贫僧谨记陛下教诲,绝不敢越雷池半步。”
就在朱元璋为粮草焦头烂额,准备对内举起屠刀、对外行险一搏之际——
遥远的沼泽深处,“水月洞天”入口。
雾气似乎比往日更浓了几分。影阁之主——那位月白长衫的中年文士,负手立于水潭边,望着浑浊的水面,神情淡漠。猴子脸、老熊、酸秀才三人已收拾停当,那少年容器被安置在一个特制的、刻满符文的黑木箱中,由老熊背负。
“阁主,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出发了。”酸秀才恭敬禀报。
阁主微微颔首,并未回头,只是淡淡道:“此行西去八百里,‘阴阳界’非是善地。上古战场遗迹,戾气千年不散,更兼地脉交汇,阴阳失衡,时有诡异。尔等需谨记,无论见到何等异象,听到何种声音,皆不可心生妄念,不可脱离阵法范围。”
他顿了顿,继续道:“此外,觊觎这‘炉鼎’者,绝不会坐视我等安然抵达。地藏门不过跳梁小丑,真正的麻烦,或许还在后面。”
猴子脸满不在乎地拍了拍腰间的家伙:“阁主放心,管他牛鬼蛇神,敢来招惹,定叫他有来无回!”
老熊沉默地点点头,拍了拍背后的黑木箱,示意安全。
酸秀才则更加谨慎:“属下已备足丹药符箓,应对沿途不测。”
“如此便好。”阁主终于转过身,目光扫过三人,最后落在黑木箱上,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启程。”
没有多余的仪式,四人一箱,悄无声息地没入了浓密的沼泽迷雾之中,向着西方那传说中的凶险之地进发。他们的步伐看似不快,却每一步踏出,都仿佛缩地成寸,迅速远离了这片暂时的藏身之所。
而就在他们离开后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几道如同壁虎般贴着沼泽泥水潜行的黑影,悄然出现在了“水月洞天”入口附近。正是地藏门的追踪好手。
为首一人仔细探查着地面留下的微弱痕迹和空气中残留的气息,眼中露出兴奋之色:“他们走了!方向是西!快,发讯号,通知长老和其他人马,咬死他们!”
一支响箭带着凄厉的哨音,射入迷雾上空,炸开一团不起眼的绿色磷火。
更远处,一些看似普通的商旅、樵夫,甚至是一两只盘旋的鹰隼,也似乎因为这支队伍的移动,而悄然改变了方向或发出了某种讯息。
影阁的西行之路,注定不会平静。不仅有心怀叵测的追踪者,更有那“阴阳界”本身蕴含的未知凶险,在等待着他们。
与此同时,大明边境,几支伪装成马匪或流民的小股明军精锐,也在夜色的掩护下,如同幽灵般越过边界,悄然潜入了宋、汉两朝的势力范围。他们的目标明确:粮食、军械,任何可以补充大明虚弱身躯的物资。
一场因为资源匮乏而引发的、更加隐秘和残酷的掠夺与反掠夺,在广袤的边境线上悄然展开。
赵光义很快收到了边境粮队遭袭、小股部队失踪的消息,勃然大怒:“朱元璋!欺人太甚!竟敢行此强盗之举!真当朕怕了他不成!” 他立刻下令边境军队加强巡逻,对任何可疑人格杀勿论,同时暗中调集精锐,准备对明军控制下的薄弱地区进行报复性劫掠。
刘邦则趁机大肆宣扬明军的“暴行”,将自己塑造成受害者,一边向赵光义索要“补偿”,一边又悄悄派人接触李世民,暗示可以联手给朱元璋找点麻烦。
五帝之间那脆弱的平衡,因为最基本的生存资源问题,再次变得岌岌可危。和平的假象之下,是愈演愈烈的暗战与摩擦。
风暴,正在从朝堂、从边境、从那些不为人知的隐秘之地,同时酝酿、汇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龙渊城的天空,铅云低垂,仿佛也承受不住这座城池弥漫开的肃杀之气。朱元璋那道“清粮督饷司,先斩后奏”的旨意,如同凛冬最刺骨的寒风,瞬间席卷了大明控制下的各州府。
太子朱标亲临督饷司衙门,他年轻的面庞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凝重与决绝。身旁,李善长与刘基(刘伯温)两位重臣辅佐,一个老谋深算,一个神机妙算,再加上那柄高悬的公堂之上的尚方宝剑,构成了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权力核心。
第一批被开刀的,是几个距离龙渊城最近、且平日里对朝廷政令阳奉阴违的州府长官和当地豪强。罪证早已被锦衣卫的暗桩搜集齐全——粮仓账目亏空巨大,库中陈米充新,甚至以沙土充数;私下与宋、汉商人勾结,囤积居奇,哄抬粮价。
没有冗长的审讯,没有虚伪的客套。朱标秉承朱元璋的意志,雷厉风行。公堂之上,人证物证俱在,尚方宝剑寒光一闪,数颗曾经显赫的人头便滚滚落地,血溅公堂!家产抄没,全部充作军资!
消息如同插了翅膀,迅速传开。一时间,大明官场震动,地方豪强胆寒!谁也没想到,新败之后的朱元璋,非但没有收敛,反而露出了更加锋利的獠牙!
“太子殿下……这是要掀起腥风血雨啊……”有老臣私下哀叹。
“陛下这是被逼急了!再不弄到粮食,大军溃散,你我皆死无葬身之地!”也有人看得明白。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之前推诿拖延的各地官员和豪绅,立刻变得“高效”起来。一车车粮食,哪怕是从自家牙缝里省出来的,也开始源源不断地运往龙渊城方向。虽然仍显杯水车薪,但至少缓解了燃眉之急。
然而,朱元璋和朱标都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真正的根源,在于经死亡谷一役后,控制区域缩小,产出不足,且四面皆敌,贸易断绝。
“标儿,做得好。”朱元璋看着初步汇总上来的粮草清单,脸上并无喜色,“但光靠杀人立威,非长久之计。刀子再快,也杀不尽天下贪官。徐达那边,有消息了吗?”
朱标恭敬回道:“回父皇,徐将军已派出三支精干小队,伪装身份,分别渗透入宋、汉边境。然宋军戒备森严,赵光义似乎早有防备,行动颇为艰难,目前仅劫得少量粮秣。汉境那边……刘邦似乎有意放水,几支小队皆有斩获,但数量亦不多,且刘邦派人暗中传话,暗示愿以粮草换取我军……‘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朱元璋冷笑一声,“刘邦这老痞子,是想让咱默许他吞并附近几个无主之地?打得一手好算盘!告诉他,粮草留下,地盘各凭本事!想空手套白狼,门都没有!”
就在朱元璋父子为粮草绞尽脑汁之时——
大宋,开封皇宫,一间密室内。
赵光义脸色阴沉,听着皇城司指挥使的密报。
“陛下,已确认,近日边境粮队遇袭,守军小规模冲突,皆是明军伪装所为。朱元璋……已是穷途末路,行此卑劣之举。”
“穷途末路?”赵光义冷哼一声,“饿急了的狼才最可怕!他朱元璋就是一头饿狼!绝不能让他缓过这口气!”
他眼中闪过一丝阴毒的光芒:“他不是缺粮吗?好啊,朕送他一份‘大礼’!”
他压低声音,对心腹吩咐道:“去找‘五毒翁’,让他配制一种特殊的药。要无色无味,混入粮食中极难察觉,初期症状如同风寒体虚,但会缓慢侵蚀脏腑,半月之后方会骤然发作,药石无灵!然后,想办法,‘帮’朱元璋的抢粮队,‘缴获’一批掺了此药的粮草!”
那心腹闻言,浑身一颤,但不敢违逆,连忙领命而去。
赵光义走到窗边,望着阴沉的天空,脸上露出残忍的笑意:“朱元璋,你想靠抢掠续命?朕就让你抢回去的,是催命符!等你军中疫病蔓延,看你还如何跟朕争!”
几乎同时,大唐边境,潼关。
这道杀气腾腾的旨意,让殿内温度骤降。所有人都明白,陛下这是要行雷霆手段,刮骨疗毒了!一场席卷大明控制区域的血雨腥风,即将到来。
“徐达!”
“臣在!”
“整军备战不能停!没有粮食,就给咱想办法!派出小股精锐,化整为零,向宋、汉边境‘借粮’!记住,手脚干净点,别留下把柄!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
徐达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但依旧抱拳领命:“臣……遵旨!” 这是要行劫掠之事了,虽不光彩,却是无奈之举。
“道衍!”
“贫僧在。”姚广孝悄然上前。
“你那‘辟煞粉’的研究,关乎国运,所需物料,优先供给!但给咱记住,绝不可用活人试验,更不可沾染邪术!若让咱发现你有违此令,休怪咱不讲情面!”朱元璋的目光锐利如刀,直刺姚广孝心底。
姚广孝心中一凛,连忙躬身:“贫僧谨记陛下教诲,绝不敢越雷池半步。”
就在朱元璋为粮草焦头烂额,准备对内举起屠刀、对外行险一搏之际——
遥远的沼泽深处,“水月洞天”入口。
雾气似乎比往日更浓了几分。影阁之主——那位月白长衫的中年文士,负手立于水潭边,望着浑浊的水面,神情淡漠。猴子脸、老熊、酸秀才三人已收拾停当,那少年容器被安置在一个特制的、刻满符文的黑木箱中,由老熊背负。
“阁主,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出发了。”酸秀才恭敬禀报。
阁主微微颔首,并未回头,只是淡淡道:“此行西去八百里,‘阴阳界’非是善地。上古战场遗迹,戾气千年不散,更兼地脉交汇,阴阳失衡,时有诡异。尔等需谨记,无论见到何等异象,听到何种声音,皆不可心生妄念,不可脱离阵法范围。”
他顿了顿,继续道:“此外,觊觎这‘炉鼎’者,绝不会坐视我等安然抵达。地藏门不过跳梁小丑,真正的麻烦,或许还在后面。”
猴子脸满不在乎地拍了拍腰间的家伙:“阁主放心,管他牛鬼蛇神,敢来招惹,定叫他有来无回!”
老熊沉默地点点头,拍了拍背后的黑木箱,示意安全。
酸秀才则更加谨慎:“属下已备足丹药符箓,应对沿途不测。”
“如此便好。”阁主终于转过身,目光扫过三人,最后落在黑木箱上,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启程。”
没有多余的仪式,四人一箱,悄无声息地没入了浓密的沼泽迷雾之中,向着西方那传说中的凶险之地进发。他们的步伐看似不快,却每一步踏出,都仿佛缩地成寸,迅速远离了这片暂时的藏身之所。
而就在他们离开后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几道如同壁虎般贴着沼泽泥水潜行的黑影,悄然出现在了“水月洞天”入口附近。正是地藏门的追踪好手。
为首一人仔细探查着地面留下的微弱痕迹和空气中残留的气息,眼中露出兴奋之色:“他们走了!方向是西!快,发讯号,通知长老和其他人马,咬死他们!”
一支响箭带着凄厉的哨音,射入迷雾上空,炸开一团不起眼的绿色磷火。
更远处,一些看似普通的商旅、樵夫,甚至是一两只盘旋的鹰隼,也似乎因为这支队伍的移动,而悄然改变了方向或发出了某种讯息。
影阁的西行之路,注定不会平静。不仅有心怀叵测的追踪者,更有那“阴阳界”本身蕴含的未知凶险,在等待着他们。
与此同时,大明边境,几支伪装成马匪或流民的小股明军精锐,也在夜色的掩护下,如同幽灵般越过边界,悄然潜入了宋、汉两朝的势力范围。他们的目标明确:粮食、军械,任何可以补充大明虚弱身躯的物资。
一场因为资源匮乏而引发的、更加隐秘和残酷的掠夺与反掠夺,在广袤的边境线上悄然展开。
赵光义很快收到了边境粮队遭袭、小股部队失踪的消息,勃然大怒:“朱元璋!欺人太甚!竟敢行此强盗之举!真当朕怕了他不成!” 他立刻下令边境军队加强巡逻,对任何可疑人格杀勿论,同时暗中调集精锐,准备对明军控制下的薄弱地区进行报复性劫掠。
刘邦则趁机大肆宣扬明军的“暴行”,将自己塑造成受害者,一边向赵光义索要“补偿”,一边又悄悄派人接触李世民,暗示可以联手给朱元璋找点麻烦。
五帝之间那脆弱的平衡,因为最基本的生存资源问题,再次变得岌岌可危。和平的假象之下,是愈演愈烈的暗战与摩擦。
风暴,正在从朝堂、从边境、从那些不为人知的隐秘之地,同时酝酿、汇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龙渊城的天空,铅云低垂,仿佛也承受不住这座城池弥漫开的肃杀之气。朱元璋那道“清粮督饷司,先斩后奏”的旨意,如同凛冬最刺骨的寒风,瞬间席卷了大明控制下的各州府。
太子朱标亲临督饷司衙门,他年轻的面庞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凝重与决绝。身旁,李善长与刘基(刘伯温)两位重臣辅佐,一个老谋深算,一个神机妙算,再加上那柄高悬的公堂之上的尚方宝剑,构成了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权力核心。
第一批被开刀的,是几个距离龙渊城最近、且平日里对朝廷政令阳奉阴违的州府长官和当地豪强。罪证早已被锦衣卫的暗桩搜集齐全——粮仓账目亏空巨大,库中陈米充新,甚至以沙土充数;私下与宋、汉商人勾结,囤积居奇,哄抬粮价。
没有冗长的审讯,没有虚伪的客套。朱标秉承朱元璋的意志,雷厉风行。公堂之上,人证物证俱在,尚方宝剑寒光一闪,数颗曾经显赫的人头便滚滚落地,血溅公堂!家产抄没,全部充作军资!
消息如同插了翅膀,迅速传开。一时间,大明官场震动,地方豪强胆寒!谁也没想到,新败之后的朱元璋,非但没有收敛,反而露出了更加锋利的獠牙!
“太子殿下……这是要掀起腥风血雨啊……”有老臣私下哀叹。
“陛下这是被逼急了!再不弄到粮食,大军溃散,你我皆死无葬身之地!”也有人看得明白。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之前推诿拖延的各地官员和豪绅,立刻变得“高效”起来。一车车粮食,哪怕是从自家牙缝里省出来的,也开始源源不断地运往龙渊城方向。虽然仍显杯水车薪,但至少缓解了燃眉之急。
然而,朱元璋和朱标都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真正的根源,在于经死亡谷一役后,控制区域缩小,产出不足,且四面皆敌,贸易断绝。
“标儿,做得好。”朱元璋看着初步汇总上来的粮草清单,脸上并无喜色,“但光靠杀人立威,非长久之计。刀子再快,也杀不尽天下贪官。徐达那边,有消息了吗?”
朱标恭敬回道:“回父皇,徐将军已派出三支精干小队,伪装身份,分别渗透入宋、汉边境。然宋军戒备森严,赵光义似乎早有防备,行动颇为艰难,目前仅劫得少量粮秣。汉境那边……刘邦似乎有意放水,几支小队皆有斩获,但数量亦不多,且刘邦派人暗中传话,暗示愿以粮草换取我军……‘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朱元璋冷笑一声,“刘邦这老痞子,是想让咱默许他吞并附近几个无主之地?打得一手好算盘!告诉他,粮草留下,地盘各凭本事!想空手套白狼,门都没有!”
就在朱元璋父子为粮草绞尽脑汁之时——
大宋,开封皇宫,一间密室内。
赵光义脸色阴沉,听着皇城司指挥使的密报。
“陛下,已确认,近日边境粮队遇袭,守军小规模冲突,皆是明军伪装所为。朱元璋……已是穷途末路,行此卑劣之举。”
“穷途末路?”赵光义冷哼一声,“饿急了的狼才最可怕!他朱元璋就是一头饿狼!绝不能让他缓过这口气!”
他眼中闪过一丝阴毒的光芒:“他不是缺粮吗?好啊,朕送他一份‘大礼’!”
他压低声音,对心腹吩咐道:“去找‘五毒翁’,让他配制一种特殊的药。要无色无味,混入粮食中极难察觉,初期症状如同风寒体虚,但会缓慢侵蚀脏腑,半月之后方会骤然发作,药石无灵!然后,想办法,‘帮’朱元璋的抢粮队,‘缴获’一批掺了此药的粮草!”
那心腹闻言,浑身一颤,但不敢违逆,连忙领命而去。
赵光义走到窗边,望着阴沉的天空,脸上露出残忍的笑意:“朱元璋,你想靠抢掠续命?朕就让你抢回去的,是催命符!等你军中疫病蔓延,看你还如何跟朕争!”
几乎同时,大唐边境,潼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