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风波尚未完全平息,一道染着烽火气息的八百里加急,如同丧钟般撞破了皇城的宁静,狠狠砸在永乐帝的龙案之上!
北疆,出事了!
郡王朱高煦,这个蛰伏已久的巨兽,在察觉到京城渗透受挫、盐引新政动摇其财源后,终于彻底撕下了伪装,露出了最锋利的獠牙!他并未选择在朝堂上继续纠缠,而是直接将战火燃向了帝国的边疆!
战报来自大同镇。郡王麾下大将,联合部分被“空心人”蛊惑控制的边军将领,突然向朝廷控制的数个重要军镇发动了猛烈攻势。而最令人心惊胆战的,并非叛军的数量,而是他们军中那首次在正规战场上大规模亮相的——雷火机关兽!
战报上的描述触目惊心:那些钢铁巨兽高达丈余,不惧寻常弓弩箭矢,力大无穷,轻易便能撞毁营寨栅栏,踏碎防御工事。更可怕的是,它们能口喷烈焰,射程可达数十步,烈焰沾身即燃,难以扑灭,更能投掷一种会爆炸的铁球,声若惊雷,破片横飞,给密集结阵的明军造成了惨烈的伤亡!
大同镇外围防线在短短两日内接连告破,守军死伤惨重,不得不收缩兵力,退守核心堡垒,形势岌岌可危!这些超越时代的战争机器,在冷兵器为主的战场上,展现出了近乎碾压般的恐怖威力!
消息传开,朝野震动!此前天剑门惨案,机关兽尚局限于江湖争斗,而如今,它们赫然出现在了关乎国本的边防战场上!这意味着郡王的叛乱,已然从阴谋渗透,升级为了公开的、赤裸裸的军事对抗!
紫禁城,武英殿。
气氛凝重得如同实质。永乐帝朱棣端坐于巨大的北疆舆图之前,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下方,五军都督府、兵部的主要官员,以及被紧急召见的辛诚、陈潇等人,皆屏息凝神。
“说说吧。”皇帝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山雨欲来的压迫感,“大同镇危在旦夕,北疆防线摇摇欲坠。诸位爱卿,有何良策?”
短暂的沉默后,兵部尚书率先出列:“陛下!郡王悍然叛乱,倚仗妖器,罪不容诛!臣请立刻调集京营、宣府、蓟镇精锐,火速驰援大同,务必将来犯之敌,歼灭于国门之外!”
“臣附议!”
“必须立刻增兵!”
大多数将领的意见趋于一致:以雷霆之势,扑灭叛乱。
朱棣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辛诚和陈潇身上:“辛诚,陈潇,你二人对此事,有何看法?”
辛诚上前一步,沉声道:“陛下,当务之急,确是稳固防线,挫敌锋芒。北镇抚司已加紧追查郡王党羽及‘空心人’在军中的残余,断其内应。此外,臣建议,可将陈潇大人此前提供的、针对机关兽弱点的应对之法,紧急刊印,下发边军,以期减少伤亡。”
陈潇则只是冷冷地吐出几个字:“必须摧毁源头。”
皇帝微微颔首,对众人的意见不置可否,他做出了决断:“准兵部所奏。即日起,调京营三万,宣府、蓟镇各两万精骑,由成国公朱勇统率,火速驰援大同!务必要将叛军,给朕挡在长城以内!”
“臣,遵旨!”众将轰然应诺。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旨意已定时,朱棣却话锋一转,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辛诚和陈潇,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辛诚,你对北疆事务,对郡王及其党羽,了解颇深。陈潇,你精通格物,对这些机关兽的底细,更是无人能及。你二人,便随军一同前往吧。朱勇是宿将,勇猛有余,然对付这些‘新奇’玩意儿,或许还需你二人从旁……协助。”
“协助”二字,咬得微重。
这不是商量,是命令。皇帝要将这两把刚刚在京中展现出锋芒的“利刃”,直接投放到最前线,去应对最危险的敌人,去解决最棘手的问题。既是利用其才,也是进一步的考验,甚至……不乏有借刀杀人之意,至少是借此磨砺、消耗之意。
辛诚与陈潇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但也看到了决然。
“臣,遵旨!”两人齐声应下。
退朝之后,辛诚与陈潇并肩走在出宫的漫长御道上。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气氛压抑。
“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步。”辛诚望着宫墙外灰蒙蒙的天空,声音低沉。大规模的战争,意味着无数的伤亡,意味着生灵涂炭。
陈潇的脸上却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只有一种冰冷的、早已预料到一切的平静:“他隐忍多年,积累了足够的实力和这些杀器,不可能永远藏在暗处。京城受挫,只是让他提前发动而已。这一战,迟早会来。”
他顿了顿,转头看向辛诚,眼神锐利:“现在,你看到了吗?辛兄。这就是雷火机关兽,不,是这种超越了时代的‘力量’,在战场上真正的样子。它可以轻易地撕碎你信奉的‘诚’之道所依赖的秩序和规则。”
辛诚默然。战报上那些冰冷的数字和描述,背后是无数血肉模糊的生命和支离破碎的家庭。他沉声道:“正因如此,我们才更需要谨慎!这等力量,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即便用于‘正义’之战,其造成的杀戮与破坏,亦是罪孽!我们应当设法限制、销毁它们,而不是想着如何去掌控、去使用!”
“限制?销毁?”陈潇嗤笑一声,语气中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理性,“辛兄,你太天真了!力量本身没有善恶,关键在于掌握在谁手中!郡王用它来祸乱天下,我们为何不能用它来平定祸乱,守护该守护的东西?今日若有一台更强的机关兽,能瞬间摧毁叛军的所有机关兽,结束这场战争,拯救万千将士和无辜百姓的性命,你用是不用?”
他逼视着辛诚:“指望敌人的仁慈和规则的约束,在绝对的力量差距面前,就是自取灭亡!就像小草……如果当时我拥有足以碾压一切、让郡王和我父亲都感到恐惧的力量,他们敢动她吗?!我们需要力量,辛兄!不是为了欺凌弱小,而是为了不让弱小被欺凌!是为了让该得到公正的人,得到公正!是为了……让那些视人命如草芥的人,在作恶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能否承受得起代价!”
这是两人之间,关于理念、关于力量使用边界的最激烈、最直白的一次碰撞!辛诚坚守着过程的正义与道德的底线,坚信人心之本才是最终的依归;而陈潇则在经历了刻骨铭心的失去后,愈发倾向于认为,唯有掌握足够强大的、能够震慑一切的力量,才能真正实现所谓的“正义”与“和平”。
“用魔鬼的手段,无法实现天使的目标!”辛诚反驳,声音也提高了几分,“一旦习惯了依赖这种毁灭性的力量,我们与郡王何异?最终只会被力量反噬,迷失在追求更强力量的迷途中,忘记最初的初衷!”
“初衷?”陈潇的眼神变得更加幽深,“我的初衷,从未改变——创造一个国泰民安的世界。只是我现在更清楚地认识到,要实现这个目标,有时……不得不先拥抱黑暗,利用魔鬼的力量。过程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结果若是以无数鲜血和扭曲的人性换来,那这结果,不要也罢!”辛诚寸步不让。
两人的争论在空旷的御道上前所未有的激烈,理念的火花在空气中激烈碰撞。他们都无法说服对方,但这一次,他们也都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彼此立场上那无法调和的根本分歧。
最终,争论在宫门前戛然而止。两人都沉默下来,只剩下沉重的呼吸声。
陈潇看着辛诚,缓缓道:“无论如何,北疆,我们必须去。郡王,必须败。至于之后的路……各凭本心吧。”
辛诚重重地点了点头。目标一致,但道路,已然分歧。北疆的烽烟,不仅考验着大明的国运,也考验着这两个并肩作战的伙伴,那截然不同的“道”。
夕阳彻底沉入地平线,黑暗笼罩下来,预示着前路的艰难与未卜。
北疆,出事了!
郡王朱高煦,这个蛰伏已久的巨兽,在察觉到京城渗透受挫、盐引新政动摇其财源后,终于彻底撕下了伪装,露出了最锋利的獠牙!他并未选择在朝堂上继续纠缠,而是直接将战火燃向了帝国的边疆!
战报来自大同镇。郡王麾下大将,联合部分被“空心人”蛊惑控制的边军将领,突然向朝廷控制的数个重要军镇发动了猛烈攻势。而最令人心惊胆战的,并非叛军的数量,而是他们军中那首次在正规战场上大规模亮相的——雷火机关兽!
战报上的描述触目惊心:那些钢铁巨兽高达丈余,不惧寻常弓弩箭矢,力大无穷,轻易便能撞毁营寨栅栏,踏碎防御工事。更可怕的是,它们能口喷烈焰,射程可达数十步,烈焰沾身即燃,难以扑灭,更能投掷一种会爆炸的铁球,声若惊雷,破片横飞,给密集结阵的明军造成了惨烈的伤亡!
大同镇外围防线在短短两日内接连告破,守军死伤惨重,不得不收缩兵力,退守核心堡垒,形势岌岌可危!这些超越时代的战争机器,在冷兵器为主的战场上,展现出了近乎碾压般的恐怖威力!
消息传开,朝野震动!此前天剑门惨案,机关兽尚局限于江湖争斗,而如今,它们赫然出现在了关乎国本的边防战场上!这意味着郡王的叛乱,已然从阴谋渗透,升级为了公开的、赤裸裸的军事对抗!
紫禁城,武英殿。
气氛凝重得如同实质。永乐帝朱棣端坐于巨大的北疆舆图之前,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下方,五军都督府、兵部的主要官员,以及被紧急召见的辛诚、陈潇等人,皆屏息凝神。
“说说吧。”皇帝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山雨欲来的压迫感,“大同镇危在旦夕,北疆防线摇摇欲坠。诸位爱卿,有何良策?”
短暂的沉默后,兵部尚书率先出列:“陛下!郡王悍然叛乱,倚仗妖器,罪不容诛!臣请立刻调集京营、宣府、蓟镇精锐,火速驰援大同,务必将来犯之敌,歼灭于国门之外!”
“臣附议!”
“必须立刻增兵!”
大多数将领的意见趋于一致:以雷霆之势,扑灭叛乱。
朱棣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辛诚和陈潇身上:“辛诚,陈潇,你二人对此事,有何看法?”
辛诚上前一步,沉声道:“陛下,当务之急,确是稳固防线,挫敌锋芒。北镇抚司已加紧追查郡王党羽及‘空心人’在军中的残余,断其内应。此外,臣建议,可将陈潇大人此前提供的、针对机关兽弱点的应对之法,紧急刊印,下发边军,以期减少伤亡。”
陈潇则只是冷冷地吐出几个字:“必须摧毁源头。”
皇帝微微颔首,对众人的意见不置可否,他做出了决断:“准兵部所奏。即日起,调京营三万,宣府、蓟镇各两万精骑,由成国公朱勇统率,火速驰援大同!务必要将叛军,给朕挡在长城以内!”
“臣,遵旨!”众将轰然应诺。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旨意已定时,朱棣却话锋一转,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辛诚和陈潇,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辛诚,你对北疆事务,对郡王及其党羽,了解颇深。陈潇,你精通格物,对这些机关兽的底细,更是无人能及。你二人,便随军一同前往吧。朱勇是宿将,勇猛有余,然对付这些‘新奇’玩意儿,或许还需你二人从旁……协助。”
“协助”二字,咬得微重。
这不是商量,是命令。皇帝要将这两把刚刚在京中展现出锋芒的“利刃”,直接投放到最前线,去应对最危险的敌人,去解决最棘手的问题。既是利用其才,也是进一步的考验,甚至……不乏有借刀杀人之意,至少是借此磨砺、消耗之意。
辛诚与陈潇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但也看到了决然。
“臣,遵旨!”两人齐声应下。
退朝之后,辛诚与陈潇并肩走在出宫的漫长御道上。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气氛压抑。
“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步。”辛诚望着宫墙外灰蒙蒙的天空,声音低沉。大规模的战争,意味着无数的伤亡,意味着生灵涂炭。
陈潇的脸上却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只有一种冰冷的、早已预料到一切的平静:“他隐忍多年,积累了足够的实力和这些杀器,不可能永远藏在暗处。京城受挫,只是让他提前发动而已。这一战,迟早会来。”
他顿了顿,转头看向辛诚,眼神锐利:“现在,你看到了吗?辛兄。这就是雷火机关兽,不,是这种超越了时代的‘力量’,在战场上真正的样子。它可以轻易地撕碎你信奉的‘诚’之道所依赖的秩序和规则。”
辛诚默然。战报上那些冰冷的数字和描述,背后是无数血肉模糊的生命和支离破碎的家庭。他沉声道:“正因如此,我们才更需要谨慎!这等力量,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即便用于‘正义’之战,其造成的杀戮与破坏,亦是罪孽!我们应当设法限制、销毁它们,而不是想着如何去掌控、去使用!”
“限制?销毁?”陈潇嗤笑一声,语气中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理性,“辛兄,你太天真了!力量本身没有善恶,关键在于掌握在谁手中!郡王用它来祸乱天下,我们为何不能用它来平定祸乱,守护该守护的东西?今日若有一台更强的机关兽,能瞬间摧毁叛军的所有机关兽,结束这场战争,拯救万千将士和无辜百姓的性命,你用是不用?”
他逼视着辛诚:“指望敌人的仁慈和规则的约束,在绝对的力量差距面前,就是自取灭亡!就像小草……如果当时我拥有足以碾压一切、让郡王和我父亲都感到恐惧的力量,他们敢动她吗?!我们需要力量,辛兄!不是为了欺凌弱小,而是为了不让弱小被欺凌!是为了让该得到公正的人,得到公正!是为了……让那些视人命如草芥的人,在作恶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能否承受得起代价!”
这是两人之间,关于理念、关于力量使用边界的最激烈、最直白的一次碰撞!辛诚坚守着过程的正义与道德的底线,坚信人心之本才是最终的依归;而陈潇则在经历了刻骨铭心的失去后,愈发倾向于认为,唯有掌握足够强大的、能够震慑一切的力量,才能真正实现所谓的“正义”与“和平”。
“用魔鬼的手段,无法实现天使的目标!”辛诚反驳,声音也提高了几分,“一旦习惯了依赖这种毁灭性的力量,我们与郡王何异?最终只会被力量反噬,迷失在追求更强力量的迷途中,忘记最初的初衷!”
“初衷?”陈潇的眼神变得更加幽深,“我的初衷,从未改变——创造一个国泰民安的世界。只是我现在更清楚地认识到,要实现这个目标,有时……不得不先拥抱黑暗,利用魔鬼的力量。过程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结果若是以无数鲜血和扭曲的人性换来,那这结果,不要也罢!”辛诚寸步不让。
两人的争论在空旷的御道上前所未有的激烈,理念的火花在空气中激烈碰撞。他们都无法说服对方,但这一次,他们也都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彼此立场上那无法调和的根本分歧。
最终,争论在宫门前戛然而止。两人都沉默下来,只剩下沉重的呼吸声。
陈潇看着辛诚,缓缓道:“无论如何,北疆,我们必须去。郡王,必须败。至于之后的路……各凭本心吧。”
辛诚重重地点了点头。目标一致,但道路,已然分歧。北疆的烽烟,不仅考验着大明的国运,也考验着这两个并肩作战的伙伴,那截然不同的“道”。
夕阳彻底沉入地平线,黑暗笼罩下来,预示着前路的艰难与未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