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

  (1296年,阿老丁·卡尔吉开始执掌德里苏丹国政权。此时中亚格局剧变,察合台后裔达瓦联合窝阔台系海都,共同对抗波斯伊利汗国与元朝忽必烈。海都指责忽必烈僭越汗位,达瓦则因河中地区干涉与其结怨。

  察合台系将印度视为资源补给地,频繁派兵劫掠物资人口。阿老丁·卡尔吉不得不持续抵御蒙古侵扰。1302年战事推进至德里近郊浩兹哈斯地区,但因补给困难,蒙古军两月后主动撤退。

  阿老丁逝世后,蒙古军再度来犯却遭重创。加齐·马利克转守为攻,率先攻克加兹尼城。末次入侵由答儿麻失里领军,最终双方互遣使节建立邦交,终结了持续数十年的军事冲突。

  (这位 的铁骑最终摧毁了衰弱的苏丹政权。战后德里苏丹国名存实亡,各地诸侯割据,苏丹仅能控制德里及旁遮普地区。

  当前印度北方仍属德里苏丹国疆域,其影响力延伸至南印度城邦。而朱重八率领的徐州红巾军登陆的港口,正位于新兴的印度教帝国维贾亚纳加尔——这个1336年建国仅十七年的南方王国。

  历史注脚:该王国将在1565年亡于德干苏丹国联军。

  1263年

  维贾亚纳加尔国得名于其都城维贾亚纳加尔城,这座古城的遗迹至今仍矗立在卡纳塔克邦的亨比村。

  当前,这个国家正与印度北方的邦国交战,更准确地说,是在抵御北方势力的入侵。

  此时在位的君主是布卡一世。

  马马拉普兰是该国南端的港口城市,早在唐宋时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但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船只能够直航穿越孟加拉湾,这座港口逐渐失去了昔日的繁荣。

  由于地处王国最南端且长期未经历战事,马马拉普兰的贵族阶层早已腐化堕落。港口的城墙数十年未经修缮,同样许久未见外国商船停靠。

  如今港口显得破败不堪,停泊的只有当地的小型商船。当大汉船队靠岸时,码头上聚集了许多皮肤黝黑的当地人,他们懒散地围观着这些陌生的大船。

  竟无人主动进城通报。

  随后,他们看见一个白皮肤的男子踉踉跄跄地走下船,像醉酒般摇晃几步后摔倒在地,爬起来又再次跌倒。

  围观的人群顿时爆发出一阵哄笑。

  维贾亚纳加尔国在《明史》中被称为“西天阿难功德国”,是当时印度次大陆上唯一的印度教政权。

  据史料记载,洪武七年(1374年),该国君主卜哈鲁曾遣使必尼西赴明进贡,献上方物及解州石。明廷回赐文绮、禅衣等物,此后两国再无往来。(后世有史学家怀疑该使者实为骗取赏赐的骗子。)

  这个国家的建立源于对德里苏丹国 的反抗。当时图格鲁克王朝对南印度横征暴敛,加之种族压迫(北方为 统治者,南方多为原住黑人),最终引发德干地区“纳亚克”军事领主的 。

  1329年,苏丹穆罕默德·伊本·图格鲁克撤离德干地区,随后沿海印度教王公与马拉巴尔 省长相继叛乱,德里苏丹国丧失对南印度的控制,维贾亚纳加尔王国由此崛起。

  该国历经桑加马、萨卢瓦、图卢瓦、阿拉维杜四个王朝。1343年,开国君主诃里诃罗一世定都维贾亚纳加尔(意为“胜利之城”),奠定了 集权基础。1264年,布卡一世即位后,为巩固统治根基并增强国家凝聚力,着力推行军政改革,积极扩充骑兵部队,同时倡导宗教平等政策,对毗奢耶那伽罗王朝境内的印度教、耆那教、天主教、 教和犹太教一视同仁。

  维贾亚纳加尔王国正值国力鼎盛时期,数年后将迎来葡萄牙商船队,并与果阿的葡萄牙殖民者建立贸易往来。

  布卡一世实施宗教宽容政策,大兴水利工程,促进农业发展,使这个南亚次大陆最后的印度教王国维持了十余年繁荣。

  然而随着他的离世, 权威逐渐衰微。

  到阿拉维杜王朝时期,权臣拉马·拉亚实际掌控朝政,频繁介入德干苏丹国内部纷争,甚至出兵进攻阿马德纳加尔苏丹国,摧毁 寺并 《古兰1265年,马马拉普兰港口。

  汤和深知此行的目的便是征服,而征服从来都伴随着鲜血与杀戮。

  “杀!”

  他一声暴喝,长刀出鞘,寒光闪过,顷刻间便有十余名土人倒下。余者惊恐后退,不敢上前。

  汤和俯身欲给地上的伤者补刀,不料动作间衣襟散开,怀中钱袋滑落,金币银币叮当滚落一地。

  刹那间,无数贪婪的目光从码头各处投来。

  不妙!

  汤和警觉顿生,正欲退向海船方向,人群却如潮水般涌来,数量远超先前。

  “谁敢上前,老子剁了他!”

  他挥刀威慑,然而当地人如蚁群般层层逼近,将前排惊恐的同伴推向刀锋,无数双手争抢地上的钱币,更有甚者直接撕扯汤和的衣物、刀鞘,甚至刀刃。

  这些人的眼中,汤和俨然成了一头待宰的肥羊。

  “ 的,真当老子好欺负?”

  汤和怒骂一声,刀光再起。

  (兄弟们,马马拉普兰港口。

  汤和因露财遭围,挥刀奋力砍杀,奈何敌众我寡,刀势渐颓。

  那些人的目光如饿狼盯上猎物,贪婪而凶狠。

  “ ,难道要折在这群杂碎手里?”

  汤和又急又怒。

  千钧一发之际,熟悉的喊杀声自外围响起,援兵突至,顷刻间冲散人群。

  “诸位哥哥,再晚些小弟可就交代了!”

  汤和苦笑站立,衣衫破碎如缕,发髻散乱披肩,脸上身上尽是抓痕,裤腿更是被扯得七零八落,狼狈不堪。

  朱重八等人登岸见状,不禁放声大笑。

  更诡异的是,那些当地人竟未逃远,三五成群站在外围,也跟着哄笑起来,仿佛笃定这些外来者不会继续 。

  或许他们以为,既然同伴已救回,杀戮便该止息。

  朱重八一伙人有些发懵,望着那些跟着他们一起嘲笑汤和的当地人,面面相觑,不明白他们为何不逃,反而有闲心在一旁看笑话?

  难道这些印度土人脑子有问题?

  汤和却是彻底怒了。

  “ ,老子宰了你们!”

  他怒吼着冲了上去。

  见他冲来,当地人立刻四散奔逃,可跑出一段后,发现汤和没追上来,一些人又停下脚步,笑嘻嘻地看着同伴被欺负,丝毫没有帮忙的意思。

  徐达指了指脑袋,朱重八默默点头,对攻占这座港口又多了几分把握。

  “行了,汤和,回来吧,别追了。”

  朱重八叫住了气喘吁吁、怒火未消的汤和。

  汤和刚往回走,那些当地人又凑了过来,嘴里叽里呱啦说着什么,有人扔石头,还有人吐口水……汤和见状,怒火再次被点燃!

  “重八哥,为啥拦我?我要砍了这帮混账!”

  “砍?你一个人能追上几个?”

  朱重八瞪了他一眼,随后猜测道:“这些人可能是当地的傻子或者病人,活不下去才在码头做苦力?”

  “管他们是不是傻子,他们活着,老子咽不下这口气!”

  “放心,哥替你出气,放箭!”

  随着朱重八一声令下,众人身后箭如雨下,落在重新聚拢的当地人中间。

  惨叫声接连响起,这下再没人笑得出来了,一个个惊恐逃窜。

  看来还是怕死的!

  朱重八稍稍松了口气,若这些当地人真是疯子傻子,和这样的人打仗,心里还真发怵!

  码头不远处,一座石屋内,一个穿着怪异服饰、像是码头管理者的男子正慢悠悠地走来,恰好看到一群当地人围着汤和戏弄。

  男子见汤和被围,非但不急着救人,反而放慢脚步,暗自冷笑:“这地方多久没来外人了?让这些贱民乐呵乐呵,等老爷们的商船到了,他们才有劲干活。”

  随后,他的目光落在码头上停靠的密密麻麻的巨大海船上,倒吸一口凉气,心中一动——要是能抢下这些大船,老爷们必定重重有赏!

  还没等他美梦做完,就见源源不断的军队从船上涌下,顿时大惊失色——这……这不是商船!

  下一刻,箭雨腾空,呼啸落下,他口中的“贱民”死伤遍地,哀嚎着朝他这边逃来。

  什么?!

  不,别过来!

  男子被撞倒在地,无数又脏又臭的光脚从他身上踩过,很快失去了知觉。

  朱重八在马马拉普兰城下苏醒,四周站满了身着黑色皮甲的士兵。(这些兵甲由朱慕提供。)

  一名络腮胡大汉坐在他身旁的石头上,用陌生的语言问话。朱重八虽听不懂,却猜测对方在询问自己的名字。

  “阿鲁多,阿鲁多!”男子反复说道。

  朱重八眉头紧锁,不解其意。他环顾四周,随行的兄弟们同样一脸困惑。

  这地方的人为何不说汉话?他暗自懊恼。小九说得对,就该让汉话传遍天下,方便交流!

  “阿鲁多,阿鲁多!”男子再次开口,同时指向自己。

  朱重八灵光一闪,也指向对方,一字一顿道:“你的意思是,你叫阿鲁多?”

  男子点头回应。朱重八心中一喜,追问道:“你能听懂汉话?”

  阿鲁多却露出茫然之色,显然无法理解这句复杂的话。

  罢了!朱重八不再纠结,目光转向残破的城墙。当务之急是攻下此城!

  他此行率领一万余精锐,皆出自徐州红巾军。不愿随行者他未强求,其余人马及将士家眷,待他立足后由朱慕的海军陆续接应。

  朱慕还承诺,待朱重八在天竺站稳脚跟,便从战俘中挑选汉人移民至此,助他稳固统治。

  天竺人温顺而懒散,只要展现强大力量,他们自会臣服。

  (兄弟们,(为避免争议,后文称次大陆为天竺。)

  天竺是个奇特的国度。

  马克思曾言,天竺的历史实为无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