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是兵圣再世亦难统御此势——若非朱慕借系统热流串联士卒心神,天地间无人可成此局。
然此刻……
脚步声化作九霄雷霆,碾过四野,荡彻八荒。
蛇鼠窜逃,禽鸟惊空,兽类惶惑:为何这场“屠戮”未泄半分杀机?
此乃真真正正的乾坤易色!
那推进的军阵如怒海啸浪摧城,又如玄色大陆平移。
藏身营帐的常遇春偷眼望去,只觉浑身毛孔炸开,热血奔涌似熔岩,心跳如擂,手足俱颤。
他几乎要嘶吼出声:“痛快!!!”
“嘿!”常遇春猛拍大腿,“这般威风!汉王怎偏不让俺上阵?!”
蓝玉从旁探出头,虽同样心潮澎湃,却撇嘴道:“姐夫若混进去同手同脚,岂非坏了大阵气象?”
“放屁!”常遇春弹了他个脑崩儿,“走路谁不会?俺还能踩错步子?”
蓝玉揉着额头冷笑:“纪律!你看咱背嵬军——”
回首处,四千精兵静立如林,连衣甲都不曾轻响。
常遇春老脸一红。
“咳…本将方才勘察敌情。”他板脸踱回阵前,“战机未至,全军继续待命!”
说罢绷直腰杆,活像根 土里的标枪。
蓝玉忍不住又翻了个白眼,心想姐夫这是在演给谁看呢,装腔作势的。
转念一想,他暗自冷笑:我倒要看看姐夫能站多久,要是超过一炷香时间,我就跪下喊他大哥!
(常遇春:呸,老子本来就是你姐夫,大哥和姐夫有区别吗?有种你叫爷爷!)
十万大军如潮水般压来,气势惊天动地!
对面的元军士兵脸色大变,喉咙发干,最前排的士兵连兵器都拿不稳了,叮叮当当的兵器落地声此起彼伏。
在这黑色洪流中,骑着乌骓马的朱慕格外醒目。他一手高举军旗,一手握着青龙偃月刀,控制着战马随军阵移动。
准确地说,是整个军阵在跟随他的战马前进。
随着军阵推进速度加快,雷鸣般的脚步声越来越密集,地面尘土飞扬,几乎淹没了士兵们大半个身子,仿佛整支军队在黄云中行进。
天...天兵天将啊!
城墙上有人颤声惊呼,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妥欢帖睦尔面目扭曲地回头寻找说话之人,却只看到一张张惨白的脸和瑟瑟发抖的身影。
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衣袍也在不住颤抖。
他忽然觉得追究责任毫无意义:这样的军队不就是天兵天将吗?这样的军队能战胜吗?如果朱慕愿意饶他一命...
他猛地摇头,不敢再想下去,心中充满恐惧与羞愧。
元军阵中,破头潘手心冒汗,浑身起满鸡皮疙瘩。
他想说什么,却只能发出嘶哑的声,最后只能举刀示意。
他身后也响起一片压抑着恐惧的嘶哑喊声。
快看!奈尔帕冲阵了!
孛罗帖木儿声音变调地喊道。
那位说错话的蒙古将领奈尔帕,此刻正率领一万骑兵从侧翼冲向明军大阵。
奈尔帕盯着眼前凝固般的黑色军阵,心跳如鼓。他紧抿嘴唇,低垂着头,手中铁枪笔直向前。
整顿兵马时,他已见识过汉军大阵的慑人威势。此刻逼近,那由万千人凝聚而成的压迫感更令他窒息。
他早打定主意——只需从侧翼虚晃一枪,削去对方些许步兵,便能向破头潘交差。
冲进这座可怖的军阵深处?
绝无可能!
朱慕端坐马背,冷眼望向左侧卷尘而来的敌军骑兵。那看似汹涌的攻势未能让他眉头稍动,只厉声喝道:“立正,向左——转!”
声浪如雷,十万将士齐吼:“立正,向左——转!”
轰!
大 颤。
十万人的方阵竟如一人般骤然停滞,旋即齐整转向。皮靴相击的闷响汇成惊雷,震得奈尔帕肝胆俱裂——他精心策划的侧袭,此刻竟直面汉军枪阵!
距离太近,转向不及,减速更是死路一条。奈尔帕只得咬牙高呼:“草原儿郎,随我杀!”
枪阵的恐怖此刻展露无遗。
“举枪,刺!”
汉军阵中号令乍起,枪林猛然前倾。噗噗声连成一片,奈尔帕的先锋骑兵如麦秆般被削去一层。
“向前三步走!”
轰轰轰!
“刺!”
噗噗噗……
元军骑兵再溃一层。战马哀嘶与士卒惨嚎交织,血雾漫野。
“向前三步走!”
轰轰轰!
“刺!”
噗噗噗……
第三轮突刺过后,元军彻底崩溃。
“败了!逃命啊!”
“娘亲——!”
“拉我一把!”
“别挡道!”
汉军仅迈九步,三度出枪,奈尔帕部已折损近半。在破头潘与孛罗帖木儿眼中,那黑色怒潮仅掀起三道巨浪,便将敌阵碾作齑粉。
奈尔帕在第二轮冲锋中倒下,三柄长矛贯穿了他的身躯。他虽奋力斩断其中三支,剩余的长枪仍无情地刺入他的躯体。敌军士兵熟练地拧转枪杆,猛然抽回武器。
汉军士兵机械地执行着命令,无人知晓倒下的对手姓名,奈尔帕同样不知终结自己生命的是何人。
同一时刻,无数长矛从元军士兵体内拔出,鲜血如箭般喷涌,在半空绽开猩红的血雾,或坠入尘土,或溅满杀戮者的甲胄。
全军听令,右转!
击溃奈尔帕部众的汉军方阵再度转向,踏着整齐的步伐向破头潘主力逼近。这支刚经历厮杀的军队裹挟着冲天杀气,令元军阵线开始动摇。
前排元军士兵已显慌乱,有人悄悄向后挪步, 动如涟漪般扩散。
必须扭转局势!孛罗帖木儿握紧马鞭喊道。
绝不能坐以待毙!
孛罗帖木儿的吼声惊醒了破头潘。他望着逼近的汉军方阵,又瞥见两侧仓皇集结的部队,意识到已来不及收拢分散的兵力。
这位老将当机立断:传令三路兵马不必回援,各自进攻朱慕所部!督战队上前稳住阵脚,必须坚持到合围完成!
......
滨县城下,六十奴正指挥元军猛攻。
这座小城的防御出乎意料——壕沟后方竟筑有齐胸高的羊马墙,突破这道障碍后,还需穿越三十至五十步的开阔地带才能架设云梯。城墙虽仅五六米高,但对徒手攀登者仍是天堑。
六十奴集中全部兵力猛攻北门。
城头箭雨倾泻,郭英储备的箭矢源源不断供给守军,给攻城的元军精锐造成严重伤亡。就连六十奴的亲卫队也因督战过近,突遭一轮齐射折损数十人。
首 势被迫退却。
郭英望着退潮般的敌军,终于舒了口气——守住三日应当无虞。
六十奴并未因初次受挫而灰心。首 势虽未能触及城墙,却已将壕沟填平大半。
他凝视着壕沟后的羊马墙,盘算着需投入多少兵力才能攻破这道防线……若能一举推倒,便可架设云梯直取城墙!
墙后必有汉军驻守,只是不知人数几何?
仍需试探!
决心已定,元军第二波攻势骤然展开。
然而六十奴愕然发现,当士卒轻易翻越低矮的羊马墙时,墙内竟无一人迎战。
莫非……敌军要死守城墙?
他眉头紧锁。
城中兵马不少,为何放弃羊马墙?这岂不是自弃优势?
疑惑未消,他迅速朝左侧副将扬了扬下巴。副将会意,策马向前,喝令两名千户率部推冲车直捣羊马墙。
列阵已久的千户们闻令而动,冲车轰然撞向矮墙,意图将其夷平。
“大人,汉贼这羊马墙……透着古怪。”副将回马禀报,眼见冲车撕开道道缺口,城头守军却纹丝不动,终是按捺不住。
六十奴亦拧紧眉头:“确实蹊跷……”
“说不定是守将昏了头?”另一将领插言。
六十奴摇头:“城头‘郭’字旗下,不是郭兴便是郭英。此二人乃朱慕麾下悍将,岂会犯这等蠢错?”
转瞬间,羊马墙已土崩瓦解。扛云梯的士卒蜂拥而上,战局却仍无波澜……
云梯接连架稳,元军嘶吼攀城。六十奴抛却疑虑——看来郭氏兄弟不过虚名,破城在即!
“再调两千户!一鼓作气碾碎贼军!”他挥刀怒吼。
城楼上,郭英睥睨着城下蚁附的元军,嘴角微翘。羊马墙本就是虚招!
滨县南城墙两端,羊马墙尽头处突兀地延伸出两座粗糙棱堡。砖石参差,泥灰未固,分明是仓促砌就的产物。
六十奴早已观察到城墙上的四处凸起,其中两处尤为显眼。这些突出的棱角看似寻常,实则暗藏玄机。
起初他怀疑这些构造另有玄机,很快便发现这些棱角为弓箭手提供了绝佳射界。处于棱角与城墙夹角中的士兵,即使举着盾牌也难以抵挡来自两侧的箭矢。六十奴暗自赞叹设计者的巧思,随即下令部队避开棱角,集中攻打城墙中段。
战术调整立竿见影。虽然棱角处的弓箭仍能造成伤亡,但 效率大减。此刻城墙中段战况激烈,官兵如潮水般涌上云梯,已有数处突破城头防线,与守军展开 战。
就在此时,棱角处突然有了动静。两块灰色幕布被猛然掀开,露出两个黑黝黝的物件。
那是何物?一名将领失声叫道。
六十奴循声望去,只见两根粗大的金属管从城垛间探出,管口微微下倾,正对着城下密集的官兵队伍。虽然不识此物,但直觉告诉他必是杀器。
未及下令撤退,两道火光骤然从管口喷涌而出,震天动地的轰鸣随之炸响。两颗铁球呼啸着砸入人群,所过之处血肉横飞。
长生天在上!副将的惊呼在六十奴耳中变得飘忽不定。他的耳膜嗡嗡作响,周遭将领的喊叫声仿佛隔着一层厚纱。受惊的战马扬蹄嘶鸣,场面一片混乱。
待他勉强控住坐骑,又是两声霹雳般的巨响。攻城部队彻底溃乱,士兵们如无头苍蝇般四散奔逃。
然此刻……
脚步声化作九霄雷霆,碾过四野,荡彻八荒。
蛇鼠窜逃,禽鸟惊空,兽类惶惑:为何这场“屠戮”未泄半分杀机?
此乃真真正正的乾坤易色!
那推进的军阵如怒海啸浪摧城,又如玄色大陆平移。
藏身营帐的常遇春偷眼望去,只觉浑身毛孔炸开,热血奔涌似熔岩,心跳如擂,手足俱颤。
他几乎要嘶吼出声:“痛快!!!”
“嘿!”常遇春猛拍大腿,“这般威风!汉王怎偏不让俺上阵?!”
蓝玉从旁探出头,虽同样心潮澎湃,却撇嘴道:“姐夫若混进去同手同脚,岂非坏了大阵气象?”
“放屁!”常遇春弹了他个脑崩儿,“走路谁不会?俺还能踩错步子?”
蓝玉揉着额头冷笑:“纪律!你看咱背嵬军——”
回首处,四千精兵静立如林,连衣甲都不曾轻响。
常遇春老脸一红。
“咳…本将方才勘察敌情。”他板脸踱回阵前,“战机未至,全军继续待命!”
说罢绷直腰杆,活像根 土里的标枪。
蓝玉忍不住又翻了个白眼,心想姐夫这是在演给谁看呢,装腔作势的。
转念一想,他暗自冷笑:我倒要看看姐夫能站多久,要是超过一炷香时间,我就跪下喊他大哥!
(常遇春:呸,老子本来就是你姐夫,大哥和姐夫有区别吗?有种你叫爷爷!)
十万大军如潮水般压来,气势惊天动地!
对面的元军士兵脸色大变,喉咙发干,最前排的士兵连兵器都拿不稳了,叮叮当当的兵器落地声此起彼伏。
在这黑色洪流中,骑着乌骓马的朱慕格外醒目。他一手高举军旗,一手握着青龙偃月刀,控制着战马随军阵移动。
准确地说,是整个军阵在跟随他的战马前进。
随着军阵推进速度加快,雷鸣般的脚步声越来越密集,地面尘土飞扬,几乎淹没了士兵们大半个身子,仿佛整支军队在黄云中行进。
天...天兵天将啊!
城墙上有人颤声惊呼,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妥欢帖睦尔面目扭曲地回头寻找说话之人,却只看到一张张惨白的脸和瑟瑟发抖的身影。
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衣袍也在不住颤抖。
他忽然觉得追究责任毫无意义:这样的军队不就是天兵天将吗?这样的军队能战胜吗?如果朱慕愿意饶他一命...
他猛地摇头,不敢再想下去,心中充满恐惧与羞愧。
元军阵中,破头潘手心冒汗,浑身起满鸡皮疙瘩。
他想说什么,却只能发出嘶哑的声,最后只能举刀示意。
他身后也响起一片压抑着恐惧的嘶哑喊声。
快看!奈尔帕冲阵了!
孛罗帖木儿声音变调地喊道。
那位说错话的蒙古将领奈尔帕,此刻正率领一万骑兵从侧翼冲向明军大阵。
奈尔帕盯着眼前凝固般的黑色军阵,心跳如鼓。他紧抿嘴唇,低垂着头,手中铁枪笔直向前。
整顿兵马时,他已见识过汉军大阵的慑人威势。此刻逼近,那由万千人凝聚而成的压迫感更令他窒息。
他早打定主意——只需从侧翼虚晃一枪,削去对方些许步兵,便能向破头潘交差。
冲进这座可怖的军阵深处?
绝无可能!
朱慕端坐马背,冷眼望向左侧卷尘而来的敌军骑兵。那看似汹涌的攻势未能让他眉头稍动,只厉声喝道:“立正,向左——转!”
声浪如雷,十万将士齐吼:“立正,向左——转!”
轰!
大 颤。
十万人的方阵竟如一人般骤然停滞,旋即齐整转向。皮靴相击的闷响汇成惊雷,震得奈尔帕肝胆俱裂——他精心策划的侧袭,此刻竟直面汉军枪阵!
距离太近,转向不及,减速更是死路一条。奈尔帕只得咬牙高呼:“草原儿郎,随我杀!”
枪阵的恐怖此刻展露无遗。
“举枪,刺!”
汉军阵中号令乍起,枪林猛然前倾。噗噗声连成一片,奈尔帕的先锋骑兵如麦秆般被削去一层。
“向前三步走!”
轰轰轰!
“刺!”
噗噗噗……
元军骑兵再溃一层。战马哀嘶与士卒惨嚎交织,血雾漫野。
“向前三步走!”
轰轰轰!
“刺!”
噗噗噗……
第三轮突刺过后,元军彻底崩溃。
“败了!逃命啊!”
“娘亲——!”
“拉我一把!”
“别挡道!”
汉军仅迈九步,三度出枪,奈尔帕部已折损近半。在破头潘与孛罗帖木儿眼中,那黑色怒潮仅掀起三道巨浪,便将敌阵碾作齑粉。
奈尔帕在第二轮冲锋中倒下,三柄长矛贯穿了他的身躯。他虽奋力斩断其中三支,剩余的长枪仍无情地刺入他的躯体。敌军士兵熟练地拧转枪杆,猛然抽回武器。
汉军士兵机械地执行着命令,无人知晓倒下的对手姓名,奈尔帕同样不知终结自己生命的是何人。
同一时刻,无数长矛从元军士兵体内拔出,鲜血如箭般喷涌,在半空绽开猩红的血雾,或坠入尘土,或溅满杀戮者的甲胄。
全军听令,右转!
击溃奈尔帕部众的汉军方阵再度转向,踏着整齐的步伐向破头潘主力逼近。这支刚经历厮杀的军队裹挟着冲天杀气,令元军阵线开始动摇。
前排元军士兵已显慌乱,有人悄悄向后挪步, 动如涟漪般扩散。
必须扭转局势!孛罗帖木儿握紧马鞭喊道。
绝不能坐以待毙!
孛罗帖木儿的吼声惊醒了破头潘。他望着逼近的汉军方阵,又瞥见两侧仓皇集结的部队,意识到已来不及收拢分散的兵力。
这位老将当机立断:传令三路兵马不必回援,各自进攻朱慕所部!督战队上前稳住阵脚,必须坚持到合围完成!
......
滨县城下,六十奴正指挥元军猛攻。
这座小城的防御出乎意料——壕沟后方竟筑有齐胸高的羊马墙,突破这道障碍后,还需穿越三十至五十步的开阔地带才能架设云梯。城墙虽仅五六米高,但对徒手攀登者仍是天堑。
六十奴集中全部兵力猛攻北门。
城头箭雨倾泻,郭英储备的箭矢源源不断供给守军,给攻城的元军精锐造成严重伤亡。就连六十奴的亲卫队也因督战过近,突遭一轮齐射折损数十人。
首 势被迫退却。
郭英望着退潮般的敌军,终于舒了口气——守住三日应当无虞。
六十奴并未因初次受挫而灰心。首 势虽未能触及城墙,却已将壕沟填平大半。
他凝视着壕沟后的羊马墙,盘算着需投入多少兵力才能攻破这道防线……若能一举推倒,便可架设云梯直取城墙!
墙后必有汉军驻守,只是不知人数几何?
仍需试探!
决心已定,元军第二波攻势骤然展开。
然而六十奴愕然发现,当士卒轻易翻越低矮的羊马墙时,墙内竟无一人迎战。
莫非……敌军要死守城墙?
他眉头紧锁。
城中兵马不少,为何放弃羊马墙?这岂不是自弃优势?
疑惑未消,他迅速朝左侧副将扬了扬下巴。副将会意,策马向前,喝令两名千户率部推冲车直捣羊马墙。
列阵已久的千户们闻令而动,冲车轰然撞向矮墙,意图将其夷平。
“大人,汉贼这羊马墙……透着古怪。”副将回马禀报,眼见冲车撕开道道缺口,城头守军却纹丝不动,终是按捺不住。
六十奴亦拧紧眉头:“确实蹊跷……”
“说不定是守将昏了头?”另一将领插言。
六十奴摇头:“城头‘郭’字旗下,不是郭兴便是郭英。此二人乃朱慕麾下悍将,岂会犯这等蠢错?”
转瞬间,羊马墙已土崩瓦解。扛云梯的士卒蜂拥而上,战局却仍无波澜……
云梯接连架稳,元军嘶吼攀城。六十奴抛却疑虑——看来郭氏兄弟不过虚名,破城在即!
“再调两千户!一鼓作气碾碎贼军!”他挥刀怒吼。
城楼上,郭英睥睨着城下蚁附的元军,嘴角微翘。羊马墙本就是虚招!
滨县南城墙两端,羊马墙尽头处突兀地延伸出两座粗糙棱堡。砖石参差,泥灰未固,分明是仓促砌就的产物。
六十奴早已观察到城墙上的四处凸起,其中两处尤为显眼。这些突出的棱角看似寻常,实则暗藏玄机。
起初他怀疑这些构造另有玄机,很快便发现这些棱角为弓箭手提供了绝佳射界。处于棱角与城墙夹角中的士兵,即使举着盾牌也难以抵挡来自两侧的箭矢。六十奴暗自赞叹设计者的巧思,随即下令部队避开棱角,集中攻打城墙中段。
战术调整立竿见影。虽然棱角处的弓箭仍能造成伤亡,但 效率大减。此刻城墙中段战况激烈,官兵如潮水般涌上云梯,已有数处突破城头防线,与守军展开 战。
就在此时,棱角处突然有了动静。两块灰色幕布被猛然掀开,露出两个黑黝黝的物件。
那是何物?一名将领失声叫道。
六十奴循声望去,只见两根粗大的金属管从城垛间探出,管口微微下倾,正对着城下密集的官兵队伍。虽然不识此物,但直觉告诉他必是杀器。
未及下令撤退,两道火光骤然从管口喷涌而出,震天动地的轰鸣随之炸响。两颗铁球呼啸着砸入人群,所过之处血肉横飞。
长生天在上!副将的惊呼在六十奴耳中变得飘忽不定。他的耳膜嗡嗡作响,周遭将领的喊叫声仿佛隔着一层厚纱。受惊的战马扬蹄嘶鸣,场面一片混乱。
待他勉强控住坐骑,又是两声霹雳般的巨响。攻城部队彻底溃乱,士兵们如无头苍蝇般四散奔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