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麻懒得理会,转头望向远处正在扎营的骑兵,默默估算片刻,突然对城守道:“你敢不敢带兵出城冲杀?我看那朱慕兵力不过五千!”
朱慕初到时,万马奔腾,烟尘蔽日,声势确实骇人。(五千骑兵,数万马蹄,倒也合理。)
当时那如雷般的马蹄声,那黑压压如洪流般的军阵,哈麻差点吓得瘫坐在地。
可如今对方停下,烟尘散尽,他才看清,对方不过五千余人。
顿时胆气又壮了起来。
他当即命令城守率军出战,城中守军有五万之众,十倍于敌,岂有不胜之理?
可这城守并非无能之辈,正因如此才更畏惧——朱慕军一到,他便看出是精锐之师。大都守军多年未战,五万绵羊怎敌五千恶狼?
一听哈麻要他出城,顿时面如土色。
“大人,非是属下怯战,实在是城中守军皆为步卒,即便出城,敌军未必接战。咱们追不上、打不着,反易遭其反扑。不如请陛下的怯薛军出战,唯有骑兵可制骑兵。”
这本是推脱之词,哈麻却觉得有理。
怯薛军乃国族精锐,八千铁骑,正可对付朱慕骑兵。
“大人,快看!”
他正思量如何向陛下 ,忽听城守惊呼,城上士卒亦哗然,急忙转头望去,顿时脸色大变。
只见黑色骑兵已立好营寨,正列阵逼近城墙。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军中缓缓升起一面金色大纛,绣五爪金龙,在阳光下耀眼夺目。
这……竟是朱慕亲临!
原以为是谣言。
哈麻震惊不已。
这朱慕竟真敢亲自前来,好大的胆子!!!
朱慕仅率五千兵马亲临城下……此乃天赐良机!!!
哈麻脸色骤变,急令随行太监速速禀报皇帝。
妥欢帖睦尔闻听敌军不过五千之数,心头巨石落地;待得知来者竟是朱慕本人,顿时与哈麻一般又惊又喜——惊的是这逆贼竟敢亲身涉险,喜的是或可借此良机永绝后患!
他更生出几分好奇:这传闻中武功盖世却又能写锦绣诗篇的逆贼,究竟是何等人物?那些所谓真龙护体、神仙转世的流言,莫非真有几分可信?虽不愿轻信,但众口铄金,夜深人静时,妥欢帖睦尔偶尔也会暗自揣度:此人莫非当真受命于天?
哈麻可是要调朕的怯薛军?准了!妥欢帖睦尔来回踱步,猛然驻足高声道,传令怯薛军倾巢而出!再命百官贵族携家眷登城——朕要他们亲眼看着,朕的亲军如何碾碎朱慕逆贼!
城外朱慕仰头望了望猎猎作响的帅旗,心中暗忖:这诱饵不知能否奏效,孤这颗头颅总该值些价钱……
骤然——
咚!咚!咚!
呜——呜——
震天战鼓与号角声撕破苍穹。
朱慕嘴角微扬。
果然按捺不住了。
他轻抚挂在得胜钩上的青龙偃月刀,这老伙计许久未饮够鲜血了。北流镇与益津关不过小试锋芒,算不得痛快。自登汉王位以来,亲临战阵的机会着实太少。
嗯?
朱慕忽然眯起眼睛——城头不知何时冒出许多锦衣华服之人,男女老幼皆有,皆不情不愿地挤在垛口张望。
这是唱的哪出?
他万万没想到,那位自以为胜券在握的元帝,竟强令满朝文武携家带眷登城观战。想来是接连败绩郁结于心,如今乍见翻盘之机,便迫不及待要炫耀天威。
元大都南城墙
文武百官与王公贵族们愁容满面,被妥欢帖睦尔强令登城观战。
倒是各家年轻子弟未曾见识过战场血腥,个个踮脚张望,眼里闪着雀跃的光。有人指着城外猎猎翻飞的旗帜嚷道:快看!朱慕的帅旗!
镶金绣龙的旗面惹来阵阵惊呼:竟敢用龙纹?好生猖狂!
身旁同伴嗤笑:都 了还怕僭越?我倒要瞧瞧咱们的骑兵何时出阵——话音未落就被喧闹声淹没,这群锦衣少年七嘴八舌议论着,浑然不觉即将目睹的厮杀会如何撕裂他们的幻想。
老臣们正要呵斥,瞥见御座上的皇帝竟也眉眼含笑,只得把训斥咽回肚里。妥欢帖睦尔正欣赏着少年们的朝气,暗想战后该提拔些新人来振作朝纲。那些遇事就瑟缩的老臣,早该让位给这般虎虎生风的儿郎。
怯薛军可备妥了?皇帝指尖轻叩鎏金扶手。
哈麻急忙禀报:已在南门列阵。
城门洞外,披挂雕花铠甲的蒙古健儿们勒紧缰绳。这些将门之后自幼习武,此刻非但不惧反露喜色——他们早憋着股劲要会会那传闻中的汉军。有人抚着弯刀嘀咕:定要叫朱贼见识真正的蒙古勇士!
绞盘转动声碾过城墙,厚重的门闩正缓缓升起。
沉重的城门缓缓开启。
“汉王,官军开门了,莫非是要出城迎战?”蓝玉先是一愣,随即咧嘴笑了起来。
常遇春握紧铁矛,战意昂扬:“汉王,咱们如何应对?”
朱慕沉默不语,目光紧盯着逐渐敞开的城门,身形笔直地端坐在乌骓马上,如同一尊雕像般纹丝不动。
他在等待,等待官军出城。
他倒要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军队,敢与他的背嵬军抗衡。
一队队装束华丽的骑兵从城门内疾驰而出,战马雄健,铠甲……倒是颇为耀眼。
他们并未急于冲向朱慕的军队,而是沿着城墙来回奔驰,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骑术确实不凡,气势十足。
城墙上的妥欢帖睦尔看得眉开眼笑。
“陛下, !”
“大元, !”
怯薛军一边策马奔腾,一边高声呼喊,声音从杂乱逐渐变得整齐。
妥欢帖睦尔昂首挺胸,心中满是自豪——这才是大元的精锐,有他们在,何愁不能击败朱慕,重振大元江山!
城墙上的一众官员和贵族也被这景象所感染,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者,皆露出振奋之色,仿佛胜利已在眼前。
“诸位且看,这便是大元的未来!”
妥欢帖睦尔指着城下奔腾呐喊的怯薛军,得意地说道。
哈麻连忙谄媚附和:“陛下英明,怯薛军士气如虹,此战我军必胜!”
妥欢帖睦尔闻言大喜,高举手臂喊道:“我军必胜!”
百官贵族纷纷响应:“我军必胜!”
城下的怯薛军也齐声高呼:“陛下必胜,我军必胜!”
远处的汉军静默而立,冷眼旁观着怯薛军的表演。常遇春疑惑道:“这些骑兵在做什么?白白耗费马力?”
朱慕轻笑一声:“或许他们真以为胜券在握。”
蓝玉扫了一眼,不屑道:“官军只派了八千骑兵,未免太小瞧咱们了。还有那些铠甲,花里胡哨的,能挡得住刀枪?”
“待会儿一试便知。”常遇春冷笑。
城墙上,李敏在家兵的护卫下立于墙边,丫鬟柳儿战战兢兢地站在她身旁。
柳儿本不必跟来,却执意要陪在李敏身边,说是要与大 同进退。
此刻,李敏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诧异,远远望着大纛之下的那道高大身影,心中隐隐觉得,那人竟有几分像大个子。
李敏轻轻摇头,心中暗笑自己胡思乱想。大个子那般寻常,怎可能是汉王朱慕?
可那抹疑虑却始终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大、大 ,快看,要、要打起来了!”小柳儿结结巴巴的呼喊将她拉回现实。
城下,怯薛军已列阵待发,战意沸腾。
“大、大 ,快看!”小柳儿的声音再度响起。
李敏回过神来,目光落向城下。怯薛军铁骑如潮,蓄势待发。她心头一紧,指向大纛下的身影,低声问道:“那人是谁?”
小柳儿一愣,随即愤愤道:“还能是谁?就是那伪汉王朱慕!朝廷的敌人,天底下最坏的大恶人!”
李敏眉头微蹙,正欲开口,却瞥见小柳儿懵懂的神情……
罢了,定是她想多了。大个子怎会是朱慕?绝无可能……
马蹄声震天动地,怯薛军铠甲鲜明,冲锋之势如雷霆万钧。
城头的妥欢帖睦尔激动不已,拍着城墙连声叫好:“有此雄师,必能一举击溃朱贼!”
百官在哈麻带领下纷纷附和。
战事一触即发。
与此同时,大都北方的草原上,各部族军队正集结待命。蒙古勇士们遥望南方,目光炽热——那里是他们的圣地,而他们誓要诛杀 圣王的逆贼。
上谷、固安、云中、迁安等地,大军已整装待发。
视线重回大都城下。
怯薛军正向朱慕的背嵬军发起冲锋。
统领撒儿塔黑台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他祖上虽流着术赤汗的血脉,但早已稀薄如烟。此刻,他心中狂吼:此战便是他重振家族荣光之时!
身后无数怯薛军同样怀揣着借朱慕扬名的野心。
这群初生牛犊,竟无惧猛虎之威!
铁骑疾驰,烟尘漫天,气势骇人。城头众人见此雄壮军容,无不振奋。
朱慕、常遇春、蓝玉等人眼中,此举实在荒谬——骑兵冲锋需精准把控距离,过早加速会导致战马乏力,过晚则难以发挥最大冲击力,二者皆是骑兵大忌。
“这些兵莫非全是新卒?”常遇春皱眉低语。
他心中不解,为何皇帝竟派这般生手前来送死?
转念一想,许是这些士卒的父母曾与皇帝结仇罢!
朱慕凝神估算,待怯薛军逼近百步时,猛然抬手示意后撤。
“唰!”
背嵬军闻令即动,齐整调转马头向南疾驰。
城头登时爆出欢呼,仅少数人窥破玄机,却缄口不言,唯恐扫了皇帝的兴——此刻元顺帝正亢奋高呼,声震墙垣。
明眼人看来,汉军骑兵调度之严谨堪称骇人。骑兵素来难控,练至浑然一体者,古来罕有。
朱慕初到时,万马奔腾,烟尘蔽日,声势确实骇人。(五千骑兵,数万马蹄,倒也合理。)
当时那如雷般的马蹄声,那黑压压如洪流般的军阵,哈麻差点吓得瘫坐在地。
可如今对方停下,烟尘散尽,他才看清,对方不过五千余人。
顿时胆气又壮了起来。
他当即命令城守率军出战,城中守军有五万之众,十倍于敌,岂有不胜之理?
可这城守并非无能之辈,正因如此才更畏惧——朱慕军一到,他便看出是精锐之师。大都守军多年未战,五万绵羊怎敌五千恶狼?
一听哈麻要他出城,顿时面如土色。
“大人,非是属下怯战,实在是城中守军皆为步卒,即便出城,敌军未必接战。咱们追不上、打不着,反易遭其反扑。不如请陛下的怯薛军出战,唯有骑兵可制骑兵。”
这本是推脱之词,哈麻却觉得有理。
怯薛军乃国族精锐,八千铁骑,正可对付朱慕骑兵。
“大人,快看!”
他正思量如何向陛下 ,忽听城守惊呼,城上士卒亦哗然,急忙转头望去,顿时脸色大变。
只见黑色骑兵已立好营寨,正列阵逼近城墙。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军中缓缓升起一面金色大纛,绣五爪金龙,在阳光下耀眼夺目。
这……竟是朱慕亲临!
原以为是谣言。
哈麻震惊不已。
这朱慕竟真敢亲自前来,好大的胆子!!!
朱慕仅率五千兵马亲临城下……此乃天赐良机!!!
哈麻脸色骤变,急令随行太监速速禀报皇帝。
妥欢帖睦尔闻听敌军不过五千之数,心头巨石落地;待得知来者竟是朱慕本人,顿时与哈麻一般又惊又喜——惊的是这逆贼竟敢亲身涉险,喜的是或可借此良机永绝后患!
他更生出几分好奇:这传闻中武功盖世却又能写锦绣诗篇的逆贼,究竟是何等人物?那些所谓真龙护体、神仙转世的流言,莫非真有几分可信?虽不愿轻信,但众口铄金,夜深人静时,妥欢帖睦尔偶尔也会暗自揣度:此人莫非当真受命于天?
哈麻可是要调朕的怯薛军?准了!妥欢帖睦尔来回踱步,猛然驻足高声道,传令怯薛军倾巢而出!再命百官贵族携家眷登城——朕要他们亲眼看着,朕的亲军如何碾碎朱慕逆贼!
城外朱慕仰头望了望猎猎作响的帅旗,心中暗忖:这诱饵不知能否奏效,孤这颗头颅总该值些价钱……
骤然——
咚!咚!咚!
呜——呜——
震天战鼓与号角声撕破苍穹。
朱慕嘴角微扬。
果然按捺不住了。
他轻抚挂在得胜钩上的青龙偃月刀,这老伙计许久未饮够鲜血了。北流镇与益津关不过小试锋芒,算不得痛快。自登汉王位以来,亲临战阵的机会着实太少。
嗯?
朱慕忽然眯起眼睛——城头不知何时冒出许多锦衣华服之人,男女老幼皆有,皆不情不愿地挤在垛口张望。
这是唱的哪出?
他万万没想到,那位自以为胜券在握的元帝,竟强令满朝文武携家带眷登城观战。想来是接连败绩郁结于心,如今乍见翻盘之机,便迫不及待要炫耀天威。
元大都南城墙
文武百官与王公贵族们愁容满面,被妥欢帖睦尔强令登城观战。
倒是各家年轻子弟未曾见识过战场血腥,个个踮脚张望,眼里闪着雀跃的光。有人指着城外猎猎翻飞的旗帜嚷道:快看!朱慕的帅旗!
镶金绣龙的旗面惹来阵阵惊呼:竟敢用龙纹?好生猖狂!
身旁同伴嗤笑:都 了还怕僭越?我倒要瞧瞧咱们的骑兵何时出阵——话音未落就被喧闹声淹没,这群锦衣少年七嘴八舌议论着,浑然不觉即将目睹的厮杀会如何撕裂他们的幻想。
老臣们正要呵斥,瞥见御座上的皇帝竟也眉眼含笑,只得把训斥咽回肚里。妥欢帖睦尔正欣赏着少年们的朝气,暗想战后该提拔些新人来振作朝纲。那些遇事就瑟缩的老臣,早该让位给这般虎虎生风的儿郎。
怯薛军可备妥了?皇帝指尖轻叩鎏金扶手。
哈麻急忙禀报:已在南门列阵。
城门洞外,披挂雕花铠甲的蒙古健儿们勒紧缰绳。这些将门之后自幼习武,此刻非但不惧反露喜色——他们早憋着股劲要会会那传闻中的汉军。有人抚着弯刀嘀咕:定要叫朱贼见识真正的蒙古勇士!
绞盘转动声碾过城墙,厚重的门闩正缓缓升起。
沉重的城门缓缓开启。
“汉王,官军开门了,莫非是要出城迎战?”蓝玉先是一愣,随即咧嘴笑了起来。
常遇春握紧铁矛,战意昂扬:“汉王,咱们如何应对?”
朱慕沉默不语,目光紧盯着逐渐敞开的城门,身形笔直地端坐在乌骓马上,如同一尊雕像般纹丝不动。
他在等待,等待官军出城。
他倒要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军队,敢与他的背嵬军抗衡。
一队队装束华丽的骑兵从城门内疾驰而出,战马雄健,铠甲……倒是颇为耀眼。
他们并未急于冲向朱慕的军队,而是沿着城墙来回奔驰,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骑术确实不凡,气势十足。
城墙上的妥欢帖睦尔看得眉开眼笑。
“陛下, !”
“大元, !”
怯薛军一边策马奔腾,一边高声呼喊,声音从杂乱逐渐变得整齐。
妥欢帖睦尔昂首挺胸,心中满是自豪——这才是大元的精锐,有他们在,何愁不能击败朱慕,重振大元江山!
城墙上的一众官员和贵族也被这景象所感染,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者,皆露出振奋之色,仿佛胜利已在眼前。
“诸位且看,这便是大元的未来!”
妥欢帖睦尔指着城下奔腾呐喊的怯薛军,得意地说道。
哈麻连忙谄媚附和:“陛下英明,怯薛军士气如虹,此战我军必胜!”
妥欢帖睦尔闻言大喜,高举手臂喊道:“我军必胜!”
百官贵族纷纷响应:“我军必胜!”
城下的怯薛军也齐声高呼:“陛下必胜,我军必胜!”
远处的汉军静默而立,冷眼旁观着怯薛军的表演。常遇春疑惑道:“这些骑兵在做什么?白白耗费马力?”
朱慕轻笑一声:“或许他们真以为胜券在握。”
蓝玉扫了一眼,不屑道:“官军只派了八千骑兵,未免太小瞧咱们了。还有那些铠甲,花里胡哨的,能挡得住刀枪?”
“待会儿一试便知。”常遇春冷笑。
城墙上,李敏在家兵的护卫下立于墙边,丫鬟柳儿战战兢兢地站在她身旁。
柳儿本不必跟来,却执意要陪在李敏身边,说是要与大 同进退。
此刻,李敏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诧异,远远望着大纛之下的那道高大身影,心中隐隐觉得,那人竟有几分像大个子。
李敏轻轻摇头,心中暗笑自己胡思乱想。大个子那般寻常,怎可能是汉王朱慕?
可那抹疑虑却始终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大、大 ,快看,要、要打起来了!”小柳儿结结巴巴的呼喊将她拉回现实。
城下,怯薛军已列阵待发,战意沸腾。
“大、大 ,快看!”小柳儿的声音再度响起。
李敏回过神来,目光落向城下。怯薛军铁骑如潮,蓄势待发。她心头一紧,指向大纛下的身影,低声问道:“那人是谁?”
小柳儿一愣,随即愤愤道:“还能是谁?就是那伪汉王朱慕!朝廷的敌人,天底下最坏的大恶人!”
李敏眉头微蹙,正欲开口,却瞥见小柳儿懵懂的神情……
罢了,定是她想多了。大个子怎会是朱慕?绝无可能……
马蹄声震天动地,怯薛军铠甲鲜明,冲锋之势如雷霆万钧。
城头的妥欢帖睦尔激动不已,拍着城墙连声叫好:“有此雄师,必能一举击溃朱贼!”
百官在哈麻带领下纷纷附和。
战事一触即发。
与此同时,大都北方的草原上,各部族军队正集结待命。蒙古勇士们遥望南方,目光炽热——那里是他们的圣地,而他们誓要诛杀 圣王的逆贼。
上谷、固安、云中、迁安等地,大军已整装待发。
视线重回大都城下。
怯薛军正向朱慕的背嵬军发起冲锋。
统领撒儿塔黑台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他祖上虽流着术赤汗的血脉,但早已稀薄如烟。此刻,他心中狂吼:此战便是他重振家族荣光之时!
身后无数怯薛军同样怀揣着借朱慕扬名的野心。
这群初生牛犊,竟无惧猛虎之威!
铁骑疾驰,烟尘漫天,气势骇人。城头众人见此雄壮军容,无不振奋。
朱慕、常遇春、蓝玉等人眼中,此举实在荒谬——骑兵冲锋需精准把控距离,过早加速会导致战马乏力,过晚则难以发挥最大冲击力,二者皆是骑兵大忌。
“这些兵莫非全是新卒?”常遇春皱眉低语。
他心中不解,为何皇帝竟派这般生手前来送死?
转念一想,许是这些士卒的父母曾与皇帝结仇罢!
朱慕凝神估算,待怯薛军逼近百步时,猛然抬手示意后撤。
“唰!”
背嵬军闻令即动,齐整调转马头向南疾驰。
城头登时爆出欢呼,仅少数人窥破玄机,却缄口不言,唯恐扫了皇帝的兴——此刻元顺帝正亢奋高呼,声震墙垣。
明眼人看来,汉军骑兵调度之严谨堪称骇人。骑兵素来难控,练至浑然一体者,古来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