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名秦州军士兵来回奔走,提水灭火。屋主一家七八口蹲在路边,瑟瑟发抖,脸上交织着惊恐与愤怒。
烧吧,烧光了反倒干净!
屋主咬牙切齿地想着,反正这房子即便救回来也难逃被拆的命运。
张良臣的目光被火光吸引,全然未觉数道黑影已悄然摸至城下,借着人梯攀爬而上。
更远处的夜色中,还有大批黑影潜伏待命。
片刻后,城头骤然爆发喊杀声。张良臣愕然望去,只见数十名敌军不知何时已攀上城墙,正沿墙厮杀。
若是有经验的守城将领,必会不时投下火把探查城根。可惜张良臣疏忽了这一点,如今悔之晚矣。
他心头一凉,手足发僵,文人的本性让他一时慌乱无措。
所幸亲兵皆是老兵,一部分冲上前迎敌,另一部分护着张良臣欲退下城墙。
然而就在此时,一道高大身影猛然从墙侧翻上。那人身披铁甲,手持狰狞狼牙锤,与张良臣四目相对,双方皆是一怔。
来人随即狞笑高呼:“张良臣!”
张良臣下意识反问:“你是何人?”
“哈哈哈,果然是你!我是来取你性命的!”对方狂笑着挥锤冲来。
亲兵一拥而上,却不知此人正是元末猛将傅友德。
傅友德抡起狼牙锤,如拍苍蝇般击毙亲兵,迅速逼近张良臣。
张良臣双腿发软,连逃跑的力气都没了。
数日后,李思齐收到张良臣的首级和傅友德的信函,信中详述攻城经过,并列有功将士名单。
李思齐喜出望外,未曾料到傅友德这般迅速便攻占了秦州,当即擢升他为秦州守备。
身旁有人低声议论,说这傅二初来乍到,忠心难测。
李思齐勃然大怒:“我以诚心待傅二,傅二必以诚心报我!”将进言之人斥退。
殊不知,傅二这般执拗之人,既已认定了去向,旁人待他如何,他全然不在意。
正如当年关云长,曹操待他何等赤诚,他仍义无反顾离去,还一路闯关斩将。
淮水之上,十余艘大船缓缓前行。
南阳城巍峨的轮廓,渐渐浮现于天际。
朝阳初升,河面泛起粼粼波光。
察罕立于船首,望见城头飘扬的旗帜,暗忖朱慕竟未能攻下南阳,看来格鲁燕只(阿合马的蒙古名)颇有能耐。
南阳城门紧闭,城墙上残留着激战后的痕迹。水门洞开,一支官兵打扮的队伍正向船队挥动旗帜示意。
“大人,是否入水门停泊?”水军将领前来请示。
察罕微微眯眼,困意袭来,下意识颔首。
连日未眠,非因战败阴影,而是思虑后续谋划。
察罕素来深谋远虑,一时挫败不足挂怀。至于朝中……他亦不忧,眼下与哈麻结盟,对方只要清醒,必会为他周旋遮掩。
细论起来,庐州之战算不得败绩,至多是战略转移。
虽折损颇重,但若计入花云全军覆没之数,双方伤亡大抵相当。
加之此前连胜,他笃定朝廷不会问责。
事实确也如此。
不知是妥欢帖睦尔自行想通,还是哈麻暗中斡旋。
此乃后话,暂且按下。
却说水军得令,遂引战船依次驶入水门。
首船入内,次船尾刚没入水门,察罕蓦然回神,瞥见水门守卒皆紧盯己方战船,神 备。
为首将领目光灼灼凝视旗舰,面容却极陌生。
察罕心头骤紧,厉声喝问:“李彤何在?为何不来迎我?”
李彤乃南阳水门守备。
那将领闻言一怔,虽瞬息恢复,却被察罕敏锐察觉,顿时骇然变色。
察罕猛然向周围水军将领大喊:“有埋伏,速速撤退!!!”
那水军将领也是个机敏之人,早在察罕询问时就察觉异常,听到命令立即冲上舰楼拼命敲响铜锣。
铛铛铛,铛铛铛......
全军后撤!快!
狭窄水道中的官军舰船顿时乱作一团。
这水道本就狭窄难以调头,往常都要驶入城中水寨才能转向。此刻只能让水手反向划桨,以船尾作首,倒行退出。
轰隆!
铜锣声响起的瞬间,水门闸门轰然落下,内外隔绝。闸内顿时杀声震天,城头突然冒出无数黑甲汉军,火铳箭矢如雨般射向水道中的敌船。
燃烧的火箭接连命中动弹不得的战船,一艘接一艘燃起熊熊大火......
当残存的官兵水军终于退出水道回到淮河时,察罕清点损失,顿时心如刀绞。
此战竟折损八艘战船,近六千将士(含水军士卒),损失更甚于庐州之战。
突然,南阳城头战鼓雷动,原本高悬的朝廷旗帜纷纷坠落,取而代之的是漫天黑色战旗。
紧接着,一面金灿灿的大纛在城头竖起,旗下屹立着魁梧的身影,正遥望河面。
是朱慕,这奸贼!!!
察罕死死攥住刀柄,目眦欲裂。
此刻他终于明白南阳城早已落入朱慕之手。这奸贼必定早获知自己从淮水进军的消息,故意伪装城池尚在朝廷控制之下,设下圈套。
可恨!可恨自己心神不宁,竟中了这恶贼的奸计!
察罕暴怒拔刀,狠狠劈向船船舷,木屑纷飞。
这时城头突然传来整齐的嘲弄声:察罕察罕,休夸妙计高天下,只教你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讥讽如同尖刀刺入胸膛,连日来的疲惫与挫败终于击垮了察罕,他猛地喷出一口鲜血,险些栽倒。
大人!
元帅!
叔父!
船上众人惊慌失措。
王保保急忙扶住察罕,对水军将领厉声喝道:速速撤离!不可耽搁!
城墙上,众将簇拥在朱慕的大纛下,望着仓皇逃窜的官军战船,爆发出一阵胜利的哄笑。
朱慕眼中精芒闪烁,此番虽未能擒获察罕,却已击碎了其不败神话。自此之后,这位蒙古名将及其部众再遇汉军时,必失往日威压之势。
战船缓缓驶离南阳,甲板上元军寂然无声,唯闻船桨破水的轻响。
察罕猛然甩开搀扶的王保保,疾步至船尾凝望渐远的城郭。叔父!王保保见他身形微晃,不禁忧声唤道。
无妨。察罕抚栏冷笑,倒是小觑了这朱慕。忽以拳击舷,蹙眉自语:格鲁燕只麾下精兵驻守,更有张良弼暗伏城中,怎会败得如此迅疾?
王保保喉头滚动,暗忖那张良弼怕是早已命丧黄泉。想那朱慕乃谪仙临世,纵使叔父神机妙算,又岂能抗衡天威?自朱慕连战告捷,民间愈传其非凡来历,便是王保保亦渐生敬畏。
襄阳城内,胭脂铺暗室。
惠通和尚自密道钻出,朝芸娘谄媚合十:姑娘万福。昔日倨傲的凶僧此刻卑躬屈膝——自南阳捷报传至襄阳,朱慕声威如日中天。惠通暗忖:连察罕都败北,莫非真龙当属朱慕?
他偷眼打量芸娘,冷汗涔涔。自己曾行刺朱慕的把柄握在此女手中,更恐她日后入主汉宫。想到此处,腰弯得更低了。
芸娘指尖轻叩妆台,掩去眸中厌色。这恶僧往日仗哈麻之势 众姊妹,唯她因才貌双全得以幸免。如今时移世易,女子唇角浮起冰冷笑意。
芸娘曾对朱慕曲意逢迎,本是为自己谋条退路,谁知这条退路竟有望化作青云之路,她岂能容忍哈麻与惠通之流掌控自己?
她心底最隐秘的角落,早已为惠通和哈麻判了 ——这些知晓她过往的人,最好永远消失。但此事须做得天衣无缝,绝不能令汉王起疑。
惠通尚在眼前,哈麻却远在大都。若先除掉惠通,还需编个能骗过哈麻的由头……
此事急不得,需细细谋划。
眼下还得与他周旋。
心中盘算着如何取这和尚性命,芸娘面上却绽开娇媚笑容:“惠通大师太见外了,今日唤奴家来,可是有何吩咐?”
惠通摸着光头嘿嘿笑道:“芸娘,朱慕连南阳都打下来了,河南河北尽在其兵锋之下,连察罕这等名将都败了,可见大势已成。你这边……是不是该加紧动作了?”
他眼中闪过贪婪的光,压低嗓音道:“若你需要助力,不如将贫僧引荐给汉王。以贫僧的手段,定能博得汉王信任,届时反倒能助你一臂之力。”
这才是他的真意。惠通虽披着僧袍,却藏着豺狼野心。他借“大欢喜之法”攀附哈麻,本是想通过哈麻接近元顺帝。
岂料哈麻防他如防贼,学了他的法门却将他打发到襄阳。这老狐狸分明是怕他争宠!
可笑那北边皇帝气数将尽,倒是南边这位汉王有望问鼎天下……
如今他惠通反倒能抢先一步!
成败全系于这女人身上。只要见到汉王,他自有法子讨其欢心——什么不近女色?天下哪有不吃腥的猫!
芸娘冷眼瞧着惠通眼珠乱转,脸上不时浮现猥琐笑意,心中阵阵作呕。
引荐你这等货色给汉王?
当真以为汉王是元帝那般昏庸之主?
只怕你触怒汉王,连累我遭殃!
想得倒美!
她柔声道:“有大师相助,奴家心里踏实多了。您放心,奴家定寻机会为您引荐。到时候……还望大师多多提携呢。”
惠通听后欣喜若狂,神色愈发谦卑,躬身道:若能得芸娘相助,贫僧定当涌泉相报,助芸娘赢得汉王欢心。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奉与芸娘:此乃我黄教秘传大欢喜法门,今日赠予姑娘,或可助你一臂之力。
离开胭脂铺登上马车,芸娘面上笑意骤然消散,眸中寒芒乍现。
......
好个六根不净的秃驴,这般狼子野心也配称出家人?本姑娘今日便替佛祖清理门户!
什么欢喜秘法,不过是些腌臜玩意儿,这等 岂能污了我的眼!
思及此便从怀中掏出帛书,两手捏住书页正欲撕毁。
不料这一扯竟展开半幅画卷,但见笔法精妙绝伦,不似中原写意之风,倒有西洋写实韵味,显是异域画坛圣手所作。
芸娘瞥见画作不由怔住,双颊倏地飞红。
烧吧,烧光了反倒干净!
屋主咬牙切齿地想着,反正这房子即便救回来也难逃被拆的命运。
张良臣的目光被火光吸引,全然未觉数道黑影已悄然摸至城下,借着人梯攀爬而上。
更远处的夜色中,还有大批黑影潜伏待命。
片刻后,城头骤然爆发喊杀声。张良臣愕然望去,只见数十名敌军不知何时已攀上城墙,正沿墙厮杀。
若是有经验的守城将领,必会不时投下火把探查城根。可惜张良臣疏忽了这一点,如今悔之晚矣。
他心头一凉,手足发僵,文人的本性让他一时慌乱无措。
所幸亲兵皆是老兵,一部分冲上前迎敌,另一部分护着张良臣欲退下城墙。
然而就在此时,一道高大身影猛然从墙侧翻上。那人身披铁甲,手持狰狞狼牙锤,与张良臣四目相对,双方皆是一怔。
来人随即狞笑高呼:“张良臣!”
张良臣下意识反问:“你是何人?”
“哈哈哈,果然是你!我是来取你性命的!”对方狂笑着挥锤冲来。
亲兵一拥而上,却不知此人正是元末猛将傅友德。
傅友德抡起狼牙锤,如拍苍蝇般击毙亲兵,迅速逼近张良臣。
张良臣双腿发软,连逃跑的力气都没了。
数日后,李思齐收到张良臣的首级和傅友德的信函,信中详述攻城经过,并列有功将士名单。
李思齐喜出望外,未曾料到傅友德这般迅速便攻占了秦州,当即擢升他为秦州守备。
身旁有人低声议论,说这傅二初来乍到,忠心难测。
李思齐勃然大怒:“我以诚心待傅二,傅二必以诚心报我!”将进言之人斥退。
殊不知,傅二这般执拗之人,既已认定了去向,旁人待他如何,他全然不在意。
正如当年关云长,曹操待他何等赤诚,他仍义无反顾离去,还一路闯关斩将。
淮水之上,十余艘大船缓缓前行。
南阳城巍峨的轮廓,渐渐浮现于天际。
朝阳初升,河面泛起粼粼波光。
察罕立于船首,望见城头飘扬的旗帜,暗忖朱慕竟未能攻下南阳,看来格鲁燕只(阿合马的蒙古名)颇有能耐。
南阳城门紧闭,城墙上残留着激战后的痕迹。水门洞开,一支官兵打扮的队伍正向船队挥动旗帜示意。
“大人,是否入水门停泊?”水军将领前来请示。
察罕微微眯眼,困意袭来,下意识颔首。
连日未眠,非因战败阴影,而是思虑后续谋划。
察罕素来深谋远虑,一时挫败不足挂怀。至于朝中……他亦不忧,眼下与哈麻结盟,对方只要清醒,必会为他周旋遮掩。
细论起来,庐州之战算不得败绩,至多是战略转移。
虽折损颇重,但若计入花云全军覆没之数,双方伤亡大抵相当。
加之此前连胜,他笃定朝廷不会问责。
事实确也如此。
不知是妥欢帖睦尔自行想通,还是哈麻暗中斡旋。
此乃后话,暂且按下。
却说水军得令,遂引战船依次驶入水门。
首船入内,次船尾刚没入水门,察罕蓦然回神,瞥见水门守卒皆紧盯己方战船,神 备。
为首将领目光灼灼凝视旗舰,面容却极陌生。
察罕心头骤紧,厉声喝问:“李彤何在?为何不来迎我?”
李彤乃南阳水门守备。
那将领闻言一怔,虽瞬息恢复,却被察罕敏锐察觉,顿时骇然变色。
察罕猛然向周围水军将领大喊:“有埋伏,速速撤退!!!”
那水军将领也是个机敏之人,早在察罕询问时就察觉异常,听到命令立即冲上舰楼拼命敲响铜锣。
铛铛铛,铛铛铛......
全军后撤!快!
狭窄水道中的官军舰船顿时乱作一团。
这水道本就狭窄难以调头,往常都要驶入城中水寨才能转向。此刻只能让水手反向划桨,以船尾作首,倒行退出。
轰隆!
铜锣声响起的瞬间,水门闸门轰然落下,内外隔绝。闸内顿时杀声震天,城头突然冒出无数黑甲汉军,火铳箭矢如雨般射向水道中的敌船。
燃烧的火箭接连命中动弹不得的战船,一艘接一艘燃起熊熊大火......
当残存的官兵水军终于退出水道回到淮河时,察罕清点损失,顿时心如刀绞。
此战竟折损八艘战船,近六千将士(含水军士卒),损失更甚于庐州之战。
突然,南阳城头战鼓雷动,原本高悬的朝廷旗帜纷纷坠落,取而代之的是漫天黑色战旗。
紧接着,一面金灿灿的大纛在城头竖起,旗下屹立着魁梧的身影,正遥望河面。
是朱慕,这奸贼!!!
察罕死死攥住刀柄,目眦欲裂。
此刻他终于明白南阳城早已落入朱慕之手。这奸贼必定早获知自己从淮水进军的消息,故意伪装城池尚在朝廷控制之下,设下圈套。
可恨!可恨自己心神不宁,竟中了这恶贼的奸计!
察罕暴怒拔刀,狠狠劈向船船舷,木屑纷飞。
这时城头突然传来整齐的嘲弄声:察罕察罕,休夸妙计高天下,只教你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讥讽如同尖刀刺入胸膛,连日来的疲惫与挫败终于击垮了察罕,他猛地喷出一口鲜血,险些栽倒。
大人!
元帅!
叔父!
船上众人惊慌失措。
王保保急忙扶住察罕,对水军将领厉声喝道:速速撤离!不可耽搁!
城墙上,众将簇拥在朱慕的大纛下,望着仓皇逃窜的官军战船,爆发出一阵胜利的哄笑。
朱慕眼中精芒闪烁,此番虽未能擒获察罕,却已击碎了其不败神话。自此之后,这位蒙古名将及其部众再遇汉军时,必失往日威压之势。
战船缓缓驶离南阳,甲板上元军寂然无声,唯闻船桨破水的轻响。
察罕猛然甩开搀扶的王保保,疾步至船尾凝望渐远的城郭。叔父!王保保见他身形微晃,不禁忧声唤道。
无妨。察罕抚栏冷笑,倒是小觑了这朱慕。忽以拳击舷,蹙眉自语:格鲁燕只麾下精兵驻守,更有张良弼暗伏城中,怎会败得如此迅疾?
王保保喉头滚动,暗忖那张良弼怕是早已命丧黄泉。想那朱慕乃谪仙临世,纵使叔父神机妙算,又岂能抗衡天威?自朱慕连战告捷,民间愈传其非凡来历,便是王保保亦渐生敬畏。
襄阳城内,胭脂铺暗室。
惠通和尚自密道钻出,朝芸娘谄媚合十:姑娘万福。昔日倨傲的凶僧此刻卑躬屈膝——自南阳捷报传至襄阳,朱慕声威如日中天。惠通暗忖:连察罕都败北,莫非真龙当属朱慕?
他偷眼打量芸娘,冷汗涔涔。自己曾行刺朱慕的把柄握在此女手中,更恐她日后入主汉宫。想到此处,腰弯得更低了。
芸娘指尖轻叩妆台,掩去眸中厌色。这恶僧往日仗哈麻之势 众姊妹,唯她因才貌双全得以幸免。如今时移世易,女子唇角浮起冰冷笑意。
芸娘曾对朱慕曲意逢迎,本是为自己谋条退路,谁知这条退路竟有望化作青云之路,她岂能容忍哈麻与惠通之流掌控自己?
她心底最隐秘的角落,早已为惠通和哈麻判了 ——这些知晓她过往的人,最好永远消失。但此事须做得天衣无缝,绝不能令汉王起疑。
惠通尚在眼前,哈麻却远在大都。若先除掉惠通,还需编个能骗过哈麻的由头……
此事急不得,需细细谋划。
眼下还得与他周旋。
心中盘算着如何取这和尚性命,芸娘面上却绽开娇媚笑容:“惠通大师太见外了,今日唤奴家来,可是有何吩咐?”
惠通摸着光头嘿嘿笑道:“芸娘,朱慕连南阳都打下来了,河南河北尽在其兵锋之下,连察罕这等名将都败了,可见大势已成。你这边……是不是该加紧动作了?”
他眼中闪过贪婪的光,压低嗓音道:“若你需要助力,不如将贫僧引荐给汉王。以贫僧的手段,定能博得汉王信任,届时反倒能助你一臂之力。”
这才是他的真意。惠通虽披着僧袍,却藏着豺狼野心。他借“大欢喜之法”攀附哈麻,本是想通过哈麻接近元顺帝。
岂料哈麻防他如防贼,学了他的法门却将他打发到襄阳。这老狐狸分明是怕他争宠!
可笑那北边皇帝气数将尽,倒是南边这位汉王有望问鼎天下……
如今他惠通反倒能抢先一步!
成败全系于这女人身上。只要见到汉王,他自有法子讨其欢心——什么不近女色?天下哪有不吃腥的猫!
芸娘冷眼瞧着惠通眼珠乱转,脸上不时浮现猥琐笑意,心中阵阵作呕。
引荐你这等货色给汉王?
当真以为汉王是元帝那般昏庸之主?
只怕你触怒汉王,连累我遭殃!
想得倒美!
她柔声道:“有大师相助,奴家心里踏实多了。您放心,奴家定寻机会为您引荐。到时候……还望大师多多提携呢。”
惠通听后欣喜若狂,神色愈发谦卑,躬身道:若能得芸娘相助,贫僧定当涌泉相报,助芸娘赢得汉王欢心。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奉与芸娘:此乃我黄教秘传大欢喜法门,今日赠予姑娘,或可助你一臂之力。
离开胭脂铺登上马车,芸娘面上笑意骤然消散,眸中寒芒乍现。
......
好个六根不净的秃驴,这般狼子野心也配称出家人?本姑娘今日便替佛祖清理门户!
什么欢喜秘法,不过是些腌臜玩意儿,这等 岂能污了我的眼!
思及此便从怀中掏出帛书,两手捏住书页正欲撕毁。
不料这一扯竟展开半幅画卷,但见笔法精妙绝伦,不似中原写意之风,倒有西洋写实韵味,显是异域画坛圣手所作。
芸娘瞥见画作不由怔住,双颊倏地飞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