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五点多,暮色渐浓,王府井大街上的灯笼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晕裹着雪花,给再回楼镀上了一层温柔的金边。
前厅里依旧座无虚席,穿红旗袍的服务员们脚步不停,脸上的笑容温婉依旧。
她们额角的汗珠被灯光映得发亮,鬓边碎发濡湿贴在脸颊,更显灵动。
门口忽然传来一阵熟悉的笑声,许大茂穿着崭新的中山装,梳着油亮的分头。
身后跟着三个打扮体面的朋友,昂首阔步走了进来。
他刚一抬眼,就瞥见柜台旁忙活的何大清,眉头猛地一挑,满脸意外地走上前:“哟,这不是何叔吗?您怎么在这儿忙活呢?”
何大清正帮服务员核对打包的川味卤味,闻言转头,看清是许大茂。
他的脸上立刻绽开温和的笑,放下手里的活儿迎了两步:“是大茂啊,带着朋友来吃晚饭?”语气热络,半点不含糊。
许大茂上下打量着何大清,又扫了眼满屋子的热闹景象,眼神里满是试探:“何叔,您在这儿帮忙呢?还是这酒楼是您开的?可真气派,生意也太火了!”
身后的朋友也跟着附和,连连夸赞酒楼的装修和人气。
何大清笑着摆了摆手,语气里藏不住骄傲,却依旧温和:“我哪有这能耐?这酒楼是柱子跟高晋一起合开的。”
他说着,还特意指了指后厨方向,“这会儿柱子还在里头掌勺呢,今儿的菜全是他亲手做的。”
“傻柱开的?”许大茂愣了一下,眼里的意外很快褪去,转而多了几分复杂。
随即撇了撇嘴,却没否认,“倒也不意外,他那手艺确实没得说。”
当年在轧钢厂,傻柱的大锅菜都能做得比别人香,尤其是那道红烧肉,连厂长都点名要吃。
这点许大茂打心底里承认,只是跟傻柱不对付,从没当面夸过。
何大清听了,笑得更欣慰了:“可不是嘛,咱们柱子的厨艺你也是知道的,现在有了自己的酒楼,可算能大展身手了,你们今儿来着了,尝尝他做的川菜,比以前的家常菜更有味道。”
许大茂身后的朋友赶紧打圆场:“早就听说傻柱师傅厨艺好,今儿总算有机会尝尝了,大茂,咱们就这儿吃了,正好试试正宗川味。”
许大茂心里又酸又不是滋味,傻柱这小子,以前总被易中海和贾家牵着走。
没想到如今竟开起了这么气派的酒楼,还这么火爆。
但他也没发作,强压着复杂的情绪,扯出笑容:“那敢情好,何叔,您看能不能给咱找个舒服点的位置?”
何大清转头看了眼满堂宾客,又快步跟旁边的服务员小燕交代了两句,转头对许大茂笑道:“雅间确实早就订满了,不过我让服务员给你们留了大厅靠窗的桌子,视野好,还暖和。”
说着就引着几人往那边走,“你们先坐,我让服务员过来点菜,水煮鱼、毛血旺、辣子鸡都是柱子的拿手川菜,保准你们吃着过瘾。”
许大茂跟着何大清走到桌边,看着铺得平整的白桌布和精致的餐具。
又闻着满屋子勾人的椒香,心里的别扭劲儿又上来了,却也没法说什么。
何大清亲自给几人倒了热茶,又喊来服务员递上菜单,笑着说:“你们慢慢点,有啥想吃的尽管说,别客气。”
说完,他才转身继续忙活,全程笑容温和,招待得周到又体面。
许大茂捧着温热的茶杯,看着不远处食客们对着菜品赞不绝口的模样。
又想起后厨里那个如今风光无限的傻柱,心里五味杂陈。
却只能拿起菜单,跟朋友装模作样地讨论起来,嘴上还硬着:“先点几个尝尝,别吹得太玄乎。”
服务员很快把菜端了上来,红亮的水煮鱼冒着热气,红油咕嘟冒泡,鱼片薄嫩得几乎透光。
毛血旺堆得满满当当,鸭血滑嫩、毛肚脆爽,裹着汤汁的香气直往鼻尖钻。
还有一盘辣子鸡,金黄焦脆的鸡丁混在鲜红的辣椒里,看着就勾人食欲。
许大茂的朋友率先夹了一筷子水煮鱼,入口瞬间眼睛一亮:“我去,这味儿绝了,鲜辣够劲,鱼片还这么嫩,比我在四川吃的都地道。”
另一个朋友也跟着尝了口毛血旺,连连点头:“这辣度刚好,香得很,一点不腻,大茂,你快尝尝。”
许大茂心里早被香气勾得发痒,却还端着架子,夹了块辣子鸡慢慢嚼着。
外酥里嫩的口感裹着麻香与辣香,顺着舌尖蔓延开来,越吃越上头。
他忍不住又夹了一块,嘴上却硬邦邦地说:“还行吧,也就那样,比轧钢厂食堂强点有限。”
“得了吧大茂,”旁边的朋友笑着拆台,“你刚才吃第二块的速度比谁都快,这手艺要是算还行?那别家川菜馆都不用开了。”
这话引得几人哈哈大笑,许大茂的脸微微一红,却没法反驳。
傻柱这手艺,确实比他预想的还出彩,尤其是那道夫妻肺片,红油醇厚、五味调和,连他这个不算嗜辣的人都停不下筷子。
正吃着,后厨的门一开,傻柱脱下沾着油星的厨师帽,擦了擦额头的汗走了出来。
他刚要去给何大清递瓶水,一眼就瞥见了靠窗的许大茂,脚步顿了顿。
许大茂也看到了他,放下筷子,似笑非笑地开口:“傻柱,可以啊,开起酒楼了,生意挺火。”
语气里带着几分酸意,却没了往日的针锋相对。
傻柱也没打算跟他计较,淡淡笑了笑:“还行,承蒙大伙儿捧场,菜吃得顺口就行,有啥不满意的尽管说。”
“顺口倒是顺口,”许大茂撇了撇嘴,话锋一转,“就是没想到,你居然能摆脱易中海和贾家,活出个人样了。”
这话刚说完,何大清就端着一碟红糖糍粑走了过来,笑着放在许大茂桌上:“尝尝这个,解辣又甜糯,大茂,过去的事儿都过去了,柱子现在好好过日子,大伙儿和气生财。”
傻柱也跟着点头:“我这儿只招待食客,不记旧怨,想吃就常来,不想来也没关系。”
说完,他就转身去招呼其他客人了,留下许大茂愣在原地,看着他挺拔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傻柱是真的不一样了,不再是那个任人拿捏的“傻”柱子,反倒活得比谁都通透。
他拿起一块红糖糍粑放进嘴里,甜糯的滋味中和了嘴里的辣味,心里那点别扭劲儿也淡了些。
旁边的朋友笑着说:“这傻柱师傅不仅菜做得好,格局也大,以后咱聚餐,就来这儿了。”
许大茂没说话,却默默夹了第二块糍粑,心里不得不承认:傻柱这酒楼,是真能火。
前厅里依旧座无虚席,穿红旗袍的服务员们脚步不停,脸上的笑容温婉依旧。
她们额角的汗珠被灯光映得发亮,鬓边碎发濡湿贴在脸颊,更显灵动。
门口忽然传来一阵熟悉的笑声,许大茂穿着崭新的中山装,梳着油亮的分头。
身后跟着三个打扮体面的朋友,昂首阔步走了进来。
他刚一抬眼,就瞥见柜台旁忙活的何大清,眉头猛地一挑,满脸意外地走上前:“哟,这不是何叔吗?您怎么在这儿忙活呢?”
何大清正帮服务员核对打包的川味卤味,闻言转头,看清是许大茂。
他的脸上立刻绽开温和的笑,放下手里的活儿迎了两步:“是大茂啊,带着朋友来吃晚饭?”语气热络,半点不含糊。
许大茂上下打量着何大清,又扫了眼满屋子的热闹景象,眼神里满是试探:“何叔,您在这儿帮忙呢?还是这酒楼是您开的?可真气派,生意也太火了!”
身后的朋友也跟着附和,连连夸赞酒楼的装修和人气。
何大清笑着摆了摆手,语气里藏不住骄傲,却依旧温和:“我哪有这能耐?这酒楼是柱子跟高晋一起合开的。”
他说着,还特意指了指后厨方向,“这会儿柱子还在里头掌勺呢,今儿的菜全是他亲手做的。”
“傻柱开的?”许大茂愣了一下,眼里的意外很快褪去,转而多了几分复杂。
随即撇了撇嘴,却没否认,“倒也不意外,他那手艺确实没得说。”
当年在轧钢厂,傻柱的大锅菜都能做得比别人香,尤其是那道红烧肉,连厂长都点名要吃。
这点许大茂打心底里承认,只是跟傻柱不对付,从没当面夸过。
何大清听了,笑得更欣慰了:“可不是嘛,咱们柱子的厨艺你也是知道的,现在有了自己的酒楼,可算能大展身手了,你们今儿来着了,尝尝他做的川菜,比以前的家常菜更有味道。”
许大茂身后的朋友赶紧打圆场:“早就听说傻柱师傅厨艺好,今儿总算有机会尝尝了,大茂,咱们就这儿吃了,正好试试正宗川味。”
许大茂心里又酸又不是滋味,傻柱这小子,以前总被易中海和贾家牵着走。
没想到如今竟开起了这么气派的酒楼,还这么火爆。
但他也没发作,强压着复杂的情绪,扯出笑容:“那敢情好,何叔,您看能不能给咱找个舒服点的位置?”
何大清转头看了眼满堂宾客,又快步跟旁边的服务员小燕交代了两句,转头对许大茂笑道:“雅间确实早就订满了,不过我让服务员给你们留了大厅靠窗的桌子,视野好,还暖和。”
说着就引着几人往那边走,“你们先坐,我让服务员过来点菜,水煮鱼、毛血旺、辣子鸡都是柱子的拿手川菜,保准你们吃着过瘾。”
许大茂跟着何大清走到桌边,看着铺得平整的白桌布和精致的餐具。
又闻着满屋子勾人的椒香,心里的别扭劲儿又上来了,却也没法说什么。
何大清亲自给几人倒了热茶,又喊来服务员递上菜单,笑着说:“你们慢慢点,有啥想吃的尽管说,别客气。”
说完,他才转身继续忙活,全程笑容温和,招待得周到又体面。
许大茂捧着温热的茶杯,看着不远处食客们对着菜品赞不绝口的模样。
又想起后厨里那个如今风光无限的傻柱,心里五味杂陈。
却只能拿起菜单,跟朋友装模作样地讨论起来,嘴上还硬着:“先点几个尝尝,别吹得太玄乎。”
服务员很快把菜端了上来,红亮的水煮鱼冒着热气,红油咕嘟冒泡,鱼片薄嫩得几乎透光。
毛血旺堆得满满当当,鸭血滑嫩、毛肚脆爽,裹着汤汁的香气直往鼻尖钻。
还有一盘辣子鸡,金黄焦脆的鸡丁混在鲜红的辣椒里,看着就勾人食欲。
许大茂的朋友率先夹了一筷子水煮鱼,入口瞬间眼睛一亮:“我去,这味儿绝了,鲜辣够劲,鱼片还这么嫩,比我在四川吃的都地道。”
另一个朋友也跟着尝了口毛血旺,连连点头:“这辣度刚好,香得很,一点不腻,大茂,你快尝尝。”
许大茂心里早被香气勾得发痒,却还端着架子,夹了块辣子鸡慢慢嚼着。
外酥里嫩的口感裹着麻香与辣香,顺着舌尖蔓延开来,越吃越上头。
他忍不住又夹了一块,嘴上却硬邦邦地说:“还行吧,也就那样,比轧钢厂食堂强点有限。”
“得了吧大茂,”旁边的朋友笑着拆台,“你刚才吃第二块的速度比谁都快,这手艺要是算还行?那别家川菜馆都不用开了。”
这话引得几人哈哈大笑,许大茂的脸微微一红,却没法反驳。
傻柱这手艺,确实比他预想的还出彩,尤其是那道夫妻肺片,红油醇厚、五味调和,连他这个不算嗜辣的人都停不下筷子。
正吃着,后厨的门一开,傻柱脱下沾着油星的厨师帽,擦了擦额头的汗走了出来。
他刚要去给何大清递瓶水,一眼就瞥见了靠窗的许大茂,脚步顿了顿。
许大茂也看到了他,放下筷子,似笑非笑地开口:“傻柱,可以啊,开起酒楼了,生意挺火。”
语气里带着几分酸意,却没了往日的针锋相对。
傻柱也没打算跟他计较,淡淡笑了笑:“还行,承蒙大伙儿捧场,菜吃得顺口就行,有啥不满意的尽管说。”
“顺口倒是顺口,”许大茂撇了撇嘴,话锋一转,“就是没想到,你居然能摆脱易中海和贾家,活出个人样了。”
这话刚说完,何大清就端着一碟红糖糍粑走了过来,笑着放在许大茂桌上:“尝尝这个,解辣又甜糯,大茂,过去的事儿都过去了,柱子现在好好过日子,大伙儿和气生财。”
傻柱也跟着点头:“我这儿只招待食客,不记旧怨,想吃就常来,不想来也没关系。”
说完,他就转身去招呼其他客人了,留下许大茂愣在原地,看着他挺拔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傻柱是真的不一样了,不再是那个任人拿捏的“傻”柱子,反倒活得比谁都通透。
他拿起一块红糖糍粑放进嘴里,甜糯的滋味中和了嘴里的辣味,心里那点别扭劲儿也淡了些。
旁边的朋友笑着说:“这傻柱师傅不仅菜做得好,格局也大,以后咱聚餐,就来这儿了。”
许大茂没说话,却默默夹了第二块糍粑,心里不得不承认:傻柱这酒楼,是真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