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佛教弃徒,堕于幽冥深处,背负着无人问津的誓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若非平心圣人慈悲相救,将他从轮回尽头拉回,他早已湮灭在无间之中。
今日成就圣位,他抬头望天,眼中泛起微光。
那一句誓言,仍未终结,但他已不再孤独。
真是莫大的讽刺!
地藏目光穿透混沌,直指虚无深处:“佛教,你我之间的恩怨,远未终结。”
.
地仙界六位圣人重返其位,天地秩序逐步恢复。
太上与其余五圣联手,将浩瀚灵气引入此界,原本枯竭的地脉逐渐复苏,灵气充盈,草木繁盛,生机勃发。曾经荒芜的景象早已不见踪影。
太上环视四方,心中颇为欣慰。
这才配得上顶级大世界的名号。
灵气温润,仙树成林,万族共存,生灵繁衍不息,哪还有昔日凋敝之象?
在地仙界天道本源的核心之处,无量功德如雨降下,尽数落在太上头顶。六圣之师,功参造化!
太上身形微颤,体内道行猛然跃升,竟从天道境第七重天突破至第八重天。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并非终点。
六圣及其门徒横扫诸多小世界,夺取本源之力,悉数献祭于地仙界天道,使其根基愈发深厚。如此壮举,再度凝聚海量功德,反哺太上。他的修为再度飙升,一举踏入天道境第八重天圆满之境!
太上内心涌起难以言喻的喜悦。
修道路上,境界提升始终是根本所求。
而功德,正是推动道行前进的核心力量。
拥有功德,灾劫自然退散。
拥有功德,修行便无阻碍。
同阶之中,圣人与混元看似相同,果位之外,境界并无高下之分。
若二者于混沌相遇,是否混元必胜?
绝非如此。
真正决定胜负的,乃是彼此所执掌的法则是否相克,以及手中法宝之强弱。
以功德证道者,虽迅速掌握混元真意,但并非道行低劣或欠缺底蕴。
二者本质并无差别。
正因如此,混沌中的混元强者们,对洪荒圣人充满艳羡。
那些生于混沌的神魔,欲登混元之境,何其艰难?无人引路,只能独自摸索,历经无数劫难,步步血泪,方有一线希望。
反观洪荒圣人呢?
只需积累功德即可。
一旦功德圆满,机缘自至,踏入混元不过水到渠成。
不仅如此,还能获得“圣人果位”!
这才是最令外界垂涎之处。
天道境圣人,元神寄托于天道虚空,只要天道不灭,便永不陨落。
近乎永恒的存在,怎不令人眼红?
杨眉为何见到通天的化身转身就逃?
其一,他清楚那只是一具分身。
其二,他深知圣人不死不灭,纵然全力出手也无法将其彻底抹杀。
否则,以杨眉合道境的实力,又岂会容忍鸿钧长期占据天道权柄?皆因洪荒圣人握有这等保命底牌罢了。
在那无边的混沌深处,能够凌驾于天道之上的存在,自开天辟地以来,唯有一人——半步踏进大道门槛的盘古大神。太上心头涌起阵阵喜悦,天道第八重天的境界,哪怕置于浩瀚混沌之中,亦是顶尖强者。
只要他持续耕耘,将地仙界重塑为至高无上的大世界,不过是时间问题。
他脑海中浮现出通天曾说过的言语:
“师兄,洪荒与地仙界,乃是盘古大神赐予我等的无价之宝。”
“我们的道,皆系于此。”
昔日不解其意,如今豁然开朗。
的确,他们追寻的一切,就扎根在这两片广袤世界之中。
太上已然从中获益良多。
洪荒中的诸位圣人,从不忧虑前路断绝。
只需悉心滋养盘古所遗下的世界,世界的道则能攀升多高,他们的修为便也能随之登顶。
在天道尚存成长可能之时,修行之路自然清晰可循。
而天道本身,并非静止不动。
它可演化、可拓展,留下广阔的天地供人施展。若有足够决心与手段,甚至有望将其推升至半步大道之境。最终能达到何种高度,全看诸圣之力。
若未来某日天道难再寸进,或晋升之路艰险无比,圣人们仍可凭借无量功德破劫而出,超脱其外,令自身之道更进一步。
洪荒与地仙界,确是盘古留给后世最珍贵的馈赠。
太下定决心,必将竭尽全力提升地仙界的根基,使其臻于圆满。
任何企图毁坏这两界的生灵,皆为他的仇敌。
也是盘古四圣共同的敌人!
他目光投向大地,只见六道灵气冲天而起,贯通虚空——
八景宫内玄都,玉虚宫中云中子,凌霄殿上赵公明,碧游宫里无当,西昆仑之瑶池,幽冥地府的地藏。
六位圣人以圣体吸纳混沌之气,化作纯净灵气反哺地仙界,天地间细密的功德丝线,悄然汇聚于他们身上。
天道之所以稳固,正因有诸圣支撑。万族万灵得以存续,皆赖此供养。
他们获得功德,实属应当。
太上唇角微扬,依循盘古四圣的布局,此刻真正该焦虑的,并非他们,而是鸿钧才对。
……
地仙界天道苏醒,六圣归位,七位圣人在混沌中不断转化无穷气息为灵气,引发虚空剧烈震荡。
这股波动席卷四方,惊醒了不知多少隐匿于混沌深处的混元大能。
“虚空潮动……莫非洪荒又诞生了新的圣人?”
“真是令人向往啊。”
“我等虽同处混元之境,但他们执掌圣位,若正面交锋,必败无疑。”
“不可招惹,还是退避为妙。”
“善。”
神念在虚空间交汇结束,那些深不可测的存在身影一闪,便彻底消失于无形。
虚空再度归于沉寂。
杨眉所在的小世界中,他凝望着混沌之外的景象,神情怔然,内心掀起滔天波澜:“地仙界……回来了?!”
这是虚空大潮。
混沌深处极为罕见的异象。
杨眉活过无尽岁月,也仅见证过一次。
他静立原地,目光穿过小世界的边界,只见混沌如洪流般翻腾奔涌,其势浩荡,令人心神震荡。
云霄见状,不禁轻声问道:“大仙,您怎么了?”
玄门诸多强者此刻皆聚集于此方小世界。那些准圣或大罗金仙层次的弟子,正闭目入定,全力维系分身运转。
唯有十二亚圣不同。
他们的修为远超同门,分身遍布诸天,游走自如,并不费力。
因此,他们自发承担起守护众师弟的责任。
加之杨眉性情温和,平易近人,众人常向他请教疑难,久而久之,关系愈发亲近。
此时见杨眉神色异样,云霄自然心生疑惑。
杨眉抬手一划,一幅景象顿时浮现于十二亚圣眼前。合道境的手段,展现画面不过是举手之劳。
可那十二人却已愣住。
他们看见,混沌如江河倒卷,朝着东方奔流不息。其中一个浪头,竟比他们所在的小世界还要庞大。而这样的巨浪层层叠叠,连绵不绝。面对这等景象,他们心中不禁生出渺小之感,仿佛一切存在都将被吞没。
杨眉已恢复平静,语气清淡:
“莫因浪潮汹涌,便觉其可怖。”
“其实并不可怕。”
“沿途所经之处,所有小世界皆安然无恙。”
“就像烟尘飘过。”
“仅有其形。”
“丝毫伤不到根基。”
但十二亚圣仍震撼难平。这般奇景,何其壮阔?
究竟是什么力量,造就了如此场面?
“没想到,地仙界竟真的复苏了。”杨眉低声感叹,“六位圣人归位,地仙界必然完成了晋升。”
“否则,不可能在混沌中掀起如此强烈的潮汐。”
“我记忆里,唯有当年洪荒六圣齐聚时,才出现过类似景象。”
“而这一次的虚空波动,竟比那时更强。”
他略显困惑。按理说,地仙界曾遭鸿钧重创,元气大伤,如今引发的动静却更胜从前,实在难以解释。
可十二亚圣却早已喜形于色。
无论是地仙界的重生,还是六圣重临大道之巅,对他们而言都是天大喜讯。
毕竟,地仙界本就是玄门所统。
就连新晋的两位圣人——瑶池与地藏,也皆属盘古四圣势力范围。瑶池出自通天门下,地藏则是平心亲传弟子。
地仙界再度苏醒,天地间的机缘随之涌动,无数修行者心中燃起希望。
未来某日,或许这片天地也会如远古的洪荒一般,开启新的圣位。
那四位空缺的位置,将成为未曾登顶之人的契机。
修道之人所求,无非是真正踏入“道”中。
所谓准圣、亚圣,不过是名号光鲜,实则仍在门外徘徊。
唯有证得圣果,才算迈过那道门槛,窥见大道真意。
玄门亚圣心头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
他们也渐渐明白,为何这一回地仙界的震动,远比杨眉大仙记忆中的更为剧烈。
此番六圣同出,前所未闻。
昔年洪荒虽有六圣之说,但证道仍有先后:女娲率先成就,接着三清相继得道,最后才是西方两位圣人。
而今地仙界六圣齐临,天地共鸣,气机交织,何等壮阔!
那掀起的虚空浪潮,自然非昔日可比。
杨眉凝望着这些年轻一辈的亚圣,眼中满是艳羡。
在他看来,这些人皆具成圣之资,根基深厚,道行通玄。
哪怕在混沌深处独自证得混元,也并非难事。
若非平心圣人慈悲相救,将他从轮回尽头拉回,他早已湮灭在无间之中。
今日成就圣位,他抬头望天,眼中泛起微光。
那一句誓言,仍未终结,但他已不再孤独。
真是莫大的讽刺!
地藏目光穿透混沌,直指虚无深处:“佛教,你我之间的恩怨,远未终结。”
.
地仙界六位圣人重返其位,天地秩序逐步恢复。
太上与其余五圣联手,将浩瀚灵气引入此界,原本枯竭的地脉逐渐复苏,灵气充盈,草木繁盛,生机勃发。曾经荒芜的景象早已不见踪影。
太上环视四方,心中颇为欣慰。
这才配得上顶级大世界的名号。
灵气温润,仙树成林,万族共存,生灵繁衍不息,哪还有昔日凋敝之象?
在地仙界天道本源的核心之处,无量功德如雨降下,尽数落在太上头顶。六圣之师,功参造化!
太上身形微颤,体内道行猛然跃升,竟从天道境第七重天突破至第八重天。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并非终点。
六圣及其门徒横扫诸多小世界,夺取本源之力,悉数献祭于地仙界天道,使其根基愈发深厚。如此壮举,再度凝聚海量功德,反哺太上。他的修为再度飙升,一举踏入天道境第八重天圆满之境!
太上内心涌起难以言喻的喜悦。
修道路上,境界提升始终是根本所求。
而功德,正是推动道行前进的核心力量。
拥有功德,灾劫自然退散。
拥有功德,修行便无阻碍。
同阶之中,圣人与混元看似相同,果位之外,境界并无高下之分。
若二者于混沌相遇,是否混元必胜?
绝非如此。
真正决定胜负的,乃是彼此所执掌的法则是否相克,以及手中法宝之强弱。
以功德证道者,虽迅速掌握混元真意,但并非道行低劣或欠缺底蕴。
二者本质并无差别。
正因如此,混沌中的混元强者们,对洪荒圣人充满艳羡。
那些生于混沌的神魔,欲登混元之境,何其艰难?无人引路,只能独自摸索,历经无数劫难,步步血泪,方有一线希望。
反观洪荒圣人呢?
只需积累功德即可。
一旦功德圆满,机缘自至,踏入混元不过水到渠成。
不仅如此,还能获得“圣人果位”!
这才是最令外界垂涎之处。
天道境圣人,元神寄托于天道虚空,只要天道不灭,便永不陨落。
近乎永恒的存在,怎不令人眼红?
杨眉为何见到通天的化身转身就逃?
其一,他清楚那只是一具分身。
其二,他深知圣人不死不灭,纵然全力出手也无法将其彻底抹杀。
否则,以杨眉合道境的实力,又岂会容忍鸿钧长期占据天道权柄?皆因洪荒圣人握有这等保命底牌罢了。
在那无边的混沌深处,能够凌驾于天道之上的存在,自开天辟地以来,唯有一人——半步踏进大道门槛的盘古大神。太上心头涌起阵阵喜悦,天道第八重天的境界,哪怕置于浩瀚混沌之中,亦是顶尖强者。
只要他持续耕耘,将地仙界重塑为至高无上的大世界,不过是时间问题。
他脑海中浮现出通天曾说过的言语:
“师兄,洪荒与地仙界,乃是盘古大神赐予我等的无价之宝。”
“我们的道,皆系于此。”
昔日不解其意,如今豁然开朗。
的确,他们追寻的一切,就扎根在这两片广袤世界之中。
太上已然从中获益良多。
洪荒中的诸位圣人,从不忧虑前路断绝。
只需悉心滋养盘古所遗下的世界,世界的道则能攀升多高,他们的修为便也能随之登顶。
在天道尚存成长可能之时,修行之路自然清晰可循。
而天道本身,并非静止不动。
它可演化、可拓展,留下广阔的天地供人施展。若有足够决心与手段,甚至有望将其推升至半步大道之境。最终能达到何种高度,全看诸圣之力。
若未来某日天道难再寸进,或晋升之路艰险无比,圣人们仍可凭借无量功德破劫而出,超脱其外,令自身之道更进一步。
洪荒与地仙界,确是盘古留给后世最珍贵的馈赠。
太下定决心,必将竭尽全力提升地仙界的根基,使其臻于圆满。
任何企图毁坏这两界的生灵,皆为他的仇敌。
也是盘古四圣共同的敌人!
他目光投向大地,只见六道灵气冲天而起,贯通虚空——
八景宫内玄都,玉虚宫中云中子,凌霄殿上赵公明,碧游宫里无当,西昆仑之瑶池,幽冥地府的地藏。
六位圣人以圣体吸纳混沌之气,化作纯净灵气反哺地仙界,天地间细密的功德丝线,悄然汇聚于他们身上。
天道之所以稳固,正因有诸圣支撑。万族万灵得以存续,皆赖此供养。
他们获得功德,实属应当。
太上唇角微扬,依循盘古四圣的布局,此刻真正该焦虑的,并非他们,而是鸿钧才对。
……
地仙界天道苏醒,六圣归位,七位圣人在混沌中不断转化无穷气息为灵气,引发虚空剧烈震荡。
这股波动席卷四方,惊醒了不知多少隐匿于混沌深处的混元大能。
“虚空潮动……莫非洪荒又诞生了新的圣人?”
“真是令人向往啊。”
“我等虽同处混元之境,但他们执掌圣位,若正面交锋,必败无疑。”
“不可招惹,还是退避为妙。”
“善。”
神念在虚空间交汇结束,那些深不可测的存在身影一闪,便彻底消失于无形。
虚空再度归于沉寂。
杨眉所在的小世界中,他凝望着混沌之外的景象,神情怔然,内心掀起滔天波澜:“地仙界……回来了?!”
这是虚空大潮。
混沌深处极为罕见的异象。
杨眉活过无尽岁月,也仅见证过一次。
他静立原地,目光穿过小世界的边界,只见混沌如洪流般翻腾奔涌,其势浩荡,令人心神震荡。
云霄见状,不禁轻声问道:“大仙,您怎么了?”
玄门诸多强者此刻皆聚集于此方小世界。那些准圣或大罗金仙层次的弟子,正闭目入定,全力维系分身运转。
唯有十二亚圣不同。
他们的修为远超同门,分身遍布诸天,游走自如,并不费力。
因此,他们自发承担起守护众师弟的责任。
加之杨眉性情温和,平易近人,众人常向他请教疑难,久而久之,关系愈发亲近。
此时见杨眉神色异样,云霄自然心生疑惑。
杨眉抬手一划,一幅景象顿时浮现于十二亚圣眼前。合道境的手段,展现画面不过是举手之劳。
可那十二人却已愣住。
他们看见,混沌如江河倒卷,朝着东方奔流不息。其中一个浪头,竟比他们所在的小世界还要庞大。而这样的巨浪层层叠叠,连绵不绝。面对这等景象,他们心中不禁生出渺小之感,仿佛一切存在都将被吞没。
杨眉已恢复平静,语气清淡:
“莫因浪潮汹涌,便觉其可怖。”
“其实并不可怕。”
“沿途所经之处,所有小世界皆安然无恙。”
“就像烟尘飘过。”
“仅有其形。”
“丝毫伤不到根基。”
但十二亚圣仍震撼难平。这般奇景,何其壮阔?
究竟是什么力量,造就了如此场面?
“没想到,地仙界竟真的复苏了。”杨眉低声感叹,“六位圣人归位,地仙界必然完成了晋升。”
“否则,不可能在混沌中掀起如此强烈的潮汐。”
“我记忆里,唯有当年洪荒六圣齐聚时,才出现过类似景象。”
“而这一次的虚空波动,竟比那时更强。”
他略显困惑。按理说,地仙界曾遭鸿钧重创,元气大伤,如今引发的动静却更胜从前,实在难以解释。
可十二亚圣却早已喜形于色。
无论是地仙界的重生,还是六圣重临大道之巅,对他们而言都是天大喜讯。
毕竟,地仙界本就是玄门所统。
就连新晋的两位圣人——瑶池与地藏,也皆属盘古四圣势力范围。瑶池出自通天门下,地藏则是平心亲传弟子。
地仙界再度苏醒,天地间的机缘随之涌动,无数修行者心中燃起希望。
未来某日,或许这片天地也会如远古的洪荒一般,开启新的圣位。
那四位空缺的位置,将成为未曾登顶之人的契机。
修道之人所求,无非是真正踏入“道”中。
所谓准圣、亚圣,不过是名号光鲜,实则仍在门外徘徊。
唯有证得圣果,才算迈过那道门槛,窥见大道真意。
玄门亚圣心头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
他们也渐渐明白,为何这一回地仙界的震动,远比杨眉大仙记忆中的更为剧烈。
此番六圣同出,前所未闻。
昔年洪荒虽有六圣之说,但证道仍有先后:女娲率先成就,接着三清相继得道,最后才是西方两位圣人。
而今地仙界六圣齐临,天地共鸣,气机交织,何等壮阔!
那掀起的虚空浪潮,自然非昔日可比。
杨眉凝望着这些年轻一辈的亚圣,眼中满是艳羡。
在他看来,这些人皆具成圣之资,根基深厚,道行通玄。
哪怕在混沌深处独自证得混元,也并非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