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年代融合剧5-《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

  天刚蒙蒙亮,陈阳在老村长家吃过玉米粥配咸菜的早饭后,就跟着老村长和他儿子往村头的院子走。那院子是昨天存放粮食的地方,门口守着两个裹着棉袄的村民,见他们过来,立刻快步上前打招呼:“村长,陈采购!”

  老村长摆摆手,让两人先去吃饭,陈阳则从随身挎包里掏出四包工农牌香烟,快步走过去,往两人手里各塞了两包:“两位大哥,守了一夜辛苦,这点烟您拿着抽。”

  两人连忙推辞:“不用不用,这是我们该做的!”

  “拿着吧,熬夜受累,抽根烟解解乏。”陈阳直接把烟塞进他们口袋,两人推辞不过,只好道谢后转身去了食堂。

  上午的太阳刚爬上来,村里的村民就陆陆续续往院子来,每个人都扛着或提着沉甸甸的布袋,里面装的全是新鲜海鲜——有刚从海里捞上来的海虾,有裹着细沙的贝类,还有用草绳捆着的螃蟹。老村长和他儿子忙着招呼人,几个村民也主动过来搭手,一边帮着把海鲜倒出来称重,一边在本子上登记斤数,陈阳则守在粮食堆旁,按照登记的重量,给每户村民分好对应的红薯、玉米和玉米面,装袋后递过去。

  “张婶,您这三十斤海蛎子干,能换十五斤玉米面,您点点!”

  “李叔,五十斤虾干,换二十斤红薯加五斤大豆,没错吧?”

  院子里满是说话声和称杆晃动的声音,众人忙得脚不沾地,一上午过去,才把村里所有村民的兑换都办完。眼看快到中午,大家连午饭都没顾上吃,就见院门口来了一队人——附近两个村的村长,领着村民推着架车子、赶着骡车,车上全是装海鲜的大筐,显然是听说了兑换粮食的事,特意赶过来的。

  陈阳看了眼满院子的人,转头对老村长说:“村长,咱们再辛苦会儿,接着干吧,别让大伙等着。”

  老村长点点头,立刻喊上帮忙的村民:“都加把劲!先给邻村的乡亲们称重登记!”

  众人又忙碌起来,从午后一直到傍晚,夕阳把院子的影子拉得老长,才终于把两个村的兑换也办完。村民们扛着粮食离开时,帮忙的几个人都累得坐在地上,揉着发酸的胳膊。

  陈阳见状,赶紧从布包里掏出两条工农牌香烟,拆开后给每个人都塞了两包:“今天真是辛苦大家了,这点烟您收下,算我的一点心意。”

  “陈采购,这可使不得!”众人又要推辞,陈阳笑着把烟往他们手里按:“不收可不行,不收就是不把我当朋友!”

  这话一出,众人都乐了,不再推辞,不好意思地把烟揣进了口袋。

  陈阳扫了眼院子角落剩下的粮食——一袋玉米、一袋玉米面、半袋大豆,还有几袋红薯和土豆,转头对老村长说:“老村长,还得拜托您帮个忙。”

  “你尽管开口!”老村长拍着胸脯应下,一点不含糊。

  “您看能不能帮我寻两头家猪、几只老母鸡?”陈阳指了指剩下的粮食,“先用这些粮食换,要是不够,我再补钱票。”

  老村长皱着眉琢磨了会儿:“这事有点难,但也不是办不成。我们村偷偷养着几头,能给你匀出一头;邻村我熟,他们也有家猪,我去说声,能再兑一头。就是老母鸡麻烦点——家家户户都靠鸡蛋换钱,舍不得卖,但我再想想办法,总能解决。”

  “那可太麻烦您了!”陈阳连忙道谢,又补充道,“等晚上我去同事那里开车,我拉货的时候,给您带两箱莲花白,您老也喝个痛快。”

  “不用这么客气,都是自家人!”老村长摆手推辞。

  “您就别拒绝了。”陈阳笑着劝道,“就当我孝敬您老的,我都把您当亲戚长辈了,您再推辞,就是不拿我当自家人啦!”

  老村长被这话逗得哈哈大笑,终于不再推托,拍了拍陈阳的肩膀:“行!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我这就去忙活寻猪和鸡的事!”说罢,便转身往村里走,脚步都比平时轻快了些。

  刚歇了没一会儿,就见老村长家最小的女儿蹦蹦跳跳地跑过来,仰着小脸对陈阳说:“陈大哥,我爹让我来请你回家吃饭啦!”

  陈阳应了声,又跟守在院子里的村长儿子嘱咐了两句,便跟着小姑娘往老村长家走。晚饭是热乎乎的红薯粥,配着炒咸菜和中午剩下的卤牛肉,简单却吃得暖心。

  刚放下碗筷,老村长就推门进来,脸上带着笑:“陈采购,事办妥了!两头大肥猪、五只老母鸡都在村西头院子里拴着呢,粮食我让人称过了,算下来你再补30块钱就行。”

  陈阳赶紧从口袋里掏出30块钱和几张肉票递过去,笑着说:“多亏了您老的威望,这事换我来办,指不定要多费多少劲呢!”

  老村长接过钱票,又客气了几句,陈阳便起身往村外走——他得去接同事的车。走到半路,见四下没人,陈阳从空间里取出一辆解放牌大货车,发动车子往村西头的院子赶。

  院子里,几个留守的村民和村长儿子正等着,见货车过来,立刻上前帮忙。众人七手八脚地把各类海鲜干货搬上车,又把拴好的两头家猪、五只老母鸡抬到车厢里,满满当当装了一整车。

  陈阳从车上拿出一条大前门香烟,拆开后给每个人都递了一盒:“今天辛苦大伙了,抽根烟歇会儿。”接着又从副驾驶搬下两箱莲花白,塞给村长儿子,“这酒麻烦你给老村长带回去,让他老人家留着喝。”

  安顿好这些,陈阳开着车往城外走。找了个隐蔽的地方停下,先把两头家猪和五只老母鸡收进空间的养殖区,又将货车和剩下的干货一并收进去,才空着手往老村长家走。

  回到老村长家时,他特意从包里拿了几包点心和一些糖果,拎在手里。老村长开门见了,连忙摆手:“你这孩子,怎么又拿东西!也太客气了!”

  “就是一点心意,您别嫌弃。”陈阳跟着进了屋,两人坐在炕沿上聊起天来。聊着聊着,老村长话头一转,试探着问:“陈采购,你这么年轻有为,成家了没?娶媳妇了吗?”

  陈阳愣了一下,随即笑着回答:“还没娶妻,不过马上要订婚了。”

  老村长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惋惜:“哎呀,那可太可惜了。”

  陈阳心里明白老村长的意思——村长家的小女儿模样周正、性格开朗,老村长大抵是想撮合他们。可自己已经有了婚约,实在没缘分,只能在心里默默叹口气。

  聊到夜色渐深,老村长把陈阳领到之前收拾好的房间:“你今天累了一天,早点歇着。”陈阳道谢后进屋,躺在铺着软和被褥的炕上,想着这两天在村里的经历,心里满是暖意,没多久便睡着了。

  次日清早,陈阳在老村长家吃过掺了小米的玉米粥,就着腌萝卜条吃完早饭,老村长的儿子已经套好了骡车,正等在门口。

  陈阳握着老村长的手告别:“大爷,这次真是麻烦您了,以后有机会我再来看您。”又转向一旁的老村长媳妇,笑着喊了声“大娘”,“谢谢您这两天的照顾,饭吃得特别香。”

  老村长摆摆手:“客气啥!路上小心。”大娘也笑着应和:“有空常来!”

  正要上车,就见老村长家的小女儿蹦蹦跳跳跑过来,一下跳上骡车:“爹,我也去送陈大哥!正好去城里逛逛!”

  老村长看了女儿一眼,心里明白她的心思,没多说什么,只叮嘱了句“别乱跑”,便挥挥手让骡车出发。

  骡车慢悠悠往村外走,沿途遇到扛着农具去下地的村民,见了陈阳都热情地打招呼:“陈采购,这就走啦?下次可得再来啊!”“路过我家记得进门喝口水!”

  陈阳坐在骡车上,笑着跟村民们一一问好,偶尔还应下几句“一定来”。等出了村,往城里的路渐渐平坦,他余光瞥见身旁的小姑娘春桃吧,正垂着头,脸颊红扑扑的,手里攥着衣角,连耳根都透着羞意,显然还没从昨晚的小插曲里缓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