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风水涣(巽上坎下)+初六 · 用拯马壮,吉-《这本易经超有料》

  ? 风水涣(巽上坎下)

  卦辞: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含义: 涣卦象征涣散、离散。亨通,君王到宗庙祭祀,利于渡过大河,利于守持正固。涣卦上卦为巽,代表风、顺从;下卦为坎,代表水、险陷。风行水上,象征涣散,但通过诚信和行动,可以化解分歧,重新凝聚。它告诫人们,在涣散之时,需主动寻求团结,守持正道,方能亨通。

  故事:凝聚者——涣的救散之路

  在远古的部落时代,洪水泛滥,百姓流离,部落离心,各自为政。一位名叫涣的年轻长老,他性情如风般柔顺(巽),内心却坚韧如水(坎),被众人推举为协调者,肩负凝聚人心、共度难关的重任。涣的历程,正是涣卦“风行水上,君子以享于帝立庙”精神的生动演绎,从初始拯救、奔机悔亡、涣躬无悔、涣群元吉、涣汗大号到涣血去逖,完整展现了化解涣散之道的智慧与考验。

  初六 · 用拯马壮,吉

  译文: 用壮马拯救,吉祥。

  含义: 涣散之初,需用强力手段(如壮马)拯救,可获吉祥。象征行动需果断有力,及时止损。

  初六故事:

  天地晦暗,暴雨如倾。

  连绵数日的暴雨仿佛天河决口,无情地冲刷着大地。原本温顺的河流变得狂躁汹涌,浑浊的洪水裹挟着断木、碎石,甚至牲畜的尸体,咆哮着漫过河岸,吞噬田野、冲击村落。

  “快跑啊!水来了!”

  “阿母——!拉住我的手!”

  “粮食!我们的粮食还在里面!”

  哭喊声、求救声、房屋倒塌的轰鸣声,在滂沱雨声中交织成一曲绝望的悲鸣。曾经的“泽畔部落”及周边聚居地,此刻已是一片汪洋泽国。人们扶老携幼,惊慌失措地向地势稍高的土坡奔逃,秩序荡然无存,人心如同这破碎的家园,彻底涣散。

  人群边缘,一个身影逆着人流,死死盯着不断上涨的洪水。他名叫涣,是部落中较为年轻的长老,虽无魁梧体格,但眉宇间凝聚着风般的敏锐与水般的沉毅。他的衣衫早已湿透,紧贴在身上,雨水顺着他的下颌线不断滴落。

  “完了……全完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瘫坐在泥泞中,眼神空洞,“祖辈的家园……就这么没了……人心也散了,救不过来了,逃命去吧……”

  这话语如同冰冷的针刺,扎在涣的心上。他看到洪水中央,还有被困在屋顶、树梢上的人在拼命挥手,听到远处传来孩童微弱的啼哭。涣散之势,若初起时不加以阻止,便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最终将无法挽回!

  “不能放弃!”涣猛地转身,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道,穿透雨幕,传入周围慌乱的人群耳中,“初涣不救,则如堤溃蚁穴,再无挽回之机!”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人群,迅速锁定了几名部落中最富经验、骑术最精良的猎手和骑手。他们牵着的,是部落里精心喂养、最为雄健的几匹快马。这些马匹焦躁地踏着蹄子,喷着白色的鼻息,似乎也感受到了灾难的迫近。

  “木岩!石勇!带上你们的人,骑上最快的马,跟我来!”涣指向洪水肆虐的方向,语气不容置疑,“用这些壮马,去救人!(用拯马壮)”

  被点名的两名壮汉愣了一下。木岩看着汹涌的洪水,面露难色:“涣长老,水势太急,太危险了!马再壮,进去也可能……”

  “马壮则速!速则能抢在洪水完全吞没之前把人带出来!”涣打断他,眼神灼灼,“快一秒,就可能多救一条命!此刻犹豫,才是最大的凶险!”

  他没有时间过多解释,一把夺过旁边一匹枣红色骏马的缰绳。那马肌肉虬结,神骏非凡,名为“追风”,是部落最好的马之一。涣翻身而上,动作干净利落,他伏低身体,紧贴马颈,大喝一声:“追风,走!”

  枣红马长嘶一声,如同离弦之箭,毫不犹豫地冲向浑浊的洪流。

  “跟上涣长老!”石勇被涣的果决感染,大吼一声,也策马跟上。木岩一咬牙,招呼其他几名骑手:“快!都跟上!”

  数匹壮马如同几道色的闪电,劈开雨幕,毅然决然地闯入那片死亡水域。马蹄溅起浑浊的水花,马上的骑士们紧握缰绳,努力在湍急的水流中保持平衡,目光焦急地搜寻着幸存者。

  这一幕,让原本绝望奔逃的人们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震撼地看着那些逆流而上的背影。

  涣一马当先,他亲自驾驭着最强的马匹,冲向最危险的地方。水很快淹到了马腹,然后是马胸。追风奋力泅水,涣则大声呼喊,指引方向。

  “左边!那棵大树上有人!”

  “前方屋顶!有个孩子抱在烟囱上!”

  他看到一个妇人紧紧抱着一截漂浮的树干,眼看就要被冲走。涣催动追风靠近,在马身被水流冲得摇晃不定时,他探出大半身子,险险地抓住了妇人的手臂,用力将她提上马背,安置在自己身前。

  他又看到一处半塌的草屋屋顶,几个老人瑟瑟发抖地挤在一起,水位正在不断上升。涣指挥随后赶到的石勇和木岩,几人合力,用绳索将老人们一个个转移到马背上,再由骑手护送回高地。

  每一次往返,都是与死神的赛跑。马匹的体力在急速消耗,冰冷的洪水浸透了每个人的身体,危险无处不在,暗流、漩涡、水下尖锐的杂物,都可能让救援功亏一篑。

  一位骑手的马匹被水下暗木绊倒,连人带马摔入水中,幸好被旁边的同伴及时救起。涣自己的小腿也被水下的断枝划破,鲜血直流,但他仿佛感觉不到疼痛,目光始终在搜寻下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他的勇毅和果断,像一团火,逐渐点燃了幸存者眼中几乎熄灭的希望。

  “看!涣长老他们又救回来一个!”

  “我阿爹还在里面……求求你们,救救他……”

  “快!我们去接应!帮忙把救回来的人扶到安全的地方!”

  一些原本惊慌失措的青壮年,看到涣和骑手们不顾生死的救援,内心的勇气被激发出来。他们不再只是被动地等待和哭泣,而是开始自发组织起来,在安全区接应、照顾被救回的伤员,甚至找来木筏、绳索,试图协助救援。

  离散、涣散的人心,因为这果断而有力的拯救行动,开始出现了凝聚的迹象。 绝望的氛围中,悄然生出了一丝微弱的希望之光。

  当涣最后一次驾驭着气喘吁吁、浑身泥水的追风,将一个哇哇大哭的婴孩从即将被淹没的摇篮中救出,带回高地时,天际的暴雨似乎也稍稍减弱了一丝。

  他疲惫地滑下马背,几乎站立不稳。追风亲昵地用头蹭了蹭他,打了个响鼻。涣抚摸着爱马湿漉漉的脖颈,看着高地上逐渐增多的幸存者,虽然人人狼狈,但至少,大部分人的命保住了。

  他环顾四周,迎上那些劫后余生、带着感激与期盼的目光,心中那根紧绷的弦稍稍放松。

  “马壮则速,速则吉……”他低声重复着之前的判断,此刻更添了一层深切的体会。

  这“吉”,不仅仅是救回了人命,更是挽回了涣散的人心,为后续的重聚,保存了最宝贵的火种。

  他知道,这仅仅是第一步,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但至少,这果断的“拯马壮”之举,为一片死寂的涣散之局,撕开了一道充满生机的口子,带来了最初的吉祥曙光。

  讲述了在洪水肆虐、部落民众流离失所、人心涣散的危急关头,年轻长老涣敏锐洞察到必须于涣散之初采取果断行动。他力排众议,亲自率领部落中最精锐的骑手,驾驭最强壮的快马(用拯马壮),毅然冲入洪区展开救援。涣身先士卒,凭借勇敢与决断,成功救出大量被困民众。他的行动不仅保全了生命,更重要的是,在绝望涣散的氛围中注入了希望与勇气,激发了幸存者的互助精神,初步遏制了人心的离散之势,为后续的凝聚重整奠定了基石,展现了初始阶段的吉祥转机(吉)。这生动阐释了涣卦初六爻辞的深意:当组织或群体出现涣散苗头,陷入危机混乱时,任何犹豫不决、拖延观望都可能导致局面彻底崩溃。此时,必须有人挺身而出,运用强大、果断且迅速的手段(如同强壮的马匹)进行干预和拯救,及时止损。这种强有力的初始行动,是扭转涣散局面、重聚人心的首要且关键的一步,能有效阻止情况恶化,为恢复秩序和团结带来最初的吉祥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