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为民服务-《官途:从救了美女书记开始》

  合同上有老李头的签字和村委会的公章,看起来没有问题。

  “李大爷,您收到钱的时候有收据吗?”

  老李头摇摇头:“马德才说不用开收据,他记在账上就行。”

  阮青柠和周有雷交换了一个眼神。这种操作明显违规,没有收据意味着资金流向难以追踪。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阮青柠和周有雷在古槐树下接待了十几位村民,记录下每个人的问题和诉求。

  阮青柠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信息,相机里也拍下了村民们提供的各种凭证。

  中午时分,他们终于走进村委会。

  现任村支书赵建国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见到他们连忙起身相迎:

  “周主任,阮主任,辛苦了!我已经让会计把去年的账本都准备好了。”

  村委会的办公室不大,墙上挂着各种规章制度和村务公开栏。阮青柠注意到公开栏上的财务公示还停留在去年六月份。

  她和周有雷在会计的协助下开始查阅土地流转的账目。

  账本上的记录混乱不堪,有的款项只写了“土地款”没有具体户名,有的明明合同上是整年租金却分几次支付。

  “这里有问题,”阮青柠指着一笔记录说道,“合同显示张桂花家五亩地年租金3750元,但账上只支付了2000元,差额1750元的去向没有说明。”

  周有雷凑过来看:“这笔的经手人是马德才,备注写的是‘暂扣待议’,什么议?议什么?完全没有依据。”

  村委会的灯光一直亮到深夜。阮青柠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将最后一笔异常账目记录在案。

  桌上的账本堆成了小山,每一处涂改和缺失都像刀子般刻在她心上。

  “二十三户,总计被克扣十八万七千六百元。”周有雷合上计算器,声音沙哑,“这还不算马德才私自提高的所谓‘管理费’。”

  阮青柠翻开老李头的合同复印件,三亩二分地的租金被生生砍半。

  “这些钱对城里人可能不算什么,但在这里...”

  她的目光扫过窗外漆黑的村巷,几户人家还亮着微弱的灯光。

  “马德才被双规时追回了一百八十万。”

  周有雷突然压低声音,“秦书记暗示过,其中应该包含克扣村民的款项。”

  “那我们需要逐户核实确认。”

  阮青柠立刻坐直身体,“每户被克扣的金额、付款凭证、土地面积都要重新核对。”

  赵支书端着两碗泡面进来,闻言手抖了一下,热水溅在账本上。

  “阮主任,这工作量太大了,有些村民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利索...”

  “所以我们更得帮他们把账算明白。”

  阮青柠抽出纸巾擦拭水渍,“明天开始分组走访,要见到每户的合同原件和收款记录。”

  清晨的露水还没散尽,阮青柠已经站在老李头家的土坯房前。裂缝纵横的墙面上贴着去年的挂历,灶台边堆着空药盒。

  老人从炕席下摸出个铁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六张汇款回执。

  “每次都是马主任亲自送钱来,说剩下的年底一起结。”

  老李头的手指在回执上摩挲,“去年腊月二十八,我拖着这条老腿去村委会,他说账上没钱了。”

  阮青柠注意到每张回执的金额都是200元,与合同约定的季度付款600元相差甚远。

  她蹲下身,与坐在矮凳上的老人平视:“李大爷,您的地实际测量过吗?”

  “量过!”

  老人突然激动起来,从门后抽出一根竹竿,“当初马德才带人用这个量的,三亩二分只多不少!”

  正午的太阳晒得人发晕,阮青柠跟着张桂花爬上她家的坡地,看着这个瘦小的女人用脚步丈量土地。

  “五亩?起码六亩半!”

  女人在田埂上跺脚,“当初量地时马德才说坡地要打折算面积!”

  傍晚的村委会吵得像沸水,周有雷被七八个村民围着,他粗犷的嗓门压住了嘈杂:

  “大家别急!明天镇农经站带测量仪来,咱们一块地一块地重新量!”

  第三天下起了雨,阮青柠撑着伞站在泥泞的村道上,看着农技员操作GpS测量仪。

  雨水顺着她的刘海滴在登记表上,钢笔字迹晕开成一朵朵蓝花。

  第七天清晨,所有数据终于核对完毕,阮青柠将汇总表递给镇纪委时,发现被克扣金额实际达到二十四万三千元,比账目显示的更多。

  “差额是马德才虚报的土地面积。”

  她指着标注红线的地块,“他把上等田按劣地计价,还私自提高了集体提留比例。”

  党委会上,秦江将茶杯重重一放:

  “就从追缴款里优先解决!周有雷负责造册,阮青柠监督发放,三天之内把钱送到每户手上!”

  发放现场设在古槐树下,老李头颤巍巍地在领取表上按手印时,阮青柠注意到他残疾儿子坐在轮椅上,正用布满冻疮的手数钱。

  “两千四百,一分不少...”

  老人突然跪下,被周有雷一把扶住,这个平时粗枝大叶的汉子红了眼眶:

  “使不得!李叔您这是折我的寿!”

  阮青柠悄悄背过身抹眼睛,她的登记册上整整齐齐记录着每户的补偿金额:老李头1200元、张桂花1750元...最后一栏是结余款项的处置建议——设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

  雨水顺着村委会的屋檐滴落,在水泥地上砸出一个个小坑。

  阮青柠站在窗前,望着院子里那棵古槐树,手里捧着村民送来的热茶。

  土地流转款的发放工作已经完成,二十三户村民拿到了被克扣的钱款,但她心里的大石头却没能完全放下。

  “阮主任,喝点水吧。”

  村支书赵建国递过来一个搪瓷杯,“这几天您辛苦了。”

  阮青柠接过杯子,温热透过杯壁传到掌心。

  “赵支书,我注意到村里不少人家都安装了净水器,是水质有问题吗?”

  赵建国的表情突然变得复杂,他搓了搓手,压低声音:

  “这事说来话长...是永安钢铁厂那边...”

  “钢铁厂?”

  阮青柠眉头一皱,“厂子不是已经关停了吗?厂长也被处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