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航母的坟墓-《怒海争锋》

  场景一:诱饵与陷阱

  地点:菲律宾海以东,预设伏击海域

  时间:轰-20成功打击后次日

  一支由两艘055型驱逐舰、数艘052D型驱逐舰和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水面舰艇编队(代号“矛头”),以略显“冒进”的姿态,前出至巴士海峡以东海域活动,其雷达信号和通讯被有意放大。这支舰队的主要任务是充当诱饵,吸引在附近游弋、急于挽回颜面的美军“斯坦尼斯”号航母战斗群的注意力。

  “斯坦尼斯”号战斗群指挥官在遭受前期打击后,迫切希望取得战果以提升士气。在发现这支“孤立”的中国舰队后,他判断这是一个机会,下令战斗群前出,意图利用舰载机优势予以猎杀。他并不知道,自己正一步步走向一个精心布置的死亡陷阱。

  场景二:“北斗星网”下的战场单向透明

  在中国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中心,巨大的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斯坦尼斯”号战斗群的实时动态:

  太空: 高分系列侦察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持续跟踪航母及其护航舰艇的航迹。

  空中: 无侦-8在临近空间高速掠过,提供高精度目标指示;潜藏在云层高处的歼-20,利用其先进的机载传感器默默监控着战场边缘的敌方预警机和巡逻战机。

  水下: 至少三艘09IIIB型攻击核潜艇,已提前在预判的航母可能航线上占据了有利的攻击阵位,静音航行,如同潜伏的鳄鱼。

  电磁:“北斗星网”整合所有信息,战场对中方近乎单向透明。 美军航母的每一次雷达开关机、舰载机起降、无线电通讯,都在监控之下。

  场景三:雷霆一击——立体化饱和攻击

  当“斯坦尼斯”号进入火箭军反舰弹道导弹(东风-21D/26B)的最大有效射程,且其舰载机主力正准备起飞攻击中国“诱饵”舰队时,总攻命令下达。

  第一波次:高超音速突击(开局斩首)

  数枚东风-17(或其反舰衍生型)从大陆深处发射,以其无法拦截的高速度和诡异弹道,直扑“斯坦尼斯”号。目标是瘫痪其甲板运作和近防系统,为后续攻击创造机会。虽然美军密集阵近防系统和标准-2/6导弹拼死拦截,仍有一至两枚命中或近失,造成飞行甲板严重损坏,部分近防武器失效,舰岛受损,通讯中断。

  第二波次:空射反舰导弹(空中铁锤)

  就在美军航母被东风-17打得晕头转向、舰载机起降陷入混乱之际,从沿海机场起飞的轰-6N机群,在歼-20机队的护航下,在安全距离外发射了庞大的鹰击-21 高超音速空射反舰导弹。同时,海军航空兵的歼-15/歼-35舰载机也从山东舰/福建舰上起飞,发射鹰击-18 亚超结合反舰导弹。高低搭配,多方向饱和攻击。

  第三波次:水面水下协同补枪

  此前作为“诱饵”的055型驱逐舰,此刻露出獠牙,齐射舰载的鹰击-21 和鹰击-18 导弹,加入导弹饱和攻击的洪流。

  潜伏已久的09IIIB型核潜艇,抓住航母规避导弹、噪音增大的时机,在极近距离上发射了鱼-10 重型线导鱼雷和鹰击-18 潜射反舰导弹。鱼雷攻击水下,导弹覆盖空中,令航母防不胜防。

  第四波次:无人蜂群致命骚扰

  大量低成本、难以探测的自杀式无人机和无人艇,如同蜂群般扑向已伤痕累累的航母及其护航舰艇,干扰其最后的防御努力,甚至直接撞击敏感部位。

  场景四:巨舰的末路

  面对来自高空、空中、水面、水下四个维度,数十枚甚至上百枚各型反舰导弹和鱼雷的立体饱和攻击,即便“斯坦尼斯”号拥有强大的“宙斯盾”系统,其拦截能力也已达到物理极限。护航的“伯克”级驱逐舰拼死拦截,击落了不少导弹,但自身也接连被命中,燃起大火或开始倾斜。

  “斯坦尼斯”号本身,在承受了多枚东风-17、鹰击-21和鱼雷的打击后,舰体严重受损,多处起火,动力丧失,巨大的船体开始倾斜。爆炸声此起彼伏,船员被迫大规模弃船。曾经不可一世的海上巨兽,此刻变成了漂浮在太平洋上的钢铁棺材,浓烟滚滚,缓缓下沉。

  场景五:胜利的代价与战略转折

  中方参战部队也付出了代价:一架歼-15在空战中损失,一艘052D驱逐舰被美军舰载机击伤,一艘潜艇在撤离时遭到深弹追击。但相比击沉敌军航母的战果,代价是可以接受的。

  消息传回,联军太平洋司令部一片死寂。一艘核动力航母的沉没,是自二战以来美军未曾有过的巨大损失,其政治、军事和心理冲击是毁灭性的。西太平洋的力量平衡被彻底打破。

  在中国战区指挥中心,指挥官看着“斯坦尼斯”号最终沉入大洋的卫星画面(或侦察机画面),沉声对全体参战部队说:“同志们,我们刚刚埋葬了一个旧时代的象征。但战争还未结束,利用敌人陷入混乱的时机,全线压上,光复国土,赢得最终胜利!”

  章节结尾:

  夕阳如血,映照着漂浮着油污和残骸的海面,落水的美国水兵在冰冷的海水中挣扎等待救援(中方依照国际法,在确保安全后展开了人道主义救援)。这片海域,成为了超级航母的钢铁坟场,也成为了这场战争决定性的转折点。中国海军用一场经典的体系破击战,向世界宣告了“航母杀手”并非虚言,也为自己挺进深蓝扫清了最大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