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刺骨,吹得他衣袂翻飞,那双看过无数茶叶嫩芽的眼眸,此刻却锐利如鹰。
他没有半分惊慌,从怀中摸出一支小巧的铜制望远镜,那是他从一个西洋商人手中换来的。
镜筒中,那十余艘黑船的轮廓被瞬间拉近,细节纤毫毕现。
船身低矮,通体涂抹着吸光的黑漆,船首竟包着厚重的铸铁,形如撞角。
舷侧看似光滑,细看之下却有暗藏的桨孔,收放自如。
这绝非商船,亦非正规水师,而是专门用于夜间突袭、凿沉敌船的“凿船艇”,是长江水匪中最凶悍的一路人马才会配备的利器。
“程鹤年,你果然还是露出了獠牙。”谢云亭低声自语,镜片后的目光冷得像江底的寒铁。
他收起望远镜,没有丝毫犹豫,转身对早已屏息待命的山鹞子断然下令:“点三堆烽火!最高的信号!立刻召集所有在簰洲湾留守的船队,向栈桥靠拢!”
山鹞子一怔,旋即领命,飞身而去。
谢云亭又转向身手最敏捷的阿灰:“拿着我的令旗,立刻去下游的渔村,挨家挨户敲门!告诉他们,不是劫货,是有人要断我们的江路,断所有人的活路!让他们带上所有能敲响的东西,沿着江岸,一路敲锣示警,把声势给我造起来!”
阿灰双眼放光,重重点头,像一支离弦之箭冲入夜色。
谢云亭的目的很明确,对方既然是来凿船的,那么栈桥本身就是最大的目标。
他要让这片水域彻底“醒”过来,让敌人无处遁形。
命令传下不到一炷香的功夫,鲁大工便提着一盏马灯,气喘吁吁地从工棚赶来,身后跟着沉默如铁的阿焊。
鲁大工一把将手中的一张结构图纸拍在栏杆上,指着上面驳船与驳船之间的连接点,急声道:“东家!这帮凿船艇最擅长的就是攻击薄弱处!我们现有的铆钉结构,虽然能抵御风浪,但绝对扛不住这种蓄意的猛烈冲撞!一旦一个连接点被撞开,整个栈桥就会像一串断了线的珠子,瞬间散架!”
危急关头,谢云亭的头脑却愈发清明。
他目光扫过图纸,又落在不远处一罐用火漆封存的“火种茶”上。
那是云记的信誉之本,也是工艺的结晶。
他快步上前,用小刀小心翼翼地刮下茶罐底部一层厚厚的、混合了桐油与麻丝的防潮黏层。
“鲁师傅,”他将那团黏腻却极富韧性的东西递过去,“用这个做防水垫层,塞进接缝里!它可以吸收大部分的冲击力。”
他又转向阿焊:“阿焊师傅,你的熔链法,现在能用上吗?”
独眼的阿焊看了一眼那黏层,又看了看图纸,瓮声瓮气地吐出六个字:“一链三扣,断一不断全。”他的意思是,用他独门的焊接手法,将三条铁链拧成一股,以特殊的扣合法加固在每一个接缝处,即使其中一条链子被撞断,其余两条也能保证结构不散。
“好!”谢云亭当机立断,“所有工匠轮班作业,分头加固!时间不多,我们和阎王抢人,和江水抢命!”
一时间,江心浮台之上,火星四溅。
工匠们在鲁大工的指挥下,用最快的速度填充防水垫,而阿焊则带着几个徒弟,手持焊枪,在“滋滋”的电弧声中,将一截截粗大的锁链熔接在驳船之间。
那飞溅的火花如星雨般洒落漆黑的水面,又瞬间熄灭,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战前画卷。
子时三刻,夜最深沉之时,黑船终于动了。
一艘领头的快艇如黑色利箭,悄无声息地加速,直奔主驳船的船尾。
那里是整个栈桥受力的关键节点,一旦被撕裂,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就在它即将撞上的瞬间,一声尖锐悠长的铜角声划破夜空!
这是早已埋伏在各处的云记水哨发出的信号。
刹那间,栈桥两侧原本平静的江面上,数十张巨大的渔网被猛然拉起!
这些并非普通的渔网,网上密密麻麻悬挂着上百只铜铃,渔网一震,清脆而杂乱的铃声瞬间响彻江面,不仅暴露了后续敌船的位置,更形成了一道扰乱心神的音障。
更奇特的一幕发生了。
在栈桥后方一艘不起眼的小舟上,双目失明的水文翁正襟危坐,他将耳朵紧紧贴在一个漂浮在水面的木盆上,神情专注到了极致。
就在铃声大作之时,他猛地抬手,指向左侧一片完全黑暗的水域,用沙哑却清晰的声音喊道:“左三里,潜行三艘,速截!”
他竟凭着水流最细微的异响,判断出了第二波偷袭者的确切方位!
“放!”谢云亭在望楼上发出号令。
早已待命的两艘改装渔船瞬间点亮了船头的数盏大功率探照灯,雪亮的光柱刺破黑暗,精准地罩住了正准备从侧翼包抄的三艘敌艇。
敌船上的人被强光晃得睁不开眼,下意识地减速。
就在这一刹那,渔船上猛然放下数张沉重的铁爪网,带着呼啸的风声,狠狠砸入水中。
三艘敌艇的螺旋桨立刻被缠得死死的,发出一阵阵刺耳的空转声,彻底失去了动力,在江中动弹不得。
第一波突袭,被瓦解得干脆利落。
山鹞子带人驾着快船冲上去,将失去动力的敌船团团围住。
一番短暂的交手后,俘虏被押上了栈桥。
这些人个个身手矫健,却都紧闭着嘴,一言不发,仿佛哑巴一般。
搜身后,在他们每个人的后颈处,都发现了一个烙印的“壬”字暗记。
此时,心思缜密的小春子也检查完了从船上搜来的随身干粮袋。
她捧着一把米粒走到谢云亭面前,低声道:“东家,您看,这些米里都掺了极微量的朱砂粉。寻常人看不出,但量多了,在夜里会有一点点反光。我记得您说过,这是川东‘乌江帮’私盐贩子的标记,他们用这个来区分自己人,防止黑吃黑。”
私盐帮,壬字局……程鹤年!
谢云亭的脑中瞬间将所有线索串联起来。
他看着那些俘虏,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好个程鹤年,自己不敢脏了手,就勾结这些亡命之徒,伪装成水匪来凿我的船。事成了,我血本无归;事败了,只要抓到活口,我‘云记’就背上了私通乱党的罪名。无论如何,他都稳赚不赔。”
他挥了挥手,声音冷酷:“人,全关起来,严加看管。船,给我烧了!只留一具最破的残骸,让它顺着水流,一直漂到朝天门码头去。我要让某些人看看,敢把手伸到我云记碗里,是什么下场!”
次日清晨,江雾弥漫。
一夜未眠的谢云亭召集了所有工匠和几位信得过的茶商代表,在江滩上议事。
他指着江心那六艘经过一夜加固、已牢牢连接为一体的驳船,声音沉稳而有力:
“各位,簰洲湾可守一时,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敌人的根在暗处,防不胜防。所以,我决定,不守了,我们要进!”
他展开一张巨大的图纸,上面赫然是重庆朝天门两江交汇处的详细水文图。
“我要在重庆朝天门外的江心浅滩上,建一座真正的‘水上茶栈’!”他的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这座茶栈,由数十艘大号驳船连接而成,白天是仓储、是焙坊、是交易市场;夜里,它能快速拆解,化整为零,顺流转移!风吹不垮,火烧不沉,炮打不烂!”
众人一片哗然。
在长江最湍急的交汇口建这样一座庞然大物,简直是天方夜谭。
鲁大工眉头紧锁,第一个站出来:“东家,万万不可!朝天门水域,夏冬潮差高达九尺,江底暗流至少有七股,水情之复杂,天下无双!稍有计算不慎,别说建起来,就是把船开过去,都可能被整个卷进去,导致整座茶栈倾覆!”
谢云亭看着他,脸上却露出了自信的笑容:“鲁师傅,你说的都对。所以,我才请来了您。”他顿了顿,又将手指向了岸边一块大石上静坐的水文翁,“还有他。”
入夜,江心栈桥上的喧嚣渐渐平息,只剩下巡逻伙计的脚步声和远处传来的几声梆子响。
谢云亭独自一人坐在浮台的边缘,江水在他脚下奔流不息。
他摊开手掌,掌心那无人可见的鉴定系统界面微微发热。
他没有主动开启,但系统边缘的虚拟沙盘上,却自发地荡起了一丝微弱的涟漪。
那涟漪仿佛与昨夜工匠们的锤击、与这座浮台的心跳产生了共振,隐隐约约地,映出了一片更为复杂、更为汹涌的水域轮廓——正是朝天门。
就在他凝神感受这奇异变化之时,江水深处,忽然传来一声极其沉闷的异响。
那声音很轻,像是沉重的锚链在水底被岩石刮蹭,又像是某处看不见的岩层发生了松动。
谢云亭猛然抬头,望向无边无际的漆黑江面。
在他的视野尽头,远处的江水水波,正以一种极其诡异的方式,缓缓分作两股,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从水下拨开,正以一个巨大的弧度,悄然向着他所在的栈桥合围而来。
那不是船,也不是任何已知的生物。
谢云亭的心猛地一沉。
他知道,那些打打杀杀的凿船艇只是棋子,真正的敌人,从不曾现身。
他没有半分惊慌,从怀中摸出一支小巧的铜制望远镜,那是他从一个西洋商人手中换来的。
镜筒中,那十余艘黑船的轮廓被瞬间拉近,细节纤毫毕现。
船身低矮,通体涂抹着吸光的黑漆,船首竟包着厚重的铸铁,形如撞角。
舷侧看似光滑,细看之下却有暗藏的桨孔,收放自如。
这绝非商船,亦非正规水师,而是专门用于夜间突袭、凿沉敌船的“凿船艇”,是长江水匪中最凶悍的一路人马才会配备的利器。
“程鹤年,你果然还是露出了獠牙。”谢云亭低声自语,镜片后的目光冷得像江底的寒铁。
他收起望远镜,没有丝毫犹豫,转身对早已屏息待命的山鹞子断然下令:“点三堆烽火!最高的信号!立刻召集所有在簰洲湾留守的船队,向栈桥靠拢!”
山鹞子一怔,旋即领命,飞身而去。
谢云亭又转向身手最敏捷的阿灰:“拿着我的令旗,立刻去下游的渔村,挨家挨户敲门!告诉他们,不是劫货,是有人要断我们的江路,断所有人的活路!让他们带上所有能敲响的东西,沿着江岸,一路敲锣示警,把声势给我造起来!”
阿灰双眼放光,重重点头,像一支离弦之箭冲入夜色。
谢云亭的目的很明确,对方既然是来凿船的,那么栈桥本身就是最大的目标。
他要让这片水域彻底“醒”过来,让敌人无处遁形。
命令传下不到一炷香的功夫,鲁大工便提着一盏马灯,气喘吁吁地从工棚赶来,身后跟着沉默如铁的阿焊。
鲁大工一把将手中的一张结构图纸拍在栏杆上,指着上面驳船与驳船之间的连接点,急声道:“东家!这帮凿船艇最擅长的就是攻击薄弱处!我们现有的铆钉结构,虽然能抵御风浪,但绝对扛不住这种蓄意的猛烈冲撞!一旦一个连接点被撞开,整个栈桥就会像一串断了线的珠子,瞬间散架!”
危急关头,谢云亭的头脑却愈发清明。
他目光扫过图纸,又落在不远处一罐用火漆封存的“火种茶”上。
那是云记的信誉之本,也是工艺的结晶。
他快步上前,用小刀小心翼翼地刮下茶罐底部一层厚厚的、混合了桐油与麻丝的防潮黏层。
“鲁师傅,”他将那团黏腻却极富韧性的东西递过去,“用这个做防水垫层,塞进接缝里!它可以吸收大部分的冲击力。”
他又转向阿焊:“阿焊师傅,你的熔链法,现在能用上吗?”
独眼的阿焊看了一眼那黏层,又看了看图纸,瓮声瓮气地吐出六个字:“一链三扣,断一不断全。”他的意思是,用他独门的焊接手法,将三条铁链拧成一股,以特殊的扣合法加固在每一个接缝处,即使其中一条链子被撞断,其余两条也能保证结构不散。
“好!”谢云亭当机立断,“所有工匠轮班作业,分头加固!时间不多,我们和阎王抢人,和江水抢命!”
一时间,江心浮台之上,火星四溅。
工匠们在鲁大工的指挥下,用最快的速度填充防水垫,而阿焊则带着几个徒弟,手持焊枪,在“滋滋”的电弧声中,将一截截粗大的锁链熔接在驳船之间。
那飞溅的火花如星雨般洒落漆黑的水面,又瞬间熄灭,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战前画卷。
子时三刻,夜最深沉之时,黑船终于动了。
一艘领头的快艇如黑色利箭,悄无声息地加速,直奔主驳船的船尾。
那里是整个栈桥受力的关键节点,一旦被撕裂,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就在它即将撞上的瞬间,一声尖锐悠长的铜角声划破夜空!
这是早已埋伏在各处的云记水哨发出的信号。
刹那间,栈桥两侧原本平静的江面上,数十张巨大的渔网被猛然拉起!
这些并非普通的渔网,网上密密麻麻悬挂着上百只铜铃,渔网一震,清脆而杂乱的铃声瞬间响彻江面,不仅暴露了后续敌船的位置,更形成了一道扰乱心神的音障。
更奇特的一幕发生了。
在栈桥后方一艘不起眼的小舟上,双目失明的水文翁正襟危坐,他将耳朵紧紧贴在一个漂浮在水面的木盆上,神情专注到了极致。
就在铃声大作之时,他猛地抬手,指向左侧一片完全黑暗的水域,用沙哑却清晰的声音喊道:“左三里,潜行三艘,速截!”
他竟凭着水流最细微的异响,判断出了第二波偷袭者的确切方位!
“放!”谢云亭在望楼上发出号令。
早已待命的两艘改装渔船瞬间点亮了船头的数盏大功率探照灯,雪亮的光柱刺破黑暗,精准地罩住了正准备从侧翼包抄的三艘敌艇。
敌船上的人被强光晃得睁不开眼,下意识地减速。
就在这一刹那,渔船上猛然放下数张沉重的铁爪网,带着呼啸的风声,狠狠砸入水中。
三艘敌艇的螺旋桨立刻被缠得死死的,发出一阵阵刺耳的空转声,彻底失去了动力,在江中动弹不得。
第一波突袭,被瓦解得干脆利落。
山鹞子带人驾着快船冲上去,将失去动力的敌船团团围住。
一番短暂的交手后,俘虏被押上了栈桥。
这些人个个身手矫健,却都紧闭着嘴,一言不发,仿佛哑巴一般。
搜身后,在他们每个人的后颈处,都发现了一个烙印的“壬”字暗记。
此时,心思缜密的小春子也检查完了从船上搜来的随身干粮袋。
她捧着一把米粒走到谢云亭面前,低声道:“东家,您看,这些米里都掺了极微量的朱砂粉。寻常人看不出,但量多了,在夜里会有一点点反光。我记得您说过,这是川东‘乌江帮’私盐贩子的标记,他们用这个来区分自己人,防止黑吃黑。”
私盐帮,壬字局……程鹤年!
谢云亭的脑中瞬间将所有线索串联起来。
他看着那些俘虏,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好个程鹤年,自己不敢脏了手,就勾结这些亡命之徒,伪装成水匪来凿我的船。事成了,我血本无归;事败了,只要抓到活口,我‘云记’就背上了私通乱党的罪名。无论如何,他都稳赚不赔。”
他挥了挥手,声音冷酷:“人,全关起来,严加看管。船,给我烧了!只留一具最破的残骸,让它顺着水流,一直漂到朝天门码头去。我要让某些人看看,敢把手伸到我云记碗里,是什么下场!”
次日清晨,江雾弥漫。
一夜未眠的谢云亭召集了所有工匠和几位信得过的茶商代表,在江滩上议事。
他指着江心那六艘经过一夜加固、已牢牢连接为一体的驳船,声音沉稳而有力:
“各位,簰洲湾可守一时,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敌人的根在暗处,防不胜防。所以,我决定,不守了,我们要进!”
他展开一张巨大的图纸,上面赫然是重庆朝天门两江交汇处的详细水文图。
“我要在重庆朝天门外的江心浅滩上,建一座真正的‘水上茶栈’!”他的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这座茶栈,由数十艘大号驳船连接而成,白天是仓储、是焙坊、是交易市场;夜里,它能快速拆解,化整为零,顺流转移!风吹不垮,火烧不沉,炮打不烂!”
众人一片哗然。
在长江最湍急的交汇口建这样一座庞然大物,简直是天方夜谭。
鲁大工眉头紧锁,第一个站出来:“东家,万万不可!朝天门水域,夏冬潮差高达九尺,江底暗流至少有七股,水情之复杂,天下无双!稍有计算不慎,别说建起来,就是把船开过去,都可能被整个卷进去,导致整座茶栈倾覆!”
谢云亭看着他,脸上却露出了自信的笑容:“鲁师傅,你说的都对。所以,我才请来了您。”他顿了顿,又将手指向了岸边一块大石上静坐的水文翁,“还有他。”
入夜,江心栈桥上的喧嚣渐渐平息,只剩下巡逻伙计的脚步声和远处传来的几声梆子响。
谢云亭独自一人坐在浮台的边缘,江水在他脚下奔流不息。
他摊开手掌,掌心那无人可见的鉴定系统界面微微发热。
他没有主动开启,但系统边缘的虚拟沙盘上,却自发地荡起了一丝微弱的涟漪。
那涟漪仿佛与昨夜工匠们的锤击、与这座浮台的心跳产生了共振,隐隐约约地,映出了一片更为复杂、更为汹涌的水域轮廓——正是朝天门。
就在他凝神感受这奇异变化之时,江水深处,忽然传来一声极其沉闷的异响。
那声音很轻,像是沉重的锚链在水底被岩石刮蹭,又像是某处看不见的岩层发生了松动。
谢云亭猛然抬头,望向无边无际的漆黑江面。
在他的视野尽头,远处的江水水波,正以一种极其诡异的方式,缓缓分作两股,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从水下拨开,正以一个巨大的弧度,悄然向着他所在的栈桥合围而来。
那不是船,也不是任何已知的生物。
谢云亭的心猛地一沉。
他知道,那些打打杀杀的凿船艇只是棋子,真正的敌人,从不曾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