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密令至,星火可燎原-《我,刘协,三造大汉》

  那一百名被挑选出来的锐士,脱离了大队,在更深处一处几乎与世隔绝的裂谷中,开始了地狱般的针对性操练。训练内容并非大开大合的军阵厮杀,而是将“险、奇、诡”发挥到了极致。

  攀爬近乎垂直、布满湿滑苔藓的崖壁,仅凭绳索与爪钩;在夜间仅凭微光与记忆,穿越布满天然陷阱的密林,完成无声渗透与标记;学习如何利用地形、阴影甚至气味来隐匿自身;演练瞬间制敌、挟持人质的格杀技;甚至包括如何模仿鸟兽鸣叫进行联络,以及……如何更快、更安静地使用匕首和弓弩。

  魏延亲自督练,他并非站在高处发号施令,而是与锐士们一同攀爬,一同潜伏,一同在泥泞中摸爬滚打。他将自己多年沙场积累的、那些近乎本能的厮杀经验和直觉,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他知道,这些技艺,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或许就是决定生死、成败的关键。

  “记住!你们不是去冲锋陷阵的卒子,你们是陛下的‘影刃’,是能刺入敌人心脏的尖针!快!准!狠!还要……无声无息!”魏延的声音在裂谷中回荡,冰冷而充满力量。

  与此同时,大队人马则在陈式的指挥下,进行着更为严酷的静默潜伏与野外生存训练。

  每一个士卒都明白,他们身处绝境,唯一的生路,就是向前,完成那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就在这种压抑而紧张的氛围中,第七日的黄昏,阿吉如同幽魂般再次悄然出现。这一次,他带来的,是一枚用特殊火漆封存的、细小的铜管。

  “文掌柜,陛下的密令!”阿吉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双手将铜管奉上。

  魏延的心脏猛地一跳,几乎是抢步上前接过铜管。他挥手屏退左右,只留下陈式一人,然后走到一块背风的巨石后,指尖微微颤抖着,验看了火漆上那独特的龙纹印记——无误!

  他深吸一口气,用力拧开铜管,取出一卷质地奇特的、近乎透明的薄绢。

  薄绢上的字迹是刘协亲笔,用的是他们之间约定的简化字和部分代号,即便落入敌手,短时间内也难以解读。

  “文长:”

  “来信已悉,孝直之事,朕心甚忧,亦甚慰。忧其处境之危,慰文长决断之明,临危而不乱,方为大将之风范。”

  “江夏之辱,朕刻骨铭心,云长部不日即可南下,反击之剑已在弦上。然益州棋局,关乎全局,不可轻弃。汝与孝直,乃朕撬动西川之支点,绝不可失!”

  “救孝直,朕准!然切记,不可逞匹夫之勇,需谋定后动,依商行情报,周密筹划。朕远在荆楚,难以遥制,一切临机决断,托付于文长。朕信汝之智勇,必能克竟全功!”

  这是莫大的信任!魏延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但一股豪气也随之涌起。

  “救出孝直后,不必急于与朕汇合。汝二人可审时度势,联手在益州腹地,择一易守难攻、粮草充足之要地,如绵竹、涪城等处,相机夺取,建立根基!”

  “此举意义重大:一则可震动成都,令刘璋首尾难顾,惶惶不可终日;二则可为我大军日后入蜀,开辟前进基地,站稳脚跟;三则可吸引蜀军兵力,减轻其他方向压力。”

  “粮草之事,朕已晓谕商行,尽力筹措供应。然蜀道艰难,需倍加珍惜。后续补给,待朕解决江夏之敌后,必全力保障。”

  “切记,汝等非孤军,朕与荆南万千军民,皆与汝等同在!望文长与孝直,戮力同心,于西川之地,为朕,为大汉,点燃燎原之星火!”

  “协,手书。”

  薄绢上的字迹在此终结。

  魏延反复看了三遍,每一个字都如同烙印般刻入脑海。他缓缓卷起薄绢,紧紧攥在手中,仰头望向已然浮现出几颗寒星的墨蓝色天空,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了一口积压在胸中许久的浊气。

  陛下的命令清晰而明确:拯救法正,打根据地,就地坚持!

  这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奇兵骚扰,而是要像一颗钉子般,牢牢楔入益州的心脏地带!

  “将军,陛下有何指示?”陈式在一旁紧张地问道。

  魏延将密令的内容,扼要地告知了陈式。

  陈式听完,眼中也爆发出惊人的光彩:“陛下圣明!如此一来,我等便不再是孤魂野鬼,而是堂堂正正的王师先遣!将军,我们……”

  魏延抬手制止了他后面的话,目光重新变得冷静而深邃。“陛下的方略已定,现在,轮到我们把这方略变成现实了。第一步,就是如何把法孝直,从成都那座龙潭虎穴里,活着捞出来!”

  他转向一直安静等待的阿吉,沉声道:“阿吉兄弟,陛下的命令你也知道了。现在,我们需要知道关于成都大牢的一切!守卫分布、换岗时间、巡逻路线、狱卒背景、法正先生被关押的具体位置、身体状况……越详细越好!”

  阿吉重重点头:“文掌柜放心,我们的人正在全力打探。只是成都如今戒备森严,尤其是大牢,由董和的心腹亲自掌管,渗透极难,需要时间。”

  “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魏延语气凝重,“但再难,也要想办法!同时,你们要准备几条绝对安全的撤离路线,以及城内的藏身点。救出人后,如何迅速离开成都,是关键。”

  “是!小人明白!”

  “还有,”魏延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现代思维带来的灵光,“除了强攻和潜入,或许……我们可以制造一些混乱,比如火灾、或者在其他重要地点制造事端,吸引守军的注意力。你们商行在城内,能否做到?”

  阿吉眼睛一亮:“纵火或许困难,但制造些骚乱,散播些谣言,比如……就说曹魏或东吴的细作混入城中意图不轨,或许可行!这能牵扯官府的精力!”

  “好!具体如何操作,你们见机行事,务必保证自身安全为上。”魏延叮嘱道。他深知这些扎根敌后的暗线,比他们这支孤军更为宝贵。

  送走阿吉后,魏延与陈式回到了临时搭建的、简陋的指挥所——一个利用天然岩洞稍作修整的所在。

  “将军,看来我们要在益州打下一颗钉子了!”陈式依旧难掩兴奋。

  魏延在地面上用树枝划拉着简易的成都周边地形图,闻言头也不抬:“钉子?我们要做的,不是钉子,是楔子!一颗能劈开刘璋统治根基的楔子!陛下将此重任交予我等,是信任,更是考验。”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陈式:“告诉弟兄们,陛下的命令到了!我们不仅要救出法正先生,还要在这益州之地,打下一块地盘!让所有人都打起精神来,艰苦的日子还在后头,但功成之日,陛下绝不吝封侯之赏!”

  “是!”陈式轰然应诺,转身出去传达命令。

  很快,营地中响起一阵压抑的、却充满振奋的骚动。陛下没有忘记他们,并且给了他们一个如此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原本因潜伏和粮草问题而有些低落的士气,瞬间被点燃,一种破釜沉舟、建功立业的豪情在士卒间弥漫开来。

  魏延独自坐在岩洞中,听着外面隐约传来的、充满活力的声响,嘴角微微勾起一丝弧度。

  他再次摊开那份薄绢密令,目光落在最后那句话上:“望文长与孝直,戮力同心,于西川之地,为朕,为大汉,点燃燎原之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