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袁绍吐血!曹操的忌惮!-《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

  乌巢的火,烧了整整一夜。

  火光冲天,将官渡以北数十里的夜空,映成了一片令人绝望的血红色。

  袁绍站在官渡北岸的高台上,死死盯着那片吞噬一切的烈焰,整个人仿佛变成了一尊石像。

  他的身体在剧烈颤抖。

  不是因为深秋的寒风。

  而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那片火光意味着什么。

  那是他七十万大军的命脉。

  那是他问鼎中原的根基。

  那是他袁氏四世三公,最后的尊严。

  如今,全都化作了那冲天的火柱,烧成了灰烬。

  “主公……”

  身旁的逢纪欲言又止,脸色惨白如纸。

  袁绍没有回应。

  他只是张开嘴,想要说些什么。

  然而,还没等声音发出。

  “噗——!”

  一口殷红的鲜血,从他口中狂喷而出,在月光下划出一道刺目的弧线。

  他高大的身躯剧烈摇晃,双眼一翻,直挺挺地栽倒在地。

  “主公!!”

  “快!快传医官!”

  整个中军大帐,瞬间乱成一团。

  ……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以比火焰蔓延更快的速度,传遍了袁绍军大营。

  乌巢,失守了。

  粮草,被烧了。

  守将淳于琼,死了。

  七十万大军,断粮了。

  恐慌,如同最恶毒的瘟疫,在军中疯狂蔓延。

  士兵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窃窃私语,眼中写满了绝望与茫然。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半个月没见过肉星,每日只能靠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米汤吊命。

  如今,连米汤都没了。

  他们要怎么办?

  要饿死在这里吗?

  军心,彻底崩了。

  前线。

  大将张合与高览正率军与曹军对峙。

  当乌巢失守的消息传来时,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绝望。

  完了。

  袁氏,完了。

  就在此时,一名传令兵飞马而来,带来了来自中军帐的最新命令。

  不,不是命令。

  是谋士郭图的私信。

  信中,郭图言辞恳切地提醒两人,此战失利,主公震怒,必有人为此担责。而两人身为前线主将,难辞其咎,需早做打算。

  字里行间,满是对两人的关切与忠告。

  张合看完,手中的信纸,被他捏成了一团。

  他哪里看不出来,这是郭图那厮在甩锅!

  在为乌巢之败,提前给他们扣上贻误战机的罪名!

  高览的脸色同样铁青。

  “子儁,我们……怎么办?”

  他看向张合,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张合沉默了许久,抬起头,看向曹军的方向,眼中闪过一抹决然。

  “袁氏已是日薄西山,再留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与其等着那郭图将我们当替罪羊,不如……”

  他没有把话说完。

  但高览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两人再次对视。

  随即,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是夜。

  张合、高览率本部三千精兵,悍然倒戈,向曹军请降。

  曹操大喜,亲自出营相迎,许以高官厚禄。

  至此。

  袁绍军的前线防御,彻底土崩瓦解。

  袁绍本人,更是在惊闻爱将叛逃后,再次吐血,昏厥不醒。

  最终,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河北霸主,只能在几百名亲卫的拼死保护下,仓皇北逃,狼狈不堪。

  官渡之战,就此落幕。

  曹操,大获全胜。

  ……

  官渡战场以南,乌巢废墟。

  曹操骑着他的爪黄飞电,在一片焦土之上,缓缓而行。

  晨曦的第一缕阳光,穿透尚未散尽的烟雾,洒在这片昨夜还堆积如山的粮仓废墟上。

  如今,只剩下满地的焦炭与灰烬。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夹杂着烧焦的血肉气息,令人作呕。

  曹操却笑了。

  他放声大笑,笑得前仰后合,甚至眼角都沁出了泪水。

  “哈哈哈哈!”

  “袁本初!你也有今日!”

  “七十万大军又如何?四世三公又如何?在我曹孟德面前,终究只是个笑话!”

  帐下诸将,亦是满面春风,纷纷向曹操贺喜。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此战,奠定北方之基!”

  “袁绍大败,从此一蹶不振,天下归主公矣!”

  曹操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

  他翻身下马,走到一处烧得最为彻底的粮仓废墟前,弯腰,用手扒拉着那些已经烧成焦炭的粮食残渣。

  他的笑容,渐渐收敛。

  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深深的疑惑,和一丝难以察觉的阴沉。

  “奉孝。”

  他头也不回地开口。

  郭嘉上前一步。

  “主公。”

  “你说,这乌巢的粮草,原本有多少?”

  郭嘉略一沉吟。

  “据许攸所言,袁绍大军所有粮草辎重,尽数囤积于此,保守估计,当在十五万石以上。”

  “十五万石……”

  曹操喃喃自语,随即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炬。

  “那你再告诉我,这里烧掉的,有十五万石吗?”

  郭嘉一愣。

  他也是聪明人,闻言立刻反应过来,脸色微变。

  “主公的意思是……”

  “有人,抢在我们之前,搬走了一部分粮草!”

  曹操斩钉截铁地说道,声音冰冷。

  他站起身,环视四周,那些被烧得只剩框架的粮仓。

  以他的眼光,自然能看出,这些粮仓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在火烧之前,就已经被搬空了!

  而且,搬得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这绝不是溃兵所为。

  这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抢劫!

  “还有。”

  曹操的声音,更冷了。

  “淳于琼的首级呢?”

  此言一出,帐下诸将面面相觑。

  许褚挠了挠头,瓮声瓮气地说道:“回主公,末将等人打扫战场时,并未找到淳于琼的尸首,只找到了一具无头尸体,从衣着判断,应是淳于琼无疑。”

  “但那首级……不翼而飞了。”

  不翼而飞?

  曹操的眼睛微微眯起。

  他想起了什么,转头看向一旁脸色铁青,一言不发的关羽。

  “云长,你来说。”

  关羽的身体微微一僵。

  他缓缓抬起头,那双倨傲的丹凤眼中,此刻却写满了不甘与愤怒。

  他深吸一口气。

  “禀丞相。”

  “昨夜,末将率部冲入乌巢,正欲斩杀淳于琼,夺取首功时……”

  他顿了顿,声音中透着一股压抑的怒火。

  “半路杀出一支黑甲骑兵,抢在末将之前,斩了淳于琼,夺了帅旗!”

  “还搬走了大量粮草!”

  轰!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曹操的瞳孔,猛地一缩。

  “黑甲骑兵?”

  他追问道,声音陡然拔高。

  “可看清旗号?!”

  关羽点了点头,一字一句,如同从牙缝里挤出来一般。

  “看清了。”

  “黑底银线,一个……赵字。”

  赵!

  曹操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个名字。

  赵沐笙!

  桃源镇!

  那个曾派人送来惊雪宝刀与烈酒的年轻人!

  那个大破袁绍军韩猛所部五千精锐,让袁绍吐血的神秘势力!

  原来,是他!

  “那支黑甲骑兵,有多少人?”

  曹操继续追问,声音急促。

  关羽回忆着昨夜那惊鸿一瞥。

  “约莫……五百骑。”

  “但……”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

  “其装备之精良,战术之精准,行动之迅速,末将生平仅见。”

  “绝非寻常流寇可比。”

  这已经是关羽能给出的,最高的评价了。

  以他的骄傲,能说出这番话,足以证明那支黑甲骑兵的恐怖。

  曹操沉默了。

  他负手而立,看着那片尚在冒烟的废墟,陷入了沉思。

  片刻之后。

  他猛地转身,看向郭嘉。

  “奉孝,你怎么看?”

  郭嘉沉吟片刻,缓缓开口。

  “此事,绝非偶然。”

  “那赵沐笙,能精准地预判到我军会在昨夜袭击乌巢,并提前派兵埋伏,其情报能力与战略眼光,堪称可怕。”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抹忌惮。

  “更可怕的是,他敢抢。”

  “敢在主公与袁绍两大势力的夹缝中,虎口夺食,抢夺战功,抢夺粮草。”

  “这份胆魄与实力,绝非寻常诸侯可比。”

  曹操点了点头。

  他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

  从一开始,他就没把桃源镇当成普通的山中坞堡。

  但他万万没想到,这个“邻居”,竟然已经强大到,可以在他眼皮子底下,公然抢夺他的胜利果实!

  而且,抢得干净利落,来去无踪!

  更让曹操感到不安的是……

  “奉孝,你说,这个赵沐笙,他的底牌,究竟还有多少?”

  郭嘉摇了摇头。

  “嘉,不知。”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

  他抬起头,与曹操对视。

  “此人,绝非池中物。”

  “假以时日,必成主公心腹大患。”

  曹操的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

  有欣赏。

  有忌惮。

  也有,一丝深深的……警惕。

  他沉默了许久。

  最终,他长叹一声。

  “罢了。”

  “此战,虽有遗憾,但终究大获全胜。”

  “至于那桃源镇……”

  他转过身,看向太行山的方向,那里云雾缭绕,仿佛盘踞着一头尚未苏醒的巨龙。

  “暂时,还不是动他的时候。”

  “传我命令,加派人手,密切监视太行山一带的动向。”

  “另外……”

  曹操的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

  “备一份厚礼,派满宠为使,前往桃源镇,代我向那位赵镇主道贺。”

  “就说,官渡大捷,他桃源镇,功不可没。”

  郭嘉心中一动,立刻明白了曹操的深意。

  这是在试探!

  也是在敲打!

  更是在告诉赵沐笙:你做的事,我曹孟德,都知道!

  “主公英明。”

  ……

  太行山,桃源镇。

  南城门外三十里,官道两旁。

  数千镇民自发地涌到道路两旁,翘首以盼。

  孩童们骑在父亲的肩头,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兴奋。

  妇人们手中捧着新蒸的白面馒头,眼中含着泪花。

  老人们拄着拐杖,颤巍巍地站在路边,口中念念有词,似在祈祷。

  他们在等。

  等他们的英雄,凯旋。

  “来了!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道黑色的线。

  那线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终于,化作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黑色铁流。

  为首的,正是周虎!

  他卸下了那副狰狞的铁面,露出那张布满刀疤,却洋溢着灿烂笑容的脸。

  在他的身后,五百黑甲骑士,人人挺胸抬头,虽然铠甲上满是战斗的痕迹,却挡不住他们眼中的骄傲与自豪。

  在队伍的最后,是数百匹驮马,上面满载着从乌巢抢来的粮草。

  以及,一颗被装在精致木盒中的人头。

  淳于琼的人头。

  “万岁!!”

  “英雄万岁!!”

  “主公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瞬间爆发!

  无数的鲜花与彩带,从道路两旁抛洒而下,落在英雄们的铠甲上。

  周虎勒住战马,翻身下马,对着道路两旁的镇民,深深地鞠了一躬。

  随即,他大步流星地,向着前方那道负手而立的身影走去。

  赵沐笙。

  他亲自出城三十里,在此等候。

  周虎走到赵沐笙面前三步之处,单膝跪地,声如洪钟。

  “主公!”

  “末将周虎,幸不辱命!”

  “乌巢守将淳于琼,已被末将斩杀!首级在此!”

  “袁绍军粮草,共抢得五万三千石!尽数运回!”

  “我军,无一人阵亡!”

  赵沐笙看着跪在面前的周虎,眼中闪过一抹欣慰与赞许。

  他上前一步,亲自将周虎扶起。

  “辛苦了。”

  简简单单三个字。

  却让周虎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眼眶瞬间红了。

  赵沐笙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即转身,面向所有凯旋的将士,以及所有前来迎接的镇民。

  他的声音,通过早已准备好的扩音装置,清晰地传遍了方圆数里。

  “今日!”

  “我桃源镇,再创奇迹!”

  “官渡之战,天下瞩目!而我桃源镇的儿郎,于万军之中,斩将夺旗,抢粮焚仓!”

  “让曹操刮目相看!让袁绍胆战心惊!让天下诸侯,听到了来自太行山的……龙吟!”

  “这一战,是立威之战!更是扬名之战!”

  “从今往后,桃源镇之名,必将响彻天下!”

  “而你们,都是英雄!”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再次爆发,经久不息。

  ……

  是夜。

  桃源镇,议事厅。

  赵沐笙独自一人,坐在那张巨大的沙盘前。

  沙盘上,官渡战场的态势,一目了然。

  袁绍,败了。

  曹操,赢了。

  而他,在这场决定天下归属的豪赌中,狠狠地咬下了一块最肥美的肉。

  就在此时。

  他脑海中,响起了系统那激昂无比的提示音。

  【叮!恭喜宿主!史诗级任务链——【乌巢烈火】已完美完成!】

  【任务评价:完美 !】

  【评价详情:宿主不仅完成了既定目标,更是以一己之力,在曹操眼皮底下抢夺头功,其胆魄与智谋,堪称惊世骇俗!额外奖励已发放!】

  【任务奖励结算中……】

  【恭喜宿主,获得文明点*!】

  【恭喜宿主,获得特殊建筑图纸——【军事学院】!】

  【恭喜宿主,获得特殊天赋——【帅才之心】(可赋予一名将领,大幅提升其统兵、练兵及临阵指挥能力,并解锁该将领的战略天赋!)】

  【提示:宿主当前文明点已累积至点,已达到领地升级阈值,是否消耗点,将桃源镇升级为【桃源城】?】

  赵沐笙看着系统面板上那一串串奖励,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笑容。

  这一趟,值了。

  不仅抢到了功劳,抢到了粮食,更重要的是,让曹操认识到了桃源镇的存在。

  从此以后,在曹操的心中,桃源镇将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盟友。

  而是一个,必须重视,必须拉拢,甚至必须……忌惮的存在。

  这,才是他此行最大的收获。

  至于那个【帅才之心】……

  赵沐笙没有犹豫。

  “系统,将【帅才之心】赋予周虎。”

  【叮!确认赋予对象:周虎!】

  【赋予中……】

  【赋予成功!】

  【周虎已获得天赋:帅才之心!】

  【该天赋效果:统兵能力 50%,练兵效率 30%,临阵指挥 40%,解锁战略天赋:势如破竹(率军冲锋时,士气永不崩溃,破阵效率提升100%)】

  另一边。

  刚刚从庆功宴上退下,正准备休息的周虎,突然感觉脑海中一阵剧烈的刺痛。

  他捂着头,半跪在地,额头冷汗直冒。

  但很快,那刺痛便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清凉的暖流,在他脑海中缓缓流淌。

  无数的兵法韬略,无数的战阵图谱,如同被人直接刻印在他的脑海中一般,清晰无比。

  他猛地睁开眼睛。

  那双眼睛,不再是单纯的嗜血与狂暴。

  而是多了一份,深邃的睿智,和运筹帷幄的从容。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夜空中那轮明月。

  他感觉,自己变了。

  变得更强了。

  也变得,更懂主公的良苦用心了。

  他握紧了拳头,在心中暗暗发誓。

  主公既然给了他这份天赋,他就一定要成为主公手中,那柄最锋利,最可靠的刀!

  ……

  深夜。

  赵沐笙处理完所有事务,拖着疲惫的身躯,推开了卧房的门。

  房间里,烛火摇曳。

  阿萤已经换上了柔软的睡衣,盘腿坐在床上,正用一块丝绸,一遍又一遍地擦拭着她那柄古朴的长剑。

  听到开门声,她抬起头,银色的眸子,静静地看着赵沐笙。

  赵沐笙笑了笑,走到她身边,在床边坐下。

  “还没睡?”

  阿萤摇了摇头。

  “等夫君。”

  她放下手中的剑,如同一只慵懒的猫,蹭到赵沐笙身边,将小脸贴在他的肩膀上。

  “夫君,累吗?”

  赵沐笙揉了揉她柔顺的银发。

  “不累。”

  阿萤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开口。

  “夫君。”

  “嗯?”

  “今天,大家都在说你很厉害。”

  少女的声音,带着一丝小小的骄傲。

  “说你又打赢了。”

  赵沐笙失笑。

  “是啊,又赢了。”

  阿萤抬起头,那双清澈的眸子,认真地看着他。

  “夫君。”

  “你最厉害。”

  说完,她从旁边的小桌上,端起一个瓷盘。

  盘子里,放着一块她亲手做的,虽然卖相不佳,但用料十足的红烧肉。

  “夫君,吃肉。”

  她把那块肉,小心翼翼地夹起来,送到赵沐笙嘴边。

  赵沐笙看着少女那双期待的眼睛,心中所有的疲惫,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他张开嘴,吃下了那块肉。

  “好吃。”

  阿萤的眼睛,瞬间亮了。

  “那……夫君多吃点。”

  她又夹起一块,喂到赵沐笙嘴边。

  赵沐笙笑着吃下。

  随即,他伸出手,将少女轻轻拥入怀中。

  “阿萤。”

  “嗯?”

  “谢谢你。”

  少女歪了歪头,不太明白。

  “谢我什么?”

  赵沐笙没有回答。

  他只是将她抱得更紧了一些。

  窗外,冷风呼啸,战火连天。

  窗内,烛火温暖,岁月静好。

  他赵沐笙征战天下,建立霸业,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守护住眼前这个少女,守护住她脸上这份纯粹的笑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