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王风苦笑了一声:“老徐,这胜仗,真是拿命换来的。”
徐子林点头:“要不是突击队拼死打开缺口,又有公主坟地势之利,再加上文村长他们冒死相助,咱们可能站在这里的人都不够数。”
王风低声说:“我更清楚了一件事,必须尽快训练新兵。他们的本事还差得太远。”
“装备比不上鬼子,眼下没办法,认了。可战士的能力不如日军,这一点不能认命。这是事实,但也能改。”
“我不想再看到,一个战士的成长,只能靠战场上的流血和死亡来换取。”
“代价太重了。就算最后能把日本人赶出去,我们得失去多少人?百万?千万?还是整个民族的元气?”
徐子林一时语塞,面对王风提出的问题,他感到沉重得无法开口。
“老徐啊,”王风缓缓说道,也许是我太较真了。
人得量力而行,穿多大的鞋走多远的路。
这场战争太大,靠咱俩改变不了全局。
但我能做的,是在我带的这支队伍里,把每一个新兵都练到极致。
让他们上战场时不光有命去,更有命回。
“我多拼一分,战线就往前推一寸,后方的兄弟就能少扛一分压力。哪怕我们这个团牺牲一份,能换来其他部队少死三个人,那就值。”
“只愿这苦日子早点过去,百姓不再颠沛流离。”
徐子林默默点头:“只要咱们心齐,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不说这些了,老王,接下来你打算怎么走?”
“两条路。第一是练兵。这一仗打下来,新战士的问题全暴露了。平时不流汗,上了战场就得流血。”
“第二是扩编。小牛村、公主坟、张家村、李家村、无名村、龙窝村这些地方都有青壮,可以动员参军。你是搞政工的老手,流程比我熟,这事就托给你了。”
徐子林笑了笑:“交给我没问题。这一仗打完,咱们的名字早就在这一片扎下根了。”
“我干过好几回收编的事,总结出一点:群众自愿是前提,思想工作做到位,报名的人自然多。”
“打胜仗越多,老百姓越信得过咱们。”
“名声越大,人心就越往这儿聚。”
“要是这三条都占了,再加上让乡亲们亲眼看见咱们这支队伍的纪律和信念,谁还愿意跟着别人走?到时候,投奔咱们的人会像河水一样源源不绝。”
“有这样的民心撑着,咱们倒不了,也灭不了。华夏民族只要有这样的骨气在,不管来的是哪个国家、哪股势力,终究会被踩进泥土里。”
“这场抗战,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我从没怀疑过。”
王风轻声回应,嘴角扬起一丝笑,心里却泛起波澜。
这种信仰的力量,真的比刀枪还要锋利。
两人说着说着,心头的压抑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的坚定。
“老徐,伤重的同志都安置好了?”
“妥了,全送进了军分区医院。对了,田雨同志也在那儿,我已经派人通知她了。有你在,那十几个战士肯定能好好治,不会受委屈。”
王风一愣,随即摆手:“我在那儿可没什么面子。”
“真的?可送信的战士回来讲,田雨护士答应得干脆得很!”
咳咳——
王风不愿再纠缠这个话题。
他低头翻看和尚与张洞呈上来的统计资料,抬头对徐子林说:“招兵的事你来负责,动作要快。我刚重新算了一遍缴获清单,加上咱们现有的兵力,哪怕你拉来一个整编营,装备也全都能配齐。”
徐子林点头:“三个条件都已具备,你放心,人数只会多不会少。”
“那就妥了!”
谈完公事,两人并肩走在村中小路上,四周积雪未化,寒气逼人。
一场大战结束,日军短期内难以组织报复,部队总算能喘口气,让战士们好好歇两天。
脚踩在厚厚的雪层上,留下一串清晰的足迹。
王风心情轻松,习惯性地把手搭上了徐子林的肩。
徐子林身子一紧,灵巧地侧身躲开。
王风一怔,笑着骂道:“你这文化人毛病真多,跟个小姑娘似的,还怕亲热?”
徐子林避开他的目光,轻笑道:“咱们是团领导,得注意形象,勾肩搭背成何体统。”
“胡扯!打仗时我是团长,平时咱俩就是兄弟。兄弟间碰两下都不行?
行啊,我懂了,老徐,你该不会心里动了什么念头吧?”
“瞎说什么呢!”
徐子林瞪眼。
王风拖着怪腔调:“哟,还不承认?最近和尚和段鹏都跟我提,说政委和二丫走得很近,常往屋里钻,时不时还能听见笑声。
我说老徐,我真没看出来啊,你都二十好几了吧?
就算不到二十四,也差不了多少。
人家二丫才十七,山里头确实早婚,可在你面前,不还是‘老牛吃嫩草’那一套?
啧啧,艳福不浅呐!”
徐子林:……
徐子林只觉得委屈。
他跟张大胆的妹妹二丫走得近,自有缘由不便明说,但他敢发誓,绝无半点私情。
那丫头想识字、学文化,他顺手教了几课罢了。
“老王,谁在你耳边乱嚼舌根?你看我像那种人?”
王风认真打量了他一番,沉吟片刻,竟慢慢点头:“本来不像,可你这么一问……嘿,别说,还真有点像。不,是特别像。”
徐子林沉默不语,眉头微皱。
王风咧嘴一笑,拍着他的肩膀说道:“老徐啊,你心里那点事我清楚得很。既然两厢情愿,何必拖着?该成的事就该定下来。”
他环顾四周,语气豪迈:“你瞧瞧咱们新三团,上上下下,从我这个当团长的开始,哪个不是孤身一人?二丫那姑娘多招人疼啊!皮肤白白净净,心也纯得像雪水洗过一样。这样的丫头,谁见了不动心?全团多少人都暗地里瞅着呢。等将来大伙儿都聚齐了,抢着说亲的人还不得排成队?你可别错过这机会。”
徐子林依旧没吭声。
王风哪容他推脱,接着说道:“依我看,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你的年纪、资历、表现,样样都够格。咱干脆热热闹闹办一场,等以后队伍重整旗鼓,老史、老邓、老孙他们听说政委的儿子都落地了,准得瞪圆了眼珠子。”
徐子林点头:“要不是突击队拼死打开缺口,又有公主坟地势之利,再加上文村长他们冒死相助,咱们可能站在这里的人都不够数。”
王风低声说:“我更清楚了一件事,必须尽快训练新兵。他们的本事还差得太远。”
“装备比不上鬼子,眼下没办法,认了。可战士的能力不如日军,这一点不能认命。这是事实,但也能改。”
“我不想再看到,一个战士的成长,只能靠战场上的流血和死亡来换取。”
“代价太重了。就算最后能把日本人赶出去,我们得失去多少人?百万?千万?还是整个民族的元气?”
徐子林一时语塞,面对王风提出的问题,他感到沉重得无法开口。
“老徐啊,”王风缓缓说道,也许是我太较真了。
人得量力而行,穿多大的鞋走多远的路。
这场战争太大,靠咱俩改变不了全局。
但我能做的,是在我带的这支队伍里,把每一个新兵都练到极致。
让他们上战场时不光有命去,更有命回。
“我多拼一分,战线就往前推一寸,后方的兄弟就能少扛一分压力。哪怕我们这个团牺牲一份,能换来其他部队少死三个人,那就值。”
“只愿这苦日子早点过去,百姓不再颠沛流离。”
徐子林默默点头:“只要咱们心齐,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不说这些了,老王,接下来你打算怎么走?”
“两条路。第一是练兵。这一仗打下来,新战士的问题全暴露了。平时不流汗,上了战场就得流血。”
“第二是扩编。小牛村、公主坟、张家村、李家村、无名村、龙窝村这些地方都有青壮,可以动员参军。你是搞政工的老手,流程比我熟,这事就托给你了。”
徐子林笑了笑:“交给我没问题。这一仗打完,咱们的名字早就在这一片扎下根了。”
“我干过好几回收编的事,总结出一点:群众自愿是前提,思想工作做到位,报名的人自然多。”
“打胜仗越多,老百姓越信得过咱们。”
“名声越大,人心就越往这儿聚。”
“要是这三条都占了,再加上让乡亲们亲眼看见咱们这支队伍的纪律和信念,谁还愿意跟着别人走?到时候,投奔咱们的人会像河水一样源源不绝。”
“有这样的民心撑着,咱们倒不了,也灭不了。华夏民族只要有这样的骨气在,不管来的是哪个国家、哪股势力,终究会被踩进泥土里。”
“这场抗战,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我从没怀疑过。”
王风轻声回应,嘴角扬起一丝笑,心里却泛起波澜。
这种信仰的力量,真的比刀枪还要锋利。
两人说着说着,心头的压抑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的坚定。
“老徐,伤重的同志都安置好了?”
“妥了,全送进了军分区医院。对了,田雨同志也在那儿,我已经派人通知她了。有你在,那十几个战士肯定能好好治,不会受委屈。”
王风一愣,随即摆手:“我在那儿可没什么面子。”
“真的?可送信的战士回来讲,田雨护士答应得干脆得很!”
咳咳——
王风不愿再纠缠这个话题。
他低头翻看和尚与张洞呈上来的统计资料,抬头对徐子林说:“招兵的事你来负责,动作要快。我刚重新算了一遍缴获清单,加上咱们现有的兵力,哪怕你拉来一个整编营,装备也全都能配齐。”
徐子林点头:“三个条件都已具备,你放心,人数只会多不会少。”
“那就妥了!”
谈完公事,两人并肩走在村中小路上,四周积雪未化,寒气逼人。
一场大战结束,日军短期内难以组织报复,部队总算能喘口气,让战士们好好歇两天。
脚踩在厚厚的雪层上,留下一串清晰的足迹。
王风心情轻松,习惯性地把手搭上了徐子林的肩。
徐子林身子一紧,灵巧地侧身躲开。
王风一怔,笑着骂道:“你这文化人毛病真多,跟个小姑娘似的,还怕亲热?”
徐子林避开他的目光,轻笑道:“咱们是团领导,得注意形象,勾肩搭背成何体统。”
“胡扯!打仗时我是团长,平时咱俩就是兄弟。兄弟间碰两下都不行?
行啊,我懂了,老徐,你该不会心里动了什么念头吧?”
“瞎说什么呢!”
徐子林瞪眼。
王风拖着怪腔调:“哟,还不承认?最近和尚和段鹏都跟我提,说政委和二丫走得很近,常往屋里钻,时不时还能听见笑声。
我说老徐,我真没看出来啊,你都二十好几了吧?
就算不到二十四,也差不了多少。
人家二丫才十七,山里头确实早婚,可在你面前,不还是‘老牛吃嫩草’那一套?
啧啧,艳福不浅呐!”
徐子林:……
徐子林只觉得委屈。
他跟张大胆的妹妹二丫走得近,自有缘由不便明说,但他敢发誓,绝无半点私情。
那丫头想识字、学文化,他顺手教了几课罢了。
“老王,谁在你耳边乱嚼舌根?你看我像那种人?”
王风认真打量了他一番,沉吟片刻,竟慢慢点头:“本来不像,可你这么一问……嘿,别说,还真有点像。不,是特别像。”
徐子林沉默不语,眉头微皱。
王风咧嘴一笑,拍着他的肩膀说道:“老徐啊,你心里那点事我清楚得很。既然两厢情愿,何必拖着?该成的事就该定下来。”
他环顾四周,语气豪迈:“你瞧瞧咱们新三团,上上下下,从我这个当团长的开始,哪个不是孤身一人?二丫那姑娘多招人疼啊!皮肤白白净净,心也纯得像雪水洗过一样。这样的丫头,谁见了不动心?全团多少人都暗地里瞅着呢。等将来大伙儿都聚齐了,抢着说亲的人还不得排成队?你可别错过这机会。”
徐子林依旧没吭声。
王风哪容他推脱,接着说道:“依我看,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你的年纪、资历、表现,样样都够格。咱干脆热热闹闹办一场,等以后队伍重整旗鼓,老史、老邓、老孙他们听说政委的儿子都落地了,准得瞪圆了眼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