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枪和辎重就在手边,可谁也不敢觉得安心。
在这片杀机四伏的夜里,所有的武器、训练、战术,全都成了摆设。
月色惨白,寒风如刀,队伍仿佛陷入无边的噩梦。
“队长,这地方不对劲,我们还能走吗?”
副官牙齿打颤,刚从土屋走出几步,刺骨的冷意便钻进骨髓。
平池一郎盯着漆黑的村落喃喃低语:“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对手,他们不像人,倒像是从地底爬出的幽魂。若整个敌军都这般难以捉摸,帝国的铁蹄怕是到此为止了。”
“队长,您在说什么?”
“传令,所有人收缩至两间土屋,警戒翻倍,谁也不准闭眼。每三分钟,两屋之间必须联络一次,绝不能再让那些影子靠近。”
“嗨!”
“再发急电回总部,将公主坟的一切如实上报,尤其是那支仅十八人的八路军小队,形同鬼魅,不可轻视。”
“嗨!”
平池一郎仰头望着依旧浓墨般的夜空,心底压着一层挥之不去的寒意,只盼天光能早一刻撕开这死寂。
……
黑夜终被微弱晨曦刺破。
河源县城的日军指挥部内,通信兵的声音划破清晨的宁静。
小佐木大队长猛地坐起:“何事?”
“报告,平池中队凌晨四点发出最后一封电报后,彻底失联。”
这句话如同重锤砸下,小佐木睡意全消:“说清楚!”
“平池中队追击八路军至一个名为公主坟的村子,村中遍布棺木,死气沉沉。途中不断有士兵丧命,夜间极寒,无法撤离,只得暂驻村民土屋。不久,遭敌突袭。”
“据平池队长判断,袭击者仅二十余人,但枪法如神,行动如鬼,近战凶狠,战术莫测。最终他下令死守两屋,等待天亮——之后,再无音讯。”
“整支中队……没了?”
小佐木瘫坐在椅,脸色灰败。
几座荒村,不过数百敌军,竟接连吞下他的加强小队与整编中队。
那是怎样的存在?
他强压惊涛,追问:“平池有没有留下线索?对方究竟是哪部分?”
通信兵低头:“没有。敌人未留俘虏,也未被辨认出身。”
屋内一片死寂,“公主坟”三个字,像钉入墙上的墓碑,无声却渗着血。
“打了这么久,整整一个中队全军覆没,竟连对方底细都没摸清,真是无能!”
小佐木怒不可遏,拳头砸在桌上。
但那支仅有十八人的八路军小队却让他心头一震。
他依稀记得,在调任河源县前,司令部曾提起过一支神秘的八路军精锐分队——极为凶悍,行踪诡秘。
据说,21旅团指挥部就是被这样一支部队端掉的。
难道……正是眼前这支?
他猛然抬头,眼神闪烁。
筱冢义男司令官一直对这支部队格外关注,多次下令追查其行踪。
若能确认此事,功劳不小。
他迅速回想:此前河源县与舞成县皆由八路军新三团控制,撤离后极可能仍在周边活动。
如此推断,这支作战小队极有可能隶属新三团!
念头一起,他立即执笔拟电文,将推测火速上报司令部,不敢有丝毫延误。
……
天光破晓,晨曦洒落大地,黑夜悄然退去。
王风从平池一郎藏身的屋子走出,身上血迹斑斑,脸上却不见疲态,唯有哈欠不经意地冒了出来。
周围的战士们也陆续从各处屋舍出来,彼此对视一眼,脸上浮现出劫后余生的笑容。
王风抹了把脸,沉声道:“尸体处理干净,屋子恢复原样。咱们借老乡的房子打鬼子,走的时候不能留下烂摊子。”
段鹏干脆利落回应:“明白!”
“所有人,集合!”
上午八点,阳光洒在公主坟的稻场上,明亮而温暖。
这里曾是战场,两口并排摆放的棺材被炮火炸成碎片,如今已被清理干净,只剩下焦黑的地面诉说着昨夜的激烈。
队伍列齐后,王风扫视众人,开口问道:“和尚、张洞,伤亡情况报一下。”
和尚低头,声音低沉:“报告团长,尖刀连牺牲8人,重伤5人。”
张洞紧随其后:“新兵连牺牲95人,重伤10人。”
王风闭了闭眼,语气凝重:“才两场伏击,就折损了一半兄弟。鬼子的战斗力,你们都看到了。这一仗赢了,可代价太大。”
徐子林接话:“要不是突击队顶在前面,加上公主坟的地势有利,两个新兵连恐怕一个都留不下。”
他顿了顿,继续道:“和尚、张洞,重伤员立刻安排转移,送往军分区。之后和我一起写战斗总结,把问题理清楚——哪些打得不好,新兵缺什么,必须马上补上。”
“是!”两人齐声应下。
王风点了点头,又问:“战场清理得怎么样?”
“和尚说,能拿的武器都收了,只有掉进堰塘那八个鬼子的枪没找回来。”
“不找了。把堰塘的出水口堵好,小路也帮乡亲们修整一下。棺材坏了的,老宋说还有点钱,多给些补偿。”
和尚接着道:“三哥,钱给了,可老乡不肯收。他们讲,要是棺材能打死鬼子,砸多少都值。昨晚有几个小鬼子吓得直哆嗦,裤裆都湿了。”
战士们听了哄堂大笑。
笑声里藏着疲惫与沉重,战争就是这样,一边带走生命,一边逼人继续前行。
王风抬头看着太阳,光刺得眼睛生疼,他却喜欢这种灼烧感,像是能把灵魂里的冷意驱散。
用我的狠与烈,换山河无恙,万家安宁。
哪怕死上千次,也不回头。
战斗从小牛村一路打到公主坟,十几里的血路上留下太多身影。
结束后,王风带着剩下的人撤离公主坟,回到小牛村驻扎。
这一仗,新三团伤得太重。
尖刀连加上送往后方的重伤员,和日军平池中队一战,折损九十四人。
张洞的新兵连更惨,阵亡加负伤,整整一百零五人倒下。
算上突击队那十八个精锐,原先全团一共三百一十八名战斗员,如今只剩一百零一人还能握枪。
两个主力连打得只剩一个排的兵力。
若剔除文书、炊事班、通讯和侦察人员,一线战士死伤已过半数。
统计报上来后,临时指挥部里,王风和徐子林面对面坐着,谁都没说话。
在这片杀机四伏的夜里,所有的武器、训练、战术,全都成了摆设。
月色惨白,寒风如刀,队伍仿佛陷入无边的噩梦。
“队长,这地方不对劲,我们还能走吗?”
副官牙齿打颤,刚从土屋走出几步,刺骨的冷意便钻进骨髓。
平池一郎盯着漆黑的村落喃喃低语:“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对手,他们不像人,倒像是从地底爬出的幽魂。若整个敌军都这般难以捉摸,帝国的铁蹄怕是到此为止了。”
“队长,您在说什么?”
“传令,所有人收缩至两间土屋,警戒翻倍,谁也不准闭眼。每三分钟,两屋之间必须联络一次,绝不能再让那些影子靠近。”
“嗨!”
“再发急电回总部,将公主坟的一切如实上报,尤其是那支仅十八人的八路军小队,形同鬼魅,不可轻视。”
“嗨!”
平池一郎仰头望着依旧浓墨般的夜空,心底压着一层挥之不去的寒意,只盼天光能早一刻撕开这死寂。
……
黑夜终被微弱晨曦刺破。
河源县城的日军指挥部内,通信兵的声音划破清晨的宁静。
小佐木大队长猛地坐起:“何事?”
“报告,平池中队凌晨四点发出最后一封电报后,彻底失联。”
这句话如同重锤砸下,小佐木睡意全消:“说清楚!”
“平池中队追击八路军至一个名为公主坟的村子,村中遍布棺木,死气沉沉。途中不断有士兵丧命,夜间极寒,无法撤离,只得暂驻村民土屋。不久,遭敌突袭。”
“据平池队长判断,袭击者仅二十余人,但枪法如神,行动如鬼,近战凶狠,战术莫测。最终他下令死守两屋,等待天亮——之后,再无音讯。”
“整支中队……没了?”
小佐木瘫坐在椅,脸色灰败。
几座荒村,不过数百敌军,竟接连吞下他的加强小队与整编中队。
那是怎样的存在?
他强压惊涛,追问:“平池有没有留下线索?对方究竟是哪部分?”
通信兵低头:“没有。敌人未留俘虏,也未被辨认出身。”
屋内一片死寂,“公主坟”三个字,像钉入墙上的墓碑,无声却渗着血。
“打了这么久,整整一个中队全军覆没,竟连对方底细都没摸清,真是无能!”
小佐木怒不可遏,拳头砸在桌上。
但那支仅有十八人的八路军小队却让他心头一震。
他依稀记得,在调任河源县前,司令部曾提起过一支神秘的八路军精锐分队——极为凶悍,行踪诡秘。
据说,21旅团指挥部就是被这样一支部队端掉的。
难道……正是眼前这支?
他猛然抬头,眼神闪烁。
筱冢义男司令官一直对这支部队格外关注,多次下令追查其行踪。
若能确认此事,功劳不小。
他迅速回想:此前河源县与舞成县皆由八路军新三团控制,撤离后极可能仍在周边活动。
如此推断,这支作战小队极有可能隶属新三团!
念头一起,他立即执笔拟电文,将推测火速上报司令部,不敢有丝毫延误。
……
天光破晓,晨曦洒落大地,黑夜悄然退去。
王风从平池一郎藏身的屋子走出,身上血迹斑斑,脸上却不见疲态,唯有哈欠不经意地冒了出来。
周围的战士们也陆续从各处屋舍出来,彼此对视一眼,脸上浮现出劫后余生的笑容。
王风抹了把脸,沉声道:“尸体处理干净,屋子恢复原样。咱们借老乡的房子打鬼子,走的时候不能留下烂摊子。”
段鹏干脆利落回应:“明白!”
“所有人,集合!”
上午八点,阳光洒在公主坟的稻场上,明亮而温暖。
这里曾是战场,两口并排摆放的棺材被炮火炸成碎片,如今已被清理干净,只剩下焦黑的地面诉说着昨夜的激烈。
队伍列齐后,王风扫视众人,开口问道:“和尚、张洞,伤亡情况报一下。”
和尚低头,声音低沉:“报告团长,尖刀连牺牲8人,重伤5人。”
张洞紧随其后:“新兵连牺牲95人,重伤10人。”
王风闭了闭眼,语气凝重:“才两场伏击,就折损了一半兄弟。鬼子的战斗力,你们都看到了。这一仗赢了,可代价太大。”
徐子林接话:“要不是突击队顶在前面,加上公主坟的地势有利,两个新兵连恐怕一个都留不下。”
他顿了顿,继续道:“和尚、张洞,重伤员立刻安排转移,送往军分区。之后和我一起写战斗总结,把问题理清楚——哪些打得不好,新兵缺什么,必须马上补上。”
“是!”两人齐声应下。
王风点了点头,又问:“战场清理得怎么样?”
“和尚说,能拿的武器都收了,只有掉进堰塘那八个鬼子的枪没找回来。”
“不找了。把堰塘的出水口堵好,小路也帮乡亲们修整一下。棺材坏了的,老宋说还有点钱,多给些补偿。”
和尚接着道:“三哥,钱给了,可老乡不肯收。他们讲,要是棺材能打死鬼子,砸多少都值。昨晚有几个小鬼子吓得直哆嗦,裤裆都湿了。”
战士们听了哄堂大笑。
笑声里藏着疲惫与沉重,战争就是这样,一边带走生命,一边逼人继续前行。
王风抬头看着太阳,光刺得眼睛生疼,他却喜欢这种灼烧感,像是能把灵魂里的冷意驱散。
用我的狠与烈,换山河无恙,万家安宁。
哪怕死上千次,也不回头。
战斗从小牛村一路打到公主坟,十几里的血路上留下太多身影。
结束后,王风带着剩下的人撤离公主坟,回到小牛村驻扎。
这一仗,新三团伤得太重。
尖刀连加上送往后方的重伤员,和日军平池中队一战,折损九十四人。
张洞的新兵连更惨,阵亡加负伤,整整一百零五人倒下。
算上突击队那十八个精锐,原先全团一共三百一十八名战斗员,如今只剩一百零一人还能握枪。
两个主力连打得只剩一个排的兵力。
若剔除文书、炊事班、通讯和侦察人员,一线战士死伤已过半数。
统计报上来后,临时指挥部里,王风和徐子林面对面坐着,谁都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