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这是一场血与骨的较量-《抗战:从傻子兵到亮剑战神!》

  日军陷入混乱,突如其来的袭击让他们措手不及。

  谁能想到,这片看似平静的矮树林中,竟藏着如此规模的伏兵?

  但日军从不轻易退缩,这支运输队的指挥官迅速反应,在第一时间组织还击,并下令摆开防御阵型。

  同时,他立即向丰原县城发出紧急联络,请求支援。

  他坚信,只要能稳住阵脚,拖到援军到来,就能反扑围敌,将其全数歼灭。

  可事情的发展并不如他所料。

  就在信号发出不久,老黑的情报小组也同步行动起来。

  自从拿下河源县城后,他们缴获了几部无线电台——这可是稀罕物。

  经过与团长王风反复研究,擅长此类技术的老黑很快掌握了操作要领。

  战斗刚打响,老黑便立刻将指令传了出去,时间几乎与敌方求援同步。

  至于会不会被截获破译?

  他并不在意。

  他的任务只是把“攻城”两个字送到二营长邓庞手中,哪怕敌人看穿内容,也已来不及扭转局势。

  没过多久,运输队的少佐收到了回信:丰原县城正遭受攻击,无法派出援军。

  这一消息让他心头一震。

  刚出营地就被伏击,如今连据点都被围困,局面瞬间变得凶险莫测。

  片刻之后,又一封电文传来:进攻县城之敌兵力有限,武器普通,只需运输队坚守一个时辰,待城内守军击退来犯者,便可腾出手前来接应。

  少佐这才略微松了一口气。

  可这短短六十分钟,真的能撑过去吗?

  显然不能。

  战斗爆发的瞬间,三辆卡车在三十秒内接连起火爆炸。

  王风之前的判断准确无误——车上运的并非粮草,所以他毫不犹豫地下令摧毁目标。

  那车内究竟装载何物?

  原来是一支随行作战小队,每辆车都塞进了二十多名士兵,车身不堪重负,轮子几乎塌陷。

  这是少佐为防意外特意增派的力量。

  而这支小队绝非寻常编制。

  它属于加强配置,轻机枪数量翻倍,掷弹筒配备充足,一旦展开攻势,短时间内火力足以压制抗日武装一个团的冲锋。

  可惜这一切早被王风识破。

  战斗初始,当鬼子士兵慌忙从车厢跳下时,王承柱的火力组立即开火。

  王根生投掷的手榴弹精准得惊人,眨眼之间,最近的一辆卡车被直接命中,车内二十七名士兵当场死伤过半,武器装备尽数损毁。

  另外两辆卡车上的日军刚跃出车厢一半,车上搭载的掷弹筒和轻机枪还未来得及卸下,王承柱已带着姜有材与何松,在矮木后的掩体中架好三门掷弹筒。

  这两人是王承柱新收的徒弟,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炮击技艺倾囊相授。

  三人几乎同时扣动扳机,榴弹呼啸而出,在日军卡车四周猛烈炸开。

  尚未站稳脚跟的日兵被爆炸吞噬,瞬间死伤一片,连组织反击的机会都没有。

  王承柱的炮技尤为精准,第二发便命中其中一辆卡车,火光翻滚中,整辆车被掀翻炸裂。

  姜有材与何松望着那燃烧的残骸,眼中满是震撼与敬佩。

  “咱们这儿虽比他们位置高些,但角度并不明显。”

  王承柱神情冷静,嘴角微扬,“你们刚才仰角调得太大,打出去的弹道偏高,自然落不到实处。这事也怪我,平时练得太少。”

  他一边说着,一边缓缓调整炮管角度,动作沉稳而熟练。

  “看清楚了,接下来每一个步骤我都做一遍。”

  就在两名徒弟凝神注视之下,王承柱连续两炮击中最后一辆卡车,浓烟冲天而起,金属碎片四散飞溅。

  新三团“炮王”之名,果然名副其实。

  日军少佐顿时陷入混乱。

  他万万没料到对方竟有如此精准的炮手,三辆运输车尽数被毁,不仅丧失机动能力,连随车装备也未能投入使用。

  眼下唯一出路,便是依托尚存的轻机枪建立火力点,同时让士兵掩护其余八门掷弹筒展开部署。

  与此同时,徐子林握紧手中那把从二团团长王权那儿巧言讨来的勃朗宁手枪。

  他并非初上战场的新手,当年在燕京大学参加军训时,赵刚练过射击,他也未曾落下。

  只是风格迥异——赵刚是百步穿杨的神枪手,而徐子林擅长近距拔枪,十步之内,枪响人倒,从不失手。

  他亲眼见证了这场伏击战爆发后的景象。

  枪声一响,原本沉默寡言的新三团战士如同换了灵魂,平日里的温和荡然无存。

  人人趴伏在掩体后猛烈开火,身边的手榴弹接连抛出,毫不吝惜。

  战友倒下时,除医务兵外无人回头多看一眼,哪怕只隔半尺距离。

  那种近乎冷酷的专注,令徐子林心头震动。

  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据他记忆,刚才冲锋的那些人里,有不少分明还是新兵。

  可此刻,他们都像野兽般投入厮杀,效率惊人。

  短短片刻,战局已被彻底掌控。

  徐子林静静伏在原地,心中已有判断:只要守住阵地,稳步推进,不出一个时辰,这两支日军运输队必将全军覆没。

  “英雄所见略同”这句话用在此处,竟也恰如其分。

  日军少佐心中所想,与徐子林不谋而合,然而战局突变,王风猛然下令,冲锋号声划破硝烟弥漫的天空:“全体冲锋,准备白刃战!”

  话音未落,一道黑影如离弦之箭般,从徐子林身边掠出。

  他抬眼望去,王风已率先杀入敌阵,率领着如猛虎下山般的队伍,与日军展开近身搏杀。

  徐子林心头一紧,暗觉此举过于冒险。

  此时冲入敌群,岂非自陷险境?

  可他岂是畏战之人?

  一声不吭,抄起勃朗宁便跃身而上。

  几个鬼子嘶吼着举着刺刀扑来,徐子林眼神一凛,抬手两枪,枪声清脆,两个敌人应声倒地。

  他迅速扫视战场,只见日军两个运输中队,已被新三团战士死死缠住。

  灰衣与绿装在硝烟中交错翻腾,如同乱流中的碎叶,看得人眼花缭乱。

  这是一场血与骨的较量。

  白刃战一旦开启,断肢横飞,血雾四溅。

  生命的脆弱在此刻暴露无遗。

  别提什么武士道,徐子林亲眼目睹,一名鬼子被踹翻在地后,竟丢下步枪,抄起歪把子机枪疯狂扫射,数名战友当场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