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早熟的西瓜-《重生1973之天山往事》

  张全义接过李世英递来的橘子水,仰头咕咚咕咚大口喝了起来,他也是个对吃喝不讲究的人,但今天国营饭店的开水实在难喝。

  “回去的路上,咱们去地里摘几个西瓜带回家,大家伙儿都尝一尝。”

  骑马慢悠悠地离开了场部,张全义敞开灰布衬衣,打了个嗝儿,笑着指了指远处的一片西瓜田。

  “种的是早熟品种么?不是还要半个月才熟么?”

  “有一块地种的是早熟瓜,是给场部职工的福利,咱们也是农场的人,吃他俩西瓜那是应该的。”

  张全义这话说得理所当然,李世英便嘿嘿笑了起来。

  到了那片西瓜地旁边,张全义下了马:“小李,你在这里等着,场部派了人专门看守瓜地,我去要两个。”

  他跨过路边的杨树林,跃过引水渠,朝着瓜地中间走去,很快就有一个人影从瓜棚里迎了出来。

  不一会儿张全义就扛着一个蛇皮袋又钻了回来,李世英帮着他将袋子放在马背上,张全义笑呵呵地说:“咱们农场种啥都不怕人偷,唯独这早熟瓜,必须得有人看着。有个职工的父亲从口里来了,被场部安排看守,跟我是老乡呢。”

  蛇皮袋里装了四个西瓜,李世英隔着袋子拍了拍:“这西瓜都够大的,跟冬瓜一样。”

  “国家从日本引进的品种,咱们这里冬天太长、春天太短,早熟瓜得在大棚里育苗,四五月份移植,金贵的很呢。”

  李世英心想:再过十年,各家各户都分了地,那时候西瓜种植的面积才大呢。

  离开了场部之后,土路上便几乎没有什么行人,俩人就骑着马儿慢慢地走,一路上聊着天。

  张全义前几天又跟西边的三大队、东边的五大队甚至巩乃斯河对岸的团结农场都交流了一番,将那个土炸药的制作方法很顺利地“卖”了出去。

  他消息灵通,因为各个大队为了开荒树林,雷管的缺口很大,场部那里也正在想办法,准备联系本地驻军部队借调一批。

  所以大概很快各个生产大队都不会再缺雷管了,但又不是所有的书记干部们都了解情况,所以借着这个信息差,能“卖”点儿价钱,到手一点儿是一点儿。

  团结农场那里有个养猪场,张全义打算换几头猪,也算是给一大队的社员和到来的年轻人们换换口味。

  回到一大队的大院,张全义与李世英两个人便将带回来的四个大西瓜洗干净,用水泡在了一个大木盆里。

  今天大队的社员们下工早,毕竟在李世英他们到来之前,一大队忙碌开荒这件事已经连续干了一个多月,除了雨天从未休息过,社员们也干得疲了,所以队长桑木江便提前下了工。

  看到小伙子们归来,张全义便热情地招呼着大家吃西瓜。他对这一批小伙子们相当满意,毕竟这个年代肯离开家乡、从内地坐几十个小时的火车、汽车,跨越数千里来到边疆的,那都是勤劳肯吃苦的人。

  由于地广人稀,而且农场这些年从未停止过开荒事业,所以边疆的农活儿相比内地就显得粗放了许多,实在是若按照内地那种精耕细作,整个农场的社员们差不多每个人要照顾三五十亩地,累都要把人累死了。

  故而农场这里的管理也不那么严格,也不搞什么批斗运动,内地的许多风气,也终究没有吹过天山。

  张全义挑的四个大西瓜,每一个差不多都得有二三十斤,瓜皮很厚,果然像是冬瓜一样,红色的沙瓤,吃起来比较干,但是非常甜,一群人都赞不绝口。

  吃完西瓜,李世英和郭保生俩人就挑着水桶去河里打水,原本大队食堂也有好几年不开火了,如今既然借住在大队院子里,该干的活儿不消别人多说,小伙子们就已经安排妥当了。

  李世英与老谢商量了之后,排了个挑水的值日表,大家按照顺序来,两人一组,一组挑一天,谁也不吃亏,谁也不占便宜,所以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

  晚饭依旧是大锅炖菜,是粉条青菜炖野猪腊肉。粉条是跟四大队那里换的,四大队的内地汉人多,有些河南人会用红薯做粉条,不过李世英他们吃的不是红薯粉而是土豆粉。

  实在是东方红农场土地肥沃,内地来的老百姓们觉得这样的好地种红薯也太浪费了,就多种了些土豆。

  一大队落户的社员们,尤其是汉人社员,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大院子,也家家户户都有个小菜园,所以大队食堂这里的应季青菜也是不缺的。

  至于野猪肉,天山上的野猪泛滥,经常被吸引着下得山来,一个晚上就能破坏一亩地的庄稼,所以各个生产大队都有不正式的狩猎小队,去年接到牧业小队的报告后,张全义组织了本大队的几名社员,扛着枪就出发了。

  追踪了两三天,他们就拉回来了一头肥硕的野猪,大队食堂用白水煮了一半,剩余的一半就由本队的四川人做成了腊肉,依旧是每家平分。

  可以说边疆地区或许有许多物资匮乏,但吃的方面绝对比内地大部分地区要好太多了,由于民族饮食习惯,一大队的野猪腊肉比较多,张全义做主,把原本该分给维、哈等族家庭的腊肉份额拿出一部分送到食堂。

  大院的这群小伙子们都是饭量大、缺油水,正是能吃能睡也能干活的年纪,张全义没有再在食堂蹭晚饭,他跟年轻人们说好了的,伙食需要的粮食从大队里支出记账,最后是要扣钱的。

  对此众人都没有异议,边疆的粮食便宜,一个年轻人一个月也吃不了多少钱的粮食。

  吃完饭、一群年轻人收拾了食堂,笑闹着回到了仓库的住处,也没有凑到一起玩扑克牌,而是热切地望着从马棚揣了个小本子走过来的李世英。

  前些天李世英就跟大家通了气,他打算找点儿赚钱的门路,晚饭时李世英提了一嘴,说等到晚饭后再跟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他们都期望着,期望李世英再给大家寻一个不犯法、又能赚干净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