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艰难的抉择:卖还是不卖?-《重回1977:我靠摆烂种田致富》

  磨盘沟集团董事会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长条会议桌两端,意见对立的董事们剑拔弩张,桌上那份5亿美元的并购方案,此刻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每个人都坐立难安。

  “我同意卖!”年轻的独立董事率先开口,手指重重敲在方案上,“5亿美元!这不是小数目!分给股东、改善员工福利、给磨盘沟村民盖新房,剩下的钱投资其他领域,几代人都能衣食无忧!”

  他的话瞬间点燃了导火索。几位持股的村民代表眼睛亮了:“是啊,许总!咱种了一辈子红薯,赚的钱加起来都没这么多。卖了公司,大家都能过好日子,何乐而不为?”

  李二狗坐在角落里,双手紧握,眉头紧锁。他看向许青山,又看向窗外的红薯地,心里像翻江倒海:“青山,我知道你舍不得,但这钱能让村里的老人都住上养老院,让孩子都能去城里上学,咱奋斗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赵铁柱也跟着点头,声音带着犹豫:“而且,欧诺集团承诺保留品牌,不裁员,还追加研发投入。或许,交给他们,磨盘沟真的能走得更远。”

  许青山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周晓芸身上。他看到她低着头,手指轻轻摩挲着方案的边缘,眼里满是挣扎——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她犹豫。

  “晓芸,你怎么看?”许青山的声音有些沙哑。

  周晓芸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疲惫:“我算了一笔账。5亿美元,扣除税费后,能给每位员工发放十年的足额薪酬,能把磨盘沟的养老院、学校再升级十倍,能帮周边十个村庄修通产业路,还能成立专项基金,保障村民的养老和医疗。”

  她顿了顿,声音更低了:“这笔钱,确实能让磨盘沟人彻底摆脱贫困,甚至实现财富自由。我……我有点犹豫。”

  听到周晓芸的话,支持出售的董事们瞬间振奋起来:“周总都这么说了,许总,您就别固执了!”

  许青山的心像被重锤砸了一下,他没想到,连最懂他的爱人,也会被这笔天价诱惑。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磨盘沟商学院的学员们正在上实践课,看着远处养老院里悠闲散步的老人,看着田埂上正在查看红薯长势的村民,眼眶突然红了。

  “你们说的都对,钱能解决很多问题。”许青山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异常清晰,“可你们有没有想过,磨盘沟卖了,我们就成了一群有钱的闲人。商学院的学员们,去哪里学习实战经验?村里的老匠人,去哪里传承漏粉手艺?那些跟着我们干了十几年的员工,真的能在欧诺的管理下,继续保住自己的岗位和尊严吗?”

  他拿起桌上那张磨盘沟的老照片,照片上是泥泞的村路和破旧的粉条坊:“十几年前,我背着红薯走几十里山路去县城叫卖,不是为了赚一笔钱就收手;我们一起熬夜漏粉、跑市场,不是为了让外人来接管我们的家业;我当全国劳模,不是为了成为一个被资本供养的‘闲人’!”

  “磨盘沟不是一件商品,它是我们的根!”许青山的声音陡然提高,“钱没了,可以再赚;但根没了,我们就什么都没了!欧诺集团要的是我们的品牌和产业链,他们不会在乎磨盘沟的村民,不会在乎我们的非遗手艺,更不会在乎我们的初心!”

  周晓芸看着许青山眼里的光,心里的犹豫瞬间消散。她站起身,走到许青山身边,语气坚定:“你说得对,我们不能卖。磨盘沟的价值,不在于能卖多少钱,而在于我们对这片土地的责任,对村民的承诺。钱能让我们过上好日子,但不能让我们忘记为什么出发。”

  她转向董事会成员,继续说道:“我们可以靠自己的力量赚钱,改善大家的生活。集团今年的外贸订单已经增长了50%,商学院也培养出了一批人才,我们有能力把磨盘沟做得更好,不需要依附任何巨头。”

  看到许青山和周晓芸坚定的态度,原本支持出售的董事们渐渐沉默了。李二狗站起身,用力拍了拍桌子:“青山,晓芸,我听你们的!磨盘沟是咱自己的家业,就算苦点累点,也不能卖给外人!”

  赵铁柱也跟着点头:“大不了,我们再拼几年,靠自己的本事,让磨盘沟人过上好日子!”

  其他董事们也纷纷改变立场,会议室里的气氛渐渐缓和下来。

  许青山看着重新凝聚起来的团队,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这场关于初心与利益的较量,他们赢了。虽然拒绝了天价诱惑,但他们保住了磨盘沟的根,保住了自己的初心。

  散会后,周晓芸走到许青山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对不起,刚才我犹豫了。”

  许青山笑着摇头:“我理解。换做任何人,都会犹豫。但我知道,你最终会和我站在一起,因为我们心里都装着磨盘沟。”

  夕阳透过窗户,洒在两人身上,温暖而坚定。他们知道,未来的路会更艰难,会面临更多的诱惑和挑战,但只要他们坚守初心,团结一心,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磨盘沟的根,深深扎在这片土地上,扎在每个磨盘沟人的心里,这是任何金钱都买不走的。而这份坚守,终将让磨盘沟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