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河居店内的布置极为简朴。靠墙的几排木制货架上,整齐摆放着一袋袋一阶下品灵稻、灵麦和灵土豆。
这些都是吴家地下灵田精心培育的产物,却特意挑选了品质最普通的一批。
灵米颗粒饱满但光泽稍暗,灵麦穗短而细,灵土豆表面的灵纹也较为简单——一切都恰到好处地符合一个普通灵植夫所能培育出的水准。
柜台下方的暗格中,则藏着几株用特制玉盒保存的中品灵植——这是用来钓大鱼的诱饵。
每株灵植都散发着内敛的灵气,叶片上的纹路若隐若现,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不凡。
记住我们的规矩。吴文武一边整理货架,一边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道,每月只卖三十斤灵米、二十斤灵麦、五十个灵土豆。价格与市价相同,但绝不松口来源。
他说这话时,手指在柜台下方不起眼的凹槽处轻轻一按,一道几乎不可察觉的灵力波动扩散开来——这是激活了店内暗藏的隔音阵法。
蔡柳儿会意地点头,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羊皮本子,封面上没有任何标记:这是昨日从万法楼抄录的功法目录,有三本可能是我们需要的。
她翻开本子,指着一行小字,特别是这本《灵植培育精要》,据说是一位金丹期灵植师的手札。
吴文武正要接过本子细看,店门突然被推开,老旧的木门发出一声响。两人立刻收敛神色,恢复了普通商贩的模样。
一个佝偻着背的老者拄着乌木拐杖缓步走了进来。
老者满头白发,脸上皱纹纵横,一双浑浊的眼睛似乎蒙着一层白翳。
他身上的灰色长袍已经洗得发白,袖口和衣摆处沾着些许药渍,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新开的店?老者声音沙哑,像是多年未用的门轴,说话时露出几颗发黄的牙齿,灵米怎么卖?
吴文武立刻换上商人的笑脸,眼角挤出几道皱纹:老丈好眼力,上好的芋河灵米,十块灵石一斤……
他边说边从货架上取下一小袋灵米,解开系绳,让浓郁的米香弥漫开来,您闻闻这香气,煮出来的灵米饭,保准能让您老多活十年。
老者浑浊的眼睛微微一亮,枯瘦的手指捻起几粒灵米,放在鼻前深深一嗅。
他布满老年斑的手突然顿住,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如常。
米是不错,老者慢悠悠地说,眼睛却不着痕迹地扫过整个店铺,就是不知道……他突然压低声音,掌柜的手里有没有更好的货色?
吴文武心头一跳,但面上不显,只是憨厚地笑了笑:老丈说笑了,小店刚开张,哪有什么好货色?这些灵米已经是……
老者突然从怀中掏出一块黑铁令牌,在柜台上一放又迅速收回。
那令牌一闪而过,但吴文武还是看清了上面二字——这是黑河坊市最大的灵药商号百草堂的标识。
明人不说暗话,老者浑浊的眼睛突然变得清明起来,声音也不再沙哑,这批灵米虽然刻意做旧,但米芯处的那缕紫气瞒不过行家。
他枯瘦的手指轻轻敲击柜台,老朽代表百草堂,想跟掌柜的谈笔长期买卖。
蔡柳儿手中的抹布无声落地。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他们精心伪装的灵植,竟然这么快就被识破了?
晨雾渐渐散去,一缕阳光透过窗棂照进店内,落在柜台上的那袋灵米上。
米粒在阳光中泛着淡淡的紫光,那是地下灵田特殊环境培育出的独特标志,他们明明已经仔细筛选过……
吴文武深吸一口气,脸上的憨厚笑容慢慢收敛,背也不自觉地挺直了几分。他手指轻叩柜台三下,激活了店内最隐蔽的防护阵法。
老丈好眼力,他的声音不再伪装,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不知百草堂……想怎么合作?
店外,晨雾完全散去,阳光洒在芋河居的招牌上。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吴家村后芋河谷的灵田上。
距离从黑河坊市回来已经一个月了,吴国华蹲在田垄间,指尖轻轻抚过刚刚冒出新芽的灵药,淡绿色的灵力顺着他的指尖缓缓流入土壤。
这是他近日从《一阶灵植种植大全》中学到的青木术,能让灵植生长速度提升不少。
紫灵参的芽尖要再往东偏三寸……吴国华对照着典籍上的图示,小心翼翼地调整着一株幼苗的位置。
这本花了他三十块灵石从黑河坊市淘来的典籍,内页已经翻得起了毛边,上面密密麻麻都是他做的朱批笔记。
金虎懒洋洋地趴在田埂上晒太阳,时不时甩动尾巴驱赶试图靠近灵田的飞虫。突然,它耳朵一动,警惕地望向院墙方向。
吴国华在黑河坊市购买了一张契约符,回来就与金虎签订了主仆契约,而签约的时候,金虎丝毫没有反抗,而签约之后,一人一虎之间能够进行心灵交流了。
国华,又在侍弄这些灵药?吴九隆拄着紫檀木杖走来。
老人弯腰细看那些嫩芽,惊讶地发现本该三个月才发芽的青元草,居然已经抽出两片新叶。
爷爷您看。吴国华兴奋地翻开典籍某页,我的灵根对这些灵植有特殊感应,配合书里说的青木术,能让灵植吸收灵气的效率提高不少。
说着,他掌心泛起淡绿色光晕,一株幼苗立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又长高了些许。
吴九隆捋须而笑:好啊!等这些灵药成熟,咱们炼丹就不必总去坊市采购了。正说着,后院突然传来的一声闷响,随即飘来阵阵药香。
看来你父亲又炸炉了。老人无奈摇头,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
炼丹房里,吴文斌满脸烟灰地咳嗽着走出来,手里却捧着三颗莹润的聚气丹。
成了!终于炼成中品丹药了!他兴奋得像个孩子,完全没注意到被烧焦的衣角。
张春芳闻声赶来,手中的符笔还滴着朱砂。
见丈夫这副模样,她忍俊不禁地掏出手帕:快擦擦脸,我新制的清心符正好能帮你静心凝神。
东厢房传来有节奏的声,那是二叔吴文章在锻造一件法器胚子。
他赤膊上身,古铜色的肌肉上滚落着汗珠,铁锤每次落下都精准地敲在烧红的玄铁上。
这些都是吴家地下灵田精心培育的产物,却特意挑选了品质最普通的一批。
灵米颗粒饱满但光泽稍暗,灵麦穗短而细,灵土豆表面的灵纹也较为简单——一切都恰到好处地符合一个普通灵植夫所能培育出的水准。
柜台下方的暗格中,则藏着几株用特制玉盒保存的中品灵植——这是用来钓大鱼的诱饵。
每株灵植都散发着内敛的灵气,叶片上的纹路若隐若现,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不凡。
记住我们的规矩。吴文武一边整理货架,一边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道,每月只卖三十斤灵米、二十斤灵麦、五十个灵土豆。价格与市价相同,但绝不松口来源。
他说这话时,手指在柜台下方不起眼的凹槽处轻轻一按,一道几乎不可察觉的灵力波动扩散开来——这是激活了店内暗藏的隔音阵法。
蔡柳儿会意地点头,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羊皮本子,封面上没有任何标记:这是昨日从万法楼抄录的功法目录,有三本可能是我们需要的。
她翻开本子,指着一行小字,特别是这本《灵植培育精要》,据说是一位金丹期灵植师的手札。
吴文武正要接过本子细看,店门突然被推开,老旧的木门发出一声响。两人立刻收敛神色,恢复了普通商贩的模样。
一个佝偻着背的老者拄着乌木拐杖缓步走了进来。
老者满头白发,脸上皱纹纵横,一双浑浊的眼睛似乎蒙着一层白翳。
他身上的灰色长袍已经洗得发白,袖口和衣摆处沾着些许药渍,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新开的店?老者声音沙哑,像是多年未用的门轴,说话时露出几颗发黄的牙齿,灵米怎么卖?
吴文武立刻换上商人的笑脸,眼角挤出几道皱纹:老丈好眼力,上好的芋河灵米,十块灵石一斤……
他边说边从货架上取下一小袋灵米,解开系绳,让浓郁的米香弥漫开来,您闻闻这香气,煮出来的灵米饭,保准能让您老多活十年。
老者浑浊的眼睛微微一亮,枯瘦的手指捻起几粒灵米,放在鼻前深深一嗅。
他布满老年斑的手突然顿住,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如常。
米是不错,老者慢悠悠地说,眼睛却不着痕迹地扫过整个店铺,就是不知道……他突然压低声音,掌柜的手里有没有更好的货色?
吴文武心头一跳,但面上不显,只是憨厚地笑了笑:老丈说笑了,小店刚开张,哪有什么好货色?这些灵米已经是……
老者突然从怀中掏出一块黑铁令牌,在柜台上一放又迅速收回。
那令牌一闪而过,但吴文武还是看清了上面二字——这是黑河坊市最大的灵药商号百草堂的标识。
明人不说暗话,老者浑浊的眼睛突然变得清明起来,声音也不再沙哑,这批灵米虽然刻意做旧,但米芯处的那缕紫气瞒不过行家。
他枯瘦的手指轻轻敲击柜台,老朽代表百草堂,想跟掌柜的谈笔长期买卖。
蔡柳儿手中的抹布无声落地。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他们精心伪装的灵植,竟然这么快就被识破了?
晨雾渐渐散去,一缕阳光透过窗棂照进店内,落在柜台上的那袋灵米上。
米粒在阳光中泛着淡淡的紫光,那是地下灵田特殊环境培育出的独特标志,他们明明已经仔细筛选过……
吴文武深吸一口气,脸上的憨厚笑容慢慢收敛,背也不自觉地挺直了几分。他手指轻叩柜台三下,激活了店内最隐蔽的防护阵法。
老丈好眼力,他的声音不再伪装,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不知百草堂……想怎么合作?
店外,晨雾完全散去,阳光洒在芋河居的招牌上。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吴家村后芋河谷的灵田上。
距离从黑河坊市回来已经一个月了,吴国华蹲在田垄间,指尖轻轻抚过刚刚冒出新芽的灵药,淡绿色的灵力顺着他的指尖缓缓流入土壤。
这是他近日从《一阶灵植种植大全》中学到的青木术,能让灵植生长速度提升不少。
紫灵参的芽尖要再往东偏三寸……吴国华对照着典籍上的图示,小心翼翼地调整着一株幼苗的位置。
这本花了他三十块灵石从黑河坊市淘来的典籍,内页已经翻得起了毛边,上面密密麻麻都是他做的朱批笔记。
金虎懒洋洋地趴在田埂上晒太阳,时不时甩动尾巴驱赶试图靠近灵田的飞虫。突然,它耳朵一动,警惕地望向院墙方向。
吴国华在黑河坊市购买了一张契约符,回来就与金虎签订了主仆契约,而签约的时候,金虎丝毫没有反抗,而签约之后,一人一虎之间能够进行心灵交流了。
国华,又在侍弄这些灵药?吴九隆拄着紫檀木杖走来。
老人弯腰细看那些嫩芽,惊讶地发现本该三个月才发芽的青元草,居然已经抽出两片新叶。
爷爷您看。吴国华兴奋地翻开典籍某页,我的灵根对这些灵植有特殊感应,配合书里说的青木术,能让灵植吸收灵气的效率提高不少。
说着,他掌心泛起淡绿色光晕,一株幼苗立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又长高了些许。
吴九隆捋须而笑:好啊!等这些灵药成熟,咱们炼丹就不必总去坊市采购了。正说着,后院突然传来的一声闷响,随即飘来阵阵药香。
看来你父亲又炸炉了。老人无奈摇头,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
炼丹房里,吴文斌满脸烟灰地咳嗽着走出来,手里却捧着三颗莹润的聚气丹。
成了!终于炼成中品丹药了!他兴奋得像个孩子,完全没注意到被烧焦的衣角。
张春芳闻声赶来,手中的符笔还滴着朱砂。
见丈夫这副模样,她忍俊不禁地掏出手帕:快擦擦脸,我新制的清心符正好能帮你静心凝神。
东厢房传来有节奏的声,那是二叔吴文章在锻造一件法器胚子。
他赤膊上身,古铜色的肌肉上滚落着汗珠,铁锤每次落下都精准地敲在烧红的玄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