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分头行动-《家族修仙:从种土豆开始》

  柜台后走出个白面书生,一袭青衫纤尘不染,手中折扇轻摇,扇面上绘着山水图。

  他面容清秀,眉间一点朱砂痣格外醒目,看起来不过三十出头,但眼中却透着历经沧桑的沉稳。

  客官好眼力。书生合上折扇,声音温润如玉,此功法虽残,但修炼出的灵力精纯无比,远胜普通功法。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而且,混元诀不拘泥灵根属性,任何属性的灵根都可以修练。

  吴国华心中一凛,但更多的是好奇。他仔细打量着那枚黑色玉简,发现裂纹中隐约有金光流转,显然不是凡品。

  可否一观开头部分?吴国华突然开口。

  书生犹豫片刻,从袖中取出一枚试读玉简:按规矩只能看前三页。

  吴国华接过玉简,将其贴在额头。顿时,一段玄奥口诀如涓涓细流涌入脑海。

  令他震惊的是,这功法运转路线竟与《先天一气诀》有七八分相似,却更加精妙绝伦!

  灵力在经脉中的运行轨迹如行云流水,每一条分支都暗合天道。

  买了。吴国华毫不犹豫地取出三百灵石,整齐地码放在柜台上。

  对他们这些将《先天一气诀》练到极致的人来说,《混元诀》的残缺反而不是问题——他们完全可以根据已有的经验补全缺失部分。

  书生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笑道:客官爽快。

  他小心地从琉璃柜中取出黑色玉简,用特制的锦盒装好,此玉简脆弱,需小心保管。

  接下来的三日,五人分头行动,暗中出售各种一阶下品灵物,并收集各类传承。

  张春芳来到丹鼎轩,这是一家专门经营丹药相关物品的店铺。

  店内药香扑鼻,数十个药柜上摆满了各式药材。

  她看中了一本《初级炼丹术》,封面上沾着些许药渍,显然经常被翻阅。

  五十灵石,不二价。掌柜的是个满脸麻子的中年妇人,说话时眼睛一直盯着张春芳腰间的储物袋。

  张春芳不动声色地取出三颗灵土豆:加上这个,换那尊二手炼丹炉如何?

  妇人眼睛一亮,急忙检查灵土豆的品相,随即眉开眼笑:成交!

  与此同时,吴文斌正在街边地摊淘宝。这条街狭窄阴暗,两侧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地摊,叫卖声此起彼伏。

  他在一个醉醺醺的老头摊位前停下,老头面前铺着一块脏兮兮的破布,上面随意堆着几本破旧的书籍。

  这个怎么卖?吴文斌拿起一本封面残缺的《阵法初解》,故作随意地问道。

  老头打了个酒嗝,伸出三根手指:三……三块灵石……

  吴文斌心中狂喜,这本书在正规店铺至少要三十灵石!

  他强装镇定地付了钱,快步离开时,听到老头在后面嘟囔:破书……终于卖出去了……

  另一边,吴文武通过黑市渠道,在一家名为醉仙楼的酒馆后院,与一个蒙面人完成了交易。

  对方声音沙哑,递过来的《傀儡入门》和《基础炼器》上还带着淡淡的血腥气。

  一百五十灵石,货已两清。蒙面人收了灵石就匆匆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暗巷中。

  第四日清晨,晨雾笼罩着他们租住的小院。

  这是一处位于坊市边缘的僻静院落,四周种满了高大的灵槐树,形成天然的屏障。

  金虎趴在屋顶警戒,它可以自由控制体型大小,最小可如家猫般蜷缩在瓦片上,最大时则能恢复丈余长的本体。

  此刻它保持着中等体型,金色的毛发在晨光中熠熠生辉,耳朵不时转动,监听四周的动静。

  院内石桌上摆满了这几日的收获:黑色玉简《混元诀》、蓝皮《初级炼丹术》、泛黄的《阵法初解》,还有几本其他功法典籍和技艺典籍、十余件各种类型的法器,几个基础阵盘。

  一尊半人高的青铜炼丹炉放在角落,炉身上的云纹古朴典雅。

  收获颇丰啊。吴文斌抚须微笑,手指轻轻抚过那些玉简,眼中满是欣慰。这三日虽然辛苦,但所得远超预期。

  张春芳正在整理买来的灵药种子,将它们分门别类地装入特制的玉盒中。

  她的动作轻柔而熟练,如同在照顾婴儿:这些一阶灵药在咱们药田里,配合灵雨术,三个月就能成熟。

  吴国华则全神贯注地研读《混元诀》,时而皱眉,时而展颜。

  随着阅读深入,他脸上的喜色越来越明显:这功法确实精妙,若能补全……

  他抬头看向父母,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们或许真能踏上真正的修仙大道!

  晨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落,在石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微风吹过,带来远处坊市的喧嚣声。

  黎明时分的黑河坊市笼罩在朦胧的晨雾中,青石板路面上凝结着细密的露珠。

  在坊市西北角一条僻静的小巷深处,一家名为芋河居的偏僻小店悄然开张。

  店铺门脸不大,灰瓦白墙,与两旁斑驳的老屋融为一体,毫不显眼。

  檐下挂着一串青铜风铃,随风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在静谧的晨雾中格外悦耳。

  门楣上芋河居三个朴实的黑字,笔力遒劲却不张扬,透着一股内敛的气息。

  店内,三叔吴文武正弓着背,小心翼翼地摆放着几袋灵米。

  他今日特意改变了形象——贴了两撇灰白的假胡子,眼角画上了几道皱纹,连那双常年握剑的手都用特制的药水染上了老茧。

  魁梧的身材被宽大的粗布衣裳遮掩,活脱脱一个常年劳作的灵植夫模样。

  当家的,招牌挂好了。三婶蔡柳儿从里屋掀帘而出,手里拿着块半旧的青布擦拭柜台。

  她今日的打扮与平日判若两人——素白的衣衫没有任何纹饰,发间只簪了根朴实的木钗,腰间系着条洗得发白的粗布围裙。

  就连那双平日里保养得宜的手,此刻也故意沾了些许泥土。

  吴文武抬头看了看门楣,满意地点点头,声音压得极低:从今日起,咱们就是黑河坊市最不起眼的灵植铺子了。

  他说话时,眼睛警惕地扫过门外空荡的街道,确认无人注意这家新开的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