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鬼市星沉
西夏乾定四年,七月廿三。
贺兰山脚下的中兴府已燃了七日七夜。我是西夏太傅斡道冲的嫡孙女斡月娘,此刻正缩在京兆府衙后的地窖里,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地面上蒙古铁骑的马蹄声像滚雷,混着金铁交鸣与妇孺哭嚎,直往耳中钻。
“阿爷说,地窖第三块青石板下有密道。”身后突然响起沙哑的声音。我回头,看见十二岁的书童阿骨打正扒着窖口,脸上沾着血污,“他说...说这是党项先祖留下的‘避兵道’,能通到贺兰山深处的祖陵。”
我攥紧他冰凉的手。三天前阿骨打替我挡了一箭,箭簇没入左肩,此刻他的血把粗布短衫浸得透红。
密道阴湿得令人作呕。阿骨打举着半截牛油烛,火光摇摇晃晃,照见壁上斑驳的西夏文——那是我幼时学过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可此刻那些字却像活了,顺着墙缝扭曲着爬下来,在我们脚边聚成模糊的人形。
“阿姐看!”阿骨打突然指向头顶。
烛火猛地一颤,照亮头顶石缝里垂下的长发。不是人的头发,比马尾粗上数倍,泛着青黑,每一根都缠着极小的白骨。更骇人的是,那些骨头上竟还挂着碎布,依稀能辨出西夏武官的玄色窄袖。
“是...是先皇的禁卫军。”我声音发颤。去年秋狝,我还见过他们披甲执戈的样子。
地窖深处传来闷响,像有什么庞然大物在挪动。阿骨打的烛火“啪”地熄灭,黑暗中,我摸到他手背上的凸起——不知何时,他的皮肤下竟有东西在蠕动,像是无数条细虫。
“阿骨打!”我尖叫着去掰他的手指,却触到一片湿滑。烛台重新点燃时,他的脸已经变了:左眼窝空着,蛆虫从溃烂的伤口里爬出来,右脸却还保持着惊恐的表情,嘴角咧到耳根,“阿姐...跑...”
我连滚带爬冲进密道深处。身后传来骨骼碎裂的声响,还有阿骨打含混的呜咽,像被人掐着脖子在说话。不知跑了多久,前方出现微光——是出口!
可当我跌出去时,月光下的景象让我血液凝固。
眼前是片荒滩,本该是通往贺兰山的路,此刻却铺满尸骸。穿党项服饰的百姓、披甲的蒙古兵、甚至还有未及长大的孩童,他们的头颅被串在铁丝上,眼睛全被挖走,空洞的眼窝里盛着幽蓝的磷火。
更远处,贺兰山影下立着座巨大的石碑,碑身刻满西夏文。我认出那是元昊的碑铭,可此刻碑前跪着个白衣人,背对着我,长发垂地。
“阿月。”他缓缓转身。
那张脸...是我阿爷斡道冲。可他分明半月前就随皇帝出城议和,怎么会在——
“阿爷?”我试探着上前。
他笑了,嘴角咧到耳根,和阿骨打临死前的表情一模一样。“月娘,你终于来了。”他抬起手,掌心躺着颗血淋淋的眼珠,“蒙古人屠城时,我把自己的眼睛挖出来给了守将,才换得这具尸体。可你看...”他扯开衣襟,胸腔里没有心脏,只有团蠕动的黑雾,“他们要的不是中兴府,是西夏的魂。”
荒滩上的尸骸突然齐刷刷抬头。所有空洞的眼窝都转向我,磷火在黑暗中明明灭灭,汇成龙形,朝我游来。
“跑!”阿爷的身体开始崩解,碎成齑粉的风里飘着他的话,“去黑水城,找西夏最后一卷《天盛律令》...里面有破咒的法子...”
我跌进尸堆,身后传来阿爷最后的惨叫。月光下,那些尸体的手穿透我的衣摆,指甲抠进皮肉,像在把我往地下拽。
不知过了多久,我爬出尸堆。怀中紧抱着阿爷塞给我的半块虎符,上面沾着他的血,还带着温度。
贺兰山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我知道,这只是开始。
第二章 黑水泣血
黑水城在额济纳河畔,曾是西夏的军事重镇。我扮作流民,跟着商队走了二十日,沿途都是蒙古军的哨卡。每过一处,他们便用刀尖挑开难民的包裹,若有西夏文字的东西,立刻烧成灰烬。
“姑娘,这包袱借我看。”商队首领老周突然扯住我的包袱。我心跳到喉咙眼——里面裹着阿爷的虎符和半卷《天盛律令》。
老周的手刚碰到布角,突然浑身剧震,像被烫到般缩回手。他盯着自己的掌心,那里浮现出淡青色的西夏文,扭曲着组成“妄动者死”。
“对不住对不住!”他慌忙给我赔笑,“许是昨晚冲撞了神佛。”
我不敢再停留,借口寻水独自离开。黑水城的残垣断壁间,风里飘着股怪味,像腐肉混着铁锈。我循着味道走去,看见座坍塌的佛塔,塔基下堆着森森白骨,每具骸骨的天灵盖都被掀开,脑髓不翼而飞。
“女娃子,莫近前。”
沙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我转身,是个瞎眼的老萨满,裹着件看不出颜色的皮袍,手里攥着根人骨杖。
“你是...”
“斡道冲的孙女?”她笑了,脸上的皱纹里沾着草屑,“我在城门口见过你,你怀里抱的,是李元昊的虎符吧?”
我后退半步:“你知道阿爷?”
“知道?”她突然尖叫,骨杖重重戳地,“他偷了不该偷的东西!西夏的命数早被写进星轨,蒙古人是来收账的!可他偏要去翻《天盛律令》最后一卷,说什么‘以国为祭,逆天改命’...”
老萨满的瞳孔突然泛起幽绿,像是被什么东西附了身:“那卷书里有咒!是元昊当年灭了鲜卑贺兰部,用三千生魂炼的护国咒!现在咒反噬了,整个西夏的冤魂都要来找你们索命!”
她扑过来要抓我的脖子,我踉跄躲开,撞在佛塔残墙上。墙缝里突然渗出黑血,顺着砖缝流成个巨大的西夏文“赦”。
“看!”老萨满的声音变得凄厉,“这是祖陵的召唤!你的阿爷用虎符引你到这里,就是要你给西夏当替死鬼!”
黑血越涌越多,漫过我的脚踝。我这才发现,整座黑水城都在下沉,地面裂开蛛网般的缝隙,里面伸出的手抓着我的脚腕。那些手有的戴着金镯,有的缠着红绳,分明是这些年战死的西夏百姓。
“阿爷!”我大喊,“你不是说要找破咒的法子吗?”
回应我的是更剧烈的震动。佛塔彻底坍塌,露出地宫入口。老萨满被埋在瓦砾下,最后一刻她喊:“去贺兰山北麓的岩画!那里有...有真正的...”
地宫里涌出浓雾,我被撞得跌进去。腐臭的气息扑面而来,石壁上全是壁画——画的是西夏武士活剖俘虏的心脏,将鲜血浇在青铜鼎里;画的是元昊坐在龙椅上,脚下堆着婴儿的颅骨;最深处,他捧着颗巨大的眼珠,眼白上爬满西夏文。
“欢迎回家,小公主。”
声音从壁画里渗出。我抬头,看见元昊的虚影坐在王座上,他的脸不断变化,时而变成阿爷,时而变成阿骨打,最后定格成个陌生的女人——她穿着西夏贵女的服饰,脖子上挂着串骷髅项链。
“我是野利皇后。”她的声音像无数人重叠,“元昊杀了我全家,却留着我给他炼咒。现在轮到你了,斡月娘,你的血会让贺兰山的诅咒彻底苏醒。”
壁画上的武士、妃嫔、孩童全活了过来,朝我扑来。我摸到怀中的虎符,突然想起阿爷的话:“虎符里藏着贺兰部的残魂,他们恨元昊,也恨所有西夏皇族。”
我用虎符划破掌心,鲜血滴在壁画上。野利皇后的虚影发出尖叫,那些扑来的“人”突然僵住,接着开始燃烧,化为飞灰。
地宫剧烈摇晃,我趁机往外跑。身后传来元昊的怒吼:“你会回来求我的...西夏的魂,永远饿着...”
冲出地宫时,黑水城已彻底消失,只剩片被黑水淹没的废墟。我坐在河边清洗伤口,血滴进水里,荡开一圈圈暗红。
月光下,水面浮出张脸。是阿骨打,他的眼睛回来了,笑着说:“阿姐,我等你很久了。”
第三章 贺兰焚骨
贺兰山北麓的岩画群藏在深谷里。我跟着老萨满临终前的指引,走了七日,终于在一处向阳的山崖下,看见满墙的赭红色图案。
这些岩画比黑水城所见更古老,画的是先民祭祀、狩猎,最中央的位置,有个巨大的祭坛,上面堆着无数人骨,天空中坠着颗燃烧的星。
“到了。”
声音从背后传来。我转身,是阿骨打。他的左肩已经愈合,脸上带着温煦的笑,仿佛从未受过伤。
“阿骨打?你不是...”
“死了?”他歪头,“我也觉得。可贺兰山的魂没让我走,说要带你看真相。”
他牵起我的手,按在岩画上。灼热的感觉从掌心传来,岩画突然动了——祭祀的人群转过脸,竟全是阿骨打的脸;燃烧的星坠落,化作阿爷的模样;堆着白骨的祭坛上,缓缓站起个穿蒙古铠甲的将军。
“那是阔端。”阿骨打的声音变得空洞,“成吉思汗的小儿子,灭西夏的主将。他在军营里夜夜梦到西夏的冤魂,所以找了个萨满,用活人血祭破咒。”
岩画里的场景继续:阔端将西夏降民赶到祭坛,用刀划开他们的胸口,鲜血流入地上的凹槽。凹槽里的水开始沸腾,浮出无数骷髅,每具骷髅都刻着西夏文“咒”。
“原来西夏的护国咒,是要用本国人的血来养。”阿骨打轻声说,“元昊以为能保西夏永固,却不知这咒会反噬每一个党项人。”
画面切换,是中兴府城破那日。阔端站在城楼上,看着蒙古兵屠杀,突然大笑:“你们的咒,现在该用来对付自己了。”他举起手中的虎符——正是阿爷的那枚。
“阿爷!”我想冲过去,却被阿骨打拉住。
“阿爷早就知道。”他的指尖抚过岩画里的虎符,“他偷出最后一卷《天盛律令》,是想毁了这咒。可咒已经渗进西夏的血脉,连他都没能逃掉。”
岩画最后,是漫天的火光。贺兰山的每座王陵同时爆炸,骨灰被风吹向四方,落在每个党项人的坟头。画外音是个女人的哭泣:“我们会回来...我们会记得...”
“所以这些年,西夏遗民总说看见鬼影,听见哭声。”阿骨打转头看我,他的眼睛里映着岩画的火光,“月娘,你不是被诅咒选中,你是被选中结束这一切。”
他从怀中取出半卷《天盛律令》,和我怀中的那半合在一起。完整的书页展开,最后一页写着:“以我血脉,祭我山河。咒起处,亦咒灭处。”
“需要我的血?”我摸向腰间的匕首。
“不。”阿骨打按住我的手,“需要西夏最后一个皇族的心愿——不是复仇,是和解。”
他牵着我走到祭坛前。岩画里的白骨突然从墙中伸出来,搭成阶梯。我们踏上阶梯,每一步都踩着先人的遗骸。
山顶的风很大,吹散阿骨打的衣袍。他的身体开始变得透明,像要融化在风里。“月娘,替我看一眼,没有西夏,没有蒙古,只有贺兰山的风,和自由的人。”
我点头,泪水模糊了视线。
当他彻底消失时,我举起匕首,割破掌心,将血滴在祭坛中央的凹槽里。凹槽里的血开始倒流,顺着岩画的纹路蔓延,所过之处,那些燃烧的星、扭曲的人、流血的祭祀,全都化作青烟。
山脚下传来钟声。我回头,看见个蒙古小兵跪在地上,对着贺兰山磕头。他的盔甲上沾着血,却哭得像个孩子。
或许,仇恨真的会随着风消散。
我转身走向山下。身后的岩画不再渗出鲜血,只留下淡淡的赭红,像一段被遗忘的往事。
尾声 星落贺兰
三年后,我在凉州城外的尼姑庵出了家。法号“无妄”。
偶尔会有香客说,贺兰山脚下有位穿素衣的女子,总在黄昏时对着西方祈祷。他们不知道,她在等一阵风——那风会带来西夏的消息,说所有的冤魂都已和解,说那些被遗忘的名字,终于可以安息。
今夜月色很好。我推开窗,看见天际有颗星坠落。
那是贺兰山的星,是西夏的魂。
它终于落了。
西夏乾定四年,七月廿三。
贺兰山脚下的中兴府已燃了七日七夜。我是西夏太傅斡道冲的嫡孙女斡月娘,此刻正缩在京兆府衙后的地窖里,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地面上蒙古铁骑的马蹄声像滚雷,混着金铁交鸣与妇孺哭嚎,直往耳中钻。
“阿爷说,地窖第三块青石板下有密道。”身后突然响起沙哑的声音。我回头,看见十二岁的书童阿骨打正扒着窖口,脸上沾着血污,“他说...说这是党项先祖留下的‘避兵道’,能通到贺兰山深处的祖陵。”
我攥紧他冰凉的手。三天前阿骨打替我挡了一箭,箭簇没入左肩,此刻他的血把粗布短衫浸得透红。
密道阴湿得令人作呕。阿骨打举着半截牛油烛,火光摇摇晃晃,照见壁上斑驳的西夏文——那是我幼时学过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可此刻那些字却像活了,顺着墙缝扭曲着爬下来,在我们脚边聚成模糊的人形。
“阿姐看!”阿骨打突然指向头顶。
烛火猛地一颤,照亮头顶石缝里垂下的长发。不是人的头发,比马尾粗上数倍,泛着青黑,每一根都缠着极小的白骨。更骇人的是,那些骨头上竟还挂着碎布,依稀能辨出西夏武官的玄色窄袖。
“是...是先皇的禁卫军。”我声音发颤。去年秋狝,我还见过他们披甲执戈的样子。
地窖深处传来闷响,像有什么庞然大物在挪动。阿骨打的烛火“啪”地熄灭,黑暗中,我摸到他手背上的凸起——不知何时,他的皮肤下竟有东西在蠕动,像是无数条细虫。
“阿骨打!”我尖叫着去掰他的手指,却触到一片湿滑。烛台重新点燃时,他的脸已经变了:左眼窝空着,蛆虫从溃烂的伤口里爬出来,右脸却还保持着惊恐的表情,嘴角咧到耳根,“阿姐...跑...”
我连滚带爬冲进密道深处。身后传来骨骼碎裂的声响,还有阿骨打含混的呜咽,像被人掐着脖子在说话。不知跑了多久,前方出现微光——是出口!
可当我跌出去时,月光下的景象让我血液凝固。
眼前是片荒滩,本该是通往贺兰山的路,此刻却铺满尸骸。穿党项服饰的百姓、披甲的蒙古兵、甚至还有未及长大的孩童,他们的头颅被串在铁丝上,眼睛全被挖走,空洞的眼窝里盛着幽蓝的磷火。
更远处,贺兰山影下立着座巨大的石碑,碑身刻满西夏文。我认出那是元昊的碑铭,可此刻碑前跪着个白衣人,背对着我,长发垂地。
“阿月。”他缓缓转身。
那张脸...是我阿爷斡道冲。可他分明半月前就随皇帝出城议和,怎么会在——
“阿爷?”我试探着上前。
他笑了,嘴角咧到耳根,和阿骨打临死前的表情一模一样。“月娘,你终于来了。”他抬起手,掌心躺着颗血淋淋的眼珠,“蒙古人屠城时,我把自己的眼睛挖出来给了守将,才换得这具尸体。可你看...”他扯开衣襟,胸腔里没有心脏,只有团蠕动的黑雾,“他们要的不是中兴府,是西夏的魂。”
荒滩上的尸骸突然齐刷刷抬头。所有空洞的眼窝都转向我,磷火在黑暗中明明灭灭,汇成龙形,朝我游来。
“跑!”阿爷的身体开始崩解,碎成齑粉的风里飘着他的话,“去黑水城,找西夏最后一卷《天盛律令》...里面有破咒的法子...”
我跌进尸堆,身后传来阿爷最后的惨叫。月光下,那些尸体的手穿透我的衣摆,指甲抠进皮肉,像在把我往地下拽。
不知过了多久,我爬出尸堆。怀中紧抱着阿爷塞给我的半块虎符,上面沾着他的血,还带着温度。
贺兰山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我知道,这只是开始。
第二章 黑水泣血
黑水城在额济纳河畔,曾是西夏的军事重镇。我扮作流民,跟着商队走了二十日,沿途都是蒙古军的哨卡。每过一处,他们便用刀尖挑开难民的包裹,若有西夏文字的东西,立刻烧成灰烬。
“姑娘,这包袱借我看。”商队首领老周突然扯住我的包袱。我心跳到喉咙眼——里面裹着阿爷的虎符和半卷《天盛律令》。
老周的手刚碰到布角,突然浑身剧震,像被烫到般缩回手。他盯着自己的掌心,那里浮现出淡青色的西夏文,扭曲着组成“妄动者死”。
“对不住对不住!”他慌忙给我赔笑,“许是昨晚冲撞了神佛。”
我不敢再停留,借口寻水独自离开。黑水城的残垣断壁间,风里飘着股怪味,像腐肉混着铁锈。我循着味道走去,看见座坍塌的佛塔,塔基下堆着森森白骨,每具骸骨的天灵盖都被掀开,脑髓不翼而飞。
“女娃子,莫近前。”
沙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我转身,是个瞎眼的老萨满,裹着件看不出颜色的皮袍,手里攥着根人骨杖。
“你是...”
“斡道冲的孙女?”她笑了,脸上的皱纹里沾着草屑,“我在城门口见过你,你怀里抱的,是李元昊的虎符吧?”
我后退半步:“你知道阿爷?”
“知道?”她突然尖叫,骨杖重重戳地,“他偷了不该偷的东西!西夏的命数早被写进星轨,蒙古人是来收账的!可他偏要去翻《天盛律令》最后一卷,说什么‘以国为祭,逆天改命’...”
老萨满的瞳孔突然泛起幽绿,像是被什么东西附了身:“那卷书里有咒!是元昊当年灭了鲜卑贺兰部,用三千生魂炼的护国咒!现在咒反噬了,整个西夏的冤魂都要来找你们索命!”
她扑过来要抓我的脖子,我踉跄躲开,撞在佛塔残墙上。墙缝里突然渗出黑血,顺着砖缝流成个巨大的西夏文“赦”。
“看!”老萨满的声音变得凄厉,“这是祖陵的召唤!你的阿爷用虎符引你到这里,就是要你给西夏当替死鬼!”
黑血越涌越多,漫过我的脚踝。我这才发现,整座黑水城都在下沉,地面裂开蛛网般的缝隙,里面伸出的手抓着我的脚腕。那些手有的戴着金镯,有的缠着红绳,分明是这些年战死的西夏百姓。
“阿爷!”我大喊,“你不是说要找破咒的法子吗?”
回应我的是更剧烈的震动。佛塔彻底坍塌,露出地宫入口。老萨满被埋在瓦砾下,最后一刻她喊:“去贺兰山北麓的岩画!那里有...有真正的...”
地宫里涌出浓雾,我被撞得跌进去。腐臭的气息扑面而来,石壁上全是壁画——画的是西夏武士活剖俘虏的心脏,将鲜血浇在青铜鼎里;画的是元昊坐在龙椅上,脚下堆着婴儿的颅骨;最深处,他捧着颗巨大的眼珠,眼白上爬满西夏文。
“欢迎回家,小公主。”
声音从壁画里渗出。我抬头,看见元昊的虚影坐在王座上,他的脸不断变化,时而变成阿爷,时而变成阿骨打,最后定格成个陌生的女人——她穿着西夏贵女的服饰,脖子上挂着串骷髅项链。
“我是野利皇后。”她的声音像无数人重叠,“元昊杀了我全家,却留着我给他炼咒。现在轮到你了,斡月娘,你的血会让贺兰山的诅咒彻底苏醒。”
壁画上的武士、妃嫔、孩童全活了过来,朝我扑来。我摸到怀中的虎符,突然想起阿爷的话:“虎符里藏着贺兰部的残魂,他们恨元昊,也恨所有西夏皇族。”
我用虎符划破掌心,鲜血滴在壁画上。野利皇后的虚影发出尖叫,那些扑来的“人”突然僵住,接着开始燃烧,化为飞灰。
地宫剧烈摇晃,我趁机往外跑。身后传来元昊的怒吼:“你会回来求我的...西夏的魂,永远饿着...”
冲出地宫时,黑水城已彻底消失,只剩片被黑水淹没的废墟。我坐在河边清洗伤口,血滴进水里,荡开一圈圈暗红。
月光下,水面浮出张脸。是阿骨打,他的眼睛回来了,笑着说:“阿姐,我等你很久了。”
第三章 贺兰焚骨
贺兰山北麓的岩画群藏在深谷里。我跟着老萨满临终前的指引,走了七日,终于在一处向阳的山崖下,看见满墙的赭红色图案。
这些岩画比黑水城所见更古老,画的是先民祭祀、狩猎,最中央的位置,有个巨大的祭坛,上面堆着无数人骨,天空中坠着颗燃烧的星。
“到了。”
声音从背后传来。我转身,是阿骨打。他的左肩已经愈合,脸上带着温煦的笑,仿佛从未受过伤。
“阿骨打?你不是...”
“死了?”他歪头,“我也觉得。可贺兰山的魂没让我走,说要带你看真相。”
他牵起我的手,按在岩画上。灼热的感觉从掌心传来,岩画突然动了——祭祀的人群转过脸,竟全是阿骨打的脸;燃烧的星坠落,化作阿爷的模样;堆着白骨的祭坛上,缓缓站起个穿蒙古铠甲的将军。
“那是阔端。”阿骨打的声音变得空洞,“成吉思汗的小儿子,灭西夏的主将。他在军营里夜夜梦到西夏的冤魂,所以找了个萨满,用活人血祭破咒。”
岩画里的场景继续:阔端将西夏降民赶到祭坛,用刀划开他们的胸口,鲜血流入地上的凹槽。凹槽里的水开始沸腾,浮出无数骷髅,每具骷髅都刻着西夏文“咒”。
“原来西夏的护国咒,是要用本国人的血来养。”阿骨打轻声说,“元昊以为能保西夏永固,却不知这咒会反噬每一个党项人。”
画面切换,是中兴府城破那日。阔端站在城楼上,看着蒙古兵屠杀,突然大笑:“你们的咒,现在该用来对付自己了。”他举起手中的虎符——正是阿爷的那枚。
“阿爷!”我想冲过去,却被阿骨打拉住。
“阿爷早就知道。”他的指尖抚过岩画里的虎符,“他偷出最后一卷《天盛律令》,是想毁了这咒。可咒已经渗进西夏的血脉,连他都没能逃掉。”
岩画最后,是漫天的火光。贺兰山的每座王陵同时爆炸,骨灰被风吹向四方,落在每个党项人的坟头。画外音是个女人的哭泣:“我们会回来...我们会记得...”
“所以这些年,西夏遗民总说看见鬼影,听见哭声。”阿骨打转头看我,他的眼睛里映着岩画的火光,“月娘,你不是被诅咒选中,你是被选中结束这一切。”
他从怀中取出半卷《天盛律令》,和我怀中的那半合在一起。完整的书页展开,最后一页写着:“以我血脉,祭我山河。咒起处,亦咒灭处。”
“需要我的血?”我摸向腰间的匕首。
“不。”阿骨打按住我的手,“需要西夏最后一个皇族的心愿——不是复仇,是和解。”
他牵着我走到祭坛前。岩画里的白骨突然从墙中伸出来,搭成阶梯。我们踏上阶梯,每一步都踩着先人的遗骸。
山顶的风很大,吹散阿骨打的衣袍。他的身体开始变得透明,像要融化在风里。“月娘,替我看一眼,没有西夏,没有蒙古,只有贺兰山的风,和自由的人。”
我点头,泪水模糊了视线。
当他彻底消失时,我举起匕首,割破掌心,将血滴在祭坛中央的凹槽里。凹槽里的血开始倒流,顺着岩画的纹路蔓延,所过之处,那些燃烧的星、扭曲的人、流血的祭祀,全都化作青烟。
山脚下传来钟声。我回头,看见个蒙古小兵跪在地上,对着贺兰山磕头。他的盔甲上沾着血,却哭得像个孩子。
或许,仇恨真的会随着风消散。
我转身走向山下。身后的岩画不再渗出鲜血,只留下淡淡的赭红,像一段被遗忘的往事。
尾声 星落贺兰
三年后,我在凉州城外的尼姑庵出了家。法号“无妄”。
偶尔会有香客说,贺兰山脚下有位穿素衣的女子,总在黄昏时对着西方祈祷。他们不知道,她在等一阵风——那风会带来西夏的消息,说所有的冤魂都已和解,说那些被遗忘的名字,终于可以安息。
今夜月色很好。我推开窗,看见天际有颗星坠落。
那是贺兰山的星,是西夏的魂。
它终于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