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

  【得票:两万二千五百零二票!】

  【上榜缘由: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夫子亦是美食大家!】

  请孔子为灶神?

  樗里疾不由失笑,天下儒生得知,怕是要哗然。

  儒家曾言,君子远庖厨。

  不知这些票,究竟是何人所投。

  大概都是讨厌孔子的人投的票,比如信奉法家、墨家的人做的。

  【井神榜】

  【第一名:西施!】

  【票数:八百七十四万三千二百一十五!】

  【上榜原因:拥有沉鱼之美!】

  嗯!

  这个理由直白明了,一看便知。

  榜上其他人根本没法比,西施无疑是万众瞩目,遥遥领先。

  樗里疾又看向【门神榜】。

  这个榜倒是颇有意思。

  全是勇猛之人。

  【第一名:孟贲!】

  【票数:二十六万七千八百四十三!】

  【上榜原因:齐国人孟贲,以勇力着称,水中不避蛟龙,陆上不惧虎狼,发怒呼喝,声震天地。

  】

  【第二名:南宫长万!】

  【票数:二十四万五千三百一十五!】

  【上榜原因:南宫长万力能触山举鼎,春秋时期无人能敌!】

  【第三名:庆忌!】

  【票数:二十三万三千二百零二!】

  【上榜原因:庆忌智勇双全,矫健无畏,翻山越谷,穿瀑渡河,能搏熊斗虎,擒豹制貆,无人可比!】

  后面几位分别是朱亥、聂政、赢荡等人。

  “这门神榜,不如说是猛将榜更贴切。”

  樗里疾心想。

  门神,本是为百姓守护家门的。

  自然越勇猛越好。

  【户神榜】上的人物,与【门神榜】颇为相似。

  在民间祭祀中,门神与户神常常一同出现。

  单扇称作户,双扇称为门。

  左为门神,右为户神,合称“门户”。

  最后是【土地神榜】。

  【第一名:李悝!】

  【票数:三十七万四千二十!】

  【上榜原因:李悝推行变法,废除井田制,鼓励农耕,实行平籴法,使魏国富强。

  】

  【第二名:管仲!】

  【票数:三十五万六千三十二!】

  【上榜原因:按土地优劣征税,均分田地,使百姓安居乐业。

  】

  这个榜单上的人大多与农事相关。

  比如农家的许行也榜上有名,位列第五。

  但票数远不及前两位。

  这些榜单中,除了西施是个特例,其他人的得票都不算太高。

  毕竟民间信仰分散,票数也被分走了不少。

  樗里疾默默思索起来。

  赢无限的意图,是要将零散的信仰与香火重新汇聚。

  唯有如此,方能凝聚力量,成就大业。

  自封神以来,他深知香火与信仰对神只的重要意义。

  “百越以南,气候温润,雨水丰沛,幅员广阔,物产富饶。”

  朝堂之上,廷议正酣。

  樗里疾以神力向百官展示交趾之地的景象。

  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郁郁葱葱。

  虎啸猿鸣,鳄游象走,犀牛成群。

  这片苍莽而壮丽的景象,令久居宫廷、少见苍翠的百官惊叹不已。

  樗里疾向群臣侃侃而谈:

  “此地盛产珍稀木材、香料、象牙与鳄鱼皮,若运至中原,价值千金。”

  “更有玉矿、锡矿、铜矿与金矿,待我开采。”

  “交趾濒临大海,可晒盐捕鲸,海产之丰,更胜齐地东海。”

  听到此处,百官已然心动。

  在樗里疾的描绘中,开发南方价值非凡。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上下皆浸染于“向外扩张”

  的 之中。

  东出函谷,征伐六国;北伐义渠、犬戎;南取巴蜀、百越。

  秦人生活,无非两件事:征战,或准备征战。

  平民晋升之途,与军功紧密相连。

  欲得土地、女子、奴隶与财物?战场杀敌即可。

  文臣欲封爵,亦须军功。

  于是秦国成了一部庞大的战争机器。

  这也是儒家思想难以在秦土扎根的根本——两者理念难以相融。

  儒家主张克己复礼,等于束缚秦军手脚,必将削弱战力。

  不止秦国如此。

  春秋战国,战火连绵。

  各国争霸,谁曾真正重用儒家?

  唯鲁、宋稍试即止。

  李斯等官员不支持北征草原而主张修筑长城,只因草原不宜耕种。

  攻之无益。

  故而仅收复河套之地。

  至于百越,原在百官眼中不过瘴疠不毛之地,无人愿往。

  但如今,他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百越。

  樗里疾再一扬手,百亩稻田,穗实累累,浮现于百官眼前。

  “啊?这些南方部族,竟也会耕作?”

  “还以为他们过着原始猎食的生活呢!”

  “瞧这稻谷,长势喜人!”

  樗里疾解释说:“此地的稻谷等作物,比楚越之地的更为耐旱,穗长无芒,颗粒略小,不择土壤,播下后六十多天就能收割。

  在肥沃之地,甚至能一年三熟!”

  “什么?”

  “一年三熟?”

  “不择地就能生长?”

  群臣皆惊。

  秦国重视农耕,官员们对农事多少有些了解。

  冯去疾激动地说:“这样的良田,让南蛮来种太浪费了,应当交给我大秦子民!”

  “没错!那些南蛮竟敢杀害秦使,当灭其族,夺其地!”

  “若有如此沃土,关中受封爵位者,必定心向往之!”

  随着秦国统一六国,军功爵制面临新问题:有功者无地可封!

  始皇为显宽仁,未灭六国贵族,也未没收其田产。

  即便是被通缉的项氏家族,在当地仍拥有大量田地和佃农。

  形成一个个庄园经济。

  百姓只知效忠本地豪强,而非秦法与秦吏。

  无地可分,秦军士气有所低落,只能继续征伐百越、收复河套。

  如今,赢无限已派田重在齐国铲除豪强、分配田地。

  在分给当地佃农的同时,也保留了大片土地。

  以便封赏有关中爵位的秦人。

  但这还不够!

  要让天下人融入秦国,共同征战,必须让他们看到切实的好处。

  现在,朝堂百官看到了希望——

  向南进军,向南开拓!

  “陛下,臣有奏!”

  参与此次廷议的还有财神吕不韦。

  他望着樗里疾展示的南方图景,起身道:“故土难离,北方人对南方心存畏惧,不宜强制移民。

  且以目前国库状况,也不宜强征大军南下。”

  群臣闻言稍静。

  确实!

  连他们都认为南方是蛮荒无用之地,何况百姓?

  这年头,即便生活艰难,人们也不愿南下。

  水土不服啊!

  赢无限问:“财神可有良策?”

  吕不韦答:“臣有三策,可并行实施!”

  吕不韦近来研究大秦经济问题,

  发现根本在于吏治。

  而吏治问题涉及律法,属商鞅职权范围。

  吕不韦并不愿在此时与其他神灵产生摩擦,因而没有明说。

  他相信,以商鞅的才智,一定能洞察到这一点。

  如今南方正待开发,他却从中找到了促进经济的契机。

  “哪三条计策?”

  赢无限询问。

  吕不韦回答:“第一,朝廷颁布告示,鼓励百姓南下垦荒,所垦土地上报官府后归其所有,国家提供良种,三年内免税,三年后依例征税,此期间开荒者可免徭役。”

  “第二,天下之人皆为利益所趋,臣建议组建商团南下贸易,并赋予商团部分特权,使其成为秦军前导,借南方之利吸引天下人南迁。”

  “第三,将关外六国叛逆世族之人,分批迁至桂、象、南海三郡,垦荒耕种,并将皇武帝迁入关中的六国遗民——除已与关中秦人通婚者外,全部迁往交趾,设郡立县。”

  “这三策执行时,需秦军保护,以保障南方开发顺利。”

  吕不韦一口气说完了三条策略。

  赢无限环视群臣,问道:“诸位意下如何?”

  朝堂官员纷纷发表意见,有提问的,有补充的,也有赞同的。

  等到廷议结果趋于一致,

  赢无限开口道:“朕认为,财神这三策可行,可开创我大秦殖民先例。

  此事交由财神与青乌神共同负责,朝中诸公配合行事。”

  “遵旨!”

  吕不韦、樗里疾及百官齐声应道。

  “至于交趾设郡,郡名就定为安南。”

  “陛下圣明!”

  群臣齐声恭维。

  随着赢无限设立安南郡,

  大秦名义上拥有了第三十七个郡。

  一片尚未清晰的地图浮现在云海中,与其他三十六郡的地图相连。

  赢无限望去,天地间仍是一片混沌,尚未明朗。

  安南尚未被大秦完全收服,

  国运难以凝聚。

  他对安南的控制力,自然不如中原。

  赢无限心中不禁生出一个疑问:

  九鼎镇守神州,

  那么这神州世界,究竟是圆是方?

  廷议结束后,赢无限抬头望向天空,注意到五位家神的票数有所变化。

  井神榜上,西施一马当先。

  其余四榜的前三名票数则十分接近,不到最后一刻,赢无限也难以预料谁会胜出。

  “咦?”

  他的目光落在灶神榜上,

  不禁眨了眨眼,确认自己没有看错。

  “孔丘怎么升到第二了?”

  赢无限一时愕然。

  目前灶神榜上排名第一的仍是太和公,已获得二十万票。

  原本位列第八的孔丘,那位儒门先贤,无声无息地升到了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