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电话里说不清楚-《娱乐:截胡少女杨蜜,她要到底》

  虽然快十年没碰过,但稍微熟悉一下,感觉还在。

  手指热了之后,孙祺清了清嗓子,开始唱道:

  要想练就绝世武功

  就要忍受常人难忍受的痛

  ....

  惩恶扬善是我所愿

  ...

  京城冬日午后,阳光懒洋洋地穿过窗棂,在卧室地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少年低头闭眼,手指轻轻拨动吉他,哼着轻松的曲调。

  歌声停止,孙祺睁开眼睛,露出笑容:“差不多了,接下来找个录音棚完成制作。”

  此时是2005年,还没有如今到处都是的音乐制作软件。

  那时想要自己动手做歌,只能买套设备DIY,但想做出好作品,还得靠专业场地。

  孙祺翻遍所有存钱的地方,凑出1100元。

  “就这些了,去试试看吧。”他带着钱走出了家门。

  京城最出名的当属“百花录音棚”——小说里都这么说。

  孙祺也想去看看这个传说中的地方。

  在摇滚盛行的年代,多少追梦人在这里挥洒过青春和热血。

  站在新街口百花深处胡同16号前,孙祺望着普通的巷子,心里有些失望:“名声在外,其实并不怎么样。”

  走在胡同里,他边走边哼起歌:“人说百花地深处,住着老情人,缝着绣花鞋”,戏腔居然挺有味道。

  看到录音棚的价目表后,他顿时愣住了:“每小时200?还要自带伴奏?录音师还要另外收费?太黑了吧!”

  算了一下:棚费200元/小时,录音师100元/小时,自己只能弹简单的吉他伴奏——总共的钱只够用三小时。

  从未录过歌的孙祺心里发虚:如果三小时完不成,这900元岂不是白扔了?

  追梦的道路,果然艰难重重。

  正当孙祺犹豫要不要冒险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要录歌吗,兄弟?我这里有专业的录音棚。”

  他回头一看,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

  穿着皮衣皮裤,身材瘦削,脸色蜡黄,黑眼圈很重,像烟熏妆一样,嘴里叼着烟,一边挠头一边用手抹掉掉落的烟灰。

  看起来确实有点地下摇滚乐手的味道。

  “真的假的?你这模样不太像。”孙祺半信半疑。

  男人吸了一口烟,皱着脸吐出烟雾:“最近运气不好……棚子就在前面拐弯,不信你跟我去看看?”

  看着胡同里人来人往,孙祺觉得不远,便答应了。

  果然不到十分钟,拐进了一个小四合院。

  院子**是天井,三面是平房,东厢房就是录音室。

  推门进去,眼前一亮——设备崭新,布置专业,和院子的老旧形成鲜明对比。

  “没骗你吧?三年内的设备,不比百花棚差。”回到自己地盘的中年人神情变得精神了许多。

  “确实不错,怎么收费?”

  男人蹲在院子里重新点烟:“设备没得说,就是位置偏。

  算你一百一小时,要监棚的话……”他突然停住,猛吸两口烟,“反正闲着,你说想要什么效果,我给你个打包价。”

  孙祺觉得这个私人定制挺划算:“我想录歌参赛,有曲子但没伴奏,连谱子都没有。”

  “叫我王哥就行。”男人挠了挠乱发,“这样,一千块包干。

  谱子我来写,伴奏就用现有的乐器。

  录五小时最多,这价钱全京城独一份。”

  孙祺爽快地掏钱:“谢王哥,麻烦您了。”

  掐灭烟头的男人利落地转身:“走,现在开始。”两人一前一后走进录音室。

  王哥先让孙祺弹了一次《下山》的吉他版,听完觉得挺满意,接着便根据孙祺的节奏开始扒谱。

  孙祺以前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