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随着节奏鼓掌-《娱乐:截胡少女杨蜜,她要到底》

  她抓住机会,一脚踢向孙祺后背,让他整个人埋进了沙子里。

  “呸!又不是我打的,你踢谁?”

  孙祺一边吐着沙子一边喊冤。

  “就怪你!你要是不躲,他能打到我吗?”

  刘一非一边笑一边理直气壮地辩解。

  “你说得真有道理!”

  有人带头闹起来,气氛顿时热闹了。

  刘一非威胁孙祺帮她“出气”,不然就让他不好受。

  孙祺没办法,只好一把把罗晋摔在沙滩上。

  刚站起来,稍不留神又被罗晋绊倒,反被压住。

  众人见孙祺被制服,纷纷围上来往他身上撒沙子。

  刘一非撒得最起劲,后来觉得用手不够爽,干脆用脚踢。

  几次用力过猛,细嫩的脚底直接踩在孙祺背上。

  不得不说,还挺舒服的,简直是神仙姐姐的泰式按摩。

  孙祺就这样被大家埋在了沙子里。

  沙滩上的戏份在欢声笑语中进行着。

  有时几位主演玩得高兴,跑出了拍摄区域,薛小璐也没有叫停,而是挥手让第二组摄影师跟上继续拍。

  到底是京城电影学院的剧组,果然大气。

  虽然说不上顶尖人才,但水平过硬的各种专业人员却不少,资源也十分充足。

  这一个月里,孙祺结识了不少能人,其中一些人后来成了知名人物,涉及摄影、灯光、服装、美术指导等多个领域。

  这次拍《那些年》,孙祺几乎就是实际导演。

  只要薛小璐不明确反对,拍摄工作都由他说了算。

  他和这些人或直接或间接地合作了一个月,彼此都很满意。

  这些人,都是他未来计划中的“核心力量”。

  中午阳光强烈,海水也暖了一些。

  大家抓紧时间拍了水中的嬉戏镜头,然后一排人并肩坐在海边的栈桥上。

  碧海蓝天,白云飘荡。

  少年少女们卷起裤管,晃着脚丫,挨在一起坐在栈桥上,谈论着各自的梦想。

  孙祺抬头望向天空。

  《那些年》今天就要杀青了,他在娱乐圈的基础,从这一刻起算是彻底打下了。

  辛苦了一个月,最初的自己确实带着浓厚的功利心。

  导演、副导演的头衔他并不在意,只要能展示自己的能力就行。

  再说,作为重生者,他脑子里好项目多的是。

  利用自己帝都电影学院学生的身份,借助学校的平台,获取专业圈内的资源,包括各种资历与人脉关系,投入一笔资金,再获得一些回报。

  这本来就是他最初的计划。

  然而当这部电影真正完成时,才发现这些似乎都不是最重要的了。

  心中最怀念的反而是这段经历,影片里的故事又何尝不是他自己青春的写照呢?能将一段美好的故事分享给大家,这种感觉真的很美妙。

  充满成就感,令人回味无穷。

  还有那位固执却一心传承培养的田老师,给予他许多机会的薛老师,以及现实中憨厚可爱的“神仙姐姐”。

  这些人、这些事,让孙祺明白了重生以来的意义所在。

  不必太过功利,就像电影里说的——

  要让这个世界因为他的存在,而有一点点的不同!

  “咔!”

  薛小璐站起来,拿起扩音器。

  “现在我宣布,电影《那些年》正式杀青!”

  “太好啦——”“杀青喽!”

  现场众人欢腾跳跃,气氛热烈。

  “好了,好了!”

  薛小璐拍了拍手,让大家安静下来,还有话要说。

  “我有个建议,今晚我们办个篝火烧烤晚会,就当是杀青宴吧,大家觉得怎么样?”

  话音刚落,“神仙姐姐”立刻跳起来,高举双手大声支持:

  “整——”

  一句东北话脱口而出,引起众人惊讶。

  刘一非赶紧不好意思地捂住嘴,连连摇头。

  好像在说:别看我,不是我说的。

  她这可爱的样子逗得大家笑作一团。

  孙祺一脸无奈。

  这是跟我学的吗?

  作为演员,重生这一年多来,孙祺已经很注意自己的发音问题,拍戏和说台词时都会刻意控制。

  只是时间太短,前生三十多年养成的语言习惯还没完全改变,平时偶尔还是会冒出一两句。

  而且他觉得东北话挺有意思的,私下跟熟人聊天时也没太在意。

  不过东北话就是这么神奇,不像一些方言那么难懂难学。

  它好像自带感染力,不知不觉就学会了——

  比如一个宿舍里只要有一个东北人,不出半年,整个宿舍都可能变成“东北老乡”。

  东北历史上本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汉、满、蒙、锡伯、鄂伦春等多族文化在此交融,说东北话可以说是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果。

  此外,乡土气息浓厚,语言简练、生动又传神,听起来妙趣横生,本山老师的喜剧正是这样展现的。

  东北话最有趣的就是“一字多义”,比如“贼”字,在普通话中是小偷的意思,但在东北话里还能表示“特别”“非常”的意思。

  还有刚才“神仙姐姐”喊出的“整”,这个字可以说是孙祺平时最爱用的。

  在东北人看来,天地万物、人间百态,都可以用一个“整”字来概括。

  整个下午的快乐时光就这样悄然过去。

  傍晚,大家回到酒店洗漱休息,时间一到,便一起出门,再次来到沙滩。

  夕阳余晖将海天染成一片绚丽,美得让人屏息。

  夕阳斜照,海面波光粼粼,格外迷人。

  剧组在沙滩搭起帐篷,靠近白天拍摄的栈桥。

  年轻演员们没有明星架子,纷纷动手帮忙。

  有人摆水果,有人穿烤串,有人……大家自食其力,乐在其中。

  场面热闹非凡,充满欢声笑语。

  刘一非像只兴奋的小鸟,在人群中来回穿梭。

  她一会儿蹲在孙祺旁边,好奇地看着他生火点炭;一会儿又跑到罗进那儿,叮嘱多准备些海鲜串来烤。

  薛小璐和俞非鸿两位熟女没有参与忙碌,站在一旁看着年轻人,彼此交流着近期拍摄的体会。

  剧组人多,自然不能只靠烧烤,还有从酒店带来的各种冷盘和热菜。

  张毅像大哥一样,一桌桌地摆放餐具。

  人多好办事,没多久一切都准备好了。

  聚餐开始前,大家请导演薛小璐说几句话,她推辞了,让孙祺代表导演组发言。

  孙祺毫不胆怯,潇洒地走上前,拿起麦克风。

  “感谢大家一个多月来的辛苦付出,预祝我们电影票房大卖。

  现在,我只说一句——”

  “开吃!”

  “哈哈!”“哦——”

  在众人的欢笑声中,聚餐正式开始。

  烤串上炉,孙祺为了让大家吃到地道的东北烧烤,临时当起了烤工。

  当然,酒店的专业烧烤师傅也来了,主力还是他们。

  否则全剧组这么多人,单靠孙祺一个人,恐怕有人要饿肚子。

  不一会儿,肉串滋滋作响,香气扑鼻,令人垂涎。

  临上桌前,刘一非突然朝孙祺喊道:

  “我要加辣!”

  “还加?这已经够辣了,要不你自己来试试?”

  刘一非听完立刻站起来,蹦到孙祺面前,抓起一大把红彤彤的辣椒粉,认真地撒了上去。

  一旁的孙祺看得忍不住咂嘴,后背直冒冷汗。

  这姐姐也太狠了吧!

  烤串上桌,种类丰富,除了各种肉串,还有生蚝、扇贝、大虾、韭菜、芸豆,真是万物皆可烤。

  薛小璐举起酒杯提议:

  “大家一起干一杯~”

  “干杯~”

  各色酒液在杯中晃动,灯光下闪闪发亮。

  男生们毫不顾忌形象地大口吃着,女生们则吃得相对文雅些,但同样兴高采烈。

  刘一非辣得嘴唇通红,一边“哈、哈”地用手扇风,一边还不停往嘴里送。

  吃完就满足地嘿嘿傻笑。

  俞非鸿自带的红酒,和薛小璐一边碰杯一边小口抿着,两人心情都很好,边吃边聊,不时笑得眉眼弯弯。

  聚餐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海平面上只剩下半个太阳还在散发着余晖。

  大家打开灯,一些年长的人已经离场,把空间留给了年轻人。

  刘小丽也难得地提前离开,走前还不忘叮嘱女儿:“别玩得太疯,早点回去休息。”

  刘一非听话地连连点头。

  只剩下同龄人,气氛更加热烈。

  大家不再拘束,边吃边玩,又唱又跳,玩笑也开得更放得开,年轻人的天性展露无遗。

  孙祺刚在大家的起哄中和罗晋对吹了一瓶,这会儿不免有些晕乎乎的。

  酒量再好也架不住人多,更何况他身份特殊,既是主演又是副导演。

  再加上之前还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刘一非,刚刚就数她喊“喝、喝、喝”喊得最起劲,这会儿倒不见人影了。

  孙祺扫视一圈。

  她坐在桥边,姿势和白天拍戏时一模一样,双手撑着身体,小腿在海面上轻轻晃动。

  夕阳的最后一丝光亮映在她身上,依旧美丽,却多了一分孤寂。

  孙祺走过来,也用同样的姿势坐下。

  “怎么了?不开心?”

  刘一非回头,看见是孙祺,露出一个甜美的笑容。

  “没有,今天特别开心。”

  接着又撇了撇嘴,低头看着海面。

  “只是想到快杀青了,心里有点难过。”

  呵,虽然已经是大明星,但这个年纪的女孩面对离别,还是免不了有些感伤。

  “又不是以后见不到了,至于吗?”

  孙祺笑着安慰她。

  “你知道吗,这一个月是我拍戏以来最开心的时光,有老师,有同学……”刘一非说到这里,偷偷看了眼海中孙祺的倒影,“还有朋友。”

  “大家都对我很好,我这段时间过得特别愉快,所以一想到要分开,心里就有点难受。”

  “咦,你以前在别的剧组难道不开心吗?我看你每天都很活泼,上次拍《神雕》的时候,你蹦蹦跳跳的样子多可爱。”

  孙祺站起来,在栈桥上模仿她当时一蹦一跳的样子,还一边问:

  “是这样吗?这样跳?”

  “哎呀,你烦不烦!”

  “哈哈哈……”

  刘一非又羞又气,举起手假装要打他,孙祺笑得前仰后合。

  他是故意逗她,想让她开心一点。

  不过效果似乎不太明显。

  刘一非转过头看向远方,孙祺顺着她的目光望去。

  天色渐暗,太阳几乎完全沉入海平线,天边只剩下一线金光,倔强地诉说着白昼的辉煌。

  刘一非的情绪似乎有些波动。

  “我第一次拍戏是《金粉世家》,那时候其实并不开心。”

  孙祺听了有些意外,重新坐下来问她:

  “为什么?”

  刘一非低下头,轻轻捏着手指,声音带着一丝委屈:

  “那时候年纪小,什么都不懂,也不太会演戏。

  虽然大家表面上没说什么,但我心里明白,剧组里没几个人愿意理我。”

  她其实还有别的原因,只是没人说得出口。

  那时换角的事情让一些人心生不满。

  尽管如此,话也不能这么说。

  孙祺看着眼前略带自责的她,忽然有些好奇。

  “那你怪他们吗?对一个十四五岁、什么都不懂的小女孩那样冷淡?”

  刘一非愣了一下,转头看向孙祺:

  “怎么会怪他们呢?确实是我做得不够好。

  大家没责怪我,我已经很感谢他们的包容了。”

  孙祺望着她的眼睛,清澈如水,仿佛能看透一切,心里不由得轻轻一叹。

  真是个温柔的姑娘

  海风拂过,刘一非下意识地抱紧了自己。

  孙祺看见,便脱下外套,轻轻披在她肩上。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别总放在心上。

  活在当下,展望未来,这才是我们这个年纪该有的态度。”

  “走吧,你看大家都玩得多开心。”

  这时,罗晋刚在台上唱完《同桌的你》,远远看到两人回来,故意大声喊道:

  “哎——我们的男女主角说完悄悄话回来啦!接下来,有请我们的男主角上台来一首,大家欢迎!”

  “孙祺,来一个!”“对,唱一个嘛!”“差点忘了这里还有个歌手呢!”“快来一首!”

  众人纷纷起哄。

  孙祺的歌手身份,是刘一非在剧组介绍给大家的,但一直没机会听到他唱歌。

  今天大家决定不能再放他走了。

  孙祺正想推辞,罗晋却指着身后的吉他说:“这里有吉他。”一句话让孙祺无从拒绝。

  孙祺无奈地朝刘一非笑了笑,走上前去。

  他试了试琴弦,对着麦克风说道:“气氛都到这了,不唱好像不太合适。”

  “就是!”“你明白就好!”

  “那我就不客气了。”

  轻柔的旋律响起,他低头浅笑,轻声吟唱:

  “阳光下,迎着花香,是谁家的姑娘,

  我走过那座小桥,

  你弹琴诉忧伤,

  风华绝代,你落落大方,

  坐在桥边,听你歌唱……”

  曲调动人,大家不自觉地跟着打拍子。

  刘一非也慢慢放下心事,嘴角微扬,随着节奏鼓掌。

  年轻人的心绪总是这样,淡淡的忧愁来得莫名其妙,去得也悄无声息。

  “姑娘让我心神荡漾,小鹿乱撞,

  你说无人陪伴,独自流浪。”

  刘一非双手交叠胸前,眼中闪烁着光芒。

  真好听。